红烛 - 高一语文教案 - 模板

发布时间:2019-08-29 07:31:08

红烛_高一语文教案_模板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中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具体寓意,欣赏在诗歌的意象中所创造的艺术效果。

2  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了解其抒情脉络。

【教学重点】

诗歌的表现手法,在诗歌的意象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

诗歌的抒情脉络

【教学方法】

诗歌吟咏法、欣赏、点拨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课文内容导入

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

象、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二、课文讲解

1  1

    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一个字,逼真地摹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那颗赤子之心,是如此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

2.第2

2、第3节,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躯体和灵魂当然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但是,诗人终于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并非一误再误红烛啊!不误,不误!”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3.第3

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彻悟了,光是要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

 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4.第4

4节含义比较深刻,应作为教读的重点。    这一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价值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尸当时,民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犹如身陷囹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5.第5—7

5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首先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    古代诗词中常把蜡烛燃点时流溢的油脂叫做烛泪。诗人沿用这种拟人手法,驰骋想象,亲切地问红烛: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残风的存在。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人并非都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恶的势力不但对此毫无敬意,相反却来侵你的光芒。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地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他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了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诗人劝慰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又一种贡献。诗人托物言志,他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那些带泪的诗行,可以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6.第89

8、第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三、全诗.总结

  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境界,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

登泰山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描景特点。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登泰山记》精品教案设计2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 教学模式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作的纲要性描述。它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当前,教学模式正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从以为主向重的方向发展;从经验归纳型向理论演绎型发展。面对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的特点,应该采取适合学情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实施因材施教。

  

  关键词 农村中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02-02

  

  面对生源素质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学生,如果采取与名校一样的教育教学模式,那无异于揠苗助长。事实证明,只有依据农村中学的学情特点,采取适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为此,笔者在农村中学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大胆探索,针对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以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为目标,着重讨论阅读课教学模式、作文课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模式。

  

  一、阅读课教学模式

  

  1.第一次课课前

  

  教师提供一份课前自学材料(30分钟左右,自学材料包含本课教学重点及必须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课前自学;

  

  教师批改或抽改学生自学材料,了解学情,进行针对性备课。

  

  2.第一次课

  

  小测上一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夯实基础,督促学生,5分钟)

  

  指导并督促学生诵读课文,熟悉文本,培养语感。(15分钟)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课前下发的自学材料,并要求学生对课前自学材料的答案进行修改。(生生互动,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15分钟)

  

  教师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普遍问题进行点拨或者对学生完成自学材料需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师生互动,教师主导,10分钟)

  

  3.第一次课课后

  

  学生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内容应体现课堂教学重点,作用是帮学生巩固课堂所学,适当加点拓展迁移的内容);教师批改或抽改学生课后练习,了解学生课堂内容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备课。

  

  4.第二次课

  

  小测上一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夯实基础,督促学生,5分钟)

  

  指导并督促学生诵读课文,熟悉文本,培养语感。(10分钟)

  

  学生交流辅助练习,教师对学生自学材料以及辅助练习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注意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15分钟)

  

  课堂巩固、迁移练习。(15分钟)

  

  下发下次课的自学材料……

  

  二、作文课教学模式

  

  1.课前

  

  教师提供与即将训练的作文题目有关的写作素材,并督促学生阅读。

  

  2.课堂

  

  学生交流阅读素材的认识、心得体会等。(督促学生熟悉写作素材,10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对写作素材进行点拨。(10分钟)

  

  教师给出本次训练的作文题,并要求学生构思,草拟写作提纲。(10分钟)

  

  引导学生交流写作提纲,教师适当点评。(10分钟)

  

  引导学生根据交流所学,修改写作提纲。(5分钟)

  

  3.课后

  

  学生根据写作提纲写作(限时缴交)、教师批改。

  

  三、复习课教学模式

  

  1.课前

  

  学生完成适量且具体的作业(要求:大部分的内容为巩固并适当迁移上一次所学内容,小部分为本次课所要复习的内容);教师批改或抽改学生作业,了解学情,进行针对性备课。

  

  2.课堂

  

  小测上一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督促学生巩固知识,夯实基础,10分钟)

  

  教师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及要求。(1分钟)

  

  教师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系统且有针对性地对考点进行复习(特别注意针对学情特点,大胆取舍,少空谈理论,留足够时间练习实践)。(7分钟)

  

  教师列举与本考点相关的高考试题,并进行解法指导(特别注意从典型的考题中总结规律,并明确解题的思路、方法)。(7分钟)

  

  学生完成与本考点相关的练习(注意精选练习,确保上一环节所介绍的方法能用上并得以巩固),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小结。(20分钟)

  

  3.课后

  

  学生完成适量且具体的作业(要求:大部分的内容为巩固并适当迁移课堂所学内容,小部分为下一次课所要复习的内容)。

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修文德以来远人的政治主张。

    2.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

    3.了解本文语言高度精炼的特点。

[教学重点]

    实词、诵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预习安排]

    1.仔细阅读这篇课文和注释。

    2.朗读课文一遍,不会读的字在字边注音。

    3.回答下边的问题:

    孔子反对伐颛臾有哪些理由?他所说的远人是指什么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旧课导入新课。

    1.要求学生从初中课文《〈论语〉六章》任选两章背诵。

    2.让学生将该课与本课作比较,谈谈初步印象。

    (篇幅大小不一,内容不同。)

二、《论语》简介。

    《论(lún)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方面。全书共20篇,后人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达数百字,如《季氏将伐颛臾》),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断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

(1)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2)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如孔见师冕。(4)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

三、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下降为平民。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性畜),工作得很出色。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50岁以前,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0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为时14年,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他的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他又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解题要点。

    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前771---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 ̄前662在位)的弟弟,号称三桓。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这一百多年间,公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主要斗争有:鲁宣公十五年(前594)针对三家分地扩展颁布了税亩制度;鲁襄公十一年(前562)三家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欲诛季,三桓联合进攻,昭公被迫逃亡。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不见经传。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季氏懼祸而止。《史记·孔子世家》载:仲由为季氏宰在定公十三年(前497);季康子召冉有在鲁哀公三年(前492),其时子路随孔子在陈。至于二人何时同为季氏家臣,则不得而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季路、冉有才能的事,也不著年代。据推测当在鲁哀公初年。

    孔子一贯反对陪臣执国政,对三桓的指责在《论语》中就有许多记载。

五、诵读第1段。

1.注疏(可据所列条目提问,下同)

季氏将伐颛臾

    本章属议事体,开篇便说事。一句带过。,有旗鼓之谓。旗鼓声罪,而颛臾无罪,由此引出孔子的评论。

(xiàn):引见。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喑寓字。季氏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

求,无乃尔是过与

    冉求为季氏聚敛,尤用事。《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尔是过,即过尔。全句应译为这恐怕要责怪你吧,课本注释误。

以为东蒙主

    言颛臾乃先王封国,故不可伐。以为以之为的省文。主,死人或神的牌位,引申为主祭人。蒙山在鲁之东,故曰东蒙。

在邦域之中:言不必伐。鲁封地七百里,颛臾在其中。

社稷之臣

    言非季氏所当伐。社稷,指公室即鲁君。当时四分鲁国,季氏取其二,孟孙、叔孙各有其一,只有颛臾这个附庸之国尚为公臣。

何以伐为

    照应本段起句。,语末助词,无义。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理由)。

板书

    (略,见教材)

2.

红烛 - 高一语文教案 - 模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