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讲座散文类文本阅读之分析行文脉络和文章结构

发布时间:2019-04-25 13:48:55

散文类文本阅读分析行文脉络和文章结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远去的东栅

张会芬

东栅,是乌镇东边的一条街。2005年,我初到乌镇,进大门便看到几只乌篷船泊在澄碧的河里,河边青檐黛瓦的房子静默如画。镇中心有一个戏楼,往西是西栅,东边即东栅。长而弯曲的石板路,错落整齐的老房子,就那么静静地在我面前延展,我一时不知道是在梦里,还是在故乡。

在被岁月磨洗得光滑洁净的石板路上,我独自慢慢走,慢慢品味着每一道厚实的木门,每一扇木格窗户。悠长的小巷深处,低矮安静的门楣里,一定深藏着无数的沧桑与故事。林家铺子里寂静无人,柜台上光溜溜的,静默的物什无声地暗示着曾经的热闹。茅盾故居就坐落在林家铺子斜对面,走进去仿佛就把满屋子的书香带在了身上。

河边的木板房里,有几家店铺。一位老太太坐在柴火灶前卖点心,热气腾腾的蒸锅上,是用荷叶包着的粑粑。我买了一个剥开来吃,那淡淡的甜味、清清的荷香让人回味隽永。临街住房的门半掩或敞开,里面的人说话声音极小,有老人躺在竹椅上摇着蒲扇,有女子低头缝着蓝花布包……我的脚步不想迈动,真想留下来享受这静谧安适的日子。

东栅尽头,几个女子在河边浣衣,小孩子们欢快地跑来跑去。我伫立在廊桥上,左岸回廊人迹寥落,中间河水碧澈如镜,右边民居似水墨画。在渐渐退去的夕辉中,乌镇就如一位恬静的古典女子,着蓝花布衣,坐在河边默默与我对视。我读出了她的简静,安详,内敛,而她也仿佛看出了我的芜杂,浮躁,虚荣……我竟不敢与她长久对视,于恋恋不舍中落荒而逃了。

2010年夏再到乌镇,恰逢上海举办世博会,许多游客蜂拥而来。素净的乌镇变成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女子。河边,街上,小巷,桥头,到处充斥着导游沙哑的声音、游人的吵嚷和攒动的人头。窄窄的石板街上,游人挨挨挤挤,前脚抵着他人的脚跟,后脚可能被人踩掉了鞋子……乌镇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显得喧嚣和烦躁。

东栅临街的人家大门紧闭,似已没人居住的房子杳无生气。河边也消失了浣衣的女子和玩耍的小孩,而那河水,已由澄碧变成黯深的绿。踩在东栅的小街上,我似乎听到青石板的哭泣。有导游说,西栅已将临街临河的房屋改造成了度假村,供游客住宿玩乐……我咽喉发干,心底苦涩,脚步随着人流匆匆向前,只想快速逃离。

梦中的故乡没有了。乌镇这位江南静女,被时代的潮流裹挟前行,已变得面色黯淡,妆容不整,她似乎也逃不出周庄的宿命。在人们从文化遗产中获取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许多美好的事物也随之慢慢消逝。

再见了,我的东栅!你已渐行渐远,我只能在记忆里把你留存,由此而来的思念却越来越浓。

(选自《短篇原创文学·散文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B )

A作者把昔日乌镇视作自己梦中的故乡徘徊在乌镇恋恋不愿离去体现了对静谧安适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喜爱面对经济大潮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则深怀叹惋之情

B作者初到乌镇时乌镇就像一位恬静的古典女子着蓝花布衣坐在河边默默与我对视再到乌镇乌镇变成了蓬头垢面的女子对比鲜明的比喻表达出作者对变化后乌镇的遗憾与怨愤

C戏楼青檐黛瓦的房子寂静的林家铺子满是书香的茅盾故居被岁月磨洗得光滑洁净的石板路悠长的小巷深处低矮安静的门楣里一定深藏着无数的沧桑与故事勾勒出乌镇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D本文言简字约对景物的描摹既准确生动又雅致通畅语言平直而充满韵味即使比喻也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将内心深沉的情感与简淡的语言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别致的感受

【解析】 没有对乌镇的怨愤之情。

2文章写了乌镇两个阶段的特点作者对乌镇的情感也发生了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示例:2005年的乌镇:环境整洁幽静,生活简静安适,富有传统韵味和文化内涵。作者对此充满向往、喜爱与留恋。

2010年的乌镇:环境恶化,居民减少,游客蜂拥嘈杂,幽静的小镇变成了度假娱乐场所。作者对此感到遗憾、失望、惋惜。(须答出乌镇两个阶段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两个特点各2分,情感1分。)

3作者为何两次逃离乌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示例:第一次落荒而逃,是因为发现自己的芜杂、浮躁和虚荣而感到惭愧,把自身和乌镇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乌镇的简洁、安详、内敛。第二次只想快速逃离,是因为乌镇已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变得喧嚣、烦躁,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失望与惋惜之情。前后呼应,抒发了许多美好事物随着经济大潮而慢慢消逝的无奈之情,凸显了文章主旨。用相近词语表达不同的心情,文章语言富于浓郁的情感韵味,更能感染读者。(每点2分。第一、第二点原因1分,好处1分;第三、第四答出任一点即可给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河之洲

陈忠实

车过渭河,田堰层叠的渭北高原,被青葱葱的麦子覆盖着,如此博大深沉,又如此舒展柔曼,让人顿然生发对黄土高原深蕴不露的神奇伟力的感动。

我的心绪早已舒展欢愉起来,却不完全因为满川满原的绿色的浸染和撩拨,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期盼,即将踏访2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

我是少年时期初读那首被称做中国第一首爱情诗歌的。一诵便成记,终生难忘。在河之洲,在哪条河边的哪一块芳草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窈窕淑女,而且演绎出千古诵唱不衰的美丽的爱情诗篇?神秘而又圣洁的在河之洲,就在我的心底潜存下来。后来听说这首爱情绝唱就产生在渭北高原,却不敢全信。直到朋友确凿而又具体地告诉我,洽水在合阳县投入黄河,这一片黄河道里的滩地古称洽川,就是千百年来让初恋男女梦幻情迷的在河之洲。我现在就奔着那方神秘而又圣洁的芳草地来了。

远远便瞅见了黄河。它冲出禹门,又冲出晋陕大峡谷,到这里才放松了,温柔了,也需要抒情低吟了,抖落下沉重的泥沙,孕育出渭北高原这方秀美的河洲。这里坦坦荡荡铺展开的绿莹莹的芦苇,在人初见的一瞬便感到巨大的摇撼和震颤。那潜存心底的在河之洲,完全不及现实的洽川之壮美。

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漫步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韵,孕育出窈窕壮健的身姿和洒脱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000余年,依然在诵着吟着品着咂着,成了一种永恒。

雨下起来了。芦苇荡里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雨雾,腾起排山倒海般雨打苇叶的啸声,一波一波撞击人的胸膛。走到芦苇荡里一处开阔地时,看到一幅奇景,好大的一个水塘里,竟然有几十个人在戏水。这个时月里的渭北高原,又下着大雨,气温不过十度,那些人只穿泳衣在水塘里戏闹着,似乎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温泉,大约从文王向民间淑女求爱之前就涌流到今天了。温泉蒸腾着白色的水汽,像一只沸滚的大锅,一团一团温热湿润的水汽向四周的芦苇丛里弥漫,幻如仙境。洽川人得了这一塘好水,冬夏都可以尽情洗浴了。温泉自地下冒涌出来,冲起沙粒,对浴者的皮肤冲击搓磨,比现代浴室超豪华设施美妙得远了。在洽川,这样的泉有多处,细如蚁穴,大如车轮。《水经注》等多种典籍都有生动具体的描绘。现在成了各地旅客观赏或享受沙浪浴的好去处了。

这肯定是我见过的最绝妙的温泉了,也肯定是我观赏到的最壮观最气魄的芦苇荡了,造化给缺雨干旱的渭北高原赐予这样迷人的一方绿地一塘好水,弥足珍贵。我在孙犁的小说散文里领略过荷花淀和芦苇荡的诗意美,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有干涸的危机,不免扼腕;从京剧《沙家浜》里知道江南有可藏匿新四军的芦苇荡,不知还有芦苇否?芦苇丛生的湿地沙滩,被誉为地球的肺。无需特意强调,谁都知道其对于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功能。

在黄河滩的洽川,芦苇在蓬勃着,温泉在涌着冒着,现代淑女和现代君子,在这一方芳草地上,演绎着风流。

(有删改)

4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B )

A在河之洲引发了作者对芦苇荡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态遭到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

B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在河之洲 美丽的芦苇荡在温泉中尽情洗浴的人们真实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社会生活

C段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奔腾汹涌的黄河冲出峡谷到了洽川一带后变得宁静舒缓突出了在河之洲的开阔壮丽

D本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草一故乡一土一深情作者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渭河流域(关中)充满了深情

【解析】 B选项真实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社会生活不准确,在温泉中尽情洗浴的人们描写的是现实场景。

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6)

示例:文章第①②段写前往在河之洲途中的所见所感;第段插叙少年时期对在河之洲的向往;第到第段描绘了在河之洲所见的景色和感受;第段总结全文,表达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分层2分,概括段意4)

6赏析第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6)

运用排比、拟人、叠词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突出了芦苇荡的纯净和生机(健壮)(2)

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等手法,既描写了眼前所见的美景,又生动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画面。(2)

整散句相结合,音节和谐、气势贯通,又形式灵活自然,语言富有韵味,表达了的喜爱与赞美之情。(2)(每点特色1分,效果1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讲座散文类文本阅读之分析行文脉络和文章结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