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材同步拓展训练-解析卷

发布时间:2020-03-15 09:51:39

溜索-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材同步拓展训练-解析卷

阅读阿城《溜索》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一下马。马却更觉迟疑,牛们也慢下来。

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马帮像是得到信号,都止住了。汉子们全不说话,走到牛队的前后,猛发一声喊,连珠脆骂,拳打脚踢。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只当是百里之外天公浇地。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问了一句。领队也只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

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首领瞟一眼汉子们。汉子们早蹲在一边吃烟。只有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

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牛们如商量好的,不例外都是一路屎尿,皮肉疯了一样抖。

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那海慢慢一旋,无波无浪,却深得令人眼呆,又透远得欲呕。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猛地耳边有人笑:“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眼纹一直扯到耳边。

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有人递过一支烟,嚓的一声点好。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俯在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

(有删减)

1文中加点的两个“懒懒”各有什么含义?

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问了一句。领队也只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

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3选文开头结尾都写到了鹰,各有何用意?

4小说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但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分析“我”这个隐形形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

1第一处“懒懒”写出了“我”的漫不经心,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危险的来临。第二处“懒懒”表现出首领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意近即可)

2比喻,将马帮缓慢行进的状态比作“极稠的粥”,生动形象或新颖别致地描写出整个的牛群马帮极不愿向前行进的状态。

3(1)开头为写怒江溜索的凶险蓄势。(2)结尾与开头呼应,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4(1)“我”是这个故事的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感。(2)“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起到了线索作用,用“我”的见闻感受串联故事,使情节更加集中、简练。(3)“我”是过溜索的参与者,以“我”的表现烘托环境,反衬马帮首领及众汉子的勇敢无畏。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本题作答要注意人物的身份和经验方面的不同。“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这个“懒懒”是写“我”,因为“我”不知道前面的“雷声”到底是什么,也没有完全意识到危险的来临,所以这个“懒懒”写出了“我”的漫不经心的心理。“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中的“懒懒”,写的是领队的神情,因为领队了解前面将要发生的情况,用这个词语写出了他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心理。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把“马帮缓慢行进的状态”比作“极稠的粥”,运用了新颖别致的比喻,生动形象写出了马帮向前行进的速度极其缓慢的状态,给人以鲜明的形象。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文章开头安排了“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这一内容,通过写鹰来衬托出怒江溜索的凶险,为下文描绘怒江溜索的万分危险蓄势。文章的结尾再次写鹰——“俯在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结构上,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上,更加突出了怒江溜索的凶险,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在文章中的作用。从文章内容看,文章叙写怒江溜索的相关内容,是“我”的见闻感受,所以文章中的“我”是这个故事的亲历者,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因此是文章的线索人物;从表现文章的主旨来看,“我”是过溜索的参与者,以“我”的反应烘托怒江环境的凶险,以“我”的表现来反衬马帮首领及众汉子的勇敢无畏;再者,文章用第一人称来写,虽然在文章中没有出现,但却让人感到叙写的故事更加的真实。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刷子李

天津卫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您别说不好,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这等传说,你说神不神!

这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那天,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英租界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洋楼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赛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赛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是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

5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父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刷子李的全身。

(2)但他怕师傅难堪,既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柱还要

7文章的主人公是刷子李,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来写曹小三?

8刷子李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9“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读了文章,你明白了什么?请简要谈谈。

【答案】

5(1)总领全文,通过写天津的世俗民风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最;(2)为刷子李的出场做铺垫;(3)设置悬念吸以读者的阅读兴趣。

6(1)“搜索”的意思是仔细寻找,在文中写出了曹小三对刷子李高超技术的惊奇、佩服及对证明刷子李墙神功是否属实的期待。(2)“扫一眼”写出曹小三发现师傅身上有一个白点,对师博手艺高超的质疑,师傳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为下文“刷子李”最后掲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祈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紧紧抓住了读者,起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7采用对比、烘托的手法,通过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8(1)通过写刷子李刷墙时只穿黑衣黑裤,如果身上有白点就不收钱等写出刷子李的技艺

高超。(2)对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心细如发。(3)和李管事谈事时的派头十足体现刷子李的大胆自信。

9明白了“打铁还靠本身硬”的道埋,手艺的高超不是吹出来的,要脚踏实地。

【解析】

5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分析好文段的语句。如“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指的天津卫“码头”的生存规则,这是经过长期社会选择而形成的强者生存弱者淘汰、强者风光弱者受窘的规则。“地地道道”强调的是这条规则所具有的广泛性、彻底性、毫无回旋的余地。这些都为人物预设一个极不寻常的背景。同时文段为文章的开头,所以又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作用。

6试题分析: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搜索”本义:仔细寻找,语境义:对刷子李高超技术的惊奇、佩服及对证明刷墙神功是否属实的期待。“扫一眼”本义:瞄了一眼。语境义:发现师傅身上有一个白点,对师博手艺高超的质疑,为下文揭谜底设置悬念。答题时要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词语对表现的人物心理及形象的意义

7试题分析:考查文章次要人物的作用。本文用大量的笔墨来写曹小三目的只有一个,即通过他来对比烘托刷子李的超凡技艺同时,从他眼里观察刷子李的“艺高胆大”,增强了事件的可信度,小说艺术上的真实性就更突出了

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等情节中即可概括出他是个技艺高超的人如对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的情节即可归纳出他是个心细如发的人。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9试题分析: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特别是理解好题干中的“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一句,充分把握内容,再结合原文的中心,确定一个观点后进行论述。如可从真才实学才是硬道理的角度作答。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①一个做企业的朋友,有一次去海岛旅游,在海边钓上了一些小鱼,竟然中邪一样爱上了海钓,一发而不可收。

②他的梦想是要钓上一条两斤重的石斑鱼。

③我们知道,在渔业资源几近枯竭的南海,要钓上一条超过一斤重的野生石斑鱼,不是容易的事情。

④那个朋友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矶钓装备和鱼饵,短短时间里,成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专家。两斤重的石斑鱼还没钓到,花的钱都够买一吨石斑鱼了。

⑤后来,有一次我和他去珠海的海岛上钓鱼,在大海中一块孤零零的礁石上过夜,用便携小煤气炉煮鲮鱼和方便面当晚餐。天微微亮时,朝霞红透了无边无际的海面,海浪拍打着脚下的礁石,数不清的海鸥绕着小岛飞舞。日出光芒万丈,浮云开合。

⑥这是不是很有诗意的场景呢?其实我们不过是为了钓一条两斤重的石斑鱼而已。

⑦那次,鱼依旧没钓到,但那天壮丽的海上日出,是很少人能看到的。

⑧对那个朋友来说,诗和远方都可归结成一条鱼——那个等鱼上钩的孤独身影,就是诗;而那些为了钓鱼而涉猎的天文,地理知识,则成了他的远方。

⑨我们知道,大气气压高的时候,水中氧气充分,鱼儿食欲旺盛,爱咬钩。我那个朋友,每次要跟客户谈生意,签合同,总要上观天象,挑个气压高的日子。

⑩我们也知道,天文大潮时,鱼儿活跃,情绪高昂,不爱摄食,只想狂游。我那个朋友每次要开激励员工的大会时,都要找个天文大潮的时间。

⑪当然,钓鱼说不上多“高大上”,但这点小小的爱好,却可以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⑫只要有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能让你不顾功利地沉迷进去,你就有可能成为有情趣,有诗意的人。

⑬可以做木工,为了打造一把完美的小凳子,耗上你所有的业余时间;可以去拍昆虫,为了等一只蝉蜕壳,在森林里蹲上三天;可以玩烹调,为了做出一道完美的冬阴功汤,而跑遍整个泰国搜集香料;可以练书法,为了写好欧体,把《九成宫醴泉铭》里的每个字勾描下来写上一万次;可以为了喝到一杯好茶,把茶马古道徒步走上一遍……

⑭这些事情,不需要辞职去旅行,不需要等你辛苦存到一千万,只要心里长了草,马上就可以开始做。不敢说这样做的人一定是十分有趣的人,但至少在独处时,他们的内心是丰富充盈的。不需要刷存在感,不需要呼朋唤友,纵横于酒池肉林。因为那些“烧脑”的爱好,已经足够塞满所有的思考空间。我相信,用很多的耐心和微笑,去等一朵花开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0结合文章,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11本文从哪些方面体现“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12如何理解“我相信,用很多的耐心和微笑,去等一朵花开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文中的含义?

13突如其来的想法,可能会带给我们烦恼,也可能会带给我们快乐,到底应不应该坚持?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0“另一个”是不同于现在的,其他的存在;“另一个世界”,即不一样的世界。通过坚持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并沉迷其中,必定能在这个过程中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从中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11朋友执着于钓野生石斑鱼,却成为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专家。虽然鱼没钓到,但他得到了更多的东西。

12坚持心中所想,坚持去做一件事,才能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13示例:应该坚持。作者的朋友不是通过坚持对钓鱼的爱好,才成为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专家吗?不敢说这样做的人一定是十分有趣的人,但至少在独处时,他们的内心是丰富充盈的。

【解析】

10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内容和主旨理解题目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依据文章内容,题目“另一个世界的入口”中的“另一个世界”,是指通过对一个事件的坚持、执着,并沉谜其中,最终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甚至是获得某一方面的成功。即在这个过程中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1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文章叙写了两件事,可结合文章第4段中的“那个朋友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矶钓装备和鱼饵,短短时间里,成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专家”内容概括;可结合文章5~7段叙写的我和朋友去海岛上钓鱼,鱼没有钓到,却看到了很少人能看到的壮丽的海上日出的内容概括。

12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含义类问题,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语句“我相信,用很多的耐心和微笑,去等一朵花开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表面上是说等待一朵花开放,实际是说人要坚持心中所想,坚持去做一件事,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围绕着“执着做某事”的意义来谈即可。

13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本题作答可从“坚持”的意义角度来谈看法。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1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头,zhōng)飘起来。

B首领)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应道:“不消。”

C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gěng)盯住天,俯身看海。

D俯望怒江,心中一zhàn),再不敢向下看。

【答案】C

【解析】

【详解】

A.zhōng)-(zōng);

B.-漫声;

D.-蓦地、一zhàn)-(chàn)。

故选 C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们的爱就像,不断地、慢慢地流进我们的心田。

B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的时刻,班长用身体掩护了战友。

C中考在即,我不但没有紧张感,反而很平静,甚至有一种的感觉.

D李老师为人谨慎。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答案】D

【解析】

【详解】

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与语境不符,故选D

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

A.词语顺序颠倒,“表决、推举、讨论”改为“推举、讨论、表决”。

C.两面对一面,在“养成”前加上“是否”。

D.缺主语,删除“随着”。

故选B

17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牛铃如一响,马帮向横峡上的一根索子翻照移去。”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动词、名词、数量词、副词。

B“隐隐闷雷”“捏紧了心”“站起来”“牛嘴咧开”依次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

C“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鹰移来移去”。

D“牛们早卧在地上,两眼哀哀地慢慢眨。”这个句子是并列复句。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句子中的“”在这里是介词,不是副词。故选A。

18下到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索(liū 雷(mēn 紧(niē

B西(diān huán 涓(juān

C地( 铢( kuàng

Djǐng 刻(qǐng suí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闷”是多音字,此处应读“mèn”;

C.蓦();

D.颈(gěng),髓(suǐ);

故选B。

19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眼珠涩涩的,使劲_________一下,_________着两手,不敢放下。_________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_________到索头。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可从词语的表达效果角度思考,确定选项。根据“使劲”可确定应选比“眨”更有力度的“挤”;根据溜索过程中的紧张、恐惧,可确定“端”比“举”更恰当;“猛”比“忽”表达突然之意程度更深;“飞”比“落”更能体现首领的身手娇健。据以上分析可确定选A。

【点睛】

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要在平时的阅读中认真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词语的规范用法。

20下列对《溜索》一文的分析理解的一项是(

A当“我”询问时,“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中的“懒懒”表现了首领的心不在焉。

B文章多次写到鹰,既衬托出环境的奇险,又烘托了马帮汉子的形象。

C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牛,从侧面表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同时与“我”的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反衬出首领等人的勇敢无畏。

D“(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中的动作词“小”字,写出了瘦小汉子在溜索上快速渡过怒江峡谷时给“我”带来的视觉感受,富有表现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懒懒”表现了首领的镇定从容、胸有成竹。

故选A。

21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具有亚洲地域风情、民族文化特色的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揭示了亚洲文明的魅力。

将“揭示”改为“展现”。

B经过表决、自荐、评议等一系列程序,出席学生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将“产生”改为“诞生”。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养成”前面加“能否”。

D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五四精神是激励人民奋勇前进。

结尾加“的精神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

B项的病因不是用词不当,而是语序不当,应将表决、自荐、评议改为自荐、评议、表决

22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曾徘徊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异于她 ;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 ;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 。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便如痴如狂。

①如泊如镜的沉静 ②如虹如带的飘逸 ③如狮如虎的豪壮

A②①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要注意先弄清楚“刘家峡水库”“河套平原”“龙门”三个景点的特点。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分别选择题干选项所给出的三句话来填充。“刘家峡水库的特点可以用“如泊如镜的沉静”来形容。“河套平原”的特点可以用“如虹如带的飘逸”来形容。“龙门”的特点可以用“如狮如虎的豪壮”来形容。

23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思想好像一盘琴键,它静止着,等待着敏捷的手指的擦拨,通过一片奇异的颤动而响出一串乐音。用手指轻轻触动你思想的琴键,弹一曲“羽毛之旅”吧。你将感觉到阳光在你的翅膀上微笑,白云在你的左右陪伴,和风在你的毛羽间呢喃,而大地带着它的欢乐在你的脚下眩晕。朋友,请你记住,请你记住!思想这盘琴键,只在敏捷的手指下才能有神奇的和鸣。不要让你的手指因怠惰而变得僵硬。难道你不想在思想的琴键上,弹出春之和鸣,奏响黎明鸟声吗?

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一盘琴键,生动地写出了手指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B选段中将“阳光”“白云”“和风”“大地”赋予人的行为,写出了琴键乐音的美妙,进而表现了思想活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欣悦与飞扬。

C选段中运用“请你记住”这样的反复句式,提醒读者要始终让自己的思想保持活跃。

D选段结尾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你应该有弹出春之和鸣、奏响黎明鸟声的想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选段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一盘琴健”,而非拟人的手法。

故选A。

2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气冲斗牛”中的“斗”“牛”都是星宿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名称即来源于此。

B习主席讲话时曾引用唐诗“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其中的“钧”与“锱铢必较”“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锱”“铢”“仞”都是古代重量单位。

C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鼎最初是炊具,后被视为传国重器,成为国家的象征,亦有变革之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

B.“仞”不是古代重量单位。“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钧”,古时一钧等于三十斤,千钧即三万斤。但一般用千钧表示物之重或力量之大。“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故选B。

25本文运用了多种衬托手法。有动物间的衬托,如领队骑的马伟岸、飘逸、雄壮,飞翔的鹰在峡谷中与狂风猛烈搏击,过峡谷的牛恐惧得不肯再挪动半步、泪流发抖。有人物与人物的衬托,如“我”的战战兢兢与勇敢无畏的领队和汉子们构成反衬。有动物与人物的衬托,如“我”与牛的互相衬托。

请你运用衬托手法写一个片段。

【答案】【示例】

凶猛的洪水来了。他,巍然屹立在恶浪之中,像半截铁塔。岸边,一棵苍翠的劲松,昂首挺胸,对抗着无边的风雨,似乎要和他肩并肩向这百年一遇的洪灾发起挑战。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扛、背、抱沙袋的动作越来越迟缓,他感到手脚都不是自己的了。死气沉沉的斜阳,透过凌乱的枝条缝隙,将破碎、灰暗的影子,散落在满地的荒草上。蝉,在绝望地悲鸣;风,在粗重地喘息。噪音与燥热搅成一锅粥,让整个世界烦得闹心,闷得喘不过气来。有人已经跌坐在泥泞里无力起身,他伸手抹一把脸,使劲甩甩头,艰难地向前走去。他的脚下,是无边无际的大地;他的头上,是辽阔浩瀚的天空。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这个题目要求衬托手法写一个片段。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写作手法叫衬托。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是正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是反衬。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运用衬托的写法拟写片断即可。

26本文运用了很多的动作描写来表达溜索的艰难与危险,并且在动作描写中,细腻地表达了人物的情绪波动和感情路线。请写一段文字,运用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不少于100字。

【答案】示例:我一转头,看到那情景的一刹那,心中就像一杯温热的牛奶流过一般,暖融融的。橙红色的阳光下,祖母轻轻地将祖父身上滑落了的被子提起,犹如拿着稀世珍宝一般,小心翼翼地将其盖在祖父那因病痛折磨而日益消瘦的身体上,极其轻缓地掖了掖被角,极为小心,仿佛稍不注意祖父就会像雪融化了似的。

【解析】

【详解】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做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本题作答选择一个人物,设置一定的场景,准确描写人物的动作,并辅以其它的描写手段,通过描写提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表达的思想情感即可。

2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灌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huán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望那江,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huán_______  ______望   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 

(3)“万丈绝壁”中“绝”的意思是 _______

A.断绝

B.穷尽;完全没有了

C.独一无二的

D.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4)第三段从____________的感官角度,展现了峡谷的险峻。

【答案】(1)(桓) (俯) () (2)气灌 气贯 (3) (D) (4)视觉 听觉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注意“桓”的字形和“蓦”字的读音。(2)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气灌”应该写作“气贯”。(3)“万丈绝壁”中的“万丈”形容极高;“绝壁”指陡峭的山壁。据此,“绝”是指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4)“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视觉;“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听觉。据此填写作答。

28综合性学习活动。

(1)阅读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018年5月30日,鹦哥大桥完成最后一段35米引桥现浇箱梁作业,标志着“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进入最后的桥面铺装和防护栏施工阶段,预计6月底建成通车。“鹦哥溜索”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与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龙潭镇沿江村交界的金沙江上,距江面约260米,长约470米,有“亚洲第一高溜”之称。2015年11月,鹦哥大桥列为国家“索改桥”工程开工建设。新建的“鹦哥溜索改桥”主桥与江面的垂直距离约200米,大桥全长385.5米,宽9米。目前,从茂租镇至鹦哥村的公路已建成,从白鹤滩水电站永久性大桥至鹦哥村的公路正在建设中,待鹦哥大桥正式通车后,村民不用再溜索出行,这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

(2)小明要把上面的新闻介绍给同学,又搜集了些材料,整理时产生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云南昭通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地处乌蒙山区,对面是大凉山,山下是金沙江。[甲]由于过去不通公路,使村民出行得沿着悬崖走到山下,坐船渡过金沙江,再从江底爬到对岸公路上。1998年,村里几户人家合伙修建了溜索,它除了独特的设计外,所处的高度达到了260米,宽470米,不仅是金沙江上最高的溜索,也是亚洲最高溜索,开始主要依靠人力推,后来村里通了电,溜索用上了电动机。因经济发展不上去,这里的村民大多外出务工。[乙]如今,村里只剩下不足400多人,大都为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孩子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缺少主语的问题,修改意见是: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修改意见是:

(3)小亮和爸爸看到这则新闻后,分别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上联:溜索细钢绳彰拼搏力

下联:

上联:路通村寨产业兴

下联:

【答案】(1)“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  

(2) ①删去“由于”或“使”。 

② 删去“多”。 

(3) 下联:改桥宽车道通致富路  

下联:桥连两岸福气旺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概括新闻的内容。要仔细读懂材料,采用“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样”的方法,结合新闻材料的导语和主体进行概括作答。概括的语言要简洁,表达的意思要明确,符合题意。本题可依据“鹦哥大桥完成最后一段35米引桥现浇箱梁作业,标志着‘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概括作答。(2)①语句“由于过去不通公路,使村民出行得沿着悬崖走到山下,坐船渡过金沙江,再从江底爬到对岸公路上”,“由于”和“使”的使用,导致语句缺少主语,可删去“由于”或“使”。②“不足400多人”前后矛盾,可去掉“多”。(3)对联分上下两联,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两则新闻主要是报道的是“修路建桥”及其作用,因此本题要围绕着“鹦哥大桥”和“溜索”两个内容来拟写作答。答案不唯一,宽对即可。

29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作答。

(1)根据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

2018年5月30日,鹦哥大桥完成最后一段35米引桥现浇箱梁作业,标志着“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进入最后的桥面铺装和防护栏施工阶段,预计6月底建成通车。“鹦哥溜索”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与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龙潭镇沿江村交界的金沙江上,距江面约260米,长约470米,有“亚洲第一高溜”之称。2015年11月,鹦哥大桥列为国家“索改桥”工程开工建设。新建的“鹦哥溜索改桥”主桥与江面的垂直距离约200米,大桥全长385.5米,宽9米,目前,从茂租镇至鹦哥村的公路已建成,从白鹤滩水电站永久性大桥至鹦哥村的公路正在建设中,待鹦哥大桥正式通车后,村民不用再溜索出行,这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

(2)小亮和爸爸看到这则新闻后,分别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上联:溜索细钢绳彰拼搏力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路通村寨产业兴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 (2)改桥宽车道通致富路 桥连两岸福气旺

【解析】

【详解】

1)拟写新闻标题,要仔细读懂材料,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或提取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拟写标题;也可以对新闻材料的导语进行概括拟写标题;有的在概括导语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后面主体部分中的内容来整合作答。本题可依据“鹦哥大桥完成最后一段35米引桥现浇箱梁作业,标志着‘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进入最后的桥面铺装和防护栏施工阶段”,从对象和结果的角度进行概括即可。

2)对联书写格式: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本题作答可结合文章的内容,采用对联的形式拟写作答,如:上联“溜索细钢绳彰拼搏力”,可用新建的“鹦哥溜索改桥”的内容来对。答案是多元的,符合要求,采用宽对即可。

30综合性学习活动。

1)阅读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530日,鹦哥大桥完成最后一段35米引桥现浇箱梁作业,标志着“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进入最后的桥面铺装和防护栏施工阶段,预计6月底建成通车。鹦哥溜索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与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龙泽镇混置料交界的金沙江上,距江面约260米,长约470米,有“亚洲第一高溜”之称。新建的“鹦哥溜索改桥”主桥与江面的垂直距离约200米,大桥全长385.5来,宽9米。目前,从茂租镇至鹦哥村的公路已建成,从白鹤滩水电站永久性大桥至鹦哥村的公路正在建设中,待鹦哥大桥正式通车后,村民不用再溜索出行,这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要把上面的新闻介绍给同学,又搜集了一些材料,整理时产生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云南昭通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地处乌蒙山区,对面是大凉山,山下是金沙江。[]由于过去不通公路,使村民出行得沿着悬崖走到山下,坐船渡过金沙江,再从江底爬到对岸公路上。1999年,村里十几户人家合伙修建了溜索,它除了独特的设计外,所处的高度达到了260米,宽470米,不仅是金沙江上最高的溜索,也是亚洲最高溜索,开始主要依靠人力推,后来村里通了电,溜索用上了电动机。因经济发展不上去,这里的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如今,村里只剩下不足400多人,大都为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孩子。

[]处画线句中有缺少主语的问题,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亮和爸爸看到这则新闻后,分别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上联:溜索细钢绳彰拼搏力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路通村寨产业兴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 (2)删去“由于”或“使” 删去“多” (3)改桥宽车道通致富路 桥连两岸福气旺

【解析】

【详解】

(1)要仔细读材料,结合新闻材料的导语和主体,采用“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样”的格式概括作答。语言要简洁,表达的意思要明确,符合题意。本题可依据“鹦哥大桥完成最后一段35米引桥现浇箱梁作业,标志着‘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概括作答。

(2)[甲]处,“由于”和“使”的使用,导致语句缺少主语,可删去“由于”或“使”。[乙]处“不足400多人”前后矛盾,可去掉“多”。

点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3)对联要求两联字数相同、语意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这则新闻主要报道的是“修路建桥”及其作用,因此本题要围绕“鹦哥大桥”和“溜索”两个内容来拟写作答。结合此次活动的内容,下联的空缺处,按上联中的“溜索细钢绳”可对出“改桥宽车道”,“彰拼搏力”可对出“通致富路”;下联的空缺处按上联的“路通村寨”可对出“桥连两岸”,“产业兴”可对出“福气旺”。

31请从写景视角的角度入手,赏析下面文字的表达效果。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答案】这段话以壁顶为观察点,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多角度展示了峡谷壁顶的孤悬,突出了峡谷高峻、险恶的特点。同时,作者将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突出了当时的惊恐心情,使人如临其境。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注意题干中的赏析角度“写景视角”;然后根据“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确定观察点为:壁顶;根据“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俯望那江”可确定是视觉角度;根据“隐隐喧声腾上来”可确定是听觉角度;根据“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体会“我”的内心感受:惊恐。据此可知这段话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方面,写出了峡谷壁顶的孤悬,突出了峡谷高峻、险恶的特点。

32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_______

(2)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_____

【答案】(1)比喻 拟人 (2)拟人

【解析】

【详解】

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识与理解。比喻:即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1)句用“涓涓细流”设喻,并赋予人的情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2)句把“铃铛”赋予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溜索-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材同步拓展训练-解析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