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2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4-06-25 11:21:37

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综合性会计制度:指规范全国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业务性会计制度:指规范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方面的制度。

会计人员制度:规范会计工作者行为和会计人才选拔、管理方面的制度。

统一会计制度:由财政部和业务主管部门或地方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会计主体根据会计法规、准则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特点制定的各项会计工作规章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是指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各种规范。

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息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实际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会计监督制度:指对会计结果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查和验证的会计规范。

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具体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

会计控制:是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约。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

内部牵制: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

流程图法:利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企业某项业务的工作步奏、先后次序等情况。

第二章 企业会计制度的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作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

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

设计类型:设计类型由企业所在行业特点、企业经济性质、企业规模来确定。

全面设计:是指为企业设计一整套会计制度,一般在新建的企业或改制、兼并与收购后的企业里,需要进行全面性会计制度设计。

局部设计:是指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又可分为补充性设计和修订性设计。

补充性设计:对因拓展新业务而产生会计处理业务的设计。

修订性设计:对已不符合国家规定或业务已发生变化,在原有会计处理不符合要求时进行的修改。

账务处理程序: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报表的整个过程。

第三章 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的设计

会计组织机构:是开展和组织企业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组成。

会计与财务合并: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核算、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统一由一个部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式。

会计与财务分设: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反映、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分别有会计部和财务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式。

适应性原则: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的设计应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特点相适应,保证会计信息的生成、加工和传递有效。

责权对等原则:是指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每一管理者应付的职责,并相应的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

控制性原则: 在关键环节设置内控制度,使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让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具有查错防弊功能,并形成一套全方位的监控系统。

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或处、科)经理(或处长、科长)为主管,以审计部(或处、科)为专职监督部门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会计部经理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

财会主管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以财务与会计主管为领导,通常只设财会主管、会计和出纳等少数几个岗位的一种会计工作分工模式。

总会计师(或会计部经理)领导下的分散核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下设财务、会计。审计部主管,将一些成本业务核算或明细核算交给分厂完成的一种分工模式。

企业内部银行:是相对独立于企业会计部门的管理机构,它将商业银行的信贷结算职能和方式引入企业内部来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

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同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

第四章 会计科目、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

会计科目:是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的要求而设计。即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给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合适的名称,这就是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表:是根据会计科目的名称、编号和类别所列示的会计科目体系总表。

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

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凭证流转程序:指凭证从填制或取得起到归档为止,在本单位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递过程和停滞时间。

会计账簿:用来序时的、分类的记录和反应有关经济业务,把会计报表和会计凭证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多栏式总账:是将企业的全部账户集中于一页账页中,设置期初余额、借、贷方和期末余额,依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从而减少过账工作量。

日记总账式:指日记账和总账结合设计的联合账簿。

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成为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分类账:是指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有总分类和明细分类账。

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联合账簿:将序时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日记总账。

第五章 货币资金业务会计制度的设计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第六章 存货业务会计制度的设计

存货: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和物料。

盘点控制:是指通过企业对资产实施定期盘点清查,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相符,进而发挥控制作用的一种控制方式

限额领料单:指当月或一定期间在规定限额内可以多次使用,凭以领发材料的一种累计凭证。

第七章 投资业务会计制度的设计

投资: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者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企业单位获得另一项财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包括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和短期其他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切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间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投资,包括长期股票投资和其他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对外投资职责分离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第八章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第九章 筹资业务会计制度的设计

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银行贷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的活动。

直接筹资:企业不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与资本所有者协商融通资本的一种筹资活动。

股权资本:权益资本、自有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长期拥有、自主调配运用的资本。

债权资本:债务资本、借入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应依约运用、按期偿还的资本。

第十章 成本核算会计制度的设计

成本:为取得各种特定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

成本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工作中记录、计算、分配、归集、报告及分析反馈成本信息的制度。

成本预测: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

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预算的执行。

成本决策:是指依据掌握的各种决策成本及相关的数据,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

成本预算: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在预算期内为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所应支出的资本、费用,并提出为达到规定的成本、费用水平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标准成本:是指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和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一种目标成本。

交互分配法:首先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经交互分配后的费用总额,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收益对象的一种分配方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是先计算个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中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然后由财会部门进行平行汇总,形成企业最终产品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逐步结转分配法:计算半成品成本法,是按照产品加工步骤,将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随同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到下一生产步骤的相同产品成本中,以逐步计算半成品成本和最后一个步骤的完工产品成品 (及其流程处理)

第11章 销售与收款业务会计制度的设计

销售与收款业务: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其环节包括:接受顾客订单、批准销售折扣和赊销信用、填制销货发票、发运商品、核算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及销货这让、处理坏账等内容。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是用来登记应收账款入账时间长短,估计坏账损失的管理表格。应收账款的账龄越大,收回账款的可能性越小,需要提取的坏账准备率较大。

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的设计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描述。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会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和详细解释。

银行借款报告单:是对企业各种银行借款的借入、偿还和结欠情况进行详细反映的报表,由主管银行借款的会计人员在每月末根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账簿记录以及相关资料编制。

采购日报表:采购日报表是对企业每日材料或商品购进的详细情况进行反映的报表,由主管材料和应付款业务的会计人员在每日工作结束时,根据材料采购,应付款项的账博记录及相关资料编制。

财务状况分析表:是指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资料,对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各自总额中所占比重及报告期和上期比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报表。

经营成果分析表:对企业一定时期构成经营成果的各项目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或上期数或上年同期实际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的报表。

对内报表:反映会计主体生产经营过程及其内部决策、计划、管理和控制的会计报表。

0162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