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选习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19-05-16 19:10:51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基础选习题(11

李仕才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新形势下,我们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库维护好、利用好、开掘好,绝不能抛弃传统、丢掉根本,绝不能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

B.“禅让这个概念的最早记载或许还要追溯到《尚书》,此后的《史记·五帝本纪》有着比《尚书》更为详尽的描写。

C.从这些片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节的灵魂,除了有对先祖的追忆和缅怀之外,还有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以及除旧布新、团贺喜庆的含义。

D.近年来,各地政府都在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所以我们相信,中国的空气质量必定会越变越好,甚至会成为宜居国家。

解析:A语序不当应是开掘好、利用好、维护好C语序不当应将除旧布新、团贺喜庆的含义对先祖的追忆和缅怀互换位置。D搭配不当,“中国的空气质量宜居国家主宾搭配不当。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

②中国曲协主席姜昆说:以前我内心很困惑很不解的,昨天听完了总书记五点讲话之后豁然开朗

③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④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名列全国第二,当记者问到原因时,负责人说:主要是对游客的意见洗耳恭听,从而强化了对景区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

⑤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⑥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解析:坚忍不拔: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符合语境。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符合语境。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属褒贬误用不合语境。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倾听,态度谦卑。符合语境。⑤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此处灾害已经发生,不合语境。⑥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使用对象不当,不合语境。

答案:B

3下面是江老师70岁生日庆祝会上的一段发言,其中表达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今天是江老师的70岁诞辰。我作为老师三十年前的莘莘学子参加今天的活动倍感荣幸。时间过得真快当年风华正茂的江老师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了。就连我们这些学生好多都已经年过半百进入天命之年。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⑥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一要表达对老师养育之恩的感激;二要祝愿老人家身如南山石寿比不老松。今后老师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直言学生们定会鼎力相助。

A.①④⑤⑦     B①②⑥⑧

C.②③④⑧ D.③⑤⑥⑦

解析:②“莘莘学子指众多学生这是一个群体概念不能用来单指某个人。③“耄耋指八九十岁与题干中的“70不符。⑥“养育指抚养和教育老师对学生只有教育没有抚养养育之恩用在此处不当。⑧“鼎力相助是敬辞指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使用。此处误用作谦辞。

答案:A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梦想是件简单的事情____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付诸实践你怎么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可行的目标。当然____需要你长时间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还需要什么呢?____抓住这个机会这样你就更容易成功。

答:                                    

                                    

                                    

解析:语段主要表述的是有关梦想的内容。第一个空格,前文写“梦想”是简单的事情,后文写“付诸实践”,由此可以看出,空格的内容应该与有了“梦想”相关;第二个空格,前文有“当然”,表明后文要转折,横线后写“需要”做的,那么空格的内容应该与有目标还远远不够相关;第三个空格,前文写“还需要什么呢”,后文写“抓住这个机会”,由此判定空格的内容与“抓住机会”相关。

答案:关键是有了梦想以后 有了这样的目标还是不够的 还需要把握发展的机会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有传言称罂粟壳能够提味增香、使人上瘾滥用罂粟壳便成了每个餐饮企业的潜规则。社会上的此类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餐饮从业者都以牟取利益为先。一旦诚信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彻底崩溃。在此我们呼唤诚信愿人人讲诚信共建和谐社会。

①滥用罂粟壳不一定是每个餐饮企业的潜规则

                         

                          

解析:解答此题在通读语段的前提下需要理顺语句间的关系。牟取通常指以不正当的或非法的手段取得金钱。商人重视利润无可非议有很多商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基本良知以诚信为本都以牟取利益为先的推断不合理。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部分餐饮从业者诚信的缺失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但不会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彻底崩溃”,语段推断不合理。

答案:不是所有餐饮从业者都以牟取利益为先 部分餐饮从业者诚信的缺失不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彻底崩溃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王安石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

 ①张壤,字唐公,北宋嘉六年契丹国母生辰使,王安石友人。②《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阳,因见秋风,于是想起家乡的莼菜羹、鲈鱼脍,说:“人生贵适意尔。”当日辞官归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此诗题为《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与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泊船瓜洲》一样,都表现了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B.首联直抒胸臆,诗人奔波南北,韶华老去,身心俱疲,不想再为国征战攻伐;一个“愁”字突出了诗人的迷茫。

C.颔联写景,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天地的阔大深沉,并为进一步抒怀做了铺垫;“蟠”“入”二字化静为动,颇见功底。

D.颈联情景合一,“心共远”表明自己心志高远,意欲九天“步月”却形单影只,可见诗人虽高处不胜寒却依然积极入世。

E.王安石的诗歌“学杜得其瘦硬”,用字工稳,多用典故,擅长议论说理与修辞,风格遒劲;本诗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

2.诗的尾联是怎样表现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精析

1BE [B项“不想再为国征战攻伐”“突出了诗人的迷茫”错,应是表现了诗人的思家之愁和国事之忧。E项本诗并未集中体现“擅长议论说理”这一特点。]

2(1)尾联即景抒情,诗人借张翰鲈鱼脍的典故委婉表达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2)面对秋风,诗人虽然伤悲,但依然慷慨歌大志;(3)虽然思念家乡,但为国事不计个人得失,顾大家而舍小家。

【作者: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区)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从文学角度总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做出了贡献。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虽然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也不失大家风范,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而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霎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D )

A.第一段以细微的声响衬托环境的安静,体现内心的寂寞。以袅袅的炉烟,枯枝的折断、碰击、磕碰等细节描写,表现内心的寂寞感受。

B.作者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心像洗淘了一番似的,感到自己很渺小,而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感都不会有的。

C.作者认为,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D.末段中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中的稍异于是指作者所谓的寂寞,即强迫自己入于随缘偶得的寂寞的心境,忘掉一切怅惘。

[解析] 强迫自己入于随缘偶得的寂寞的心境,忘掉一切怅惘不合文意。

2.如何理解文中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5)

答:__示例:寂寞是一瞬间的存在,一霎间的妙悟;外因是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缠绕着我们,使人跌进苦恼烦躁之中;内因就是自己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心猿意马。__

[解析] 5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答出两个要点给4分,答出三个要点给5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梁实秋说寂寞是一种清福,然而有人却责备梁实秋这种态度是人生的一种逃避,结合全文,你是怎样看待梁实秋的寂寞是一种清福的呢?(6)

答:__示例:我同意寂寞是一种清福。内心清净,感受寂寞,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寂寞可以让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胸襟自然豁达寥廓;在当时的社会中,寂寞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纵是一种暂时的逃避,也不该再多苛责;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要学会好好享受这一霎间的妙悟。我认为这是人生的一种逃避。作者所处的时代令人苦闷,作者需要寂寞来调适自己。寂寞是一种清福流露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反映了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当今社会崇尚积极进取,享受寂寞的清福是与时代不合拍的。__

[解析] 6分,观点1分,理由4分,语言表达1分。如有其它理由,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沈从文的创作与艺术追求

庄锡华

将人性的表现与启蒙的追求相结合是沈从文文学思想非常突出的特点。他认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而他有意将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归结为“对于当前黑暗社会的否认”和“对于未来光明的向往”。这就改变了梁实秋讨论人性问题时的思辨取向,将问题引向真实、具体、现实和可以操作的方面。沈从文认为,“对现实不满,对空虚必有所倾心”,梁实秋关注抽象的人性确实同他对中国现实的不满有关。不满现实但还必须立足现实,沈从文特别表现了他对社会进步的信心。他说:“每个文学作者不一定是社会改革者,不一定是思想家,但他的理想,却常常与他们殊途同归。他必具有宗教的热忱,勇于进取,超乎习惯与俗见而向前。”这样谈论文学的价值与功用,似乎不容易受到左翼方面的攻讦。

强调文学的自由本性也是沈从文文论特别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方面。他认为:“文学是用生活作为根据,凭想象生着翅膀飞到另一个世界里去的一件事情,它不缺少最宽泛的自由,能容许感情到一切现象上去散步。什么人他愿意飞到过去的世界里休息,什么人他愿意飞到未来的世界里休息,还有什么人又愿意安顿到目前的世界里:他不必为一个时代的趣味拘束到他的行动。”尽管时局动荡,民生艰难,但文学还是应当成为允许灵魂安息的一个家园。

从整个现代文学的基本格局看,沈从文似乎显得特立独行,他虽然被人列为新月派、列入京派文学考量,但我觉得,他同这些文学社团、文学流派的关系始终处在和而不同的状态。新月派注重审美、注重形式的文学倾向,对此沈从文是认同的、接受的。他的作品结构精巧、感情细腻,显示出作家锤炼的功夫。但沈从文来自底层,目睹了社会黑暗,始终保持了对底层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关怀,自然地背负了对人生的一份责任。因此,沈从文的文学态度是认真的、严肃的,他反对以游戏的态度从事文学活动。

面对这位有着卓越文学成就而际遇坎坷的作家,总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感情涟漪。超思维的强制,终于不能“晾干”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致”,笔者也因此获得了评论的自由,可以将由观照沈从文而生的怅惘转化为对一个杰出艺术家命运的历史沉思。我相信,既然他那平易的、抒情的、散文化的叙述,能够刻画出一颗坦诚的、执着的艺术灵魂,那么对他的新的解读,便用不着非借助艰深的思辨、袭用辩解开脱的俗套不可,甚至可以不必理会岁月曾经泼洒在艺术家身上的污浊。 摘自《文艺评论》)

1.下列阐述不属于沈从文文学思想范畴的一项是(3分)(  )

A.一部伟大的作品,要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对当前黑暗社会的否认和对未来光明的向往。

B.文学作者必须具有宗教的热忱,勇于进取,超乎习惯与俗见而向前,他的理想与社会改革者和思想家不尽相同。

C.文学以生活为根据,但又离不开想象,它可以自由驰骋,任意飞翔,其感情以一切自然与生活现象为依托。

D.文学是极富自由性的,利用文学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人,其行动不必为一个时代的趣味所拘束,而可以在想象的世界里驰骋。

2.下列对沈从文文学作品特点的阐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结构精巧、感情细腻,显示出作家锤炼的功夫,且始终保持着对底层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关怀。

B.关注抽象的人性,同时又对中国现实不满,因此将问题引向真实、具体、现实和可以操作的方面。

C.在整个现代文学的基本格局中,显得特立独行,与新月派、京派文学处于一种和而不同的状态。

D.一颗坦诚的、执着的艺术灵魂,是由平易的、抒情的、散文化的叙述刻画出来的,并没有借助艰深的思辨。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沈从文的文学思想能够将人性的表现与启蒙追求结合在一起,这与梁实秋讨论人性问题时的思辨不同。

B.沈从文认为,尽管文学作者与社会改革者及思想家不同,但他与他们往往有着相同的理想、热忱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C.沈从文的文学态度是认真的、严肃的,他反对以游戏的态度从事文学活动,这跟他来自社会底层、目睹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有关。

D.文学是允许灵魂安息的精神家园,特别是在时局动荡、民生艰难的情况下,它成了文学家的避难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

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

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

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地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人被撂倒。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

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

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

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一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呀!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

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吓得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

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

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

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

屋里有八个仆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突然,他们瞧见了敌人!老天爷啊!普鲁士大兵攻进城堡了!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站起来,一阵混乱。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

当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的时候,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五十支上膛待发的枪一齐对准了他的胸,接着,把他从头到脚捆了个结结实实。一位军服上镶着金线的胖军官,大喝一声:你被俘虏了!投降吧!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从普通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描绘出了一个贪恋安逸、畏惧死亡、在战场上思亲念人的厌战者形象。

B.小说通过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C.小说结尾施那夫斯面带微笑,但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军看出

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选习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