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视野下我国第三部门的公共政策参与

发布时间:2013-08-13 14:28:24

2006.11治理视野下我国第三部门的公共政策参与□刘刚(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社会治理环境的变迁带来的第三部门兴起,对公共政策的参与主体、方式等具有新的启示。第三部门广泛参与公共政策,已经成为善治目标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第三部门参与公共政策不足的现状可以通过确定“政府外生型”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监督优势、健全立法和完善参与制度安排等来实现。关键词治理理论第三部门公共政策参与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1-198-02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经历着全球化行政改革浪潮的挑战,涌现出大量的公共政策工具来提供公共服务,初现“政府公共政策化”的端倪。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政府权力的分化、转移和公民意识的显现、表达,从根本上改变了全能政府的角色和地位,政府开始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其中因社会权力结构变迁而产生的第三部门,正成为推动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转变,最终实现“善治”的基本力量。一、治理视野下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治理理论的兴起源于政府失效和市场失效。20世纪90年代,西方各国先后开始了以“治理”(governance)重塑政府的改革。综合地说,所谓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治理的最高标准是达到善治(good gover nance)。善治就是指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治理和善治理论意味着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它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增强政府对公民的回应性以及还政于民的理论表达和实际需求的反映,其结果必然是公民社会的日益壮大及第三部门的蓬勃兴起。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是基于全球化“社团变革”的大框架下,治理主体从一元化到多元化。面对一个充满复杂变迁的动态环境,现代政府已无法垄断公共事务,治理主体多元化已成为趋势。治理成为一个由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等广泛参与者组成的多中心的合作网络体系。社会多元化的趋势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政府不再是人们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唯一主宰。自上而下的改革探索和自下而上的参与冲动推动着我国的第三部门,使其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各种社会事务及其决策过程中来。特别是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全能型政府正在逐步转变为服务型“小政府”。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一些中介性事务正在转向社会,由第三部门来承担。这也使得第三部门参与公共政策创新,进而实现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二、我国第三部门参与公共政策的必要性分析第三部门的公共政策参与,是指第三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转达民众利益和要求,或者提出各种政策意见和建议,协助政府改进公共政策,以保证公共政策制定的公共利益取向,政策的执行不偏离预定的轨道,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整合。随着第三部门的兴起和公共治理的多元化趋势,把第三部门引入公共政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第三部门作为公共政策参与主体的角色转换是公共政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行政管理科学化已经日益成为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而作为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的公共政策更是首当其冲。公共政策的科学化,需要政府等官方参与主体的参与,更离不开广大的第三部门参与。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官员,他们所能获取的信息、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的价值取向、他们的内在动机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他们很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制定出科学的公共政策,所以只能依靠某一理性的程序来减少公共政策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复杂问题。这就需要第三部门中的政策参与者积极进行角色转换,从政策受众转变为政策公众,向政府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加速公共政策科学化的进程。(二)第三部门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可以保证决策信息的充分性,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把社会各种利益要求输入政策制定系统中,并将其转化为政策输出。然而,社会上的各种利益要求多种多样,决策中枢面临的问题纷繁复杂,只有少数利益要求能得到决策者的重视并进入政策。对政学术前沿

治理视野下我国第三部门的公共政策参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