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与”入世” - 《归园田居》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比

发布时间:2019-05-25 21:24:10

出世”与“入世

——《归园田居(其三)》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对比阅读

(简案)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 李晓燕

教学目标:1积累古诗词朗读技巧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3、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阅读中鉴赏古诗词,领悟其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归园田居》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对比阅读来看古人的“出世”与“入世”思想。

、比作者、比背景

1、找一找他们相似之处。

2、比一比,两位诗人人生理想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三、朗读指导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1、字音

2、断句

3、语气和感情

4、请两个同学朗读,学生相互点评。

四、比内容

1、这两首诗都在写了什么?

2、找出这两首诗中写景的句子。

3从写景的句子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或者一幅画面,充分的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鉴赏或描绘。小组讨论,然后和全班同学交流分享。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指导。)

4、虽然都是写景,但这两幅景截然不同,诗人仅仅是写景吗?

五、比手法

1、请同学们找找这两首诗各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2、两首诗一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归》用的手法较少,而《望》用的手法较多,这有什么区别吗?

六、比情感

两首诗各抒发了的怎样的情感。

七、课后作业

同学们怎么去看待古代读书人“出世人生理想呢?请结合《终南别业》《渔家傲》《长相思》的诗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出世”与“入世

——《归园田居(其三)》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对比阅读

(详案)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 李晓燕

教学目标:1积累古诗词朗读技巧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3、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阅读中鉴赏古诗词,领悟其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代的读书人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的目的就是做官。在“官场”这座纷乱复杂的围城里,“城里”人时而悲愤不已,时而感慨万分,时而苦闷不堪,总想冲出来;“城外”的人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总想挤进去。于是“出世”与“入世”这对矛盾催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陶渊明和孟浩然的世界,通过《归园田居》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对比阅读来看古人的“出世”与“入世”思想。

、比作者、比背景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历来被认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这是第三首。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早年闭门苦读,曾隐居鹿门山。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 40岁到长安应进士举,不第返乡,东游吴越。与张九龄为“忘形之交”,唐玄宗开元22年至24年张九龄出任宰相,诗人希望得到他的引荐,出仕做官,就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这一期间,诗人未到过长安)。诗题也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等。

1、找一找他们相似之处。

都做过官,都有过隐居的生活(陶渊明归隐后再也未入仕),都是田园诗人。

2、比一比,两位诗人人生理想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生:《归园田居》出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入世。

三、朗读指导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1、字音

huì hè zhǎng

2、断句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无违。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语气和感情

《归园田居》语气舒缓,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前两句声音洪亮,后两句读出诚恳之情。

4、请两个同学朗读,学生相互点评。

四、比内容

1、这两首诗都在写了什么?

都在写景。

2、找出这两首诗中写景的句子。

《归》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望》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从写景的句子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或者一幅画面,充分的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鉴赏或描绘。小组讨论,然后和全班同学交流分享。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指导。)

1)请描绘“带月荷锄归”的画面。

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逸兴,活脱出一个美好静谧的意境和悠闲自得的形象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蒸”“撼”好在哪里?

蒸,蒸腾;撼,摇动。这两个动词运用夸张手法,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绘出秋天洞庭湖水面上涨、浩瀚无涯,湖中波涛汹涌澎湃的景象,气势磅礴壮观。

4、虽然都是写景,但这两幅景截然不同,诗人仅仅是写景吗?

不是,写景是为了抒情。

五、比手法

1、请同学们找找这两首诗各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包括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

《归》白描、直接抒情、虚实结合。

望》借景抒情、即景抒情、用典、夸张、一语双关。

2、两首诗一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归》用的手法较少,而《望》用的手法较多,这有什么区别吗?

《归》是自然率真本性的展现,不需要加以修饰。

《望》是有求于别人,而诗人自视清高,求人有点难以启齿,所以需要借景,借典来含蓄委婉的表达。

六、比情感

两首诗各抒发了的怎样的情感。

《归》表达了诗人归隐园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品质。

《望》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出仕的愿望。

小结:通过这一系列的比较,我们看到了陶渊明和孟浩然的相似与不同,同为田园诗人,同样在写景,陶渊明的诗句中处处洋溢着归隐田园的悠闲自得,孟浩然则借洞庭湖的壮阔之景,相当含蓄而委婉的表达自己出仕的愿望。对于古代文人,“出世”与“入世”真的是一个值得思考探讨的问题。

七、课后作业

同学们怎么去看待古代读书人“出世人生理想呢?请结合《终南别业》《渔家傲》《长相思》的诗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板书:

“出世“与”入世” - 《归园田居》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