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6篇

发布时间:2020-05-24 00:13:07

艾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6

《逃离》读后感(1):【暂时无题】

有一部叫做《谁都有秘密》的韩国电影是我唯一看了三遍的戏,但是到如今情节什么都记不清了,唯独忘不了它的一句台词

“(谁都有秘密)它不能让你快乐,但你可以让它成为快乐。”

今天读完《逃离》一下子就想起了这句话

卡拉决心逃离当下的生活,但在半路上便后悔了。

朱丽叶,放弃学术生涯,逃离父母,投奔偶遇的乡间男子。女儿长大后也逃离了她,而朱丽叶似乎越来越过着父母当年的生活。

劳莲,逃出枯燥生活结识了大朋友,却也牵出了一段秘密往事。

若冰,在逃离的途中有了奇遇,但是命运却给了她一个玩笑。

所有的故事最终都在某种程度上回到了最初。

逃了可以永远逃开吗?历史总是让相似的境遇再现,该经历的又怎能躲过?逃离途中的奇遇又会是真切的吗?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或许它只是命运的一个恶作剧。

回到了原来痛苦,枯燥,压抑的生活,但是她们也带回了关于一次不同寻常经历的回忆。回忆改变不了生活的主旋律,它不能使生活变得快乐,但是她们可以让它成为快乐。

也许我永远都会抱怨生活的不顺心,会烦恼自己看不清自己。

但是生活中的一次次逃离会让我有走下去的动力。

《逃离》读后感(2):一段河流

        想当然地觉得《逃离》是一本长篇小说,因为中短篇小说集在国内难获出版,更不被普遍患有长篇小说迷狂症的读者青睐,《逃离》的出版方也在淡化它的中篇小说集形象,事实上,《逃离》由八个略长的中篇小说组成,其中三个是连贯的,但艾丽丝·门罗的小说,每一篇,都足以当做长篇小说来读。

        用阅读感觉来划分,中短篇小说可以粗略地、武断地分为两种,一种像核桃、玻璃球,但求畅快、戏剧化,主张精巧和俏皮,发展到极端,就是欧·亨利和星新一,为了这一段故事不顾一切,倾家荡产地盛装上演,刻意破坏人生的肌理,罔顾人生的开放性,我们受这种小说熏陶多年,以至于形成了阅读上的恶习。另一种中短篇,像截了一段大河,却不是物理上的那种截断——那种竭泽而渔的截断,而是心理上的,为观看的方便而截的,前因后果都潜藏着,丰沛奔涌也照旧,甚至比看到整条河流更为浩荡。艾丽丝·门罗的小说属于后一种,她笔致绵密,气息醇厚平静,从不因为写小说而人为破坏生活的肌体,刻意制造落差。

        这还不是艾丽丝·门罗小说的全部魅力所在,她的小说还体现着她的一种努力——恢复小说的神秘性,她远离了当代小说那种锐利但却琐碎的、简约但却留白过多的、克制到寡情的作风,让小说重新成为混沌的、朦胧的、多解的、磅礴的、雾气缭绕的、根系繁多的,所以,她会被视为契科夫的传人,但这也增加了她的小说在被领略时的难度,她37岁时才出版首部短篇小说集《好荫凉之舞》,多年来获奖无数,却始终呈现出一种沉潜之姿。

        《逃离》可以当做一个豁口,让我们向她的那个世界投以一窥。八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女性,且都生活在加拿大小镇上,她们的日常生活细节,是当代小说中失落已久的,农活、甜点、清汤寡水的日常交际、万语千言的日记和书信;她们目光所及处的风景,也是我们久久不曾领略的,枫树、野菊花、落雨的下午、地毯上的线条;她们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也多半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所谓的“由自然之力造成的死亡”(deathbynature),死于海难,或者恶劣的天气,这一切是极具加拿大气质的,提示着作者的地域属性和文化身份。但他们生活中,那种阴森的现代性却并没因此减少,“逃离”就是现代社会赋予他们的悲剧性机缘,以朱丽叶为主人公的《机缘》、《匆匆》、《沉寂》里,朱丽叶逃离女校教职去追随偶然结识的渔夫,她的父亲逃离原有的生活去做农夫,她的女儿骤然离家,弃她而去,在另一个地方过着富足的生活。

        现代社会为“逃离”提供了种种便捷:交通、信息传播,人人都得以望见别处,都试图逃离命定的位置,想从苹果变成橘子,或者逃离过分熟悉的生活,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乘火车、轮船、飞机,竭尽一切可能,逃离成为一种普遍的愿望,但艾丽丝·门罗描绘了这种愿望,又逐一扼杀了这愿望,给所有逃离者——特别是女性——以惩罚,《播弄》的结尾,点出逃离的后果:“若冰的一些病人相信,梳子与牙刷都必须放在一定的位置,鞋子必须朝着正确的方向摆,迈的步子应该不多不少,否则一定会遭到报应的。”逃离的可能中蕴含的现代性,和逃离的后果之中的宿命性,形成一个神秘的谜团。

        《逃离》可以被视为“概念小说集”,八个故事隐隐被一个概念、一种气质统一,人物的生活背景、遭遇、情感也多有近似,八个故事并无隔离之感,气韵也并不被阻断,混在一起组成了长卷。这种传统的上游,是舍伍德·安德森和詹姆斯·乔伊斯,再庞大一点,还有福克纳。

        我在立秋的雨天读这本书,一直想起去南方时,在火车上看到的窗外情景,峡谷或者平原,藏在水汽蒙蒙中,树林和田野里,散布着房屋——这是艾丽丝·门罗的小说在形象上给我的通感,与当代小说给我的形象通感——白热的城市的下午,完全不同。

《逃离》读后感(3):落在生活里的灰尘

《逃离》告诉我们:夫妻的事儿你别管了,管了不落好,还会失去朋友。

就怕女人矫情,一矫情,闹个离家出走什么的很麻烦。但夫妻生活中粗糙的男人总有一天会让敏感的妻子发狂,会让她突然觉得,这个司空见惯的家,其实是个血盆大口,吞噬了她的灵魂和生命力。

《逃离》读后感(4):就这样,在“逃离”的欲念中慢慢长大

“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逃离》里卡拉的一句话一下子将我拉回过去的十年。

大学校园里,无以填补的孤单、对未来漫无边际的不知所措、等待被爱却不能得到,渴望而又无从与人分享……那些浅浅的痛楚,虽然从未有过轩然大波,但始终不曾彻底离去。日子似乎垂手可及,可手太无力。

毕业后,找工作、换工作,恋爱、分离。不知道是意识太清醒,还是生活太像梦游,总是想要向未来一头扎去,总是以为这一次是光明坦途,总是觉得留在身后的值得舍弃。没有去流浪,没有去私奔,也没有呼天抢地,但“人生另有活法”的念头挥之不去。十年里,为“另一种活法”付诸了种种努力。

还没来得及丧失信心,那遥不可知的另一种活法已被岁月漂白得失去了意义。当手找到了合适的位置、脚习惯了每天的姿势、胃养成了规律,心灵和头脑在百折千回中沉淀了自己,也越来越清楚地明白每天都已是生活在未来里。

有了独立周延的内心,又发现还不太会画外在的圆。即使是深爱的人,有时候也会觉得多余,常常想退回到一个人的大圆满里去。于是,偶尔会发呆,偶尔会耍赖,偶尔要“告假”,偶尔干脆直言“我需要经营经营自己”。

十年的流水,逃离的欲念若隐若现。

十年的光阴,已足够看得真真切切——

逃离其实是永远深藏的诱惑。

它无法预知,你不必抗拒;

它无从招架,你别太恣意;

它一次次闪念,你完全可以当作和自己玩的一场场小游戏。

《逃离》读后感(5):【书行者009】读来都是兔死狐悲

【书行者009】读来都是兔死狐悲

/柳具足

2010.04.26

有人嘲笑一些当红的青春文学,罗列名牌符号和伦敦巴黎,其实赚的是城乡结合带青少年的心,他们的市场并不真在北京上海,而在大西北二三线城市。

该怎么理解“城乡结合带”?在某些小说里,这是一种急于被摆脱的尴尬。

让人想起某种渴求与实际品位,以及一些伤春悲秋,加上失败的发型、冒牌跑鞋、山寨手机,一种淳朴的“让生活更美好”却把自己搞得土里土气更傻气的欲望。

在城市化进程的当下,“城乡结合带”不应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爱丽丝-门罗,她所写的,就是加拿大城乡结合带的姑娘们。“郊区文化”和类似“灰姑娘”的心境,如洋流般穿越太平洋,扑面而来。

女孩很伤感,想改变人生但又觉察巨大的不足,简单地说:有一定美貌、一定聪明、一定理解力、一定的运气,但这一定的美貌、聪明、理解力和运气都不足以改变人生或让她过上理想生活,于是她“逃离”,随随便便找一个出口甚至走到完全相反的人生之路上去,比如女护士每年去看一场莎翁,这和“附庸风雅”无关,几乎成了一种人生仪式,一种模糊的期待,不愿和别人一样坠落凡尘,这模糊的愿望与实际的反差却蹉跎了岁月……延伸一下,比如移民三杰之一的奈保尔,他在《抵达之谜》中就很感慨,作为南美洲的印度人,来到英伦,住在老牌地主的庄园里写书,他会事无巨细地观测小市民,躲藏在“作家”外壳下似乎能平视或俯瞰他们,内心却是酸溜溜的,即使迈向诺贝尔奖,他也依然是那个自卑的十八岁青年“初到贵地”……可见其中的文化与身份的冲击。

当“城乡结合部”女孩面临爱情,第一本能是“五雷轰顶”,于是“逃离”,这一点没有人比门罗写得更好——相对太多梦想恋爱的甜果冻文。如果你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个男生满脸幸福地握住一个女生的手,畅谈着他们的未来,而女生满脸忍耐的微笑,你就明白了门罗所言不虚,所以读来都是兔死狐悲。

最后,用门罗比契诃夫,当然还是有一些距离,首先是趣味稍少,其次是爱得还不够沉痛,该如何在衰老、遗弃中表达生的悲凉?所以即便是名家评名家的评语,也不必全信,我们都知道这些百字评语是怎么吹出来的。

论及真实,知更鸟在“艺术书展上买了一本摄影集,SallyMann的《ImmediateFamily》,最早出版于1992年,备受争议和质疑的作品,甚至导致了女摄影家与三个子女如今关系复杂僵化。”她告诉我:“买回影集后,也有几个同学拿去翻阅,反响不一:有人说cool;有人说很劲道;有人说照片里漂亮的孩子们可真萌;有人说恶心死了啊……怎么就没人和我一样觉得它们美得简直要人命呢?SallyMann完全没有用镜头捕捉属于四五岁、七八岁孩子的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所愿意相信的孩子的天性。恰恰相反,她却‘takepictureswhentheyarebloodiedorsickornakedorangry’。尽管那是人生中最真实不过的画面,但许多人不愿意承认……我喜欢极了那些孩子直视镜头的眼神,没有掩饰,没有伪装,不需要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装出天真的笑颜。野性,优雅,自然……如果有谁不肯承认那份不够可爱的天性,他否认的是那些孩子还是自己?”

END

刊发-20106月号新蕾STORY100-书行者

如何加入【书行者】

写调查表或发送短信,也可直接登录豆瓣()提出自己看过的、或想与我交换看法的书。被选中的下一位书行者,将免费得到当月“STORY100”样刊一本哦~

《逃离》读后感(6):我们都在逃离,但终将回去

帝都遍地都是从全国各地逃离出来的小城青年。之中一定比例的小城青年在地铁里诅咒着雾霾谋划着逃离北京。

我们都在逃离,逃离妈妈的怀抱,逃离难堪的家庭,逃离故土,逃离人群,到底要离的是什么,要逃到哪去?

没有地图,没有方向,只是离开,趁还年轻有时间有勇气。

就像小镇姑娘卡拉想像不出来她会怎样去搭乘地铁或是电车,去照料陌生的马匹,去跟不熟识的人说话,每天都生活在不是克拉克的人群之中。一种生活,一个地方,选择了它仅仅为了一个特殊的原因——那就是那里将不会包括克拉克。

我猜,她想逃离的不只是克拉克,而是失去自我的自己。

我猜,我们逃离家庭逃离故土逃离人群,只是不想再忍受彼时彼地的无聊的无措的平庸的自己。

逃离只是第一步,寻找才是重头戏。

卡拉还没寻找就中止了逃离,回到克拉克身边,尽管他杀死了她心爱的小羊弗洛拉。她比以前更加隐忍,学会忍受婚姻的瑕疵,学会不追问。日子渐渐好起来,我却觉得伤感。

只因为,她最终还是没能找到她的小羊,她知道它已经死了,只能把那根刺深深埋在心底,小心地不再深呼吸。

回去不是失败,小羊只剩下一根刺才是。

向往的结局是,在逃离中,跨过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终于看见答案。不管那个答案是什么,在哪里,就那么坚定地相信是对自己最好的,不再迷茫,不再不安,踏踏实实往前走。

年前一位青年书法家朋友赠字,我求了一个“安”,虽然知道“安”是自别处求不来的,只能自己给。

要逃去哪里?要回到哪里?就是那个让自己心安的地方吧,可能是更远的远方,也可能是曾想逃离的故乡。答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我还在找,也许风景都看透才懂细水长流。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艾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6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