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节

发布时间:2018-10-03

中和节

1 节日简介 编辑本段 中和节中和节,又称龙抬头、龙头节,亦称春龙节、青龙节。也是传说中黄帝诞辰的日子,炎黄子孙共同的节日。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789)所制定的,又名二月二日“龙抬头”。本来在二月一日,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故改为二月二日。 2 日气息 编辑本段 中和节后,春天来了,草木复生,各种虫子也复活了。在此之际节日气氛,人们引龙回。中国远在六千年前就产生了对龙的信仰,当时有玉龙、龙盘。商周时期的龙形象就更多了,唐宋佛教传入以后又出现了龙王。山东惠民地区过一种春龙节,用灶烟在地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引龙回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播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江苏南通民间在二月二用面粉制作寿桃、五畜,蒸熟后插在竹签上。晚上再插在坟地、田间,认为这是供百虫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驱赶虫灾,也希望百虫之神不要危害庄稼。同时,为了农业丰收,需要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地,也需要雨水的浇灌。因此祈求雨水成为中和节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还要玩龙戏,此举是将祭龙与求雨融于一炉。 3 名称由来 辑本段 “中和节”这个名字始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
年)当时,德宗皇帝李适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而建“中和节”《礼记·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说“中和节”以后人们便要投入紧张的春耕了。武进民谚云:“二月二,葫芦茄子齐下地”,是说到此时令,各种瓜果蔬菜均需播种了。传说在伏羲时代那个时候,就“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是,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3.1 中和节与日神崇拜 据记载,中和节是在唐朝臣李泌的提议下兴起的。他提倡设立这个节日的理由是为了祭勾芒神,也就是祭日神。传说,中和节是太阳的生日,尉迟枢《南梵新闻》记载说:“李泌谓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人家以青囊盛百谷果实,更相馈遗,务极新巧,宫中亦然,谓之献生子。”可见献生子是中和节活动的主要特点。在唐朝帝王的倡导下,中和节达到了极盛,每年逢此日,人们都要加以庆祝并举行祭祀活动。中和节主要兴盛于唐代,但以后各朝仍然把它当作一个节日看待,每逢这一天,皇帝都要举行耕种仪式,象征性地赐给人民百谷,以示劝民努力从事耕织之义。在民间,亲友们也常聚集在一起喝中和酒,并祭祀勾芒神。人们往往还互赠刀、尺之类的礼物,勉励努力劳作。 3.2 “勾芒神”另一说 人们在“中和节”祭祀的是传说中的“勾芒神”是一种主管树木的神,《尚书大传》曰:“东方之极,自碣石东至日出搏木之野,帝太?神勾芒司之。”东汉班
固《白虎通义》则说:“其神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芒之为言萌也。正是迎春和万物生长的象征,明代杨慎《春雨》诗云:“春雨掩柴扉,勾芒力尚微。”清代“农歌”“中和节庆龙抬头,春祭勾芒祈丰收;白天耕田忙播种,夜里切草喂牲口。“中和节”是围绕着春耕的,它是服务于农耕社会的重要农事节令。虽然这古老繁锁的民俗事象今已逐步淡化,但作为农耕节令,将永留人间。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4 相关习俗 编辑本段 “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其源起当在原始社会的神话之中。众所周知,华夏先民把创世英雄龙抬头伏羲尊为“龙的化身”把“龙”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易经》乾卦中“见龙在田”即指田野里安眠的“龙”,冬去春来、万象更新,“龙”苏醒了,抬起头来欣迎美丽的春天,于是,以“龙的传人”自居的子民们,便开始了春耕……过去,人们在这一天照例用青囊盛百谷瓜果互相赠送谓“献生子”,农家自酿“宜春酒”祭勾芒神以祈丰年,朝廷百官都进农书表示务农……举国上
下都在“春祈”中寄托“四季平安”和“五谷丰登”的希望。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 4.1 天文解析"龙抬头"来历 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4种动物。其中,东宫7宿被想象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恒星组成。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转移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7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而此时,恰逢我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
头”的说法。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天文专家解析“二月二、龙抬头”农历的二月初二,这一天在民间称“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在哪里?它是怎样“抬头”的?天文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与古代西方天文学不同,中国把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 4.2 抬头的传说 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
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5 节日认识 辑本段 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日。唐德宗时,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唐德宗贞元五年“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这一天,官员休假一天,民间则以青布口袋盛百谷果实,互相赠送,号称“献生子”。当时的京城还以江米制成糕,叫“太阳糕”,用来祭祀太阳。中国古代祭太阳神,有三个时间:二月初一、三月十九和十一月十九。老北京
人说农历二月初一中和节是太阳的生日,到这一天百姓要祭太阳。各自在家中祭祀设香案,也有的还摆上太阳星君和神马。还要请“太阳糕”来作为供品,码放于盘中置于供桌中央,以此来报答太阳神的恩泽。按照男不拜月女不祭日的说法,由男性家长率男性家眷面向东方太阳膜拜。在这天祭祀太阳,是唐德宗鼓励农桑,祈祷丰收之举。明清时期,每到这一天,皇帝都要举行隆重的“御耕”仪式,亲自扶一下犁以示重视农业,并象征性地赐给农夫百谷;在民间,亲朋好友则畅饮中和酒,祭日神,并互赠刀尺,勉励耕作。这些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乞求丰收岁稔的愿望。二月初一这一天,按照老北京的民俗,家家户户在这个日子冲着太阳打扫家里的卫生,清理春节期间的对联。热闹了一个多月的春节年禧期结束了,家中贴的对联、挂笺、福字……有的脏了、破了,而这些旧了的对联、挂笺、福字不能让它们在门口放上一年,中和节就是清理的时候。旧对联、挂笺、福字在这一天可以拿下来,向着太阳方向烧掉,是送给太阳的钱粮。家家都以清洁的面貌迎接新春大忙。清代的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中详细记载了北京过中和节时的情景:“京师于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遍巷,叫而卖之,曰太阳鸡糕。其祭神云马,题曰太阳星君。焚帛时,将新正各门户张贴之五色挂钱,摘而焚之,曰太阳钱粮。太阳糕是每个家里必请的供品,即使手头拮据也总要请几块太阳
糕应个景儿,以图吉利,祈求吉祥。太阳糕一般使用和好的糯米粉垒放成多层,层与层之间撒上黑糖,再加些青红丝等,上面用红曲水印昂首三足鸡星君(金鸡像,或在上面用模具压出“金乌圆光”代表太阳神。太阳糕每五块为一碗,顶端还插有一只寸余高的面捏小鸡,十分喜气,很受市民欢迎。卖太阳糕的一年只能做一次太阳糕生意。北京的糕点铺元宵节后便开始制作太阳糕;一些小贩亦自制太阳糕,提前两三天开始出售,于是“供佛的太阳糕啊”叫卖声随处可闻。当时北京左安门内的太阳宫,每逢二月初一,人们聚在那里要热闹一天。民间是农历二月初一吃太阳糕的风气最盛于清初。常人春先生所著《老北京的年节》一书中说“据说明朝之后,庶民为纪念末代皇帝崇祯,假托祭祀太阳真君而设的,依次来寄托清兵入关之后,广大汉民的故国之思。”据说清代宫门口外有一家专做年糕的小店,唤做“袁记斋”。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年糕袁”的前身。现已耄耋之年的“年糕袁”传人袁仲山,自小便在那里跟着大人学做年糕。那时候,京城走街串巷的年糕小贩一大清早便聚集在这里批购太阳糕,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中和节民间祭日、春分皇帝祭日的做法一直延续至明清。因中和节第二天就是“二月二”,后世便有人把二者混为一谈了。 5.1 中和节记载 “二月朔,唐宋谓之中和节。后虽不举,而民间犹以青囊五谷瓜果之种相遗,谓之献生子。”——《中华全国风俗志》“京师于是日
(二月朔)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遍巷,叫而卖之,曰太阳鸡糕。”——《》“二月初一,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十余小鸡,谓之太阳糕。——《燕京岁时记·太阳糕》 5.2 二月初一太阳糕 历二月初一是传统的中和节,所谓“中和”指不偏不倚,儒家认为喜怒哀乐的情感未曾发时叫“中”,若情感发出来,但没有偏颇,很中肯,叫“和”。人的道德修养能够达到中和,就是进入一种和谐的境界,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吴自牧《梦粱录》载,中和节这一天“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子,相问馈,号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丰年。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古代术数家用青囊装物寄予一种美好的意愿,人们互相赠送优良瓜果种子,用以预祝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每逢中和节这天,天不亮时京城沿街就响起了吆喝声:“太阳糕嗳,太阳糕!”这个人的叫卖声过去不久,又有一个小贩高喊:“太阳糕嗳,太阳糕!”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民间很早以前就传说,二月初一是太阳星君的生日,京城旧俗于当日日出时在院内设香案供太阳糕三五碗,并焚香向东遥拜。据《清稗类钞》记载,太阳糕是“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民国时期,糕的开头有所改变,为二寸大小的长方块,内包豆沙馅。糕上的小鸡原样保留,还涂上了色彩,使小鸡更加逼真。糕上的小鸡大约是脱模于
传说中太阳中的一只三足乌鸟,缘于上古的神话。因此,无论糕形怎么样,小鸡不能变,它是太阳的象征。清代宫门口外有一家小店叫“袁记斋”,最早创制了“太阳糕”“太阳糕”原为“小鸡糕”,是打上小鸡戳记的一种普通糕点。这糕点进了宫,慈禧太后尝到认为不错,鸡打鸣,太阳升,吉祥,遂将糕名改作“太阳糕”。家家百姓二月初一吃太阳糕,是为了求吉利。中和节始于唐,德宗曾下诏说:“四序月,勾萌毕达,天地和同,俾其昭酥,宜助畅茂,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从这里看不出中和节的最初制定与上古关天太阳的神话有什么渊源。不过,《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有一则神话,与太阳有关:“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为什么这么一位夸父英雄却没有成为节日的纪念,而一只“三足乌”化身的小鸡,人们不仅为它塑像,还描上了美丽的色彩了呢?这原因是被另一则传说所取代。汉代王充《论衡·说日》:“日中有三足乌。”在《淮南子》中说:“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九个太阳被射落了,只剩一个太阳,那里面的三足乌成为了精灵,后来人们把三足乌当成了日中神禽。英雄与宠物的冷热失衡,就像太阳糕的神话一样让人要费一番心思去加以理解。太阳要过生日了,它不习惯吃蛋糕,还是供奉太阳糕吧! 6 文献记载 编辑本段
通过文献资料,可知
中和节在德宗朝的盛况。其主要活动有:1、节日宴乐宴乐是中和节的重要内容。其实,设置中和节的最初动机就在于增加宴乐的机会。尽管决策时增加了中和节重农、劝农的内涵,尽管唐德宗也说过“耽乐岂予尚,懿兹时景良”的话,“与众宴乐、诚洽当时”的想法还是居于重要位置,由此不仅规定“内外官司休假一日”,并以中和节代替正月晦日成为三令节之一,赐钱给官员集会为乐。从现存资料看,除特殊情况外,唐德宗都要在中和节宴会群臣。贞元五年,初置中和节。御制诗,朝臣奉和,诏写本赐戴叔伦于容州,天下荣之。[17](六年)二月戊辰朔,百僚会宴于曲江亭,上赋《中和节群臣赐宴》七韵。(九年)二月庚戌朔。……是日中和节,宰相宴于曲江亭,诸司随便,自是分宴焉。(十三年)二月丁巳,赐宰臣、两省供奉官宴于曲江。(十四年)二月壬子朔。戊午,上御麟德殿,宴文武百僚。(十七年)二月癸巳朔,赐群臣宴于曲江亭,上赋《中和节赐宴曲江诗》六韵赐之。(十八年)二月戊子朔,赐群臣宴于马璘之山池。(十九年)二月壬午朔,赐宴马璘山池。由此可知中和节宴会的政策规定在很大程度上被遵行。唐代宴会总少不了赋诗乐舞,中和节宴亦复如此。唐德宗本人就是赋诗活动的积极推动者。至少贞元五年、六年、十四年、十七年的节宴上,都留下了他抒情言志的诗篇。大臣亦有和诗。《全唐诗》中就收有李泌的《奉和圣制中和节曲江宴百僚》和权德舆的《奉
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等。[19]宴会乐舞,同样盛行。李泌《奉和圣制中和节曲江宴百僚》诗云“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20],王建诗云“殿前明日中和节,连夜琼林散舞衣”[21]都能让人想象到宴会乐舞的盛况。而中和节建构十周年的中和节[22]“上御麟德殿,宴文武百僚,初奏《破阵乐》,遍奏《九部乐》,及宫中歌舞妓十数人列于庭。先是上制《中和乐舞曲》,是日奏之,日晏方罢。……上又赋《中春麟德殿宴群臣诗》八韵,群臣颁赐有差。[23]对这次乐舞场面,德宗《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描写道:“前庭列钟鼓,广殿延群臣。八卦随舞意,五音转曲新。顾非咸池奏,庶协南风熏。”乐舞场面尤为盛大。宴会不仅在都城举行,地方上也有。梁肃《中和节奉陪杜尚书宴集序》就记录了扬州一带的节日宴会:“火旗在门,雷鼓在庭。合乐既成,大庖既盈。左右无声,旨酒斯行。乃陈献酬之事,乃酣无算之饮。于是群戏坌入,丝竹杂遝,球蹈、盘舞、橦悬、索走之捷,飞丸、拔距、扛鼎、逾刃之奇,迭作于庭内。急管参差、长袖袅娜之美,阳春白雪、流徵清角之妙,更奏于堂上。风和景迟,既乐且仪。[24]宴会上既有美酒佳肴,又有乐舞百戏,参与者觥筹交错,频频举杯,自朝至暮,直喝到酩酊大醉。2、进书献种“中和节日令百官进农书,司农献穜稑之种”是国家的政策规定。贞元六年中和节,“百僚进《兆人本业》
[27]三卷,司农献黍粟各一斗”正是对上述政策规定的实施。中和节进农书的做法颇受时人看重,贞元十九年甚至以《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以嘉节初吉修是农政为韵)》为题,选拔人才。科举考试以此为题,亦反映了此举在德宗朝的盛行。3赏赐1赐钱德宗曾于贞元四年九月下令,以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为三令节,任文武百官选胜地追赏为乐,并赐与数量不等的金钱,规定“每节宰相及常参官共赐钱五百贯文,翰林学士一百贯文,左右神威、神策等军每厢共赐钱五百贯文,金吾、英武、威远诸卫将军共赐钱二百贯文,客省奏事共赐钱一百贯文,委度支每节前五日支付,永为常式。[28]次年,“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中和节取代正月晦日为三令节之一,赐钱之举也便改移了日期。贞元八年正月又颁布诏书,对在京宗室赐钱的数目做出新规定:“在京宗室,每年三节宜集百官列宴会,若大选集,赐钱一百千,非大选集,钱三分减一。”同时规定:“三节宴集,先已赐诸卫将军钱,其率已下可赐钱百千。”政府赐钱,为举办宴会提供了资金来源,这也是中和节宴所以热闹繁盛的重要原因。2)赐尺“裁度”,即“请皇帝赐大臣戚里尺”,也是德宗朝中和节的重要内容。贞元八年,宏词科还以《中和节诏赐公卿尺》作为科举考试的试题,当年参与考试的陆复礼、李观、裴度等人都留下了佳作。从陆复礼的“皇恩贞百度,宝尺赐群公”、李观的“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裴度的
“阳和行庆赐,尺度及群公”等诗句中均可见当时赐尺行为的存在。3)赐诗及春衣关于赐诗,最著名的当属对戴叔伦的赐赏。《唐国史补》记载:“贞元五年,初置中和节。御制诗,朝臣奉和,诏写本赐戴叔伦于容州,天下荣之。[29]另外,王纬有《谢赐中和节御制诗序表》,记载曾受赐“皇太子所写御制中和节诗序”[30]据《唐会要》,中和节政策规定中有关春服的内容是“王公戚里上春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皇帝对臣下的赐予。吕颂有《谢赐春衣及牙尺表》,令狐楚有《谢敕书赐春衣并尺表》,均可为证。4节日放假中和节放假一天,在唐德宗时期是有明文规定的。正是有了这一天假期,官员们选胜地宴赏才有时间保证。综上所述,唐德宗时期制定了全民过中和节的政策并进行了实施,从而将官方创设的一个节日楔入了时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时人的生活节奏。 7 相关资料 编辑本段 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日。唐德宗时,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这些记载表明,中和节是从唐德宗时期确认的。但是,中和节有些活动内容却非自唐代始,如周朝就有春分时去东郊祭日,秋分时去西郊祭月。太阳糕来源也较早,一直沿用到隋唐。唐德宗时,从春分活动
中吸取了祭日的内容,充实了中和节,于是中和节与春分混而难分。(一)太阳神太阳神,又称日神。这是最古老的自然崇拜之一,在内蒙古阴山岩画和云南沧源岩画中就有拜日神的形象。道教兴起后,多称祭祀太阳星君、日神。中国古代祭太阳神,有三个时间:二月初一、三月十九和十一月十九。关于太阳的传说有很多,大汶口陶尊上已有日月形象。传说最早时有十个太阳,经过后羿射日,才变成一个太阳。又传说太阳是一个男子,月亮是一个女子。从汉代画像石上看,太阳中居住三足乌,后来把太阳神人格化了,变成男人形象,甚至有妻。于是有太阳神、太阴神之分。传说他们分居于日宫、月宫之中,主宰天下大事。这些传说虽然是远古时代人们的创造,但其中也反映了他们的实际感受。人们日出而作,有了温暖,可以种植庄稼,入夜和阴天太阳又消失了。诸如此类变化,使人们产生联想,最后创造出太阳神。至于太阳中的玉鸡传说,可能是把日出与鸡鸣联系起来,认为太阳和鸡是伴侣,一旦鸡鸣,太阳升起,人们就起床了,开始了一天的耕耘。祭太阳时,要供奉太阳糕,这种糕以江米粉制成,上面印有太阳和乌鸦图案,有的糕上塑有小鸡。民间也以吃太阳糕为美食。(二)土地神诞中和节也祭土地神。土地神即古代社神,也是自然崇拜之一。但土地神或社神生辰各地不一,有的地方定在二月二,有的定在六月初一,有的定在七月七,但以二月二为居多。传说最早的土地神就
是土地,当时还无神像。海南黎族的土地神多以石块为之,后来才人格化。起初人格化的土地神是勾龙,后为土地神。土地神原为女性,故曰地母,后来又有男女两性,称土公、土母,土地爷、土地奶奶,还有了土地庙。民间流行的“土地娶妇”,也是一种社祭之礼。在《水浒传》中说到有一幅“土神祛水怪”,描述土地神协助起义军征战的情形,说明土地神在民间有深厚的基础。江苏、安徽有盛大的土地会,祭祀土地神。在祭土地神时,有的地方还敬谷神。吉林民间传说:古代有一位妇女叫谷慧,生孩子时期只有高粱米充饥,因此而亡。后来在她的坟堆上,长出两株谷子,她托梦让丈夫种谷子,才有了谷子磨成的小米,谷慧也就成了谷神。(三)祭神农民间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为春分,而常把春分视为社日,其间供奉土地神、五谷神。吃社饭、喝社酒,这是古代村社居民在祭祀土地神时共食的遗风。在祭土地神的前后,历代朝廷都祭神农,皇帝还要亲自举行躬耕仪式。所谓神农,主要指炎帝。也有祭后土的,后土为社稷,又称田神。过去各个大城市均建有神农庙,以京都为最。因为祭祀神农时,皇帝要亲自祭祀,举行躬耕仪式,以便倡导农业生产,所以北京的先农坛规模甚大。祭祀神农时多在缺雨的春天,所以也祭龙王祈求降雨。(四)龙抬头中和节,又称龙抬头、龙头节。中和节后,春天来了,草木复生,各种虫子也复活了。在此之际,人们引龙回。中国远在六千年前就产生了对
龙的信仰,当时有玉龙、龙盘。商周时期的龙形象就更多了,唐宋佛教传入以后又出现了龙王。山东惠民地区过一种春龙节,用灶烟在地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引龙回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播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江苏南通民间在二月二用面粉制作寿桃、五畜,蒸熟后插在竹签上。晚上再插在坟地、田间,认为这是供百虫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驱赶虫灾,也希望百虫之神不要危害庄稼。同时,为了农业丰收,需要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地,也需要雨水的浇灌。因此祈求雨水成为中和节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还要玩龙戏,此举是将祭龙与求雨融于一炉。(五)花节花节,又称花朝节,具体时间不一,一说为二月初二,一说为二月十二,一说为二月十五。传说此日为花的生日,此时各地都拜花神庙,庆花神诞辰,伴随而来的是赴野外观花、植花木、捕蝶,或举行赏花会。北京民间多前往天坛等地赏牡丹,也植花种草。云南等地则流行插花节。四川所过的游江节和杭州的香市,也是一种踏青、赏花活动。此外,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禄位之神)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二月二过后,广大农村开始耕地,南方则广种桑树,山区则进行春猎。 8 有关诗词 编辑本段 《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作者:李适朝代:唐至化恒在宥,保和兹息人。推诚抚
诸夏,与物长为春。仲月风景暖,禁城花柳新。芳时协金奏,赐宴同群臣。丝竹岂云乐,忠贤惟所亲。庶洽朝野意,旷然天地均。《中和节赐群臣宴赋七韵》作者:李适朝代:唐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中和纪月令,方与天地长。耽乐岂予尚,懿兹时景良。庶遂亭育恩,同致寰海康。君臣永终始,交泰符阴阳。曲沼水新碧,华林桃稍芳。胜赏信多欢,戒之在无荒。


中和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