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关怀重回课堂

发布时间:2019-08-04 15:28:07

让人文关怀重回课堂

作者:王斌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年第0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一门饱含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语文对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健康心理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这些不良性格几乎像标签一样贴在他们身上,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不仅要负责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人文修养和健康人格。这一方面,语文学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要如何打造小学语文的人文课堂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来把握。

        一、挖掘文本的人文性,制定突出人文主题的教学目标

        所谓情动而辞发,作者在写作时,无不是先动情,而后将情感倾注于笔下。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富含人文性的。这对于精选课文编辑而成的小学语文教材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首先要立足课本,深入挖掘蕴藏于教材文本中的人文性。在求新、求异的今天,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求真,要通过探寻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帮助学生理解高尚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另外,小学在基础教育中担负有知识启蒙和思想品德奠基的重任,小学语文教师更是应该把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课堂上贯穿人文主题。

        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手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价值取向,感悟人生目标,体会高尚的价值情操。例如在讲《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笔者采用了开放式阅读,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体会主人公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在当今社会,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应该如何体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孩子们的发言非常积极:有的说要认真对待升旗仪式,有的说要为地震灾区的小朋友捐衣服等等。透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发言,足可以看出孩子们的爱国热情,这远比喊出热爱祖国口号更震撼人心。

让人文关怀重回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