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翻译(马钧传)

发布时间:2019-01-24 11:15:11

马钧传

一、文言翻译的原则

1 译文做到“”“”“

信,即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达,即译文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即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2 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严格按照原文字句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特点,力求表达方法一致。

意译,即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二、翻译的方法:

1字字落实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器物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2字字落实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等衬词、虚词删去。

3字字落实之“

主要是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古今同形异义词换成今义,通假字换成本字……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所在。

4字字落实之“

逐字对译,字字落实

5文从句顺之“

把文言句中的特殊句式,如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6文从句顺之“

指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省略的成分常见的有主语、宾语、介词宾语、介词等)及跳跃的内容,句子之间的省略,应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通顺。

7文从句顺之“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注意:我们是在直译--留删换调补不能解决问题时,才用意译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

8文从句顺之“

有时可以把一句分成两句翻译

9文从句顺之“

有时可以把两句合成一句翻译,如互文。

10文从句顺之“

文言语言简练,翻译时有的意思要加以扩充,使句子连贯,语句通顺。

总结:二标准十方法

字字落实,留删换对

文从句顺,调补变分合扩

三、坚持四个步骤,确保翻译准确

1、审 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翻译的文言文句,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2、切 将文言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用十种翻译方法逐一加以解释

3、连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然后把各个词义连缀成句

4、誊 在逐一查对文言文句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以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在答卷上。誊写过程注意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三不 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错别字,不写不规范字。

课文句子翻译

先翻译打“*”的句子

第一段

1. 【原文】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审:

【译文】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闻名的技术高超的人。

切:

释(检):

连:

2. *【原文】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

【译文】他年轻时过着游乐的生活,自己也不知道是个技术高超的人。

切:

释(检):

连:

3. *【原文】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译文】在这个时候,他没有向人谈及技巧问题,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

切:

释(检):

连:

第二段

1. 【原文】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

【译文】马钧担任了博士,生活贫困,就考虑织绫机的变革,他不说但世人已知他的巧妙了。

切:

释(检):

连:

2. 【原文】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

【译文】马先生担忧这样耗力费时,就都改革为十二个蹑。

切:

释(检):

连:

3. *【原文】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

【译文】织绫机改革后,可以随心所欲地织出各式各样的花纹,就如同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像阴阳二气反复变化而无穷无尽。

切:

释(检):

连:

4. *【原文】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译文】这就像轮扁对齐桓公所说的那样,不能用语言表达,又怎能用语言检验呢?

切:

释(检):

连:

第三段

1. 【原文】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

【译文】先生任给事中官职时,有一次,和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

切:

释(检):

连:

2. 【原文】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

【译文】高堂隆和秦朗两人都说古代没有指南车,这是记载上的虚妄之语。

切:

释(检):

连:

3. *【原文】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

【译文】先生说:“古代是有指南车的。我们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哪是什么遥远的事呢!”

切:

释(检):

连:

4. *【原文】二子晒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

【译文】两人讥笑他说:“先生大名是钧,大号是德衡。‘钧’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东西轻重的,你现在这个‘衡’定不出轻重,还想做得出模具来吗!”。

切:

释(检):

连:

5. 【原文】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译文】先生说:用空话争辩,不如试验更容易证明。

切:

释(检):

连:

6. 【原文】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译文】于是两人把这事报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作出来,后来,他就把指南车造成了。

切:

释(检):

连:

7. *【原文】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译文】这是一件奇异的事,又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的。从这以后,天下的人都佩服他的奇巧了。

切:

释(检):

连:

第四段

1. 【原文】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

【译文】他住在京师,城里有地可以种植菜蔬,但愁的是近旁没有水可以灌溉。

切:

释(检):

连:

2. *【原文】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

【译文】马先生就制作龙骨水车,让年轻人踩动,灌注的水自行倒出,水轮番进出,功效比旧时水车超出许多倍。

切:

释(检):

连:

3. 【原文】此二异也。

【译文】这是第二件奇妙的事情。

切:

释(检):

连:

第五段

1. 【原文】其后有人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

【译文】后来有人献上杂技表演器具,但只能摆设而不能活动。

切:

释(检):

连:

2. 【原文】帝曰:“其巧可益否?”

【译文】皇帝说:“它的技术能改进吗?

切:

释(检):

连:

3. *【原文】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

【译文】他用大木雕刻构造,使它的形状像轮子一样,在平地上行走,暗设机关,借水力发动。

切:

释(检):

连:

第六段

1. 【原文】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

【译文】马先生见到诸葛亮的“连弩”,就说:“这也算是巧妙了,但不够完善。”他说自己制作的可让功效增加五倍。

切:

释(检):

连:

2. *【原文】欲作一轮,悬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悬石,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

【译文】他想制作一个轮子,悬挂大石头几十块,用机械转动轮子,轮子上悬石的绳索按一定的节奏断开,石块就顺势连续抛出,飞一般地攻击敌人的城墙,使石头像闪电一样快的接连飞到。

切:

释(检):

连:

第七段

1. *【原文】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

【译文】有位裴先生,是京师的著名人士,见识精深,听到先生的事情,就讥笑他。

切:

释(检):

连:

2. *【原文】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

【译文】他去到先生那里去和先生辩论,先生被他说得没法答对,裴先生自以为击中对方要害,不停地滔滔议论。

切:

释(检):

连:

3. *【原文】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

【译文】您的长处是会讲话,短处是没有巧思。马先生的长处是有巧思,短处是不会讲话。

切:

释(检):

连:

4. 【原文】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

【译文】用您的长处,攻他的短处,当然他不能不屈服了;但如果用你的短处,去较量他的长处,那您一定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

切:

释(检):

连:

5. 【原文】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

【译文】技术,是天下间的精微之事,您有不理解的地方,还要与他争论不休,那么,您所攻击的问题,必定是离题万里。

切:

释(检):

连:

6. *【原文】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译文】他内心并不同意您,但嘴上又说不过,这就是马先生不再答复您的原因。

切:

释(检):

连:

第八段

1. *【原文】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

【译文】圣人一身之中,具有各种才能德行,他选取人才并不局限于一个方面。

切:

释(检):

连:

2. *【原文】有以神取之者,不言而诚心先达,德行颜渊之伦是也。

【译文】从品德方面选取的人,不看他的言论就能看出他的诚心诚意,象德行类的颜渊等人就是。

切:

释(检):

连:

3. 【原文】以言取之者,以变辩是非,言语宰我、子贡是也。

【译文】从口才方面选取的人,能明辨是非、有机变,言语类的宰我、子贡等人就是。

切:

释(检):

连:

4. 【原文】以事取之者,若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从办事能力方面选取的人,如政治上有能力的冉有、季路,文学上有能力的子游、子夏。

切:

释(检):

连:

5. *【原文】虽圣人之明尽物,如有所用,必有所试。

【译文】尽管以圣人的明智,能普遍认识事物,如果要用人,必定要先试验。

切:

释(检):

连:

6. *【原文】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施之于事,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

【译文】凭空而谈事物的道理,不可能用言语讲得清楚;实行起来的时候,说不清楚的地方,却容易用实践来证明。

切:

释(检):

连:

7. *【原文】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

【译文】把容易证明的事情,看得很难,不敢尝试,随便用冷言冷语来压抑那些才能出众的人,等于依靠个人的老经验来包办一切,用呆板不变的办法来对待无穷无尽的事物,事情自然办不好了。

切:

释(检):

连:

8. 【原文】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

【译文】马先生所做的都是创造革新的事情,需要一个改进甚至失败的过程,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完全没有缺点。

切:

释(检):

连:

9. *【原文】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

【译文】如果因为不一定都完全正确,就不去支持,那么,世上杰出的天才就无从产生了。

切:

释(检):

连:

10. *【原文】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

【译文】爱情同属一个人,就互相妒忌;工作同属一件事,就互相破坏;这是一般人所不能免的。

切:

释(检):

连:

11. *【原文】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

【译文】所以君子不因为个人的私心去伤害别人的事业,一定要以实际考验来作标准。

切:

释(检):

连:

12. *【原文】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译文】废弃衡石而不使用,这就是美玉被诬为石头,卞和抱着璞玉痛哭的原因啊。

切:

释(检):

连:

第九段

1. 【原文】于是安乡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

【译文】于是安乡侯醒悟,就告诉武安侯,但武安侯不加注意,果然不试验。

切:

释(检):

连:

2. *【原文】又马氏之巧名已定,此既易试之事,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

【译文】马先生的巧名已经为大众所公认,尚且疏忽而不明察,何况是被埋没的人才、没有名声的璞玉呢。

切:

释(检):

连:

3. 【原文】后之君子,其鉴之哉!

【译文】后世的君子,一定要以此作为教训啊!

切:

释(检):

连:

4. *【原文】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

【译文】公输般、墨翟都被当时所用,于是对世人有益。

切:

释(检):

连:

5. 【原文】平子虽为侍中,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译文】张平子虽然担任了侍中,马先生虽然担任了给事省中,都不是管制造工程这类的官,技术对于世人没有什么益处。用人不用他的才学,听到贤才不用事来试他,真是可惜啊。

切:

释(检):

连:

课外延伸练习

1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均字叔痒,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政之先。”竟不肯施行。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日:“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于是遂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阙乞还者数个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政化大行。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固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1)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1)如今成为民害,罪过在于残忍的役吏,而不辞劳苦地张网捕捉,不是顾怜的根本办法。

切:

释(检):

连:

2)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2)忠臣坚持道义,不应有二心。如果惧怕威势丧失公正,我即便是死,也不会改变志向。

切:

释(检):

连:

2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

1)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1)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切:

释(检):

连:

2)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2)所以说“夔一个人足够了”,不是“夔一只脚”(一条腿)。

切:

释(检):

连:

3)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3)有读史书的人说:“晋国军队三头猪渡过黄河。”

切:

释(检):

连:

文言翻译(马钧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