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学案

发布时间:2023-01-19 11:13:23

《陌上桑》学案
《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文中通过封建官吏妄想霸占农家采桑女罗敷的故事,揭露了酷吏的罪恶行径和统治者的无耻,歌颂了劳动人民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精神和聪明才智。一、积累整合。1《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名篇,汉乐府是指____________。乐府原是__________设的_____机关,职责是_________,后来就称这类诗歌为乐府。

2本文描写的是_____的故事,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少女形象,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4按要求填上原句。

1描写罗敷采桑工具美的句子是:

2描写罗敷衣着服饰美的句子是:

3从侧面烘托罗敷美的句子是:

4描写夫婿体貌形态的句子是:

二、思考与探究。

1、作者在叙述罗敷穿着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什么?

2、第三段中罗敷从哪四个方面夸夫?为什么夸夫?

3、你认为罗敷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三、说明下面各组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使君从南来,王马立踟蹰。(2.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3.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4.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四、从罗敷夸夫的言辞中,可以看出,罗敷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A.是一位炫耀夫势、贪图享受的贵妇人B.是一个胆小怕事、循规蹈矩的一般妇人

C是一位坚贞不阿、勇敢机智的劳动妇女D是一个爱好打扮、行为不端的不良女子

30《诗五首》学案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结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
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
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
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
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1杨花落尽子规啼采用__________手法,抒发了_____________之情。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运用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1、烘托,抒发了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之情。
2、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诗人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的感情。
二、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3)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道理?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浮云本义是空中飘浮的白云,本诗指当时的保守势力,暗喻奸佞的小人。3.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的雄心和壮志。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陌上桑学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