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我们有精神教案和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12-12 12:43:16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我们有精神教案和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我们有精神教案和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有精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愿意做一个有精神的小学生。
  2.能在公众场合及生活中保持外貌整洁有精神。
  3.知道良好的精神面貌的表现会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二、课程标准: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我们有精神》一课侧重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因而体现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反映的“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的第1条“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第2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一年级学生对于“我们有精神”理解比较简单。他们认为坐得端正、声音响亮、穿得干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即使这样,学生也不容易做到。比如,坐得端正也就能坚持一两分钟;回答问题时往往是第一句话声音很响亮,接下来声音就小了;有的学生被提醒要响亮地回答问题时才能够做到,不提醒就做不到了;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敢大声说话;还有的学生由于习惯问题,无论是走路还是坐着,肩部都打不开;有的学生甚至不敢用正眼看人。如何引导学生养成有精神的好习惯,在学习、活动、表达、生活方面都能够从内而外地有精神;怎样才能既不伤害儿童的自尊又能引起儿童重视有精神的问题,这些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活动环节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些有精神的好办法,并督促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这样去做,从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四、教材分析
  《我们有精神》一课,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侧重帮助学生实现内在和外在精神的结合。引导学生去分析人的内在精神更为重要。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当外在的精神与内在的精神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有精神。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本课三个主题紧密结合“我们有精神”这一话题展开,同时又分别侧重不同的要点。教科书以“这样真精神”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有精神”的状态,升旗仪式中学生挺拔地伫立在操场上,引导学生领会在正式、庄严的场合里“有精神”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有精神”。无论是坐姿端正、认真读书的样子,还是站得挺拔、高唱爱国歌曲的样子,或是在课堂上响亮回答问题的样子,都是“有精神”的具体表现。接下来,教材通过对学生坐姿的对比图,帮助学生了解“有精神”的价值,以此说明“有精神”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而在第三个小主题“我们天天有精神”中,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不同状态中“有精神”的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思考怎样才能每天都有精神,从而进一步讨论保持天天有精神的策略和办法,让有精神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小调查,准备一张自己认为最精神的近期照片。
  2.教师准备:
  (1)教师精神的照片及故事。
  (2)课前和家长保持信息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中的真实表现,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
  六、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我们有精神教案和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