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分析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0-05-20 11:53:57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课题实验报告

课题承担者: 白云区钟落潭小学 曾花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与意义:

目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对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薄弱,部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教师给学生讲的道理、提的要求、定的方向,学生必须绝对服从,只有听而不问,信而不疑,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班级管理效果差。部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过分信任学生,班级大事小事由学生作主,教师放手不管,学生的管理缺乏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差,班级管理混乱。

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在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存在很大的缺陷。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基于以上情况,面对现状,我们认识到班级管理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二、概念的界定:

何谓自我管理?所谓的自我管理,应是指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主动、占主导地位的方式来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的管理。

班级自我管理是促进学生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它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群体的自主管理,提高班级管理实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及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管理班级事务,让学生自己管自己。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教育活动是他们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学生对教育信息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而是能动地有选择的接受。

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在德育工作中,无论学校教育活动再多,也只能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外因,是第二位因素;而学生自身的认识、实践、反思才是内因,是第一位因素。

3、活动教学理论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关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都强调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应该是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形成。我们的德育工作应该采取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有生命价值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自省,从而逐步达到思想的升华。

4、现代德育论

素质教育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协调地发展"。如何达到这一目的?斯宾塞指出,"人类是完全从自我教育中取得进步的。教师讲得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应该尽量多些。"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精神状态,即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现代道德教育强调要积极营造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道德环境,允许不同的道德文化刺激作用于教育对象,尊重独创性,鼓励多样化。

四、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班级自我管理是促进学生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它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群体的自我管理,提高班级管理实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及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管理班级事务,让学生自己管自己。

1、学生自已建立规章制度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让学生民主讨论,制定班规,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干部总结归纳学生自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然后公布实施。

2、学生自已组建管理队伍

总的要求是:以事设岗,竟争上岗,生生有岗,责任到人,定期轮换。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分为二个层面:一是学生会自主管理组织;一是班级自主管理组织。

学生会组织组建的具体做法是:(1)宣传动员, (2)学生在指导教师处报名竟聘;(3)指导教师组织竞聘活动,挑选管理人员组成管理组,并进行短期培训;(4)管理组成员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内部协商确定各自的岗位、职责及任务;(5)在全体学生中公布人员组成及分工情况。班主任作为指导教师,按照“人人有岗位,个个担责任”的要求,分别成立班委会和各种学生自主管理组织,规定每个学生担任的管理职务不超过两项

3、学生自已制定考核标准

每一个管理组必须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现实问题制定一份可操作的量化评比表。管理组考评各小组,小组考评学生个人。

4 、学生构建了"每周一星"小组目标竞赛自我管理模式。即"科学分组-设定目标-人人争优-自我反思-评价激励"。其要点有:班上实行小组目标竞赛;班上人人担任班干部,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健全班级常规管理制度。

五、主要研究目标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目标

1、使每一个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逐步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学会反思、学会合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2、构建具有钟小特色的小学生个人自我管理活动模式与班级自我管理活动模式,设计自我管理活动手册与班级自我管理工作手册。

3、协调各方教育力量,使学生、教师、家长及时获取更多、更真实的教育信息,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最优化。

(二)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一下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调查学生平时参与班级管理的情况。

2、经验总结法:总结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力求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3、理性思辨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与小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关系,及与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教育素养的关系。对研究资料进行理性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

(三)研究原则

自主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协同性原则。

(四)具体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全程为一年,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办法,每学期进行一次阶段性小结。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8月—2010年9月)

1、确定实验项目,起草实验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向学校呈报实验方案,并尽快制定子课题实验方案。

2、由校政教处牵头,小组成员集体商讨、研究,确定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

3、结合学校任课安排组建实验队伍。

第二阶段:探索实施阶段(2011年2月—2012年4月)

1、前期阶段。

(1)组建班干队伍。

(2)班干部制定班规,全班投票通过班规。

(3)班干部明确分工,落实职责。

2、中期阶段

(1)班主任召开班干部会议。

(2)学生实施自我管理。

(3)实施中的反馈(收获和困难)。

(4)实施过程中的个案研究(成功个案和失败个案)

(5)班主任每月总结和评价。

3、后期阶段。

(1)班主任评价每一个学生。

(2)班主任、学生各自进行书面的反思。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

1、整理研究案例、数据等资料,对所有的研究材料进行分析、统计加工处理。

2、对课题研究进行理论概括,写好课题研究报告。

3、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总。

六、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自2011年9月至今,本课题组成员按原定计划操作,并不断地进行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注重边学习边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认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动机,调动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管理活动的主观因素,是进行自主管理的前提,在一定意义上讲,自主管理动机制约着自主管理的方向、态度,影响着自主管理的方法和成果。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抓好外部诱因,引发自主管理动机。

在晨会、班会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组竞赛,强化意识。课外,主动与家长联系,召开家长会,举行“班级中队”活动保证了学校、家庭、班级影响的一致性。运用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奖励激励等手段,把自主管理渗透到各科教学、班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多层次、全方位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动机,使学生置身于自主管理的客观环境中,产生一种参与管理的需要。

2、整合努力目标,激发自主管理动机。

每学期初,教师要求学生明确一学期的班级奋斗目标,引导学生把学校、班级、个人的目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自主管理的努力目标。由于目标经过学生整合,后切合学生的需要,切实可行,使学生目标明,方向清,管得主动。

3、创设民主氛围,巩固自主管理动机。

魏书生曾说:民主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多数人参与政治,参与决策,参与比较复杂的工作。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既做老师又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还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班组长轮值制等,增强学生班级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强化。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改革班委建制,引导学生全面参与班级管理。

1、建立核心小组,确保班级事物有人管。

班委建制历来是班主任启动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但以往的班委,仅仅是少数人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学生参与面不广。因此我们做了如下尝试:定岗与竞岗,班级中根据需要设置了:班长两名、语文科代表、数学科代表、英语科代表、中队长、小队长、体育委员、卫生委员、宣传委员、纪律委员、图书管理员、领读员等管理职位。功能小组成立之后,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进行班委竞选,然后在平时的活动中,再吸纳其他人自由组合,这样,班干部功能发挥的精兵强将,自主帮助,带动其他人共同参与提高本项活动能力。

2、落实值日班长检查制。

由班委成员负责班级事务检查,形成“每日制度化”管理(出勤、卫生、晨会、两操、队会)。重点对教室内环境加强督查,认真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责任心不强或忘记值日的同学进行扣分,并对造成在班级考核中失分的同学进行扣分。反之,每个岗位每周进行加分。

3、实行角色动态轮换制。单一的角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行角色变换制度,则能使学生在不同的管理岗位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从而获得多方面的管理体验和管理能力。我们实行班干部成员每学期一换,值日班长每天一换,学生定期轮岗,使人人有岗,岗岗有责。在多岗位轮换中体验各种角色。善始善终,持之以恒,既显示了制度执行的一贯性,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改革班委建制,进行岗位轮换,丰富了班级管理的角色,带来了积极效应,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三)、在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中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班集体创建活动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

1、十分钟晨会特色化。以往的晨会课是班主任的“一言堂”,现在的晨会课已经成立学生的一道“精美可口的早餐”。晨会由学生自主组织,对10分钟晨会进行承包制,专人负责,全员参与,形成特色。

2、班队会自主化

主题班会活动也作了相应的改变,尽可能让多一些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准备和组织中来。班主任提前将活动的时间、主题、范围告诉大家,让同学们自己去收集材料,自己去设计方案,自己去分工准备,班主任则是同学们的顾问和教练。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对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主持等进行评议,促使下次活动搞得更好。

3、尝试实行学生自主评价

以往我们的评价体系,往往是教师一锤定音,新的班级管理理念告诉我们,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教师的评价,往往带有成人化的要求倾向,往往容易求全责备,当然也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约束、自主评价、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我是“星级个人”,我们是“星级小组”目标管理的评价考中,我们尝试着以量化形式来进行,学生通过从学习上到班务自主管理上,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记录下来,在每天的量化考核中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位置和不足,然后懂得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的帮助一些学生找出实现目标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整个评价过程教师充分放心,放手,使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班级民主管理的气氛,也感受到了参与管理评价需要的责任心。

4、开拓自主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了把自主管理的时间、空间进一步延伸,班级内还组织课余G4小记者小组、快乐读书小组、垃圾回收环保小队等等,定期汇报交流。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尽量体现这样一个理念,在热热闹闹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更好地确立,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在高年级开展的“好习惯伴我行”“学习雷锋好榜样”、“与诚信同行”、“学会感恩”等班队活动中告诉了学生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七、实施的结果:

(一)、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首先转变了教师的一个观念:学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管理好自己,同时参与班级管理。但是注重能力是需要我们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创建班集体这一形式,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训练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努力,参与班级管理,控制和协调好个人、小组与班集体,与周围环境等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而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空间。

(二)、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

我们的课题研究,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实施,在班集体创建过程中,我们注重目标的建设,在目标建设中,特别重视的首先是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协调关系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发现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了,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增强了。

前、后测对比如下:

八、研究后的思考:

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惑,像班级管理过程中如何恰当的把握好一个“度”;在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如何持久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等,这还有待于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新形势对人才培养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学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天,我们通过创建优秀班集体,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进而学会自主管理,培养了其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真正给予了孩子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九、参考文献:

1、魏书生《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5-6

2、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建立新型班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6

3、郭毅《班级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3

4、班主任杂志社《班级常规管理与教育》知识出版社 2004-7

5、刘志军:《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的跨世纪探索-全国第三届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 1999-4。

( 此文获得白云区德育成果二等奖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分析结题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