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技艺(三)

发布时间:2018-10-06 22:01:0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技艺(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技艺 澹台湖畔人家的博客 银饰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1999年10月1日,国家部门发行1999-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1套56枚,其中第6枚“苗族”中有佩带银饰的苗族少女(见图)。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40,贵州省雷山县等地区申报。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主要流传于贵州雷山、黄平、剑河、台江和湖南凤凰等地区。苗族银饰由银匠手工制作,经铸炼、吹烧、锻打、焊接、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工序,以压、寥、刻、搂等工艺制成。银匠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灵感,根据当地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在银饰上刻制出各式图案或花纹。银饰主要有头饰、面饰、颈饰、肩饰、胸饰、腰饰、臂饰、脚饰、手饰等,有粗件和细件之分。如项圈、手镯等为粗件,银铃、银花、银雀、银蝴蝶、银针、银泡、银索、银链、耳坠等为细件。苗族人以银饰体现审美,并表示富有和避邪,一个盛装苗族女性,全身银饰达二三十斤,每逢民族节日,头上、颈上、胸前、后背戴满银饰,跳起芦笙,踩起铜鼓,银佩叮当,银光闪闪,饶有一番情趣。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聪明能干、智慧机巧、善良友好的民族性格,而银饰洁白纯净、质地坚硬,正是苗族精神品质的体现。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1999年10月1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1999-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1套56枚,其中第39枚“阿昌族”的阿昌族男子身挎户撒刀(见图)。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41,云南省陇川县申报。相传明洪武年间,沐英西征时曾留下部分士兵驻守户撒屯垦,将打制刀具的技法传给了阿昌族人民,后吸收汉族兵器精华,形成独特的冶铸和锻造技艺。户撒刀有下料、制坯、打样、修磨、饰叶、淬火、创光、做柄、制带、组装等工序,尤以淬火技艺最为突出,通过热处理使刀叶的硬度和韧性达到最佳状态,有“柔可绕指,吹发即断,刚可削铁”之誉,刀叶刻有“双龙抱柱”“二龙夺宝”等精美图案,刀鞘用木、皮、银等材料制作。品种有背刀(长刀)、砍刀、腰刀、藏刀、匕首、宝剑等百余种,主要用于生产、生活和装饰。户撒刀以背刀最为著名,其采用红、白铁皮和青钢混合打制成面,刀体美观,刀口锋利。阿昌族男性以佩戴户撒刀展示英武勇敢之势,并深受汉、傣、景颇、僳僳、藏、白等民族的喜爱。户撒刀在历史沧桑洗礼中,不仅融汇着各族人民的爱戴与赞美,也倾入了阿昌族人民恨与爱的情感,犹如一颗闪亮明珠,成为中华民族瑰宝。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1999年10月1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1999-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1套56枚,其中第47枚“保安族”展示了保安族男子锻制腰刀的场景(见图)。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42,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申报。

保安族腰刀俗称“保安刀”,保安族传统手工艺制品,也是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锻制技艺历史久远,相传与元代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 主要流传于甘肃、青海等保安族地区。其制作十分复杂,工序多达80多道。多以优质钢铁为原料,经反复锻打、劈开加钢,最终淬火而成,刚韧相济,闪闪发亮,寒光逼人。刀具种类繁多,各有特色。如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线、双落、满把、扁鞘、鱼刀和蒙古刀、哈萨克刀等,尤以“双刀”“

双垒刀”最为著名,誉称“什样景”。规格多为5寸、7寸、10寸三种;刀面镌有手、龙、梅花等各式图案;刀把由红铜、黄铜、牛角、牛骨等垒叠打制成各种美丽晶亮的花纹;刀鞘用木或皮革制成,上端的小孔,挂有别致的紫铜环。保安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精湛,不仅用于生活,也是装饰品,成为保安族的文化根基,深受西北各族人民欢迎,在阿拉伯国家也享有盛誉。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2017年7月29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2017-17《凤(文物)》特种邮票1套6枚,其中第5枚“明·缂丝凤穿牡丹团花”为苏州缂丝 (见图)。苏州缂丝织造技艺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15,江苏省苏州市申报。缂丝是使用木机和竹制梭子、拨子,以“通经断纬”技法,将五彩蚕丝线缂织成图案花纹不分正反面为特色的织品,在图案轮廓、色阶变换等处表面形成小空或断痕,犹如小刀划刻一般,呈现出“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的效果,故又称“刻丝”,主要流传于江苏苏州地区。缂丝起源于公元7世纪,自汉至隋唐渐趋成熟,宋代为鼎盛时期,明代更为精湛,清代出现缂、绘相融技法。织造工艺分嵌经面、画样、织纬和整理等工序,其中织纬有勾、抢、绕、结、掼和长短梭等,另有盘梭、笃门闩、子母经、合花线等技法,多以不同画面表现各种艺术效果。早期用于日常生活丝织品,明代开始织造帝后服饰,因色彩变换自由,后又以摹缂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等艺术作品为主。缂丝以高雅、细腻、精美、富丽著称,在中国众多灿若云霞的丝织品中誉为“织中之圣”。2009年,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等作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烟火鞭炮制作技艺 1997年7月1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1997-10《香港回归祖国》纪念邮票1套2枚和小型张1枚,其中小型张“香港回归祖国”有燃放烟火的画面(左图);2000年1月29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2000-2《春节》特种邮票1套3枚和小型张1枚,其中邮票第2枚“辞旧岁”有儿童点燃鞭炮的情景(右图)。

烟火鞭炮制作技艺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86,湖南省浏阳市等单位申报。

烟火,亦作“焰火”,烟火剂燃烧时发出的烟和火。旧时以搭架放演,显现空中楼阁或戏曲形象;现有平地小烟火和空中大烟火,一般系包扎品,内装药剂,点燃后烟火喷射,呈各种颜色,并幻成各种景象。爆竹,亦称“炮仗”“爆仗”,用多层纸张密裹火药,接以药线,点燃药线引爆火药后发声,有单响、多响之别。主要流传于湖南浏阳,河北井陉,江西万载、上栗,陕西蒲城、洋县等地区,制作技艺各具特色。如湖南浏阳的浏阳花炮,河北井陉的南张井老虎火,江西万载的万载花炮、上栗的萍乡烟花,陕西蒲城的蒲城杆火、洋县的架花烟火爆竹等。

烟火鞭炮与中国民俗密不可分,每逢传统节日、开业庆典、婚丧嫁娶时,人们燃放鞭炮烟花以示吉祥如意和祛灾避邪,表达大众对事业兴旺、生活美满的憧憬。 弓箭制作技艺

1986年12月20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T.113《中国古代体育》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第1枚为“弓箭”(见图)。

弓箭制作技艺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Ⅷ-44,北京市朝阳区等单位申报。

弓箭是射箭或打弹的器具,古时主要用于狩猎,《诗·小雅·吉日》:“既张我弓,既挟我矢。”流行地方广泛,尤以北京聚元号弓箭、锡伯族响箭弓和蒙古族牛角弓等著名。聚元号弓箭承袭中国双曲反弯复合弓传统技艺,主体内胎为竹,外贴牛角,内贴牛筋,两端安装木质弓,有制胎、插销子、铺牛角、铺牛筋、上板凳等5道工序、200多道手工制作;制箭有调杆、打皮、刮杆、安装箭头和尾羽等。锡伯族响箭弓用当地红柳、牛筋等为主料,以大叶白蜡、洋槐木、榆木等硬木为辅料,经切、锯、刨、装饰等工序制成;箭头用兽骨制成,呈尖圆形,上钻有小孔,离弦后发出响声。蒙古族牛角弓选用细而韧性的柳条作弓骨,背面贴牛角片,并粘上牛筋,经软化后拉成细丝,起固定作用,两头磨上槽口,或两头另插两个牛角插,以勒弓弦,外用蛇皮装饰。

弓箭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其流程复杂,工序细腻,充分展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基因,是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2011年6月20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2011-20《明清家具——坐具》特种邮票1套6枚,其中“黄花梨交椅”“黄花梨镂空福字纹四出头官帽椅”“黄花梨雕螭纹圈椅”“紫檀嵌大理石仿藤鼓凳”为中国传统明式家具(见图)。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Ⅷ-45,江苏省苏州市等单位申报。

明式家具是指明代中叶以来,用紫檀、香枝木、黑酸枝、红酸枝、条纹乌木、鸡翅木等花纹美观,材质坚硬、耐久的红木制成的中国传统家具。家具榫卯结合精密巧妙,平板以攒边法嵌入框槽内,坚实牢固,适应冷热干湿变化,装饰以素面为主,局部饰以漆雕或透雕,朴素不简陋,精美不繁缛,多以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等图案。通体轮廓及装饰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及用线一气贯通而小有曲折变化,线条雄劲流利。工序有选材、设计、木工、雕刻、漆工等,品种有凳椅,几案、橱柜、床塌、台架和屏风等。明式家具材质基本相同,但制作技艺各异,如苏式家具、京作硬木家具、广式硬木家具、晋作家具等。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以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技艺精良、漆泽光亮等特点,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传统家具制作的一朵奇葩。

制扇技艺

2015年3月22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2015-5《挥扇仕女图》特种邮票1套3枚和小型张1枚,其中小型张为 唐代著名画家周昉的《挥扇仕女图》全景(见图)。制扇技艺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81,江苏省苏州市等地区申报。扇子是一种有柄、骨、面等组成,民间常用的引风用具。据史料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扇子的国家,古书有“黄帝作五明扇”“舜始造扇”等之说,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初时仅为帝王遮阳挡尘,西汉以后用于纳凉消署渐成风尚,后又在曲艺、戏剧、舞蹈中作为主要道具之一,以衍化人物姿态,表现人物情绪、刻画人物性格。唐宋时期兴起在扇面上写诗作画,时称“扇诗”“扇画”,题材以诗文名句和仕女、山水、花鸟鱼虫等为主。制作多以竹、蒲、草、葵、藤、木、纸、纱、罗、羽、绢、骨、象牙、麦秸、树叶等为材料,形状有圆、方、梯、椭圆、梅花、海棠、葵花、六角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扇子在我国极其普通,尤以江苏苏州的苏扇、浙江杭州的王星记扇、重庆荣昌的折扇,四川自贡的龚扇等为著。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制扇技艺凝聚着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同时蕴藏着古老而又深邃的东方文化神韵。

风筝制作技艺

1980年5月10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T.50《风筝》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为“雏燕”“瘦燕”“半瘦燕”“比翼燕”(见图)。

风筝制作技艺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Ⅷ-88,山东省潍坊市等单位申报。

风筝亦称“纸鸢”“鹞子”,相传为汉初韩信所作,初名“纸鸢”,五代时在纸鸢上系竹哨,因风入竹哨,声如筝鸣故名。风筝用细竹扎成骨架,再糊薄纸系上长线(绳),玩时利用风力升入空中。传统造型有兽、鸟、虫、鱼等。主要有扎、糊、绘、放等制作工序。扎以选、劈、弯、削、接等制成骨架;糊以选、裁、糊、边、校等制成整体;绘以色、底、描、染、修等加以美化;放以风、线、放、调、收等调提角度。

风筝形式多样,技艺各具特色。如潍坊风筝追求起飞平稳、放飞高等特征;南通板鹞风筝注重“哨口”设计,使发出的音量、音质、音调千变万化;拉萨风筝则讲究空中争斗玩耍的放飞技巧;天津风筝魏独具造型多变、彩绘逼真、飞行平稳、特技精湛和便于携带等五大功能;北京风筝哈秉承骨架精巧,彩绘严谨、雍容华贵等传统风格。

风筝早期用于军事、通讯和气象等领域,后融工艺美术、民间文学等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琉璃烧制技艺

1999年8月21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1999-7《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纪念小型张1枚,主图“北海九龙壁”为琉璃建筑(见图)。琉璃烧制技艺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90,北京市门头沟区等地区申报。北海九龙壁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因两面各有九条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蟠龙故名,该壁由424块预先烧制的七色琉璃砖砌筑而成,色彩绚丽,古朴大方。琉璃原指一种多色天然宝石,后亦指用黏土、长石、石青等配制烧成的一种半透明材料,经原料粉碎、淘洗、配料、炼泥、制坯、修整、烘干、素烧、施釉、出窑、晾晒等数十道工序,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建筑,也有艺术装饰的带色陶器。战国时期已有烧制,宋代趋于成熟。元明时,山西的阳城、平遥、汾阳、文水是琉璃的主要产地,北京头沟和山东淄博、曲阜等地区也有出产。明清以来,烧制更有发展,釉色和品种都有增加。釉色从黄蓝绿三色发展到翡翠绿、孔雀蓝、紫晶、黑白等十多色;品种从一般砖瓦发展到建筑装饰附件如兽头、螭吻,及室内用品的坐墩和绿釉大小套盆等其他器物。琉璃烧制技艺是皇家建筑的代表,其工艺复杂,技术精深,色彩神秘,对建筑领域、古代文化、艺术审美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地毯织造技艺

2015年3月22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2015-5《挥扇仕女图》特种邮票1套3枚(同时发行小型张1枚),其中第1枚“挥扇仕女图(局部)”有描绘3名仕女席毯绣花的情景(见图)。地毯织造技艺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110,北京市等地区申报。中国传统织造地毯常用强度的棉纱股绳作经纱和地纬纱,根据图案扣织入彩色的粗毛纬纱构成毛绒,再经剪毛、刷绒等工序制成,正面密布耸立的毛,质地坚实,弹性良好。因各地材质不同,编造的地毯品质也不同。北京宫毯富有北京地域和宫廷特色,织结坚牢,毯面柔软,因元代时成为皇宫御用品故名;阿拉善左旗地毯以古色古香的琴棋书画,秀丽优美的风物景色,艳丽斑斓的虫鱼花鸟,跃然欲出的鹿奔马驰等民族色彩著称;新疆维吾尔族地毯以多层边框,结构严整而富于韵律,活泼多变而富于情趣;四川阆中丝毯尤以开、片、剪、投等不同技法修饰出细腻逼真的图案,呈现出浮雕的质感,故有“东方软浮雕”之誉;天水丝毯采用优质蚕丝为原料,以手工打结栽绒法织成,毯面华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地毯具有保暖、隔音、装饰等作用,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同时制作精良,图案精美,雍容华贵,更具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2001年11月8日,国家邮政部门与葡萄牙邮政部门联合发行2001-23《古代帆船》特种邮票1套2枚,其中第1枚“中国古代帆船”为“水密隔舱福船”(见图)。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138,福建省晋江市等地区申报。

水密隔舱是利用水密舱壁将船分隔为若干舱室,以满足船舶抗沉性要求的措施,中国最早采用。因产于福建故称“福船”,主要流传于晋江、宁德、泉州等地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有描述,后传至英国等国家。船舶以松木、樟木、杉木和柯木、槐木、枫木等轻便、坚固,又耐水的木材制成。水密隔舱由隔舱板、船壳板、水底板、船甲板等构成,数量不固定,其与船的大小和用途有关,船只越大,隔舱越多。船型上平如衡,下侧如刀,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安有三桅三帆,俗称“三桅透”。主要有安竖龙骨、配搭肋骨、钉纵向构件舷板、搭房、做舵、油灰塞缝、修灰、油漆上画等制造工序。在起工、安龙骨、安梁、立桅、画眼、下水时,均举行祭祀仪式,船上还奉祀妈祖神像和香袋神位等。

水密隔舱福船多以渔船和商船为主,也用军事,在历史上功勋卓著。郑和率福船通使西洋;戚继光用福船屡败倭寇;郑成功借福船收复台湾。 伞制作技艺 2001年12月5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2001-26《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第1枚为“游湖借伞”(见图)。

伞制作技艺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140,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等单位申报。

伞是一种以柄、骨、盖组成,且能张合档雨、遮阳的工具,其技艺经锯竹、刮青、平头、劈骨、锯槽、削骨、排伞骨、穿伞、糊盖、装柄等手工制作而成,主要有流传于四川泸州的油纸伞和浙江杭州的西湖绸伞。四川泸州油纸伞的柄、骨均为兰竹,盖用刷有纯天然桐油的传统棉纸,并绘有各种图案,多以花鸟、人物、 山水、石板拓印等国画题材,也有脸谱、青花等系列。品种有大红油纸伞、旅游伞、太阳伞、庭院伞、沙滩伞等。浙江杭州西湖绸伞的柄、骨则用淡竹,以丝绸制盖,有大红、枣红、和平蓝、墨绿、桃红、桔黄等色,采用刷花、印染、刺绣等装饰。刷花以西湖风景为主;印染多为国画题材;刺绣则绣有各式花纹图案。品种有日用伞、装饰伞、舞蹈伞、杂技伞、排须伞等。相传伞由鲁班之妻王氏以竹劈成细篾条,上蒙兽皮,张如盖,收如棍而来;一说鲁班在西湖建造亭时,因椽似骨、顶如盖,由此发明了伞,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创造力。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

2010年11月30日,澳门邮政部门发行S128《传统民间服饰》邮票1套4枚,其中第2枚为“旗袍” (见图)。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193,上海市静安区申报。旗袍为满族服饰,满语称“衣介”,原为清满州旗人妇女所穿的一种袍式服装,故名“旗袍”。其特点为无领、箭袖(马蹄袖)、左衽、束腰;下摆不开叉,衣袖八寸至一尺。衣边绣有彩绿。辛亥革命后,旧式旗袍日趋衰退,新式旗袍开始在上海流行。受欧美服饰影响,款式有所改进,一般式样为:直领,右开大襟,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有长、短袖之分,体现女性窈窕之美。龙凤旗袍以“镶、嵌、滚、宕、绣、绘、镂、雕、盘”等制作手法;面料多以黑、棕、乳白、草绿、杏、深红等色,并绣或绘龙、凤、花、鸟等传统吉祥图案,或雍容华贵、或端庄文雅、或浪漫飘逸。主要品种有真丝手绘旗袍、刺绣剪纸纹旗袍、真丝印花旗袍、盘金绣礼服与喜褂、礼服旗袍、真丝重绉旗袍、真丝织锦缎旗袍、泰丝旗袍、真丝烂花绒旗袍、蕾丝旗袍等。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记录了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社会消费心理、风尚习俗、审美取向、工艺水平等,是中国近现代服饰文化的重要载体。

漆器髹饰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2004年9月22日,国家邮政部门与罗马尼亚邮政部门联合发行2004-22《漆器与陶器》特种邮票1套2枚,其中第1枚“虎座鸟架鼓”(见图)为楚式漆器。楚式漆器髹饰技艺2011年作为“漆器髹饰技艺”扩展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127,湖北省荆州市申报。荆州自古为优质木材、生漆和黄金产地,春秋战国时期,漆器髹饰技艺已趋成熟。漆器经选料、雕刻、榫卯、磨光、刮灰、砂光、清灰、上漆、绘画、描金等工序。生漆选用天然矿植物色素,采用色料研磨、日晒脱水、色料与透明漆料搅拌、密封存放等独特工艺加工而成。器物分榫卯彩绘木雕、金漆盆盘、瓜果甲骨胎漆器等。榫卯彩绘木雕以雕刻成形的木件榫卯组合,结构坚固,饰动物、人物、花卉等图案,形象生动,惟妙惟肖;金漆盆盘有澡盆、脚盆、高脚盆、脸盆、鞋盆等盆类器物,茶盘、串盘、果盘和提盒、首饰盒、茶食等盘盒类器物,制作精细,瑰丽雅重;瓜果甲骨胎漆器以葫芦、桔、柚和龟、甲等为胎,经雕刻、绘画等技法制成,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虎座鸟架鼓为1978年荆州楚墓出土文物,凤鸟、卧虎、底座、悬鼓等用楠木雕刻后榫卯组合而成,髹以红、黄、金、蓝等色漆,线条流畅,色泽艳丽,独具浓厚的楚文化特色。漆器髹饰技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 1978年8月26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T.29《工艺美术》特种邮票1套10枚,其中第7枚“ 荷花圆盘、黑天鹅盒”为重庆漆器(见图)。重庆漆器髹饰技艺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127,重庆市申报。漆器是指在各类形态和质地的胎上髹以生漆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器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漆器的国家,主要流行于重庆,北京,江苏扬州,安徽黄山,山西新绛、稷山,江西鄱阳,山东潍坊,湖北荆州,广东阳江等地,技法不尽相同,风格各具特色。重庆漆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远可上溯至商、周时代,后历代多有创新。漆器髹饰分制漆、制胎、髹漆、装饰、打磨等技法。制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具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然后在木、竹、皮、陶等制成的胎体上以彩绘、镶嵌、雕填、遍涂、堆漆、拼贴等形式进行髹漆,并加以宝石、螺钿、蛋壳、银箔、金箔等装饰,最终打磨推光而成。漆器可分为偏实用类和偏观赏类两种。偏实用类一般为漆家具,偏观赏类如漆缸、漆瓶、漆盘、漆盒等。重庆漆器光润坚滑,色彩富丽,装饰丰富,制作精湛,其高超的髹饰技艺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艺术结晶。传统香制作技艺 1988年11月25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T.131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组)》特种邮票1套4枚和小型张1枚,其中第1枚“桃园三结义”描绘刘备、关羽、张飞点香结义的场景。传统香制作技艺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224,北京市西城区等地区申报。香是一般用木屑加香料做成的细条,点燃后以祭祀祖先或神佛,也有用于驱除异物等。各地多有制作,但技艺各有不同,尤以北京西城的药香和广东东莞的莞香著名。药香采用沉香、檀香等生态木和名贵中药研磨成粉,综合药性后按君、臣、佐、辅(使)组成各种方剂,以煮、蒸、炒、炙、炮等手法制成各种剂型的天然香品,品种有线香、塔香、盘香、香丸、香粉、香锭、香饼等,现有熏燃类、家具类、饰品类、美容类、口服饮用类等。莞香以当地特有莞香树木为原料,种植四五年后斩掉树身,将树桩土掩,经两三年开土采集。采集时,将木料的无香油积聚消除,剩下油质部分为莞香,依质地分“白木香”“镰头香”“牙香”“沉香”等品种,香气圆润、醇厚,后延伸出串珠、雕件等工艺品和莞香茶、莞香酒等食用品。传统香从祭祀用品演变成具有怡情养性的品香文化,与斗茶、插花、挂画被文人雅士并称为“四般闲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技艺(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