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设计完美版

发布时间:2019-05-19 08:42:56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设计

制作者 广东高州中学 张琼

【课标解读】

本框的课标基本要求是: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这就要求充分呈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来把握和领会世界的联系性,如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就是要求同学们理解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

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分析: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基本观点的能力

培养同学们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教学重点

联系的普遍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难点】:

联系的客观性与有条件性

教法学法指导

一、教师教法:采用事例探究、讲授分析、合作讨论等方法,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生学法: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学会运用联系方法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

师生活动设计

通过展示案例——提出目标,引发讨论与交流——互动探究,得出结论——设置问题追问——引出进一步深入探讨——引申结论,升华主题。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一:展示环境状况,导入新课。

第二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板书)

师:我们要了解世界、感悟生活,就必须要有一双“慧眼”,借助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把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就是我们在第三单元所要学习的内容。首先我们来看看生活中例子。

课件展示:2006世界气象日宣传语:

插入视频

思考:1、在人类日益发展的今天,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多的自然灾害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从地理的角度上看,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从哲学的角度上讲,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自然界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人类与自然界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世界就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这就是:

步骤二:师生共探讨,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及其含义。

一、联系的普遍性(板书)

1、联系的含义(板书)

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是普遍的(板书)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联系

2)事物内部各部分和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师:既然联系具有普遍性,那么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吗?

[课件展示]

思考:(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他们之间是种什么联系?游泳健将与他儿子会不会游泳之间也有这种联系吗?

2)游泳健将的儿子要怎么样才能成为游泳健将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龙生龙,凤生凤是显示生物遗传的必然联系,而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显示动物的本能行为的遗传性,而游泳健将他不是生来就会游泳的,他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实现的,所以不可能出现他的儿子也善游泳的情况。他儿子要成为游泳高手,也必须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因此,对于整个世界而言,联系是普遍性,但对于具体的两个事物而言,联系是却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步骤三:深入剖析,突破难点,解决联系的客观性问题。

[展示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师问:请大家用所学过的知识评价一个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

学生回答:(略)

师问:没错这个农夫忽视了秧苗生长的客观规律性,这个规律性在我们今天的科题上又称为联系的客观性。

二、联系的客观性(板书)

1、联系的客观性的含义(板书)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师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那些事例可以证明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呢?

学生回答(略)

师:从刚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知道生活中的联系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客观的。比如刚才同学们所讲的自然下雨和人工下雨。

[课件展示]

讨论:

1)根据联系与实践的关系来分,自然降雨与人工降雨分别属于什么联系?

2)自然降雨早在人类产生之前就产生了的,这种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工降雨浸透了人的目的性与创造性,这种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吗?

3)我们肯定联系是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又认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那么这两种说法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自然降雨是属于自在事物的联系,而人工降雨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即使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浸透了人的目的性、能动性,但是,第一,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使联系形式多样化。第二,当人们试图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时,只有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为内容才能办得到,否则任何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尝试都会失败。

2、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板书)

师过渡:既然事物的联系是客观,是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而言有什么方法论要求呢?

3、联系的客观性的要求(板书)

学生回答:(略)

步骤四:扩展延伸,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及条件性。

[成语故事展示]守株待兔

师问:这个故事的结局怎么样?你怎么看这个农夫?

学生回答:(略)

师小结:兔子与树之间的联系只是一种偶然联系,农夫看到了这种偶然的联系,却没法看透事物联系中的必然联系。可见,在学习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同时,还要注意联系的多样性,这样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有重要意义。

三、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板书)

师:请同学们作个判断,看看他们之间属于什么联系?

如唇亡齿寒——直接联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间接联系;守株待兔——偶然联系;昼夜循环——必然联系等等。)

教师过渡: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使得事物的联系也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

1、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板书)

事物的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教师过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各种不同的联系。而要认识事物的不同联系。需要分析不同的具体事物。一切事物存在与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因此,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其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我们明确联系的条件性。那么如何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呢?

[课件展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

插入视频

思考:在本事例中,新加坡认识到事物的哪些联系,又是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建立新的联系的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认识到名胜古迹、自然、人文景观与旅游业之间的联系,注意到充足阳光的客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阳光大力种花植草,营造良好的自然景观,建立了自然景观与旅游发展的联系。新加坡正是认识自身条件,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注意联系的多样性,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因此:

2、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板书)

[展示一段高州新闻]荔红六月、游人如鲫

讨论:从新加坡建立花园城市的这个事例中,结合我们高州市的特点,高州如果要发展高州旅游业应如何利用内在或外在的联系呢?

步骤五: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提高

本课小结

教学反馈与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禽流感病毒在200510月到20063月肆虐尤甚,对此,科学家提出了大量可能的解释,有自然原因,也有文化因素。冷湿环境有利于病毒繁衍;冬季节日频繁,人们经常聚在一起;密闭不通风的门窗等。这些都增加了病毒扩散和传播的机会。这体现的哲理是(

A、病毒的存活和繁衍需要一定的条件

B、认识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

C、联系是事物存在我发展的条件

D、联系是无条件的,具体的

2、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认为:乌鸦叫丧,喜鹊报喜,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原理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

32006年是农历乙酋年,“由于年头年尾没立春”,被称这“寡妇年”。在相当一些地方,认为寡妇年不能结婚,结婚则不吉利。“无春之年结婚不利”的说法违背了下列哲理的(

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B、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上可以转化

D、事物的联系是永恒不

4、历史上,许多地方曾多次试图“克隆”复制茅台酒,最后均“南橘北枳”,根本原因在于酿造茅台酒的特殊地理环境无法“克隆”,这一事例启示我们

①人们无法根据事物本身的联系去改变事物的状态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观点、做法中正确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地震预示国家兴衰,闰八月将有灾难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会由于人为地破坏生物圈引起毁灭人类自身及其他一切生命形式的大灾难而无法生存。这一认识表明:

A.意识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们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C.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D.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三、辨析:人多力量大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题是主要是讲明辩证唯物联系观,辩证的唯物的联系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了解联系观对于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本课题有三个主要的难点:第一,在联系的客观性方面,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没任何孤立存在着的事物,但是不是可以说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第二,根据联系与实践的关系来分,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为事物的联系浸透了人的目的性、计划性,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吗?第三,联系是多样的,那么,如何去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呢?(亦即它的方法论要求的问题)这节课主要是围绕这三个难点去展开的。通过设置情景——提出目标,引发讨论与交流——互动探究,得出结论——设置问题追问——引出进一步深入探讨——引申结论,升华主题,这几个环节是去深入探讨联系的主要特点。

育星教育网 www.ht88.com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设计完美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