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社会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7-09-21 21:09:49

2017暑期“三下乡”团队实践报告

实践团队:文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帮扶”实践团队

活动单位: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甘庄街道

活动时间201775——2017710


目录

一、开篇讲两句 3

二、推普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 3

实践前讨论活动方案 3

团队分工 3

通过查询得到实践地的简略资料 4

方案撰写 4

三、踏上实践的征程 4

采访村长和街道办取得活动支持 4

实践主线——推普篇 4

了解普通话使用情况,来到甘庄中学 5

推普教学实践,语音教学 6

扶贫之路了解少数民族语言的现状,去往彝族山苏村寨 6

深入实践,集市调研,发放推普活动宣传 7

通过调研当地的语言使用情况,受邀到基督教礼拜场 8

实践支线——农业经济篇 8

实践支线——文化篇 9

傣族服饰和手工刺绣 9

农事文化和民族舞蹈 9

傣族小调 9

文艺活动 10

四、实践活动的思考与分析 10

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 10

分析问题 10

解决方法 11

五、实践活动的感想 11

参考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玉溪媒体门户网站

普通话推广百度百科

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一、开篇讲两句

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言为准,结合汉字标准发音而推行的中国标准官方语言。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强化政府行为,扩大普及范围,提高全民普通话应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不会使用普通话,不会书写汉字,依旧以自己的民族语进行交流,不利于与其他民族的沟通和交流。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甘庄村,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村镇,至今还保留着他们的传统习俗,服饰和语言。如今,部分少数民族的中小学生因为接受了汉语教育,但作为有社会劳动力的成年人,仍然有听不懂看不到汉字的少数民族,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针对此种现象,也为积极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举措,响应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特此成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帮扶实践团队。

本次实践活动得到了村民的热情配合,老师的细心指导,同学们的团结协作以至于实践任务成功完成,在此由衷的感谢每一位人。

二、推普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

实践前讨论活动方案

在“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召集下,我们九人在老师的支持下成立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帮扶团,实践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实践活动方案的讨论,征集每一个人的意见要求,力求成功完成实践任务。

团队分工

为保证有序高效地完成实践任务。团队分成了协调组、秘书组、联络组、宣传组和物资组。在实践开展前团队在搜集实践地的相关资料资料、查询实践地领导书记的联系方式以便得到实践支持、开展活动所需要的宣传材料、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做了细化的分配。

通过查询得到实践地的简略资料

团队通过网络媒体,以及相关人士了解到:实践地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傣族居多,兼有彝族、苗族、哈尼族和侨民的乡镇,少部分汉族,民族构成复杂。由于长期民族语言环境的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多用民族语或方言,几乎不使用普通话。此外,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为芒果种植业,近几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各具特色的多样民族文化也在不断推动当地发展。甘庄街道的人口民族、语言文字、经济文化等的方面对我们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都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和实践意义。

方案撰写

据各方资料,经过数次的讨论修改,最终制定出了一份较为完备的方案,为后续实践任务提供了程序指导。方案内容包括实践主题目的、意义、内容以及实践活动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踏上实践的征程

采访村长和街道办取得活动支持

201775日下午,雨丝微凉,薄雾笼罩在山头,一下车就感受到一股热浪袭来,团队一行人来到了元江县甘庄街道甘庄社区那骂螺狮寨村,开始了“三下乡”之旅

几个小时的修整,我们与村长和街道处取得联系后了解到:

甘庄街道甘庄社区原是甘庄农场,始建于19588月。六十年代初期为安置印尼华侨而兴办为华侨农场,七十年代末又相继安置越南难侨近2000人。现共有16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傣族、汉族、苗族、彝族(包括彝族山苏支系)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甘庄街道总人口的76%,人口构成复杂多元,形成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侨乡特色。

社区书记还提到,当地也缺乏关于普通话的宣传教育,大多数人还未形成在生活中使用普通话的意识,推普工作形势严峻。

实践主线——推普篇

根据团队对当地掌握的资料,我们将实践内容细化为几个方面,通过教育机构用问卷的形式采集相关资料;在人群较多的地方展开活动的宣传;利用村民的闲暇时间做聊天式询问;到多个部门组织采访调研。

了解普通话使用情况,来到甘庄中学

在街道大学生村官的带领下团队一行人来到了甘庄中学。召集学生填写调查问卷,问卷结果如下:

下图为此次问卷调查的男女比例情况,及父母是少数民族情况

由上数据可知,当地学生几乎都来自少数民族家庭,浓厚的少数民族语言环境导致普通话语用环境的缺乏,致使他们的普通话使用场所仅限于课堂上,且学生们的普通话受民族口音的影响,尚不标准。课堂下仍然使用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不仅如此,学生父母极少数说汉话的,日常都在使用少数民族语言。

从问卷中我们还了解到,当地学生还是较为喜欢使用少数民族语和方言交流。他们都对于自己的民族语言掌握的都非常熟练。

问卷结束后,实践团队及时进行了规范发音和书写的引导。强调了运用普通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普通话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并要求学生指导父母讲一些简单的汉语,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普通话。

“推普”教学实践,语音教学

通过此次问卷活动我们关注到当地学生的普通话发音存在问题,实践成员召集了一些学生,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纠音与书写指导。

教学教材内容如下:

朗读:平翘舌:催眠 吹塑纸 知识 资格 老师 自私 制造 自造 吃饭

前后鼻音:长城 神圣 恩情 辛勤 吃饭

卷舌音(u ü):选择 军人 晕染 权利 捐款

n l 女儿 旅游 牛奶 老人 柳树

舌面音(j q x):机器 祈祷 星辰

儿化和轻声 :姥姥 星星 我们 胡同儿 蛋卷儿

w v :因为 味道 我们

书写这五个字的正确笔顺 惯、止、边、为、兀

经过朗读测试,我们发现:在日常口语中,学生们平翘舌会相混淆;前后鼻音多误读为前鼻音;卷舌音u ü个别会发成i;个别同学的舌面音j q x发出的齿间音太明显;对于一些儿化和轻声词读的不是很好,有待加强。特殊的是,一些声母是w的会误读成v。当我们详细和他们阐释发音要领并纠正之后,普通话发音有所改善。

随后,我们还通过写笔顺比赛纠正他们个别字的错误笔顺,引导他们规范化的书写汉字。

“扶贫之路”了解少数民族语言的现状,去往彝族山苏村寨

在甘庄中学我们意外的认识了两位彝族山苏同学,一位叫普加青,一位叫黄佑晶。据他们的描述,山苏村落因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生活上自给自足,与外界很少有往来。多数人不会讲汉语也听不懂汉语,村民对外做生意的时后,经常会吃亏。更为严重的是,在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存在民族歧视的现象。(下图当地民族歧视现象的情况)

由数据可知,当地民族歧视现象还是较为严重的,集中在一些公共场合,特别是看病就医,尽管每年有政府的补贴,但任然改变不了与外世隔绝的地理状况。由于彝族山苏村的贫困背景,几乎所有的山苏家庭的青壮年都会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如果家中有两个及以上的孩子,因为家庭经济窘迫,不得不只能供其中一个孩子上学,最终也只能供他上到高中毕业,上大学是他们难以承担的巨大经济负担。普加青就是家中唯一在校就读的留守学生。

我们为此感到非常惋惜,经过团队的商量,我们打算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和牛奶去扶贫。两个小时的山路崎岖难走,大雨让狭窄的小路更加泥泞,到达的时候手机信号只有一格,深切体会到他们生活得非常不容易。来到普加青家中,团队向他本人和他姑姑带来了关切的问候,送上了一些日常用品。我们告诉普加青一定要好好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消除歧视,让家乡走出大山。

普加青带领团队走访了几户村民,因为语言的不通交流起来非常困难,或是因为我们保持着微笑和谦逊的态度获得了他们的信任,我们被村民留在村子里吃饭,他们用彝族的语言和我们说话,虽然听不懂但心里还是暖暖的。不过让我们内心暗暗失落的,是在这里推广普通话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给他们温暖。

深入实践,集市调研,发放推普活动宣传

每年芒果成熟进入市场销售期时,正是甘庄最热闹的时候,来自各个地方的外地人也最多,本地少数民族村民与外地人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就增多,使用汉语的需求也就变大。同时,面对别人用普通话话询问的时候,有的人进入了普通话的语音环境用普通话回答,有的则用方言回答,我们针对这个现象做了一项调查。首先,我们用普通话去询问她们,一开始用方言回答,慢慢的进入了语音氛围开始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回答。对这一个现象,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所做的工作一切都是值得的。

由此看出,当地民众使用普通话的意识较薄弱。我们通过询问了解到,本地少数民族果农在与外地人进行贸易往来时,普通话还是能听懂的,尽管还不标准,但双方大多都还是能理解交流,沟通交流基本没有很大的障碍。如果是针对年纪稍大一点的来说,则会通过找一个能说普通话的中介翻译者来进行交易。

在回答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问题中,大多数人都表示有必要推广普通话。

在与一位哈尼族阿姨的交谈中,她告诉我们:各个少数民族之间交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民族交流基本使用本民族语言,与其他民族交流时则使用当地汉语方言,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使用普通话。当地的哈尼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彝族虽然保留了自己的文字,但是只有少部分年长者才会写,普及率不高,大多已被汉民族的方言及文字影响,汉化程度较大。但尽管如此,在与当地汉民族以及其他民族交流中,存在交流障碍的现象依旧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调研的同时,我们还发放宣传单,与支持我们实践活动的人们拍照留念,在发宣传单的我们还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讲汉语,特别是讲普通话,要学习普通话。

通过调研当地的语言使用情况,受邀到基督教礼拜场

同学们应印尼华侨的邀请,来到基督教礼拜的活动场所,体验基督教的宗教文化。同学们向宣讲人了解了许多关于基督教文化和普通话使用的内容,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了宗教的内涵,受益匪浅。

关于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宣讲人对此也作出了一番回答。

宣讲人说到,因为当地民族构成复杂,还有一定数量的华侨,所以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也很多样:华侨讲普通话较多,而当地人则多讲民族语或方言。在此之前,基督教教徒较少,发展规模也小,且多为当地人信教,所以在传教过程中多使用方言。随着甘庄对外贸易的频繁往来,更多的外地人和华侨进入本地,逐渐成为当地基督教教徒的主要构成部分。后来,方言传教已不能满足华侨和外来教民的需要,双方之间时常会有沟通交流的障碍,这一处境使得当地的基督教传教人主动学习说好普通话,方便与他们更好地交流。现如今的基督教传教活动也因为普通话的使用而越做越好,规模不断扩大。

宣讲人对我们实践团一行人的采访初衷表示赞同和肯定,希望以此相互促进,相互改善各自的不足之处。同时他还强调,如今学好普通话的确很重要,这也是为了在更广阔的人际交往圈进行方便高效的沟通交流。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也应该掌握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把它一直传承下去。

实践支线——农业经济篇

十多年以前,通过“三年芒果”政策方案实施,甘庄的芒果质量、产量都有了一个可观的提升,如今不止芒果,各种热带经济作物产量也大大提升,远销中国的各个地区,成为省内外著名的芒果出口地,甘庄芒果产业蓬勃发展,势头良好,大众口碑极佳。

芒果等亚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销售产业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稳步发展,前景可观。一些年轻人还在开设网店,在网上销售热带水果,发展良好,大大增加了芒果产业的收益。

此外,当地政府每年也会出台各项惠农政策,鼓励果农们积极种植芒果等热带水果,以农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政府和村民们都在积极探索各种致富的新型产业,不断推动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并向高新技术产业靠拢。近几年来,随着泛亚铁路的修建,甘庄街道乡镇作为其中的铁路站点,在未来五年内将实现通车,去往东南亚地区。相信今后甘庄街道能借此契机,发展对外贸易活动,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

实践支线——文化篇

少数民族文化是当地的特色文化,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也很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发现和学习,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相互学习,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的与村民达成融洽的关系,更好的开展普通话推广工作。通过村民们体验了丰富多彩的傣族文化,并与当地村民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傣族服饰和手工刺绣

在走访中,我们注意到了老人们身着傣族服饰,精致玲珑的针线绣纺。当地的傣族服饰以黑色布料为底布,用各色细线绣出不同的图案,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取于自然,代表着对自然地追求与崇拜。花式上还饰佩了银坠流苏,走起路时就会发出悦耳的沙沙声。傣族女性穿上这一身纯手工绣制而成的傣族服饰,既美丽又动听。这些自制的傣族服饰,一般都是老人绣予小辈的,一针一线无不寄托了老人对子孙的最真挚的祝福。这些自制的傣族服饰是不进行售卖的,对于专门制作傣族服饰售卖的门店,纯手工绣制的整套服饰(包括帽子、衣裙、鞋子)要花费两到三年的时间,耗时长,服饰所蕴含的价值也就更高。看到这些漂亮的傣族服饰,同学们被它的魅力深深吸引,忙着试穿这些艺术品。一件件美轮美奂的民族服装,承载着沉甸甸的丰富民族文化,包含着老人们对后辈的美好祝愿和期望,我们希望这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服饰和刺绣,能一直传承下去,让后人也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为之自豪。

农事文化和民族舞蹈

推普活动之外,我们还来到了傣族农事文化博物馆,参观了当地少数民族旧时的生活用具,从介绍中了解了他们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体会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恰逢甘庄即将到来的彝族火把节活动,同学们一同观看了当地村民的彝族烟盒舞彩排表演,随后纷纷加入其中,通过舞蹈切身体验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

傣族小调

我们和村里的“老艺术家”们一同学习傣族小调。坐在包谷堆上,听着傣族村民们用傣话高亢欢快地唱着傣族小调,之后又用汉语给我们唱着翻译了一遍。这些傣族小调都是农民们农闲之时,在酒桌上唱的助兴歌曲。歌词所表达的都是粮食丰收、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和歌颂,这也体现了农民朴实勤恳的生活和淳朴的心愿。我们跟着老人们一句句的学唱,当中也被他们的幸福的歌声所感染。另外,一位大爷也用二胡弹奏出了动听的傣族小调,引得我们纷纷上前向老人学习。这些丰富的文艺娱乐活动充实着老人们茶余饭后的生活。

文艺活动

我们在村里进行了汇报演出。我们邀请村里的学生们一起进行联谊活动。同学们的汉语普通话朗诵、舞蹈、唱歌表演都很精彩,我们团队表演了相声绕口令等带有汉文化特色的节目。最后,我们在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并给他们发放作业本作为奖励。本次实践活动按照的实践方案逐步进行,步步为营,最后取得了圆满成功。

四、实践活动的思考与分析

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

1、通过对当地村民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走访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由于甘庄街道多元的文化背景,人们在语言的使用交流上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情况。

(1) 学生们的普通话使用只局限于课堂,课后依然讲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

(2) 中年人群体基本使用少数民族语或汉语方言;老年人已习惯使用民族语,几乎不会说或很少说普通话;

(3) 对于当地华侨而言,有过海外经历,回到甘庄后依然会在生活中使用普通话交流,同时受当地环境的影响,也会使用方言,普通话使用范围正逐渐缩小。

(4) 偏远的山区,由于地理条件的因素,普通话在这些地区仍未得到普及推广,且推广过程艰难。

分析问题

当地人很少使用普通话的原因?(影响因素)

(1) 缺乏讲普通话的氛围;

(2) 本地人普通话使用意识较弱,未认识到普通话使用的重要性;

(3) 在当地的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政府缺乏有效的推普教育政策;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缺乏学习运用普通话的正式有效途径;

(4) 因普通话受众人群较少、使用范围小、使用频次低、普通话的标准与否等问题导致人们对使用普通话产生了羞怯心理;

(5) 普通话对于少数民族来说难学;

(6) 普通话对于习惯方言的人来说难以表达情感。

(以下是在问卷表中总结出来的数据)


解决方法

(1) 教育上提升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教育水平和教育素质。

(2) 依托当地政府,通过宣讲教育、多媒体的信息手段,在学校及生活中积极创设普通话的使用环境,调动人们使用普通话的需求和积极性,方便民众的学习、贸易和日常生活。

(3) 依托当地火热的外销贸易,积极引导村民“走出去”。开阔视野,增强人们的普通话运用意识。也能更快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4) 山区地区加强交通建设,拉动内地经济,提供内地就业的机会,提升语言使用的需求。

五、实践活动的感想

实践中酷热的天气给予我们很多的考验,也磨砺了我们的意志,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积攒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为我们以后的实践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后续甘庄地区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材料和数据。感谢老师的指导与同学之间的帮助,还有热情淳朴的村民的帮助,使得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成功完成,展现了当代志愿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团队社会实践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