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发布时间:2019-05-30 07:54:05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1956年到1976年大约20年的史实,这一时期中国历史最突出的特点是:走了一条艰辛的社会主义的探索之路。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们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本课上承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下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在整册教材中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及十年建设的成就,了解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及贡献。

2.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了解中共八大上确定的总路线的内容以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

3.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大跃进”时期壁画、宣传画,了解“左”倾错误的表现;利用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人的图片,引出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分析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过程的思考,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十年内乱发生的原因,掌握一定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2.通过揭示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教学难点

明确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及其原因。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党和人民是如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做到旧知识与新知识自然的链接,让学生自

然进入学习情境。

二、讲授新课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阅读课本“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目,找到从1956年-196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学生快速阅读后归纳:

(1)1956年“八大”召开

(2)1958年总路线提出

(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61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1.中共八大——良好开端

出示图片“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致开幕词”。

教师介绍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国内方面讲,我国面临着新形势。从国际方面讲,我国也同样面临着新形势。20世纪50年代,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使我国开始破除对苏联经验的迷信,注意总结本国经验;帝国主义也在不停地掀起反社会主义浪潮。1956年,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准备。基于上述背景,1956年召开了中共八大。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找到中共八大的主要任务。

◆学生阅读后回答:

党和人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教师设疑:你认为八大在政治上的探索是否正确?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

这一任务的提出,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旨在解决当时的主要矛盾,制定的任务符合当时国情,是正确的,也是十分准确的,完全符合当时国情,所以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自此从1956-1966年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出示图片展示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及在其指导下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教师讲解: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共八大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稳步发展的良好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中共八大制定的政策是正确的,它给我们的探索道路开了个好头,所以我们评价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良好开端。

2.总路线的提出——进入曲折

农业战线取得可喜成就,使一些人看到这一成绩后产生了盲目乐观的情绪,认为建设的步子可以再大一点,速度可以再快一点。于是在1958年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由此,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进入曲折历程。

◆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教师提问: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等词,可以看出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当时人民怎样的愿望?请大家分析一下,1958年的总路线与1956年提出的建设方针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

1956年中共八大的建设方针提出的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目的是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力求经济建设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而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提出“多快好省”的要求,对经济发展速度一味求快,实际上是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误

为了贯彻总路线的精神,党中央在1958年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出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图漫画,教师设疑:这些漫画与客观实际相符吗?从中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怎样的愿望?这样的愿望能实现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不相符;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去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由于违背了客观规律,这种愿望无法实现。

◆播放人民公社化运动相关视频。

◆教师讲解:当年全国人民投入极大热情大炼钢铁,群众的铁锅铁勺等等都拿去炼钢了,于是吃饭就成了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当时的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切归公社所有,吃公共食堂,不要钱,干多干少吃的都一样。本来激情满溢搞建设的群众却因为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打击了他们积极性。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①人们对国情认识不足;②缺乏建设经验;③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教师讲解:由于上述这些原因,加之1959-1961年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教生设疑: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学生思考后回答:

①经济建设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经济建设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史实,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过渡: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党和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

4.国民经济调整——恢复和发展

为了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从1961年春开始调整国民经济,阅读教材,归纳以下问题:

①中共中央提出了怎样的调整方针?

②简单概述一下国民经济的调整过程?

③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哪些成效?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

①“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②1961年初开始调整国民经济,1962年1月召开“七千人大会”,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到1965年,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③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二)“文化大革命”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出现的严重错误。我党当时并没有直接认识到错误,因为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才客观上于1961年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这是一种“左”的错误,这种“左”的错误后来不仅没有彻底纠正,而且在不断发展,终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1.动乱和灾难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文化大革命”一目,小组讨论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文化大革命”是谁于何时发动的?

②他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③“文化大革命”中成立的中央文革小组处于什么地位?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④全国动乱的局面最终带来了怎么的后果?

⑤“文化大革命”中党内最大的一起冤案是什么?

⑥面对这种动乱局面,老一辈革命家是什么态度?

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1966年夏,毛泽东。

②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③成为文革实际的指挥部。这种做法取消了党的领导地位,是对党的组织原则的严重践踏。

④中央文革小组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各地到处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评和揪斗,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⑤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⑥老一辈革命家对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但遭到了压制和打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周恩来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需掌握的知识点比较简单,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了解文革的基本情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归纳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

2.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出示文革相关图片。

◆教师介绍文革中出现的两个反革命集团。补充:林彪妄图进一步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的阴谋被毛泽东戳穿。随后,林彪集团就策划武装政变,夺取最高权力,但七阴谋又被毛泽东、周恩来机智的粉碎了。其结局怎样?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相关的“九一三事件”。

◆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了解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过程。

①江青反革命集团又被称为什么集团?

②“九一三事件”后,全国为什么再度陷入混乱?

③“四五”运动是一场什么运动?意义是什么?

④“文化大革命”是怎样结束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接着设疑:请大家思考“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革命吗?

◆教师明确文革的性质: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和损失的内乱。

教师讲解:文革的发动,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哟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长达10年的内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而科学地总结文革的教训,将有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那么,我们能从文革中汲取什么教训?

◆学生思考后回答: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以法治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个人崇拜……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文革,从挫折与失误中汲取经验教训。

教师小结:

“文化大革命”给我们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这个教训,就不可能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路线和政策。

(三)建设成就

学生自学本目内容,归纳总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革时期我国取得的建设成就及模范人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予以小结。

本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曲折发展历程。虽然我们走过来一些弯路,但我们善于反思并及时总结经验,以史为鉴。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后来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强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准确理解。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对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重大失误和挫折,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错误的原因和教训。同时认识到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艰辛。

由于时间有限,文革和建设成就大部分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