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 - 矛盾 - 技巧 - 鲁迅 - 呐喊 - 中的讽刺艺术

发布时间:2011-01-03 14:28:48

  2005年4月      学 术 交 流       Apr.,2005总第133期 第4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33 No.4 ・现当代文学研究・真 实・矛 盾・技 巧———鲁迅《呐喊》中的讽刺艺术杨 希(黑龙江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 要]讽刺是一种幽默,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讽刺,具有真实性、矛盾性和技巧性。真实性,表现为鲁迅小说的讽刺幽默是一种思想的结果。矛盾性表现为对事物矛盾本质的揭示。技巧性则表现为语言具有讽刺特点。[关键词]鲁迅;《呐喊》;讽刺艺术[]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5)04-0162-03纵观鲁迅的作品,讽刺和幽默的艺术手法自始至终都贯穿其中。但我们稍稍留意就会发现,与传统讽刺艺术相比,鲁迅作品中的讽刺艺术更具独特性与创新性。这其中既有对传统讽刺艺术的借鉴和继承,又有在深刻思考后对传统讽刺幽默艺术的改造和拓展。在鲁迅看来,真正的讽刺,就是“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对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讽刺艺术做简要的分析。  一、源于真实鲁迅小说中的讽刺几乎都是针对中国人的国民性而言的。《呐喊》是鲁迅所有小说集中最有战斗性的一部,也是鲁迅的讽刺手法运用得最成功的一部小说集。这是因为,在鲁迅小说集《呐喊》中,讽刺的每件事、每个人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可以给他们对号入座。鲁迅小说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它讽刺的对象是真实的,是源于现实生活的。《呐喊》深刻地揭示出了那些隐藏在常见的,一般的生活现象之下的丑陋的本质,表现出十足的生活真实性。对于讽刺,鲁迅认为它的生命在于真实,反映社会的现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讽刺,即使有这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已”,“‘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鲁迅的讽刺幽默是一种思想结果,来自一种敏锐的思考,对社会本质问题的深刻揭示,来自于思想的深刻性,来自一种逻辑的思辨的色彩。比如《狂人日记》,在这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的开山之作中,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中国封建文明史,“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看完这部小说,我们大概也和“狂人”一般,满脑子回响的就只有“吃人”两个字了。这种震撼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在作者充满讽刺的笔触下,“我”所在的社会犹如一个恐怖的人间地狱,到处都充满着“吃”与“被吃”。赵忠翁、古久先生、大哥之类的封建统治者“吃人”,我们还不会感到特别奇怪,至于那些被压迫的社会底层的老百姓,虽然处于被人“吃”的地位,却又在不知不觉中帮统治者“吃人”,这就令人不寒而栗了。还有,作者说小孩的“吃人”,是“娘老子教的”!这就使得讽刺意味更加强烈。因此,这篇小说的深刻性并不仅仅表现在它对于封建统治者罪恶的讽刺和批判,更在于它勇敢地揭露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真实的“吃人”的社会现实。也正像《药》中所写的华老栓一家“不可理喻”地去“吃”[收稿日期]2005-02-02[作者简介]杨希(1983-),男,北京人,黑龙江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216

真实 - 矛盾 - 技巧 - 鲁迅 - 呐喊 - 中的讽刺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