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教育教育理念分享: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塑造品格

发布时间:2012-09-25 17:54:51

学而思教育教育理念: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塑造品质

教育理念培训记录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讲“教不好学生等于偷钱和抢钱 、“讲课不好就是人品不好”,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我们一直都是强调“我们怎么样”,我们老师讲课一定要讲得好,服务要好,环境要好……但是学生学没学到知识、掌握没掌握知识我们并没有做全面的评估,反正我的老师不错,服务不错。大家注意到没有,直到今天我们教学都有这样一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说明学而思只致力于解决“教好”的问题:就是我们专注于把课讲好,要用最好的老师来上课,做到这样,就算没有偷钱和抢钱了。然而,我们却忽略了另一件事,就是“学好”的问题。我们老师讲得好,但是这个学生可能走神了,或者家庭环境不好,或者学校校风问题……他最后就是没学好,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不是我们的责任。也就是说我们其实回避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学生到底学明白了没有。所以老师教得好不等于学生学得好,我们需要真正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最起码也要找到他学习效果不好的症结所在。

在去年上半年,季老师带领的团队就一起投入的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真正有效学习的解决方案。其实这些理念和方法我们从03年开始,在教学中也或多或少有使用,但是可能不够具体,不够系统,我们也从来没有像价值观那样公开讲过,但是这些理念确实能够帮助到学生。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教育理念。

这些理念后面会指导我们的研发,指导我们的师资选聘,指导我们的师训,指导我们的日常服务,指导我们跟家长的沟通,也包括对我们学科的宣讲。

一个学生的学习为什么会没有效果?

大家想一个学生一周有多少个小时?

——对,一个学生一周有7*24=168个小时。

但是我们给他上课一周只有几个小时?

——对,只有3个小时。

所以说一个学生在我们这上课,他最后考上清华北大了,我们也会认为其中有我们的贡献,但这里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他一周的168个小时中,在我们这学了3个小时,我们是如何能够帮助到他的?——我们要真正的帮助到他,就必须要借助这3个小时以外的力量。

我们通过这3个小时上课时间,不仅需要教会他知识和学习的方法,还需要用来改变他对学习的兴趣,改变他的一些行为习惯,改变他思考问题的方式。

一个学生因为上了你3个小时的课,每天回家学会了先复习后作业,每天回家玩游戏时间能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这就是成功;一个学生因为上了你3个小时的课,所以养成爱阅读的习惯了,爱上了学习,周一到周五课内的学习效率提高了……这就是我们3个小时能够创造的价值。

这是我们这次探讨的一个根本的原因。事实上很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学而思来,是因为他们看到很多学生在这里“成绩提升”很快,但是他花了钱、花了时间,还是有可能解决不了他孩子的问题,为什么呢?

因为他花钱、花时间上课,甚至报了11只能解决一个问题:找个好老师教学的问题。他的孩子要想真的吸收到知识,至少还面临3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这3个因素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一个叫学习动力问题。就是孩子自己爱不爱学,想不想学的问题。有的家长只知道请好老师给孩子灌输知识,但孩子对学习既没有兴趣,也没有信心,更没有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没有积极的人生理想,能够学好才怪。

第二个是学习环境的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有好的老师,也想学,但是他的圈子不支持他学,家里没有自习室,父母打牌每次三缺一都叫他,周围的好朋友上课都不认真地听讲,大家都觉得学好学不好无所谓,那么他也很难学好。

第三个是学习能力的问题。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对,比如不会复习,每次都是对着课堂笔记做作业,或者一边学习一边听歌,又不能抓住课堂时间,那么也很难学习好。

这三个问题我下面给大家一一具体展开阐述。

一、 学习动力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的家庭条件比较好。他告诉我他的孩子很聪明,但是怎么报辅导班、请家教进步也不明显,他想请我就跟他孩子交流一下。我一聊就知道,他孩子一直疑惑“为什么要学习好”的问题——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学习好。学习好和学习不好有什么区别呢?在他的价值观里面,他觉得那些学习好的学生都是虚伪的或者喜欢拍老师马屁的学生,所以他完全没有学习的动力。而且因为他爸爸有能力,他将来不管上什么样的学校都可以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他学习好了也没有成就感,所以他没有学习的动力。

那什么叫学习动力呢?学习动力主要由这几部分内容组成:第一叫兴趣,第二叫信心,第三叫成就感。

一、学习兴趣。

一个学生如果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或者说他觉得学习是很枯燥的事情,那他就不会很喜欢学习。其实这不能怪学生,大部分时候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是因为老师讲课枯燥所致。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我以前跟大家分享过我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我原来小学的时候特别的讨厌语文,为什么讨厌语文呢?因为我的语文老师是这样布置家庭作业的:今天回去之后把课文抄写五遍,课文后面的词抄写二十遍,然后他会在文章中在划几十个词,然后我们要把他划的词再抄写二十遍。

所以呢对于我来说就比较崩溃了。怎么办呢?你知道的,铅笔可以绑成一排,两三只笔绑在一起写的,但是这样子写也还是抄不过来,你知道抄二十遍是很崩溃的,所以后来就干脆不写。就是这样一种布置作业的方式让我们觉得学习语文很枯燥很无聊,整天抄写和背诵,所以语文一直学不好,成绩也很一般。

后来有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语文成绩。我们农村学校经常组织大扫除,要到操场上拔草,农村的操场草特别多。有一次我跟我们班语文成绩最好的同学在拔草的时候蹲在一块儿,我就问他语文是怎么学好的,他就告诉我“可能是因为看武侠小说看得多了”。我心想还有这么好的事情,我家里穷,不好张口向父母要钱买,我就向他借了很多武侠小说看,结果我就发现我的语文水平果然就慢慢往上走了,到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时候他语文成绩全班第一,我全班第二,比他少2分。其实我语文学好还有一个原因,后面再讲。

学生的兴趣很多时候也会被家长扼杀。

你比如说我们看到很多家长反对孩子看故事书、看动画片、玩扑克、玩游戏,他们觉得这都是在浪费时间,这些也都是当年我父母反对的事情。

我自己也一直在做跟踪研究,包括我带队参加华杯赛全国总决赛,我看到那些学习最好的学生和能拿金牌满分的那样一批孩子,他们也是一样的在甚至没有节制的在玩游戏,包括那些得CMO金牌和IMO金牌的学生。

事实上我看玩游戏也没有把他们毁掉,这是一个培养孩子自制力的问题,但是反过来看,一个学生离开了这些会变成什么样呢?你让他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他只会讨厌,抵触,然后趁你不在的时候偷偷的去做这些事情。

培养孩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其实是非常难的,你比如说在座的各位如果有孩子的,你可能非常希望你的孩子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很多顶尖优秀的人每天都有阅读的习惯。那么你跟孩子讲,阅读是一个对人一辈子很有用很重要的习惯,但是你的孩子还是不容易有好的阅读的习惯。

为什么?因为你随便拿一本名著或者散文给他看,他是不容易看进去的。你让他自己挑一本,更可能挑的是动画片或者故事书;你让他选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很可能选择玩游戏。你可能会说看故事书对他有什么帮助?其实这样的书对他来说很有帮助。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有趣的故事情节他才会感兴趣,如果你不让他看,那么他只能背着你偷偷看,你不让他玩,他只能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偷偷玩。

故事书、动画片对于孩子大脑的发育,就相当于鸡鸭鱼肉那些蛋白质对于他身体营养的补充。我们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身体健壮,就给孩子买很多好吃的;其实一个孩子小时候多积累故事书、动画片这些素材对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思维模式的健全是非常有帮助的,它们是信息量的载体,孩子更容易通过动画片、故事书这些载体去理解世界。

我们家长不用担心孩子去看这些故事书、动画片。孩子没有丰富的社会圈子,也不太了解这个社会,动画片很多时候塑造了他们最初的价值观。像我们小时候,我看的那些动画片到现在还影响着我。《雪孩子》让我们看到人世间的爱,《葫芦娃》和《黑猫警长》让我们知道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机器猫》让我们拥有梦想,《圣斗士星矢》时常给我们内心力量……我们大量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模式就是从动画片中提取来的。小孩子就容易接受这些东西,他是通过动画片了解这个世界的。

现在也是如此:很多学生地理知识都是从《赛尔号》学来的,很多学生对三国时代的了解是从玩《三国群英传》游戏了解的。你叫他真的去看书吧,他不愿意去看。因为这才是他喜闻乐见的形式。他只接受他能够理解的形式。

你放心,只要他看的是健康的,当一个孩子他的信息量,通过看漫画故事书、趣味故事书,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他自然会转向那些健康高雅的读物。也就是说,当他看了几十本、上百本《安徒生童话》之类的书之后,他自己就会突然有一天找一本《读者》出来看看的。

反之,我们用极限分析法,一个孩子从小被关在一个屋子里面,天天给他吃各种好吃的东西,那么到二十岁长大了就是片白纸,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所以如果把一个孩子的社会交往、故事、动画片、游戏这些他用来了解世界的渠道断了,他就很难有所成长,这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你给学生保留社会交往,那么他就只能从别人身上学习,在这个信息时代他的获得信息的渠道就会比别人少很多。

所以你得想象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这样一些东西,他只能按照你的意愿学习,他不容易有他的形象思维,他不容易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他没有大量的信息素材的输入,那么他长大了,就容易变成一个我们熟悉的人——“孔已己”。

孔乙己他很博学,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孔乙己是个秀才,要是在今天,应该也有机会进重点大学。孔乙己也很儒雅,认为读书人偷书为“窃”不为“偷”——你就知道中国的应试教育绝不是当代的事情,而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保护好孩子的信息源输入,你就要保护好孩子的兴趣。

二,信心:中国几乎所有人的信心都在学习中被打击。

信心,对学生是非常的重要。

前面提到我小学时候学好语文的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说来很有意思,是因为有一年,大概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县有一个民办教师,他把他们班的好学生的作文全都搜集在一起出了一本书,我现在都记得那本书的名字叫《幸福的小芽》。

市面上大多作文选的文章都是千挑万选的,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很差劲,不敢下笔。这本书的编者朱立新老师很nice,不是因为那本书文章编写得特别好,而是因为那本书的文章是一个学生平常的习作,我看那本书就恍然大悟,仿佛看到的是我同桌写的文章,很真实,让我知道这样的写作也是可以出成书的。从那之后,我从原来不敢写文章变成敢写了。以往我写的东西老师总是打分不高,从那之后呢我就不管老师打多少分了,我知道只要坚持写就会出成果。后来果然如此,虽然老师给我作文打的分从来没有高过,但是我参加作文竞赛得了市里的奖。

每个人都有优势,也都可以成为榜样,关键是教师要能够发现学生的独特优势,并且表扬出来,这会给学生信心。

我们期望每个班的老师花精力,研究发现学生的独特优势,并且公开表扬出来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是对学生自己和同班同学一举两得的事情。遥远的榜样对学生价值是比较少的,因为接触不到。身边的榜样是最好的,因为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感受会比较深刻。这样会给学生巨大的信心。

我们研究发现我们的课堂教育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国几乎所有人的信心都在学习中被打击。而且这个事情已经延续了两千年。

我举一个例子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怎么扼杀学生信心的。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被扼杀了信心长大的,我长这么大没有看到太多的老师是重视保护学生信心的。

有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真理。这句话对老师的要求是极其的高,高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很多老师讲课,他很激动,很有激情,是因为他自己有成就感,就是他自己讲课的时候他自己很爽,他觉得自己无限的强大,他觉得他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他在帮助学生,他不知道那其实也在打击学生。其实任何一个只顾自己感受的老师都在反复向学生证明他就是一个傻瓜。

我发现很多老师给学生讲一个定理或者新知识经常是这样的:给一个学生5-10分钟时间思考一个题目,然后学生半天也没有思考出来,老师就觉得自己很牛、很强大,就接着给孩子讲解这个题目的知识点和思路了。

我们学习的任何一个数理化的定理和知识点在历史上大概都是无数人想了一辈子也没想明白的,比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祖冲之,他研究圆周率很多年也就只搞清楚了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六七位。

其实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这样的,无数数学家、科学家,一辈子就是研究了那么一两个东西,但是老师们课堂上会给学生多长时间思考呢,10分钟。

大家想想,老师讲的很多数学知识、定律,都是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数学家想了好几辈子才想清楚的,学生想课堂上10分钟就自己研究出来是极其困难的,但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跟孩子讲清楚,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会一次次打击学生的信心,反复向他证明他果然就是一个笨蛋。因为学生每次学新知识都会感受到方法的巧妙和自己在这10分钟思考过程中的无能为力。

我们要告诉学生:很多人一辈子只研究出一个公式,但是你有更加重要的使命,一辈子要学习很多个公式,所以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去研究这些公式,他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学习到,这样你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去探索,超过这些科学家。

我们要把这个道理告诉我们的学生,我们要告诉他,学习就是浓缩前人研究精华的过程。

这样,学生上完你这节课后他才会有自信,他会想:这东西不会做不是因为我笨,也不是因为它难,而是因为人生的时间有限,我不要花一辈子去重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而只需学习他们总结的精华,我一节课就要学好几个数学家一辈子要研究的东西呢。

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不断积累他的成就感。

如果学生想爬上桌子,又很难。做老师的最好的方法不是把他抱上桌子,而是悄悄递给他一把椅子,然后默默的看着他第一步跨到椅子上;当学生爬到椅子上的时候,他又突然发现自己再跨一步可以爬到桌子上,他爬上去了,这个时候他充满欣喜地说:看,我可以自己爬到桌子上了!

老师的成就感来自于这种甘为人梯、默默无私、没有自我炫耀的付出。

让学生超过老师。

教育的意义、老师的伟大也在于此。

中国的两千年封建统治带来的思想奴役导致了国人在学术上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过度崇尚古圣先贤,忽视了质疑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老祖宗作的叫经,后人不断的给经做注,再后来的人再去给注做疏,但是老祖宗的经永远是最高的山峰;而西方文化崇尚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以前人的研究结果为基础,突破和超越前人。这导致了中国文明的创新性不足。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自嘲中国人和犹太人的区别微博这么说的:“犹太人在一个地方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然后第二犹太人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犹太人就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就很繁华了。中国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中国人肯定开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虽然是一个自嘲的微博,代表中国人比以前有自信,但是国人创新不足也是个事实,我们需要从培养孩子自信开始。

另外,我们还要关注另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孩子会因为学习不好,映射到自己的方方面面都不行。

中国传统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文化,所以读书出仕成了主要的途径,导致不只是教育界,而是社会形成了读书好就能力强,读书不好就能力弱的主流意识,我们也很少讲学习不好的学生进入社会有很好的发展,包括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招聘,也通常更看重名牌大学的、高学历的学生。

这是全社会对人才认识的问题。

三,成就感。

我重点讲讲成就感。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请问谁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吧!

所以我们培训老师时就跟老师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上课要让学生成为主人,知识是通过你的引导让他自己探索出来的,不是你教的。所以做老师要记住,不能只顾着自己讲课爽,而要通过互动,让你的学生爽。

家长也是,有的家长也会去跟孩子抢成就感。我们课堂允许家长听课,老师说:这个题目谁会做?一看下面学生都还在思考,突然一个家长举手了,他一定要表现一下自己会做,深怕被轻视了。

有的家长特别在意自己的成就感,还和孩子坐在一起,所以这种情况老师要制止,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有的家长坐在孩子边上吧,一看到孩子不会做,家长他自己着急了。你总要给孩子时间思考吧,有的家长没耐心,所以一会儿指点一下,一会儿拿起孩子的笔替孩子写两笔提示一下,孩子还不会,家长就着急了,啪!扇一耳光,“笨蛋!连这都不会!”——这叫什么呢?这就是家长他不给孩子成就感,只要自己感觉好。

很多家长喜欢上课记笔记,回去孩子如果不懂呢,他可以给孩子再讲一遍。

这里我要说,我们家长正好搞反了:家长不仅不要给孩子讲题,而且应该让孩子给家长讲题。

这样两个好处:第一,孩子要有不会的,你要让他去请教别人,他可以向同学请教,向老师请教,绝对不要请教家长,好处是从小学会与别人沟通,终身受益的;第二,孩子能给家长讲清楚一定是深刻理解了,并且他给家长讲题的过程锻炼了自己的口才。

我们展开说说。

第一,他不会,要让他学会请教别人。

请教别人就是培养孩子从小向一切人学习的能力。很多人从小就不会请教人,长大后遇到困难他不会向同事请教,也不敢找领导沟通,与别人沟通有障碍,甚至他到陌生地方不敢找人问路。

孩子请教别人有时候也觉得不好意思,尤其是被拒绝的时候。我小时候很愿意给别人讲题目,以为跟别人分享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我请教别人也从不含糊。有个成绩好的同学不愿意与同学分享,我还厚着脸皮请教他。有同学问我是怎么想的,我说反正难受的又不是我。

你知道与人沟通就是这样子的,不管别人怎么样,但是你对别人热情一点。这就是向一切人学习,学而思提出来要向一切人学习,也不是偶然的。

第二,要他要学会跟别人讲。你知道一个人会讲很重要,他要能给父母讲题,他讲着讲着会有成就感,而且他能讲出来说明他真的学懂了,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表扬他。孩子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就是来自他跟别人分享知识以及由此带来的荣誉感。

我们上课的时候,课间也可以请同学来讲。有一道题或者这道题老师就不讲,让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互相学习,要确保每个人都会。那么我们给会的人一个责任,你必须把别的同学教会;给不会的同学一个向别人请教的机会。任务完成了,我们给每个人发一张积分卡。每两节课或者三节课我们有这么一个任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这样会增加同班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增加学生的课堂的参与度,这是蛮重要的。

所以我觉得自己特别的幸运,我爸爸是高小毕业,我开始还以为是高中毕业,最后才知道,高小毕业是小学高年级毕业,那个时候是五四制,也就是小学五年级毕业,我妈妈是小学二年级学历,很朴实的两个农民。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跟我说:我们教不了你什么,你有不会的别问我,去问老师去。因此我只能,要么是自学,要么是请教别人,否则就没办法获得知识。我小时候特别的羡慕我的一个同学,他家庭条件不错,父母给他买了很多参考书,他自己又很努力,然后有不会知识爸爸妈妈还能教他,一直到高中学习成绩都比我好。但是后来真正长大了,进入社会了,我才意识到,其实父母不给孩子讲知识,真的什么也不会耽误孩子。父母一定要放弃对孩子的控制。

你不要想什么事情你都要帮助他,学习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你在哪方面要帮助他呢?就是你要给他做表率,为人处事的表率,这点特别重要。

所以在学习的问题上我要说清楚,家长一定不要与孩子抢成就感,一定要建立孩子的成就感,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成就感凌驾于孩子之上。

再比如说定目标吧。

一个班假如50人,一个孩子如果说在班上是15名的水平,家长通常喜欢这样给孩子定目标:你要是考到前10名,我奖励你小汽车,前5名带你去三亚玩,前3名带你去美国玩……第1名简直就要带孩子上月球了。

(且不说排名这件事情对不对啊,我们不唱高调,因为客观上最后考试名次决定了孩子能否上好学校。)

本来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自己有积极向上的心态的,结果呢变成了父母给定的目标。

这个事情就搞反了,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这种激励的方法会怎么破坏孩子的成就感。这是最有效的扼杀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的方法之一,物质奖励和绩效考核来管理孩子,会极其有效地破坏孩子的成就感,把一个无价的东西变成一个有价的东西。

我给大家讲一个有寓意的故事:

说有一位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在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了下来,想在那儿安静些写回忆录。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好。但是有一天,三个男孩放学后来这里玩,他们把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很是开心。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来和他们进行谈判。他说:“我很喜欢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每天给你们每个人一块钱。”三个男孩很高兴,更加卖劲地施展着他们的脚下功夫。

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明天起我只给你们5毛钱。”孩子们很是不开心,但还是答应了。每天放学后,继续去进行他们的表演。

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两毛钱?”一个男孩说,“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的两毛钱而浪费宝贵的时间为你进行表演呢,不干了!”

孩子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本来是一个他乐意去做的事情,用金钱、目标、绩效来导向和考核就会破坏他内在的成就感,让他误以为内在的成就就只是和这些外在的指标一样。而这些外在的指标是他可以失去的,所以他反而因此丢掉这些时没有任何负担了。

一个学生是15名的水平,你给他定前10名来奖励他,把他的一个无形的目标就变成了有形的可衡量的东西,无价的成就感变成有形的父母的目标。

这里产生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家长把自己的目标强加于孩子,把孩子的内在动力(为了追求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变成了外在动力(为了追求家长的奖励)。

假如家长不定这个绩效目标,大家认为孩子会努力成为最后一名吗?这个概率是比较低的吧,如果这样想也一定出现了另外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也不是这种绩效考核能够解决的。

现在麻烦了,本来是孩子自己的目标变成了父母的目标,本来是为自己好好学习的现在变成了为爸爸妈妈去学习了。那么当爸爸妈妈不能给我奖励时,我为什么还要为他们的目标努力学习呢。

第二个问题是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

我跟很多家长探讨过这个问题,我发现大多数父母给孩子定的目标都会略高于孩子的实际水平。

假如说一个孩子上次考试是15名的水平,大部分家长会给他定目标定什么目标呢,会定大概10-15名,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期望孩子下次考试比上次要高。

那么我们知道有一半左右的家长该失望了,因为有人进步就有人退步。如果这样定目标,家长们无形中又一次拿走了孩子们最宝贵的几样东西:兴趣、信心、成就感。

最好是不设定目标,如果实在要定目标呢,那么定低一些会更好,比如20名,这样孩子不会有太大压力,也就是你要让他即使发挥失常了仍然在家长面前很有面子。

给孩子尊严、面子,对孩子非常重要,这样他即便考到18名他依然超出你的期望,他依然很有成就感和自信,家长放心好了,他才不想考18名呢。他心里想的一样和你一样是高于上一次的成绩。但那是他心里的目标,而不是你强加给他的,对吗?我们家长总是不放心,总希望孩子告诉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这样一种做法破坏了孩子的成就感。

所以你要给孩子尊严,你可以多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多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扬他。让他不只在你面前,而且在其他同学、亲戚、朋友面前依然很有面子,很有尊严。你给他这个尊严,他会努力去维护这个尊严。

很多家长会毁掉孩子的尊严。什么叫毁掉孩子的尊严呢,比如有的家长说:你怎么这样,你看隔壁家的小明怎么样,王叔叔家的孩子怎么样。让孩子觉得,我没有希望了,我在爸爸妈妈的心目中很没有地位。这就是你有效地扼杀了孩子的尊严、兴趣、信心、成就感,什么都没了,扼杀了小孩子内心的那种学习动力。

为什么我说不定数字目标是最好的呢,因为一个孩子如果还算比较努力,考多少都是正常的结果。我学习的时候我父母从来不跟我谈学习的目标,更多跟我谈人生目标和理想,我知道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必须要自己管理好。

父母允许孩子犯错误会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有的家长过于追求完美,不希望孩子走弯路,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什么叫过于追求完美?有的家长追求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开始,从小学就是第一名,如果第二名回来就跪地板,然后小升初,然后华杯赛一等奖,进入重点中学超常班,然后进入北大、清华,然后出国,必是哈佛耶鲁。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一辈子会受到无数的挫折,假如说你的孩子,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是这么优秀,是一件非常值得担心的事情,因为这样的长期以来的优秀,会产生无数的悲剧。大家知道,跳楼不是富士康的专利,北大清华还有一些名牌学校也有一些学生跳楼。因为他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很优秀,都是全班第一,到了北大清华,他就不能总是第一了,他就觉得压力非常大,压力大了怎么办,痛快点解决吧。你说这是一个多么悲剧的事情。当然也有学生进了北大清华都很优秀,最后他考上了哈佛,跑到哈佛去跳楼。你说跳楼为什么要出国了,跳楼哪都可以跳嘛!

我再告诉大家,跳楼也不是北大、清华的专利,也是有些高中生的事情,像北京高考前几天据说也有人跳楼。一个高中生学习压力这么大,很显然父母对他的期望非常高,他自己不能承受压力。那就是我们目前培养的孩子,过度的优秀,优秀然后产生失落,从来没有失败过,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孩子是很可怕的,因为他一直一帆风顺,当他面对打击的时候,他就无法正常面对,精神上就崩溃了。所以那些小时候一路挫折走过来的孩子,内心会比较坚强。

不知大家是否同意,一个人的成绩和他的成就不一定是完全相关的。2009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统计机构对高考状元做了个调查,最后出了一篇文章,叫《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全军覆没”》,全军覆没的意思是什么呢?当然,不是说真的全军覆没,而是说这些人取得的成就不够匹配当初的高考取得的光环。

事实上这个也不奇怪。打个比方,小升初、中考、高考,相当于是短跑,50米、100米谁跑得快,谁就是赢家,而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50米的冠军去跑马拉松不一定能拿冠军。大家理解这意思吧,高考最多也就考两天,我们称之为是50米的短跑,刘翔跑马拉松,不一定跑得过跑长跑的人,比不过一万米的冠军、亚军或者第十名。所以高考的选拔方式和人在社会上取得的成就不是完全相关的。

前面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如果从来都没遇到沟沟坎坎,一直都一帆风顺,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反过来,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一些挫折,并且学会越挫越勇,对他人生日后的发展反而是件好事。

大家听说过有个人叫马加爵吧,就是在宿舍里拿锤子砸同学的那个,马加爵同学也是个学习不错的学生,他曾经得过县里的物理竞赛二等奖。只不过家庭条件比较差,当然还有他个人的原因,当时可能是受到欺负什么的,那也不一定要拿着锤子去砸同学吧。很多时候,我们会重视孩子一个方面的培养,但是一个孩子进入社会后,他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注重一个方面,长期来看就可能酿成悲剧。这个事情,我们大家一定要重视!

学习动力对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习动力、学习环境和学习能力这三个因素非得要排个序,我认为学习动力是第一位的。一个孩子他要是不爱学、不想学,他学习得不到成就感,或不相信自己能学好,或从来没见过学得好的学生是怎么样的,那个学生长什么样,他有什么结果,他是不容易有动力的。这讲的是学习动力,是一个人的内因。

(待续)

学而思教育教育理念分享: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塑造品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