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程思政与工科专业教学相融合

发布时间:2023-02-15 15:15:52

浅谈课程思政与工科专业教学相融合
摘要:工科专业课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强、人文关怀少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课程思政与工科专业教学的高质量融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科专业;教学融合
20205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开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1]《纲要》指出: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对于工科课程来讲,工科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在人文关怀上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才更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本文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课程思政与工科专业教学相融合进行探讨。课程分析
工科专业课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具有两个优势:一个是小班授课,教师可以和学生深入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提高教学效果。另一个是教师可以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大大增加学生的接收程度和理解程度,使得教学更具有厚度和温度,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2-4]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工科类专业主要是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型人才,所以专业教学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5-7]传统的高校课程教学,往往只重视书本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思政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工科专业课教师更应该重视思政,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将来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要充满感情,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联系;教师要积极提高教学水平,让思政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提炼出思政元素,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教学自然而有效。
课程思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新的课程观,而应视为一种全新的思想工作理念。课程思政绝不是任课教师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思政教育,而是教师在授课中全方位灵活、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如果用做菜来比喻教学的过程,那么思政教育就是调料,味道在而不显形。
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工科大学生来说,不要只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使其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元素设计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深层次学习,在熟悉授课内容的同时不断发掘专业知识中新的思政素材,并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统一专业课的显性教育和思想政治的隐性教育,使其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师应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提升个人思政素养,绷紧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这根弦。(一)工程伦理学教育
工程伦理学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包括纯粹的技术,还包括生态、人文和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工程师必须具备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工程伦理学教育作为工科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对学生的培养是否全面。工程伦理学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把伦理作为重要元素溶于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观和塑造全面的工程文化,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最终使得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可以忠诚于职业共同体,具有合格的技术和追求工作效率的精神。
首先,教师要改善工程伦理学教育环境,让学生可以跳出学习本身来分析和处理问题。
然后,教师要更新工程伦理学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进行的全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教师要优化工程伦理学教学模式,注重从实践和案例中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工程伦理意识。(二)工匠精神教育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理念,从工程师的角度来说就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教师要将工匠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教学过程中,培育出具有工匠精神并担负民族复兴使命的新时代人才。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教案的编写到授课的过程都要精细,为学生做好榜样。
然后,教师要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实验课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寻找答案,培养一种创造精神。
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案例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工作态度、规范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三)家国情怀教育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素养和品质,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首先,教师在课程中要能够使学生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有5000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根据史料记载:中华民族在科学、文化、艺术和经济等领域都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然后,教师在课程中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记在心里、落实于行动中。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的尊重和深厚的文化的传承。
最后,教师在课程中要引导学生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个人梦想融入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因为个人家庭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好国才好,国好家更好。(四)使命担当教育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入并突出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历史、发展现状、相关行业的现状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等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我国艰难的奋斗历程以及当前所取得的良好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带领同学们充分领略智能制造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智慧,加强同学们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国道路的信心,增强同学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思想认同。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得学生在逆境中不消沉不动
摇,在顺境中不骄傲不急躁,耐得住寂寞又经得住风雨,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然后,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担当的能力。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宽广心胸,进而敢于担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时期是一个人学习知识的黄金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生不仅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正确运用所有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小结
本文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提取了工程伦理学、工匠精神、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四个思政元素,探讨了如何在工科专业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融入思政元素。既要种好课程教学这块责任田,还要守好思政教育这段渠,实现课程思政与工科专业教学的高质量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张广才.课程思政推行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路径[J].昌吉学院学报,2020(02:30-34.[2]刘泽林.“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20(01:98-101.[3]卢黎歌,吴凯丽.课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三重逻辑[J].思想教育研,2020(05:74-78.[4]于桂花.“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5:27-29.[5]冯译冉,孙志勇.讲好有温度的疫情防控思政课的三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50-51.[6]杨晓东,甄国红,姚丽亚.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关键问题之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5:68-75.[7]于桂花.“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5:27-29.作者简介:
赵明(1986),男,硕士,工程师,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工作。Email****************

浅谈课程思政与工科专业教学相融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