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发展脉络

发布时间:2011-11-25 19:32:41

 1. 萨伊定律与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萨伊是18 世纪末和19 世纪初的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他认为,商品的买卖实际上只是商品和商品的交换;在交换中,货币只是在一瞬间起了媒介作用;卖者得到了货币,马上又会购买商品,所以卖者同时就是买者,即供给者就是斋求者。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不论产量如何增加,产品都不会过剩,至多只是暂时的积压,

市场上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一定是相等的,这就是著名的萨伊定律。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是对萨伊定律的全面论证。其基本观点是:由于价格机制是健全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该模型主要内容包括:总产出等于总供给,总供给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工资的灵活变动使劳动力市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从而使总产出量达到最大;利息率的灵活变动使投资与储蓄趋于一致;货币数量决定总需求,并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价格水平。

2.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对宏观经济学的古典学派进行了带有革命性质的批判,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其标志是1936 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凯恩斯革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从稀缺资源最优配置转移到怎样克服资源闲置问题上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常运行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中;政府应采取积极干预经济政策,促使充分就业的实现。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有效需求理论。

20 世纪40—50 年代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得到后人的进一步拓展,便之不断完善和系统化,从而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这些拓展主要体现在希克斯和汉森同时创建的“IS-LM1 模型”、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说”、托宾对投资理论的发展、索罗等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克莱因等人对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发展。在众多经济学家的努力下,日趋完善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也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

3. 新古典学派与新凯恩斯学派的争论

20 世纪70 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滞胀”现象,严重地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既不能在理论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令人信服的解释,又不能在实践上提出有效的政策措施,其内在合理性和可解释性遇到了根本性的挑战,古典学派和凯恩斯理论的“综合”因而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怀疑,其中以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影响最大。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在理性预期下,市场能够自动出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没有必要的,这又回到了古典学派的主张,因此理性预期学派也被称为“新古典学派”。

由于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的理论主张和新古典学派基本一致,货币主义往往也被看成是新古典学派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凯恩斯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在吸取了理性预期的某些研究成果后,出现了“新凯恩斯学派”。目前,宏观经济学的争论主要在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之间展开,其争论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和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两个方面,而且这种争论还将继续进行下去。宏观经济理论的学派之争是宏观经济学的又一大特色,这也是与微观经济学不同的地方。

经济学家们很早就关注宏观经济繁荣与衰退交迭出现的经济周期现象,并且在经济学发展历程中,各个经济学流派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对经济周期波动现象进行解释。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等经济学流派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的原因和本质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经济周期主流理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不断更迭着,繁荣与萧条的交替现象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仅19世纪中叶至二战前这段时间西方经济学家就提出了数十种经济周期理论。每一种经济周期理论都是以前一种经济周期主流理论对实际经济周期的解释出现了功能障碍后兴起的。

1古典经济学的市场经济无危机论

市场经济无危机论在工业革命初期,作为工业资产阶级代表的萨伊等古典经济学家虔诚的相信资本主义是最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在经济人、最大化原则、市场出清和充分竞争等隐含假定下,萨伊认为: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萨伊定律,因此而得出结论是储蓄会全部用于投资(I=S),产出和就业仅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即使可能出现暂时的局部的生产过剩和失业危机,但从长期看来绝对不会发生全面过剩的危机。萨伊和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家都相信自由的市场制度可以解决自身的需求,政策主张宣扬自由放任。但是应该注意到萨伊发布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萨伊定律时,资本主义中还没有出现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2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古典经济学思想无危机论即市场能达到一般均衡实现充分就业。这种幻想在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萧条中破灭了。此理论布恩那个解释大萧条现象并且在理论上提不出任何政策见解。

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经济周期理论,是从心理因素角度来论证它。包括“编辑消费倾向递减”“流动性偏好”“ 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等”。凯恩斯认为在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阶段中,繁荣和恐慌是经济周期中两个最重要阶段。在繁荣后期,由于资本家对未来收益做乐观预期因而使生产成本逐渐加大或利率上涨,投资增加,投机分子购买过多使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经济危机后,资本边际效率难以恢复,银行家和工商界无力控制市场,因而投资不振生产萎缩就业不足商品存货积压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把心理因素引入经济周期模型,但心理因素的作用是通过实物因素如资本来发挥作用的,理论上很好解释了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危机,认为经济大危机原因是投资不合理过度等。即生产过剩产生的根源。凯经济周期的外延被相继的经济学家扩大,使之理论功能解释功能增强。

3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第一个公开打出反凯恩斯革命的旗号,其现代货币数量论,几乎重新恢复了古典货币数量论(费雪方程)的权威。即关于货币供应是外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总量经济活动系列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货币供应量的扩张锁导致的短期就业和产出增加以及长期的价格抬升是由于货币实际余额效应发挥作用以及工人和企业主货币幻觉产生的结果。(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存在缺陷导致政府大量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此理论是为了弥补这个理论缺陷而提出的。他们反对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来选择政策和组合政策的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单一货币规则。着与大量的实证结果存在矛盾。

而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产物——中性货币政策,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唯一目标。使用该政策国家物价稳定经济良好,因此此对经济危机解释功能欠佳,但也有其实际意义。

4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均衡经济周期理论)

穆斯《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首次提出理性预期概念。卢卡斯用理性预期代替弗里德曼的适应性预期。因为适应性预期意味着经济主题对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而采取的资产组合调整存在系统误差和较长滞后效应。理性预期假说则是经济主体根据已知的信息做出的最优预期,并隐含的认为预期误差本质上是随机 的。该理论坚持货币中性论,坚持危机具有随机性。对经济周期评价是并非需要干预的扰乱,而是经济正常增长过程的一部分。对经济周期中危机的解释功能体现在认为危机是自然产物无法避免。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出现以后,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派,在二战后大约保持了20年的极盛时期。60年代后期起,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滞胀”,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难以做出解释,未能提出有效的经济政策。于是,宏观经济学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 1)非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开始复兴。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货币数量理论的复兴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逐渐成为凯恩斯经济学的有力挑战者。其次,以林德伯克为代表的新一代瑞典经济学家的宏观经济学也开始复兴。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在宏观经济领域又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由于理性预期学说的兴起及其影响的扩大,出现了新凯恩斯主义。他们以粘性工资和粘性价格假说为出发点,对非自愿失业问题和生产过剩问题作了新的解释,同时还致力于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寻求一个新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这就是信息的不完整性、不对称性和滞后性。 2)非均衡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经过贝纳西等人的努力,形成了一个非均衡经济学体系。 3)对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视野显著地扩大了,引入了人力资本、非技术因素等,特别是重视了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诸如产权问题、交易成本问题的分析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宏观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的结合,使宏观经济研究出现了新的格局。 4)政府失灵问题引起了较大的研究兴趣,出现了从金融政策角度或从公共选择理论角度进行的新的理论解释,这些研究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宏观经济学范围。



  一、古典经济周期理论 



  从18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人们一直信奉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的思想。凯恩斯主义革命使得古典主义的经济理论受到了怀疑,不过,古典主义为现代的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提供了基础。古典主义假定工资可以灵活调整,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总需求对产出没有持久的影响和始终存在的充分就业是古典模型的主要缺陷。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使人们对古典的传统理论失去了信任,由于古典模型认为劳动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的充分就业的状态,无法解释当时大量失业的存在。并且,不能将连续近4年的产出下降归因于对生产函数或劳动市场的外生冲击,相反,下降的总需求似乎是萧条的主要原因。现实经济和古典模型的不一致,导致凯恩斯提出了总需求导向的模型,为现代需求导向的周期波动理论提供了基础。 



  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中指出,古典主义关于价格和工资可以灵活调整的假设不符合一般情况。如果价格不能灵活调整,总需求的变化并不能使价格迅速调整到供需均衡的状态,而是会导致产量的变化。因此,在价格水平不能灵活调整的假定前提下,凯恩斯认为总需求的不稳定导致了经济的波动。 

  凯恩斯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归结为《通论》中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人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降低,从而使得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短期中出现衰退。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人们受盲目乐观情绪支配,往往过高地估计了产品的需求、价格和利润。并且人们之间互相影响,某企业经营者因对未来的乐观预期而增加与他有关联的货物和服务的需求,就会带动其它企业经营者也相应增加需求,从而导致过多的投资。然而,扩张导致资本品需求增加,资本品价格上升,从而资本边际效率下降。而且,随着收入上升,货币需求增加提高了利率,使一些项目不能获利,这些因素对投资的扩张产生了向下的压力。随着经济转而向下滑动,悲观情绪蔓延,股票价格也将下降,人们财富的减少又导致了自发消费的下降,厂商积压了过多的存货从而缩减生产。在乘数机制的作用下,萧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三、货币主义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 



  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凯恩斯认为不稳定的自发消费和投资支出是经济周期出现的主要原因,因而,凯恩斯的追随者们把注意力集中于控制总需求上。这种观点是通过逆经济方向的需求管理政策来熨平经济波动,努力维持经济稳定。繁荣时,通过增加税收或减少政府购买给经济降温;衰退时,通过减少税收或增加政府开支拉动经济复苏。理想状态下,相机抉择的宏观政策如果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则可以稳定总需求,保持充分就业,消除周期波动。然而,20世纪60年代,凯恩斯主义受到了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的批判。经济周期理论进一步发展,由原来的利用政策熨平波动转到寻找周期波动的原因。 



  在对经济周期的解释上,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者一致认为总需求的不稳定是经济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歧在于货币学派认为总需求不稳定是货币供给的不稳定造成的,将经济的周期波动完全或主要归结为货币数量的变动。弗里德曼与施瓦茨合著的《18671960美国货币史》(Friedman and Schwartz1963)和他们出版的一系列书籍和文章,展现了货币数量、经济行为和价格水平在几十年中的系统关系。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在长期中,经济系统是内在稳定、趋向充分就业的,价格的调整最终会使产出重返自然率水平(Friedman,1968);然而,在短期中,由于人们具有货币幻觉,货币当局政策的不稳定导致了总需求波动,从而引起了经济的不稳定,实际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出现偏离。这和早期经济学家强调的货币中性不同,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中性只在长期中存在,在短期中货币供给的变化导致总需求的波动进而影响了产出水平。 



  货币学派主张按照单一规则(simple rule)制定货币政策,避免中央银行为了减轻衰退或政治目的而任意频繁地改变货币政策。他们认为,由于经济政策发挥效应存在时滞,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但不会减轻经济波动,反而有可能加剧波动。而且,财政政策还具有挤出效应,政府投资将会减少更有效率的私人投资,带来浪费。因此,类似于古典学派,货币学派主张自由放任。货币主义学派提出的一些重要理论和观点为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理性预期学派所吸收并加以拓展。 



  四、理性预期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1.理性预期和货币幻觉理论。理性预期学派批判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没有微观基础,他们继承了古典主义的市场出清、经济当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并引入理性预期,即经济主体根据当前可利用的一切信息形成对某个经济变量未来值的预期。在对经济周期的本质认识上,卢卡斯提出了不完全信息的货币幻觉理论,将货币供给变动看作外生的需求冲击的源泉,认为预料不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是价格和产量波动的驱动力(Lucas,1972)。他假定厂商收集经济中其他产品价格的信息有困难,存在暂时的信息障碍,以至于厂商不能清楚地了解其他市场正在发生什么。如果货币供给增加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但是由于信息不完全,生产者无法区分是一般性价格水平还是他所生产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上涨,可能误认为是市场对他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上升导致的相对价格水平的上升,于是会扩大生产、增加投资以增加供给。然而,当发现经济系统中其他商品价格都在上涨、生产成本等幅度上升时,厂商将减少投资到正常水平,恢复原来的生产规模,这样就产生了经济的波动。

 

  五、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对经济周期本质的阐释 



  信奉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对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模型提出了质疑,并且修正了传统的模型,使得理论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现代经济事实。早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工资、价格是固定的,关于这方面他们并没有做出解释,现实经济发展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工资、价格水平都是变化的。新凯恩斯主义弥补了这一不足。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提出工资和价格粘性,认为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水平既不像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所假定的一成不变,也不像古典主义假设的那样能够灵活调整,而是缓慢变化的。他们仍然坚持了市场非出清的凯恩斯主义观点,借鉴了理性预期、微观基础和自然率假说等内容,在经济周期理论领域做出了创新性研究。 



  新凯恩期主义的主要贡献是指出不稳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都是产生经济周期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于总供给冲击导致经济周期波动,与古典经济学的解释相同,即劳动市场或生产函数的实际变化改变了企业在既定价格下愿意生产的产品数量。对于总需求的不稳定,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论述和原来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很类似,都认为私人消费、投资支出的不稳定是总需求不稳定的主要来源,不过,与原来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显著不同的是,新凯恩斯主义还强调了货币需求,认为货币不稳定也是经济不稳定的原因之一。总需求的不稳定导致经济周期波动是因为短期中名义工资和价格的粘性。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在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面对经济系统中的需求冲击,由于频繁改变产品售价具有菜单成本(menu cost),通常并不会立即改变产品的销售价格,而是首先选择提高产量,因此,价格水平并非迅速调整而是缓慢变化具有粘性的。面临总需求冲击,小的菜单成本导致了大的经济周期波动(Mankiw,1985)。在劳动市场上,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对于某个给定时期,工人们面临着工资合同的约束,这决定了短期中工人们的名义工资变化缓慢。由于名义工资具有粘性,在产品市场出现需求冲击时,实际工资将偏离劳动市场均衡状态对应的实际工资水平,从而实际失业率偏离充分就业的自然失业率,实际产出也就当然偏离了潜在产出水平,即产生了经济波动。不过,在长期中,所有合同都可以重新签订,价格和名义工资都可以根据供给、需求状况灵活调整,因此,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认为,在长期中,价格和工资能够充分对总需求变化做出反应,保证经济系统的实际产出回到自然率水平。不过,菜单成本论只考虑了调整价格的成本,却忽视了调整产量的成本,而且,现实经济中的菜单成本太小,难以解释经济大萧条那样大的经济波动。 



    六、结论 



  由于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原因非常多,通过对各个流派关于经济周期的不同理论的介绍,可以看出并不是哪一个独特的因素引起了经济周期,这几种理论都提供了对经济周期的不同角度的理解。经过争论和验证,很多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比如价格是逐渐调整的,总需求和总供给都是重要的,总需求的不稳定可能来自消费、投资支出和货币供给很多因素等等。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特定的情境分析,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既有可能是消费、投资等总需求的构成部分,也可能由技术进步和其它的总供给冲击因素,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政策出现偏差也会导致经济波动。但是在关于政府是否应该采取经济政策应对宏观经济中出现的周期波动,仍然存在分歧。然而,世界各国政府在面对经济系统中出现的大起大伏时都无一例外地会积极地进行干预。 

宏观经济学发展脉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