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发布时间:2020-04-22 02:52:23

苏州市立达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共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miǎn( )怀 qīn( )佩 扣人心xián( ) 海市shèn( )楼

2.下面这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这个周末,夜暮降临,你在金鸡湖吗?那一场美轮美奂的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落下的瞬间,几乎所有人都在婉惜,至少在三年内,这样的美景就看不见了。因为星港街隧道开工建设,持续了八年的欢乐与骄傲被突然叫停。这台水上戏建成时曾有国内“三最”,规模最大、技术水准最高、表演原素最丰富,正是这,让苏州人的周末多了一份精采。

3.根据要求在横线上默写出课文内容、作者或篇名。(10分)

①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白居易《池鹤》)

②_______,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渔家傲》)

④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赵翼《论诗》)

⑥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_______》)

⑦_______,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⑧爱惜芳心莫轻吐,_______。(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4.名著阅读。(4分)

①在横线上填写《水浒传》第六回回目。(1分)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_______误入白虎堂

②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读后回答问题。(3分)

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哕唣。”

“那汉”、“这客人”和“你这客人”分别指的是谁?

5.品析下列诗歌并回答问题。(2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经典名句,说说其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36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6-9题。(共9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遏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 ( )

A. 足肤皲裂不知 B. 中有足乐者

执策临之(《马说》) 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 D

月余卒(《人琴俱亡》) 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7.下列四句话,哪一项的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2分)( )

A.弗之怠 B.何陋之有 C.当余之从师也 D.缚者何为者也

8.选文中有几处环境描写的句子,请选出一处,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9.作者以自己的求学经历来勉励马生,却为何谈及“同舍生”?请结合选文说说你的理解。(2分)

阅读下列文言故事,翻译划线句子。(4分)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土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②外舅:岳父。③率(lǜ):标准。

③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a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10.①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②遽抚掌日:“惜乎,击之不中!”

阅读《孔乙己》(节选),完成11-13题。(共8分)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闻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板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1选段中有一句自然环境描写,找出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2分)

12说说划线句中作者为什么强调“放在门槛上”和“放在我手里”,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3.小说中围绕“钱数”的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如:“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洒”、“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你认为“四文大钱”是不是“四文铜钱”?请结合上文说明理由。作者为什么写孔乙己都用“大钱”而写掌柜却用“个钱”?(3分)

阅读《于细微处雕琢》,完成14-16题。(6分)

①含有瑕疵的璞,经过细致的雕琢,才能成为温润的玉。普通的木头经过认真的刻镂,才能成为价值不菲的工艺品。每个人只有重视细微处的雕琢,才能在小处做出不平凡的大事。

②老子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生活中,许多人专注于丰功伟绩,不屑于细枝末节。其实,只有在小处留心,默默雕琢细微之处,才能成就大事。袁隆平便是如此。他专注于杂交水稻的培育,留心每一株稻穗的状态,关心每一块试验田的情况。他没有去投资创业,而是像老农那样,专注于水稻的生长,默默地培育着水稻。常常一天下来,他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正是他的细心察看与思考研究,超级杂交水稻才应运而生。

③世界上不缺这样的细察者。歼-15舰载机研发项目总负责人罗阳,每日行走在车间,虽只做审查核对交流之事,却是使歼-15舰载机实现从陆地想海洋飞跃的一大功臣。乔布斯是出了名的完美主义者,他总是“锱铢必较”,才创造了世人瞩目的苹果产品与创业传奇。正因为他们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最后才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盲目地立下干大事的理想却从不小事上努力,许多大学生因放不下架子不愿意做小职员而求职不成,待业在家。太多的人因缺少“于细微处雕琢”的精神而困顿遗憾与失败之中。

④然而,于细微处雕琢并非鼓励我们安于小事,胸无大志。我们应该在做小事与成大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争取在细微处创造奇迹。

⑤于细微处雕琢,让我们勤恳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扮演好每一个小角色,于细微处开出夺目的花朵。 (本文有删改)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5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6以下选项中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2分)

A.“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阅读《浙江的感兴》,完成17-20题。(9分)

(1)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只记起了一些片段: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去曹娥江头看潮水,随着小舅舅到河埠头石桥边的馆子里吃馄饨,那样好吃的馄饨,后来似乎再也没有吃过。如此等等,连不起来,而且越来越模糊了。

(2)于是我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

(3)这一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边,又有幸去了绍兴,看到鲁迅故居,还在咸亨酒店里喝了加饭酒,并且站在门外吃了一串油豆腐,上年涂了厚厚一层辣酱,吃着吃着,心里感到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欢这乡土的。

(4)这里主要的色泽是黑与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严谨、素净。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像那间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既有严厉老师的戒尺,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在门前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

(5)水是浙江灵秀所在,是音乐,是想象力。

(6)在鲁迅的艺术素描里不是也有这样的黑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么?多么朴质,又弥漫着多大的温情!你看他用笔何等经济,总是短短几句话就勾画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处境,而同时他又总是把这处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气氛之内。他是最严肃的,又是最温情的,这就使得他最平常的叙述也带有余音,富有感染力--他的闰土成了我们一切人记忆中的童年好友。他的乌篷船成为我们每个人梦里的航船,他的忧郁、愤怒和向往也成为几代读者难以排遣的感情。

(7)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

(8)回到杭州,又是另一番景色。1981年我第一次来,忙于游览名胜,但也抽时间陪一位老友去追寻他年少时代的踪迹,走了一个旧的市区。像是有一家过去很有名的布鞋店,那里依然卖着素净而又雅致的黑面白底的舒服鞋。接着进入一家咸肉店,面前是一条长长的洗得白白的本柜台,上面摆着十几块干干净净的咸肉,随你挑选。这铺子的旧式建筑有高的屋顶,店堂里空空荡荡的,没有现代肉店那种血淋淋的屠场味道,人们从容选肉。大刀切下去,一段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起。

(9)这次重来,我很想再出去看看那些犹有南宋遗风的街道和店铺,却始终不得空几,只在汽车里匆匆看了一下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在我游历过的城市里,我总觉得杭州是最富于中国人情味的,即使车站旁边的闹市也闹而不乱,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却不拥挤,同时有一些老铺子老字号还以传统的礼貌待客。

(10)杭州难分市区与郊外,环湖的大道既是闹市,又固西湖在旁而似乎把红尘洗涤了。任何风尘仆仆的远来人也是一见湖光山色而顿时感到清爽。

(11)在阳光下,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幽。这次因为就住在湖岸上,朝朝夕夕散步湖畔,总算把湖的各种面容看了一个真切。清晨薄雾下,黄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沉沉夜色下则只见远岸的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千变万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而是素描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12)在湖岸散步的时候,抬起头来,看到了环湖的群山在天边耸起,也是淡淡的那抹青色。然而它们都引人遐想,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没有人能把西湖看的轻飘飘的,它是有性格的,从而我也看到了浙江的另一面:水固然使它灵秀,山却给予它骨气。

(取材于王佐良的同名散文)

17阅读文章最后三小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感受到的西湖有哪些特点?(3分)

18.文中第(8)小节作者写了初次游览杭州的经过,有什么作用?(2分)

19.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试分析它们写法上有何不同。(2分)

①这次因为就住在湖岸上,朝朝夕夕散步湖畔,总算把湖的各种面容看了一个真切。清晨薄雾下,黄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沉沉夜色下则只见远岸的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

②远眺西湖,我似乎看到东坡当年站在船头,把手捋须,把酒邀月,对湖吟唱的情景;又似乎看到当年许仙、白娘子在船上相遇,在船上的对白以及往后发生的种种故事。这些伴着西湖,成为千古不衰的美丽传说。 (编者改写)

20.第(6)节中说到鲁迅“他是最严肃的,又是最温情的”,请结合《有的人》诗句具体说说鲁迅的“温情”表现在哪里。(2分)

第三部分 作文(40分)

21请以“那一瞬的回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所在学校、班级及真实姓名。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