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

发布时间:2014-10-08 12:44:15

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详情解读

一、 背景及提出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大批农民工返乡,经济面临硬着陆的风险。为了应对这种危局,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和充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此后,一些媒体和经济界人士仍将其简单地解读为“四万亿计划”。

20099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有人把一揽子计划简单说成是4万亿投资,这是一种误解。

二、 十大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三、 实施效果

(一) 积极影响

一是对拉动全社会投资和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中央“快重准实”的总体要求,各地各部门迅速完善落实中央投资项目组织、政策、监管三大保障体系,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在中央扩大投资政策带动下,全社会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9个月全社会投资增长33.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农业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民生工程投资均同比大幅增长42%—72%。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9%,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个和2.8个百分点。

二是为进一步加强“三农”和改善民生夯实了基础。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善、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了一大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在今年四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截至8月底,已建成1.1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改造农村初中校舍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建成廉租住房27万套、开工建设126万套;解决227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沼气项目247万户、农村公路20万公里、农村电网各类线路10.3万公里。

三是积极推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把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中央投资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安排200亿元中央投资用于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明显加快,重大装备自主化工作积极推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开工建设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抓手,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城市污水垃圾设施及配套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建设。截至8月底,已建成污水处理能力518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1.6万吨/日,形成节能能力标准煤669万吨、节水能力1.31亿吨。

四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开展。着眼于缓解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长远发展增强后劲。哈大、武广、南广、贵广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加快建设,投产里程近1500公里。南水北调等大中型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已基本建成近1500个大中型水利项目。公路、机场、城市电网改造有序推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方针,加快川地震灾后重建,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截至8月底,已完成投资5050多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0.5%,实现了时间过半、投资完成过半。其中,城乡住房投资完成规划任务的73.4%,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成40%以上,原定的三年目标任务有望在两年内基本完成。

随着包括4万亿元投资计划在内的一揽子计划有效实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实践证明,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一揽子计划是及时的、有力的、有效的。下一步,4万亿元投资计划在执行中,要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三农”,更加关注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关注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

(二) 投资四万亿的消极影响

1对投资四万亿的理解与思考

政府为何投资四万亿,经济界各有说法,有的认为政府缺乏经济概念,投资额度太鲁莽。有的说政府投资额度大是想经济见效快。

学术界部分观点:众所周知,中国是美国国债和外汇储备大国。美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不顾世界各国的反对大量发行美元,导致美元在世界范围内数量急剧增加,根据供求关系,随后导致了美元世界范围内贬值。这便导致了各国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间接缩水。据有关数据估算,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亏损约合6000亿美金,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正好四万亿左右。美元大量发行,而中国说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实际上基本属于盯住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国印钞,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中国也只有印钞,根据缩水额度定为四万亿。这四万亿说是财政拨款地方配套资金,而四万亿相当于当年财政收入的80%,财政收入有多方面的用途,单公务员开支公费报销就占额巨大,实际上政府拿不出四万亿,一是中央政府无法发行国债,4万亿国债短期内要卖出去是不可能的,二是当时正处在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通道,突然拐弯放松银根的环境不具备,因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正在进行,突然拐弯,等于五年的努力功亏一篑,三是民间力量有限,短期内依赖民间投资,社会集资更是不可能。所以最有可能就是央行印钞,以满足各地方政府的投资需要,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数据显示,自四万亿投资政策以来,2009M2增速高达29.7%四万亿本来是想维持汇率,而美国又逼迫人民币对外升值,这势必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实际当年国内货币贬值高达14.6%

2四万亿投资的财富再分配效应

四万亿投资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投放向市场,导致短期内市场上的流通货币量明显上升,根据供求原理,市场上货币增多,会导致在国内表现出货币贬值,即通货膨胀,国民储蓄的隐形缩水,即购买力与通货膨胀前相比下降,这从另一层意思上讲,这四万亿的投资从某种意义可以说有一部分是拿着整个国民的钱汇集在一起进行投资的。而政府拿了这四万亿都往哪些方向投资呢,这决定着这些投资的财富的最终流动方向,参考附录以及表我们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比例是投向了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性建设,从表象上看,这些投资尤其是西部人烟稀少的铁路、公路建设,是国家为了消化水泥、钢筋等维持国民收入的重大产业的产能过剩。而更深层次分析,则是四万亿的很大一部分财富流向了这些产业的经营群体,而这些群体在社会中本身就是占上层阶级的群体,四万亿通过通货膨胀相当于有一部分是从全体公民强行取得投资,而又集中投向了这些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群体,双重影响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据有关数据显示,一些和这四万亿投资相关的产业巨头在四万亿投资后的2009-2011年间的利润和营业额陡增。而作为普通居民消费者随着通货膨胀的持续,自己的存款加上利率虽然名义上货币量增加了,但扣除通货膨胀率,财富增长反而是负值,这势必会导致财富的再分配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3四万亿的挤出效应

通过分析附录四万亿的投资去向概览表和表我们还可以发现,这四万亿资金的主要去向是流向了国有企业以及与政府相关的垄断性产业,这样这些国有企业和垄断性产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资金支持,势必会扩大生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量购买设施和基础性建设原材料,短期内导致相关材料和设施的短缺供不应求,很自然的结果是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大幅度上涨,而作为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本来应对市场变化的环境适应能力就弱,原材料涨价势必导致这些相关民营企业利润下降,资金链吃紧,这样他们为了维持经营,只有想尽办法融资、贷款,而作为中小型企业本身信誉度不比大型国有企业,这势必会导致一部分民营企业的破产和倒闭。这是其一,其二,随着四万亿投资的通货膨胀效应逐渐显现,物价上涨又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为了遏制CPI的上涨,自四万亿投资以来,连续十几次上调存款准备金,而存款准备金的每一次上调,意味着有很大一部分资金被收紧,不能用于放贷,作为银行,能够放贷的资金减少,他们首先会限制这些信誉度不高的民营企业的贷款,而优先满足信誉度高的国有企业,再加上国际市场不景气,需求急剧下降,导致订单量骤降,这又使得本身就处于不利地位的民营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四万亿投资以来大量浙商纷纷宣布破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这便导致一些民营企业的投资环境极为不利,民间的流动资金没有出路,转而投向房地产行业,进一步加剧房地产过热高度泡沫化,国家为了控制这种局面,又开始全力打压房地产行业,现在中国民营企业的出路在何方,这不是我们学生所能左右和研究的,需要国家领导和高层经济学家谨慎详细研究,及时拿出方案和政策。

認為此方案帶來的過量貨幣供給作為原因之一導致了2010-2011年消費品價格、房價上漲等通脹現象[9]。也有人認為此刺激計劃帶來了巨大的地方債務[10][11]

四、 总结

通过对四万亿投资的出台背景,投资额度,投资去向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于在当时我国面临的经济危机的决心及对策思路是正确的,也确实对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在具体的细节分配和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分配比例的不适,四万亿投资用于基础性建设的资金和额度过大,虽然刺激了原材料的消费,也拉动了经济增长,但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对中小型企业的挤压。而用在刺激内需上的投资则相对显得偏小,刺激居民消费的内需方面相对微弱。又如在投资额度的确定上略显“生猛”,投资额度确定偏大,给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这在当前也得到了验证。

解读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