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2010年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2-02-07 13:57:54

二届三次职表大会暨2010年工作会议文件之一

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2010年工作报告

201023

邱蕴琦

同志们:

这次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2010年工作,动员全体干部员工同心协力,知难而上,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实现集团公司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自治区国资委及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领导下,集团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确保持续安全为首要任务,以深入推进由外延型发展向内涵型发展转变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和支线机场建设发展为强大动力,以服务人民群众和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战略重组工程、资源整合工程、支线强区工程、管理型机场建设工程和非航业务开发工程,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优异成绩。

——安全形势基本平稳。保持了基本平稳的安全运行态势。包头机场、鄂尔多斯机场分别以98.55%98.28%的符合率通过了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安全审计;赤峰机场、乌兰浩特机场、锡林浩特机场通过了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航空保安审计。

——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全年机场航班放行率为99.9%。呼和浩特机场旅客满意度调查得分为3.99分,各机场全年未发生重大旅客投诉事件。

——运输生产快速发展。集团公司全年共运营航线122(国际航线5条、地区航线1条),通航城市53个,参与运营的航空公司20家(外航4家)完成旅客吞吐量555.9人次,同比增长44.4%增速继续位列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成员机场之首完成货邮吞吐量2.3吨,同比增长10.8%;保障运输飞行6.2架次,同比增长26.9%。其中,呼和浩特机场旅客吞吐量完成289.9万人次,全国排名升至第35位。

——支线机场品质提升。8个支线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66万人次,占集团公司生产量的47.9%,较上年同期增长53.9%。其中,包头机场已突破107万人次,呼伦贝尔机场已突破53万人次,锡林浩特机场增速达158%2008年停航4个月),赤峰机场增速达101%支线机场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总额为298.44万元,同比增长123.5%,继续保持现金流为正。包头机场、呼伦贝尔机场实现了盈利(含中小机场补贴)。

——经营基础不断夯实。集团公司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不含鄂尔多斯机场),同比增长24%,保持了较快的收入增长速度。实现利润总额-2.17亿元,增亏51%亏损增加一是由于生产运营资源不断补充使折旧费用增长了3267万元,二是由于员工数量增加及收入水平提高使人工成本增长了3616万元。这些都是我们为增强积累能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也为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战略合作稳步推进。集团公司与蒙古国成吉思汗机场结为友好机场,与蒙古国航空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与二连浩特市、阿拉善盟、兴安盟、巴彦淖尔市霍林郭勒市等地方政府就机场建设及经营管理进一步深化合作;与满洲里市政府就航空市场开发事宜达成一致;与首都机场地产集团共同开发临空地产。

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管理

一是建立了集团公司四级安全目标体系,使所有岗位的安全目标得到分解;对外与驻场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对内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单位的领导责任和岗位责任二是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将呼和浩特机场列为安全管理体系(SMS)试点机场,各机场已初步完成安全管理体系融入《机场使用手册》工作。三是完善预案、组织演练、加强检查、重点布控,顺利完成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安全保卫工作。四是学习、宣贯《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明确自身定位、顺应管理变革。五是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教三项行动”,共发现一般隐患592项,整改完成498项,整改完成率为84.1%。六是以开展两项审计为契机,提升支线机场安全管理水平。七是积极防控甲型H1N1流感,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完善应急预案,制定防控对策和工作流程,有效防止了甲型H1N1流感在机场的蔓延。八是坚持持续改进,呼和浩特机场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复评审核,取得新的认证证书。

(二)凝聚多方力量,促进运输生产发展

一是组织召开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试点总结研讨会,不断加强地方政府、航空公司与机场的合作;参加第十五届世界航线发展论坛,与全日空、大韩航空等10家航空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加入东北腹地和环渤海地区机场合作联盟,为实现机场间的合作共赢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继续争取各盟市政府的支持,2009年盟市政府共提供航线补贴1.18亿元,为航空市场开发和运输生产发展提供了动力。三是自治区政府出台《国际(地区)航线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安排国际(地区)航线开发资金1000万元推动国际航线发展,增加了呼和浩特至乌兰巴托航线密度,开通了呼和浩特经郑州至香港定期航线,恢复了呼和浩特至首尔包机航线。

(三)整合机场资源,探索支线机场建设发展模式

一是稳步推进区内新建机场整合工作,民航局正式批复在阿拉善盟开展通勤航空试点,集团公司与阿拉善盟行署签订了合作协议,负责机场建设和运行工作;已签订二连浩特机场委托经营管理协议和阿尔山机场重组协议,其中,二连浩特机场将于20103月正式通航;与霍林郭勒市政府就霍林河机场委托建设与经营管理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二是完成《新建支线机场建设经营指导手册》编写工作,为探索新建支线机场建设经营管理模式、形成可复制的支线机场低成本管理体系做出了有益地尝试。三是与首都机场地产集团合作,成立内蒙古首地房地产开发公司,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开发赤峰旧机场土地。

(四)加快管理型机场建设步伐,提升经营品质

一是明确自身定位、发展战略及战略目标,从经营管理、建设发展、支线强区及呼和浩特区域枢纽四个维度构建集团公司战略体系。二是完善经营绩效考核体系,实现了经营绩效全覆盖。三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将预算考核纳入成员企业绩效考核范围;强化资金管理,采取置换贷款利率的方法每年节约资金成本近800万元。四是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000万元,历时两年的民航局安全专项整治Ⅱ、Ⅲ类投资项目已全部完工并顺利投入使用(Ⅱ类指安全保安项目、Ⅲ类指飞行区保障项目)。五是加强资产管理,盘点接收呼和浩特机场扩建资产3894项,资产总额14.19亿元;推进招投标采购管理,共节约资金236万元。六是推进非航资源开发工作,制管理办法,规范工作流程,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各专业公司积极拓展市场,提升机场商业开发品质。七是完成呼和浩特机场国际货运库区地上建筑物拆除工作和站前广场征地拆迁工作,正在积极办理相关手续。采取多种措施广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呼和浩特机场全年节电61万度,节水24万吨。

(五)深化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提升人力资源价值

一是开展中层管理人员的考核和续聘工作;开展中层管理人员交流轮岗与基层管理人员挂职交流;组织765人参加2009年度管理岗位竞聘资格考试;完成支线机场定岗定编工作。二是以“创新机制,尊重历史,目标明确,逐步到位”为指导思想,率先在包头机场和通辽机场开展薪酬改革试点工作,平稳过渡后向其他支线机场全面铺开,顺利地完成了支线机场薪酬改革工作,健全了集团公司的薪酬激励机制。三是完善培训制度体系和培训课程体系;加强关键岗位人才、内部培训师和支线机场民航特有专业人才的培养。

(六)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推进党建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抓住机遇谋发展、创新机制促改革、完善体系防腐败、以人为本建和谐”为主题,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增、调整和补充了部分基层党组织;组织开展“两优一先”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制定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细则,强化监督手段,提升纪检监察水平。四是畅通诉求通道,妥善处理信访问题,10月份投入使用的总经理信箱、党委书记信箱和工会主席信箱已经收到31封员工信件,全部回复。五是召开工会会议,坚持厂务公开,不断深化民主管理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大力推进班组建设。六是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引导服务青年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集团公司连续第三年获得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四好”领导班子荣誉称号,被民航局授予“2008年度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被自治区评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航站楼工程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和2009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飞吧,飞吧,中国民航》荣获“全国产业(行业)系统职工歌咏比赛”金奖和创作二等奖;集团所属各单位也获得了多项荣誉。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我们共同的骄傲。

2009年,集团公司在国内经济发展困难、航空需求有所减弱的形势下,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安全基础不稳固,安全管理仍需加强。13,乌兰浩特机场发生航班漏卸沙袋事件。220,乌海机场发生航班货舱门货舱防护网事件。329520,呼和浩特机场发生精神病人进入机场控制区并强行登上飞机事件和无证人员进入机坪控制区两起事件。1121,包头机场发生旅客登错飞机并造成航班清舱延误事件。122呼和浩特机场发生配餐车刮碰航空器事件。这些事件影响了机场的安全运行,暴露出了持续安全理念没有深入人心、岗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工作流程存在疏漏等问题,要引起各级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二是建设呼和浩特机场区域枢纽与建设支线强区战略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不强。长期以来,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决运力短缺、加快机场建设、争取现金流平衡等工作上,在建设呼和浩特机场区域枢纽和建设支线强区战略方面,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系统的措施。在政策层面,我们虽是华北局支线航空的试点,但在发挥试点作用、争取政策支持方面力度还不够。在操作层面,呼和浩特机场在建设航线网络、完善中转功能等方面,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枢纽还有很大差距;建设支线强区战略还没有形成具体目标和指标体系,还仅是一句口号和一些不够系统的经验。

三是集团公司负债较高,现金流短缺,经营品质急需提高。截至2009年底,集团公司负债13.62亿元(不含鄂尔多斯机场),每年需偿还利息6000多万元,可支配现金流缺口高达1392万元,资金不充足、经营压力大对集团公司的发展后劲和持续发展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近些年来,集团公司运输生产实现了快速增长,收入也相应地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亏损额逐年增加,累计亏损已达5.4亿元。虽然我们正处在发展积累期,成本费用增长有其客观性,但也反映出管理水平不高、经营品质亟待提升的现实问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四是非航业务收入虽略有增长,但与航空性业务收入增幅差距拉大。金融危机、非航空性收入单一等因素影响,非航空性收入增长缓慢。去年,集团公司航空性收入增幅42.4%,与运输生产增幅同步,但非航空性收入增幅仅为8.9%,剔除地服公司机务、站坪等因素,商业性非航空性收入增幅更只有6.2%收入结构发展不平衡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上述问题不仅是2009年存在的问题,也是近几年在发展中一直面临的难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当前的形势和任务

属地化改革以来,集团公司各项事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支线机场建设、运营、管理、发展等方面初步形成了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团公司保障安全飞行52年,保持了持续安全的态势。二是2003年至2009年,集团公司旅客吞吐量实现年均36.8%的增长,航线增加了93条,通航城市增加了31个,航线网络初具规模,航空市场日渐成熟。三是集团公司经营管理能力显著提升,总资产与属地化前相比增长了5.3倍,达到34.99亿元;营业收入实现年均增长26.2%(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托管后财务口径,2006年至2009年数据)。四是累计筹集30多亿元建设发展资金,支线机场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五是在全体干部员工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团结向上、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这些成绩是在以董志毅同志、韩志亮同志为总经理的两任领导班子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是我们这些年坚持不懈谋发展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员工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这些成绩是今后事业发展的基础,我们要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把这些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010年,内蒙古民航事业的发展总体形势好于去年。有利因素有:一是中央确定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增加航空运输需求尤其是国内航空需求。二是国家采取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稳定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旅游业发展等措施,将有力推动民航发展。三是自治区经济增长已连续8年保持全国领先,人均生产总值连续6年保持西部第一,为自治区民航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四是自治区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将有助于改变区内机场发展不平衡现状。五是建设民航强国战略进程的稳步推进,将促进民航机场特别是支线机场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和挑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存,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牢固,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二是国际航油价格走高和美元汇率波动带给航空公司的风险将传导至机场产业。三是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和投入运行对民航业的冲击将逐渐加大。四是空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恐怖主义威胁依然存在。五是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平衡、人民增收步伐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等矛盾和问题,制约着自治区民航事业的持续快速均衡发展。

总之,我们要对发展形势和自身状况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和认识,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要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更加周密地做好各项应对措施。同志们,我们新一届班子认为:发展不足是集团公司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是我们长期的、首要的任务。我们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机遇期,虽然困难还很多,但发展的基础是稳固的、形势是有利的、前景是广阔的。只要我们勇敢面对现实,认真谋划未来,团结一心,艰苦拼搏,坚持发展、发展、再发展,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有了发展的共识和决心,我们就要把战略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按照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战略调整要求,结合自身发展特色,我们明确了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到2015年,将呼和浩特机场建成区域性枢纽机场,机场运营效率进入国内同层级机场前列,机场经营品质明显提高,支线机场运营管理国内领先;将集团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机场管理集团。我们预计,到2012年,集团公司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100万人次,呼和浩特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50万人次,全集团EBITDA将实现 1.14亿元,届时,集团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相对充足,经营环境明显改善,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将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开局之年。做好2010年各项工作,对实现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集团公司2010年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领导下,保持发展战略和制度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促进由外延型发展向内涵型发展转变,更加注重提高安全服务品质,更加注重提高经营管理品质,更加注重统筹实施建设呼和浩特机场区域枢纽战略和建设支线强区战略,实现集团公司平稳快速协调发展。

贯彻这一总体工作思路,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把保持增长速度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近年来,集团公司运输生产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但这是在低起点上的高增长,高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澄清一个观念,增长和发展是不能等同的两个概念,我们绝不能单纯地追求速度,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我们的发展是走不远的。但我们也没有停下来调整发展方式的条件和时间,我们必须抓住难得的机遇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务求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第二,把提高安全质量和服务质量结合起来,切实提升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安全服务品质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安全是我们的生命,确保持续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服务是我们的产品,是竞争力的体现,直接关系到集团公司的形象和顾客的利益。在快速发展中抓好安全质量和服务质量,也就抓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提高安全质量与提高服务质量要互为条件、互相推动、齐头并进。抓好这两项工作,不仅在于先进的理论和完善的体系,更在于思想意识的到位和持之以恒的执行,坚持从基础抓起,坚持持续改进。

第三,把分类经营与集中管控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发展的制度保障能力。提高经营管理品质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的另一重要内容。集团公司下辖机场较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必须采取分类的办法进行管理,要针对不同性质的机场确定不同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策略。以前我们已经区分了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今后还要细分支线机场,不仅要按照吞吐量的级别来分,还要找找机场之间的共性,研究机场群的特征,我们只有从多个角度把问题认识清楚,才能开出最对症的药方来。集中管控的目的是管出效益、控住风险、促进发展,集中管控不等于高度集权,我们要进一步梳理明确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的责权利关系,牢牢把握集团公司战略中心、投融资中心、绩效管理中心和风险控制中心的定位,以战略管控为导向、以财务管控为重点、以制度体系为保障,强化职能部门对成员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功能,打造适度集权、充分授权的服务型集团公司,确保成员企业实现安全管理、市场开发、运营管理的主体功能。

第四,把建设呼和浩特机场区域枢纽战略与建设支线强区战略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发展的均衡性。近些年,呼和浩特机场作为省会机场、干线机场,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今,区内支线机场发展方兴未艾,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迎头赶上。然而,呼和浩特机场的区位条件无法与国内主要枢纽机场比肩,自治区支线机场所处状况参差不齐,总体竞争力仍较弱。我们认为,集团公司的发展应当是一个机场群的发展,要把发展呼和浩特机场和发展支线机场一同提到战略的高度,实施两项战略并举,确保机场间既定位不同又分工明确,努力实现枢纽机场与支线机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集团公司的整体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五,把发展生产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发展的协调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国家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企业发展生产,提高效益,也是为了保障和改善劳动者的利益,让广大干部员工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发展生产和改善民生是确保企业和谐稳定的基础,企业要在发展中不断解决问题、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让员工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实惠,这样的发展才是和谐的、稳定的、可持续的。我们各级管理人员要切实提高认识,要实实在在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把提高员工收入、为员工创造更多发展机会作为中心大事和重要业绩,在本单位战略落实过程中,要明确提高和改善民生的目标、指标和措施。

三、2010年工作目标与工作安排

2010年各项工作目标是:

安全目标——积极推行安全绩效考核,以责任落实、风险管理、信息管理、教育培训等要素为关键考核指标,实施机场运行管理的全程控制,确保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全面实现民航局下达的安全目标。

生产目标——完成运输飞行起降8.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760.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1.9%36.8%40.0%各机场的生产目标是:呼和浩特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371万人次、包头机场实现150万人次、呼伦贝尔机场实现76万人次、鄂尔多斯机场实现70万人次、赤峰机场实现25万人次、锡林浩特机场实现19万人次、乌海机场实现17万人次、通辽机场实现15万人次、乌兰浩特机场实现11.5万人次、二连浩特机场实现6万人次。

财务目标——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同口径相比(不含建安公司)增长27%;实现营业总成本6.77亿元,同口径相比(不含建安公司)增长6.86%;实现利润总额-1.84亿元,比上年减亏3195万元。(不含托管机场)

服务目标——呼和浩特机场旅客满意度达到4.4包头机场、鄂尔多斯机场、呼伦贝尔机场旅客满意度达到4.0分;通辽机场、赤峰机场、乌兰浩特机场、锡林浩特机场、乌海机场、二连浩特机场旅客满意度达到3.95分。

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加强安全服务工作,确保持续安全

第一,全面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民航局确定2010年为“安全体系建设年”,各机场要全面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各要素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实现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按照《航空保安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的要求,各机场要推进航空保安管理体系(SeMS)的建设工作,逐渐形成空防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二,推进风险管理工作。一是前移安全防范关口,查找薄弱环节,尽最大努力提高识别和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二是制定统一的风险管理标准和工作措施,细化管理方案,完善工作环节。三是加强培训,逐步提高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和技能。四是将岗位对标和风险管理相结合,完善风险管理数据库。

第三,推进支线机场安全管控模式建设。一是以“目标先导,政策倾斜,重点掌控,考评兼顾”为原则,加强对支线机场的安全管控,探索有效模式,形成《支线机场安全管控手册》。二是持续开展安全管理知识培训,逐渐提高支线机场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业务指导,确保赤峰机场、锡林浩特机场和乌海机场顺利通过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安全审计。

第四,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一是推行标杆管理,以国际机场协会服务评价系统为参照系,制定目标、细化标准、动态督察、持续改进。二是推广机场无边界服务理念,组织驻场单位设立旅客服务促进委员会,统一服务承诺、统一服务标准,定期交流互查,及时解决服务问题。三是按照《民用机场管理条例》要求,加强对机场服务的统一协调管理,特别是加强不正常航班的联动服务。四是通过为航空公司提供优质的机组服务、飞机维修服务、飞机清洁服务和飞机引导服务,提升机场对航空公司的服务水平。

(二)深化管理型企业内涵建设,提升经营管理品质

第一,深入推进战略规划工作。一是以建设民航强国战略构想为引领,做好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内蒙古民航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提高中心枢纽的水平和档次,加强机场的布点和升级,争取将民航事业发展列入自治区产业发展规划,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发展合力。二是做好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战略对接,深入开展专项业务规划和职能规划研究,形成总战略的落地配套系统。三是加强对支线机场战略规划工作的指导,使其尽快形成定位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当的发展纲领,用以指导工作实践。

第二,加强管控制度体系建设。一是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管控制度对接,形成上下配套、系统全面、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二是研究明晰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的责权利关系,遵循打造服务型集团公司的目标,进一步减政放权,成员企业实施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投资管理、经营绩效、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和企业文化等职能管理,为成员企业轻装上阵、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制度平台和业务支持。

第三,着力提高经营管理品质。一是在确保业务量快速增长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航班运营品质,努力扩大航空性收入。二是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应收账款收账力度,加快现金回流速度;合理安排使用资金,采取“委托贷款”的形式,最大限度调配子公司资金,减轻集团公司债务负担;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刚性,提高其在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加强成本控制,2010年力争实现服务单位旅客总成本99元的目标,同比下降24%。三是在对支线机场进行收入增长率、EBITDA增长率、折算吞吐量增长率的经营业绩考核的基础上,增加每人工成本收入增长率(每人工成本收入=收入总额/人工成本总额)和每旅客EBITDA增长率(每旅客EBITDAEBITDA总额/旅客吞吐量)考核指标,既鼓励干得快,又鼓励干得好。四是完善成员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办法,在绩效考核与管理者年度绩效工资挂钩的基础上,实现考核结果与成员企业人工成本总额挂钩,增强绩效激励的导向作用。五是本着“倾向生产和经营必需”的原则,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重点做好除冰车辆购置、支线机场围界整治、围界监控试点等项目,积极申请民航专项资金补助。六是继续做好土地资源开发工作,完成呼和浩特机场站前广场土地征收和划拨用地手续办理,积极推动赤峰旧机场土地开发,早日实现以资源换资本。七是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监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八是利用新技术,探索新模式,降低能源消耗,力争使呼和浩特机场单位供暖面积年耗煤量比2008年下降7.5%,人均旅客耗水量比2008年下降10%,人均旅客耗电量比2008年下降30%2008年为基准年)。

第四,加强非航资源开发与管理。一是树立“以增收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推进标杆管理,确立非航空性收入与旅客吞吐量相挂钩的考核机制。二是加大呼和浩特机场航站楼招商工作力度,提高呼和浩特机场非航资源的开发与运营。三是发挥集团公司的整体营销优势和专业公司的专业经营优势,加强对支线机场非航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支线机场市场开发主体的作用,逐步建立适应支线机场发展的非航资源管理模式。四是加强对专业公司非航资源的管理,对新增资源引入适度竞争,提高资源利用价值。力争实现全年非航空性收入同口径相比(不含建安公司)增长16.3%

第五,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是建立呼和浩特机场监控中心、信息系统数据灾难备份中心和企业信息系统综合应用平台,稳步推进集团公司信息化基础建设步伐。二是加快实施重点信息化项目,包括建设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安全信息利用水平;建设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建设和完善文件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文件、经验、案例等知识的共享。

(三)实施组织分设,推进建设呼和浩特机场区域枢纽战略

第一,实现呼和浩特机场独立运行。呼和浩特机场与集团公司分离,实现独立运营,从而解决集团公司管控体系无法统一、呼和浩特机场管理主体缺位等问题。集团公司作为四个中心,将更加专注于各机场及各项业务的整体发展。呼和浩特机场作为集团公司的龙头企业,要继续深化管理转型,致力于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运营效率进入国内同层级机场前列,经营品质明显提高。

第二,加强建设呼和浩特机场区域枢纽战略。一是协调国航内蒙古分公司增加区内运力投放,引进天津航空公司在呼和浩特设立分公司,适时启动第三家基地航空公司引进工作。二是合理安排呼和浩特机场到三大中枢的运力,以深圳、乌鲁木齐等流量前15名的城市为重要支点,完善网络布局,逐步形成淡旺季均衡、时刻相对固定的品牌航线。三是强化呼和浩特机场运营保障能力,缩短飞机在呼和浩特过站时间,提高航空公司飞机利用率。四是完善客票销售、安检、行李等中转服务流程,提高中转效率,实现旅客在航线网络内的快速便捷通达。五是筹备开通呼京空中快线,及早应对高铁对航空市场的冲击。稳定香港、乌兰巴托航线运营,开通至韩国和日本的定期或包机航班。

(四)创新支线机场发展模式,推动建设支线强区战略实施

第一,继续研究完善建设支线强区的战略体系。一是挖掘内涵,从安全、运营、服务、通达性、便利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维度构建建设支线强区战略的目标和指标体系。二是结合民航局建设民航强国战略构想中关于“机场强”的九个方面的要求,明确建设支线强区战略的任务和举措。三是总结提炼近年来支线机场发展的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支线机场运营管理模式。

第二,积极推进支线机场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巴彦淖尔机场、阿尔山机场、霍林河机场的建设与咨询服务。二是落实通勤机场试点工作,做好阿拉善通勤机场的建设和运行工作三是配合地方政府共同争取通用机场航空运输试点工作。四是配合地方政府实施包头机场鄂尔多斯机场、呼伦贝尔机场、乌海机场、赤峰机场、通辽机场、乌兰浩特机场新建航站楼工程。在机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中,地方政府是建设主体,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协助地方政府争取民航专项资金,并为其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服务。

第三,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互动。以包头机场为试点,争取地方政府成立民航管理机构,将其作为统筹行业发展、协调各方关系、争取政策资金、开发航空市场和实施机场建设的主体。该机构下设机场建设指挥部和机场发展公司,指挥部负责“十二五”期间的改扩建工作;发展公司负责争取政府资金、运作航线补贴、开发航空市场。

第四,完善模拟航空公司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一是模拟航空公司将缓解运力短缺与方便人民出行结合起来,对于运力短缺的航线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对于市场条件成熟的航线要让利于民,降低出行成本,提升社会效益。二是区内航空市场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主要采取两种开发方式。一种是采取集团公司统一引进运力后,支线机场自主经营管理的“统一开发、分散管理”方式;另一种是从运力引进到航线航班经营管理均由支线机场负责的“自主开发、自主管理”方式。各支线机场可根据所处盟市政府的要求及自身状况自主选择,以便更好地发挥市场开发主体的作用。

第五,加大支线机场市场开发力度。一是成立市场开发规划小组,根据各机场运量层级和市场定位,制定35年市场开发规划,科学规划和开发区内航空市场。二是用足各级地方政府、航空公司、联盟机场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支线机场市场开发力度,确保旺季市场运力充足,淡季航线航班稳定。三是适时开通区内支线机场间串飞航线,挖掘航空旅游市场潜力,联通鄂尔多斯、包头与海拉尔这两个极具特色的旅游区,形成东西部优势互补。四是调整航班结构,减轻对首都机场的依赖,适时引入中联航,把南苑机场作为自治区通达北京的另一选择。五是启动包头机场基地航空公司进驻工作,推动包头机场由量到质逐步向干线机场迈进的步伐。六是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航线补贴和模拟航空公司航线收益,开辟新航线或加密航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六,加强支线机场运营管理。一是在新建机场的运营管理上,以托管方式为主导,调动地方和机场双方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减轻集团公司经营压力,待条件成熟以后再进行实质性重组。二是继续采取“1+1”模式实施新建支线机场经营管理过渡工作。三是新建支线机场要力争实现公安、消防、气象、医疗急救等公益性职能由政府和社会负责,降低支线机场运营成本,提高支线机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五)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第一,建立新建支线机场基层管理人才库。从集团公司本部选拔有知识、有能力、想作为的业务骨干,为新建支线机场的建设和初期运营做好人才储备,确保其建成后实现平稳过渡,为最终实现独立运营打好基础。

第二,继续做好岗位选拔聘任工作。一是协助支线机场制定专业技术序列岗位选拔聘任方案,真正打通专业技术序列通道。二是总结航空安保分公司技师岗位选拔聘任试点工作经验,推进集团公司本部其他单位技师岗位选拔聘任工作,并适时向支线机场推广。

第三,完善培训体系。一是初步建立管理序列、技术序列、操作序列分层培训课程体系。二是优化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突出全员培训,实行量化管理。三是整合集团公司培训资源,加强对支线机场培训工作的指导。四是重点做好关键岗位人才和新建支线机场后备人才的培训工作,为企业运营提供人才支持。

第四,科学制定人才储备计划。一是为新建支线机场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及定岗定编方案。二是坚持从外部引进人才,重点招聘高素质和民航特有专业的人才。三是集团公司本部以调整人员结构为主,不进行大规模招聘。

(六)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切入点,加强和改进党群工作和企业文化工作

第一,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一是继续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中长期整改项目,促进学习成果转化。二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核心,推动学习型企业的建设。

第二,加强和完善党组织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一是适时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实行党代会制度,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促进党内民主建设。二是积极推进“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四强党组织建设和“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四优党员建设。

第三,扎实开展廉政教育,切实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一是认真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吸取行业内、身边人的教训,提高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二是紧紧抓住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的责任制任务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环节的建设。三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健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

第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一是根据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创新企业文化的要求,修订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推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二是围绕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继续探索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的、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独具魅力的内蒙古民航特色的子文化体系。

第五,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和效率意识。职能部门要树立“正、勤、严、细、实”的良好作风,要多深入基层、多搞调查研究;要真抓实干、讲究实效;要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为基层服务;要公布服务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同志们,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航局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为引领,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保持发展速度,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品质,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一五”各项工作目标,推动自治区民航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2010年工作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