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下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3-19 19:42:39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作者在两篇短文中阐释的观点。

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

3.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4.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作者在两篇短文中阐释的观点。

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恐龙无处不在

1、导入新课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两篇,看看他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2、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科普作家。曾获代表科幻世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8岁那年开始创作,在1941年的《理智》中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原则”,其代表作有《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

3、写作背景

本课两文皆选自《新疆域》。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为了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恐龙灭绝的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大争论。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中受到启发,追寻恐龙灭绝原因,写成此文。

4、字词学习

1、读准字音

hái 皱(zhě) 难(jié) sù)

qī) 目(tún (ɡé) 射(yǎn

xī) (ɡuī) 带(xié) yī)

2、解释词语

俯冲:(飞机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力而形成的波状弯曲构造形式。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膨胀:由于温度升高或其他因素,物体的长度增加或体积增长。

熔化: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五、整体感知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六、梳理结构和说明顺序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2~14):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三部分(15):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2.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短文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围绕这个问题,引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七、探究说明方法

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恐龙的灭绝)生物学,(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

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行文严谨。另外还采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明白如话;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举例子:以“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来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打比方:“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列数字:“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八、品析语言

1.怎样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句话?

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得出恐龙曾遍布世界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困难,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地质学说有什么关系,一般读者很难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它们却有内在的关联。课文就是从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作者在文章开头的这两句议论,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其确凿的根据。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也常常会领悟到这一道理;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

2.“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这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一句话在文中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它表明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触角已经伸向另一领域。正是把恐龙化石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的思考,才使作者进一步追问:“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接着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明了“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这样又把本来的疑团推进了一步: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至此,才对本文所要阐明的中心议题正面作答。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先导。这对我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都应有所启迪。

九、把握文章主旨

仔细阅读课文,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本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说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第二课时《被压扁的沙子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本文对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种科学假说?

假说一:“撞击说”。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毁灭性的撞击,是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假说二:“火山说”。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使得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灭绝。

2.斯石英有怎样的性质?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为普通沙子,但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弹”非常缓慢,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另一方面,斯石英在很高的温度下,又会很快恢复为普通沙子。

斯石英“只出现在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它的形成来自于巨大的压力。

3.作者讨论斯石英的这些性质与开头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关系?

有,这是为排除“火山说”并确认“撞击说”提供科学根据。

二、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这篇短文说明的层次怎样? 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又分四层。

第一层(第56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10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13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三、通读课文,讨论探究

1.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之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生动,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5、精读课文,体会语言

1.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也许表示推测,说明现在的结论只是大胆的推测,目前还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

2.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可能表示推测,并不完全肯定,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能否把这句话中所有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删去后就不能强调只是一部分科学家持这种观点,就不能突出作者在下文的说明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

4. 他们在19893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确实一词充分肯定了科学家们的检测结果,语言严谨。

六、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本文的主旨?

本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产生、分布和特性等的介绍,证明了外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灭绝的观点,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七、速读课文,比较阅读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篇《恐龙无处不在》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

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2.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八、布置作业,仿写作文

请恰当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一下恐龙。(300字左右)

9、教学板书

部编版语文八下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