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和对策

发布时间:2011-11-01 17:57:14

论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和对策

一、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和分析

(一)企业造成流动资金紧张原因归属为企业之间的拖欠

(二)贷款困难也被视为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另一个实质原因

造成流动资金紧张的实质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价上涨吞食了企业一部分的资金。

2企业负担沉重。

3企业产品严重积压,以致资金额外占用过多,亏损加剧。

4固定资产投资在建工程规模过大,建设资金不落实,挪用企业的流动资金。

5在流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抽走部分流动资金搞第三产业,想借弥补亏损

6新税制出台以后,企业上缴相关税费也大幅度的上升

二、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市场意识,适时调整产品结构。

(二)树立资金成本观念,谨慎决策项目投资。

(三)严抓计划(预算)编制,严控资金流动。

(四)积极清理沉淀资金,扭亏增盈,盘活资金。

(五)正确制定商业食用政策和收帐制度,压缩应收帐款占用额

(六)认清金融市场发展方向,自觉补充自有流动资金。

三、建立资金监控指标体系,克服资金紧张

(一)通过计算现金支付能力指标,监控企业是否出现短期支付资金紧张。

(二)通过计算运营资金需求指标,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资金供求情况。

(三)通过计算运营资金指标,确定企业是否需要筹资、投资,以解决资金问题

论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和对策

潘心运

内容摘要实现流动资金良性循环,是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多年来,流动资金紧张始终制约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流动资金问题较前有增无减,持续不断地困扰企业。因此全面深入地分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对于搞好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局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试图从表层和实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资金成本观念 资金紧张 应收账款 企业流动资金 原因 对策

一、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和分析

第一,企业之间的拖欠是当前企业造成流动资金紧张原因,主要依据就是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及其流动资金比重不断扩大。言而总之:社会各界大多企业帐面“应收账款”余额之和与所有企业“应付账款”余额相互平衡,如果通过金融机构、市场作用,调节宽裕资金流向紧张的企业,企业资金紧张也会得到解决。因此,企业间的相互拖欠只能解释个别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而不会引起全面流动资金紧张,而为什么当前存在“全面资金紧张”依我所见是一些资金宽裕的企业因种情况使得资金流失不再多余,从而造成资金紧张,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寻求资金占用,流失的去向,以便找出对策。

第二,贷款困难也被视为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另一个实质原因,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近年来贷款较以前年有了很大的增加,之所以企业会有贷款困难的感觉,是因为贷款增长的进度赶不上生产增长进度,以使大量经济效益一般及亏损企业未能得到银行贷款的增量部分,此外,前些年被广泛应用的资金拆借和集资得到控制,而银行之外的规范化短期筹资也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综上所述,企业之间的拖欠及贷款困难只是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表原因,我们所要弄清的主要问题,应该是企业多余资金的占用情况及企业的生产发展速度是否过快,以至企业效益低下的问题。

从当前全社会各界的普遍情况看,造成流动资金紧张的方面以下几个实质原因:

()物价上涨占据了企业的一部分资金。由于物价上涨,导致资金的购买力下降,购买与上年相同数量的原料和职工薪酬,企业所支付的资金也相应扩大,这样,使得企业成本涨幅明显高于卖价的涨幅。而且与此同时,居民的消费指数上涨,恩格尔系数数值上升,加上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影响,企业职工工资上涨即使对亏损企业也能例外,这对企业流动资金的紧张也有影响。

()企业负担沉重。近年来,国有企业利息支出不断上涨,与同期利润总额比率也在增加,长期负债、离退休职工负担和富余人员负担也便企业喘不过气来,从营运资金的观点来看,这些造成企业经济效益降的原因,一直在直接或间接导致企业资金紧张。

()企业产品严重积压,导致资金额外占用过多,加剧亏损。许多企业在不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盲目生产不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导致企业库存增加,占压大量流动资金,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变慢,同时又增加利息费用和库存损失,由于销售量下降,使企业库存商品占用增长,随之而来的企业效益下降,因此除存货加销量使资金活动仍是当前企业改革中面临的严重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在建工程规模过大,建设资金不落实,挪用企业的流动资金。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未打定或根本没有铺底资金,资金不到位以及超预算严重,不仅拉长了基本建设战线,投资效益下降,而在项目建成后只好挤占正常的企业流动资金。

()还有一些企业,在流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抽走部分流动资金搞第三产业,想借弥补亏损,可是在缺乏科学决策和国家宏观调控情况下,这些资金非但没有赚回钱,反而造成亏损,致抽出的流动资金无法收回。

()新税制出台以后,企业上缴相关费也大幅度的上升,但企业实际经济效益并没有提高。事实上,一些企业用一部分流动资金贷款来交纳税款,这必然会减少企业的流动资金。

二、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对策建议

()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市场意识,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目前,我国企业的市场意识较改革开放之前确增强不少,但不少企业不作市场调研,不清楚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盲目生产不适销对路的产品,盲目做广告,以至于企业亏损,产品积压,造成资金紧张,对此类问题重要采取深化企业改革,促使企业不断增强市场意识,转销售型为营销型,重视市场调研,并据此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的方法加以解决。深化企业改革,要首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此要进一步深化财税金融外贸政策职能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社会保险制度,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并积极采取措施减轻历年来积累下来的国有企业亏损和债务包袱。对于资不抵债,经营无望的企业,该破产的破产,该兼并的兼并,组建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集团,增强其市场意识,大力调整企业的要素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方能彻底摆脱产成品积压的被动局面。

()树立资金成本观念,谨慎决策项目投资。贪大求全早已成了我国企业的习惯追求,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鼓励企业追逐产值的产物,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自负盈亏”日趋成为企业理财的重要原则,贪大求全而不顾财务后果的企业行为不再有其适当的生存环境。按照资金成本观念,企业无论使用负债资金还是自有资金进行项目投资,都必须从资金收益大于资金成本为条件,但不少企业一味追求规模扩大,这种习惯行为导致企业资金利润率较普遍低于资金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对于日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和投资规模过大造成的流动资金紧张,首先要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特别要压缩新开工项目,清理在建项目,确保不突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规模的宏观调控目标,其次,要加大国家对原材料、能源等基础工业的投资,增加生产资料的有效供给,另外不要加强对生产资料价格的指导与管理,从根本上这些问题的解决还要靠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改革改变那种只投资,不负责,吃国家“大锅饭”的局面,促使企业牢固树立资金成本观念,谨慎决策项目投资,方可避免本已十分严重的‘资金死滞症”的进一步恶化,将有限的资金用好、用活。此外,避免盲目投资也是减轻企业利息负担的重要途径。

()严抓计划(预算)编制,严控资金流动。编制计划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没有科学的计划就不会有科学管理,特别在当前企业经营环境不稳定的情况,编制计划显得十分必要,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企业计划不应限于一套,而应同时编制几套应急计划,计划编制过程应不断改变基本假设来测定各种变化对企业利润和资金流产生的影响,并对可能出现的诸如经济衰退、产品失败等重大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加以测算,以预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带来的影响及企业是否能够承受,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应付各种困难。

()积极清理沉淀资金,扭亏增盈,盘活资金。企业的资金沉淀,不仅表现为产成品和积压品应收账款余额过大,同时,也表现为固定资金闲置浪费和部分资金被用于非生产经营领域,所以当前企业应首先盘活存量资产,才会有必要的资金投入新产品研制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清理沉淀资金,除了积极清仓理库,催收账款,必要时还要考虑出售生产经营中并不十分必需的长期资产。对于被抽走搞第三产业的资金,应尽量抽回,地处城市中心的企业,也可考虑搬迁市郊获取土地差价收益,并以此作为彻底调整企业产品结构的契机。

()正确制定商业食用政策和收帐制度,压缩应收账款占用额。企业要通过考虑企业产品的市场状况,同时正确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制订商业信用政策,对各具体客户,根据其历史信用表现,现实信用能力等,确定信用限额,并以此控制向各具体客户供货的量,与此同时,还必须制订严明的收帐制度并将货款回笼,作为考核销售部门及销售人员业绩的一个主要依据。将应收账款额压缩在最小限额。

()认清金融市场发展方向,自觉补充自有流动资金。

正在进行的专业银行商业化转轨,意味着企业短期筹资能力将主要取决于金融市场的评价和判断,而越来越少并最终失去政府干预的色彩,为此,企业必须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多年来累积而成的流动比率偏低,尤其是自有资金占全部资金比重信仰的状况,为此,具体须做好两项工作,一要注意安排项目投资时妥善解决配套流动资金;二要提高企业积累,用于补充现有流动资金的比例。

、建立资金监控指标体系,克服资金紧张

()通过计算现金支付能力指标,监控企业是否出现短期支付资金紧张。企业资金紧张首先表现为企业缺乏流动资金,无现金支付。因此,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是监控企业资金紧张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指标。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一般通过计算企业在短期内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来确定。即:

现金支付能力=(货币资金+短期可变现投资+短期可收回票据)-(短期借款+短期应付票据)

如果计算结果为正,说明企业短期无资金支付困难;为负,说明企业将面临资金紧张和支付困难。通常在中小企业,一般用资产负债表中与上面各项对应的数值来计算。但对于大中型企业,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各项的计算范围和期限,如以半月或者10天内的以上各项的收支数值来计算等。

企业要根据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及销售活动特点,确定出自己应持有的合理现金支付能力数值的范围,也可以确定出现金支付能力和销售收入的比值,来做为检查和判断企业有无现金支付能力的标准。如果计算值高于合理值,则企业短期无资金支付困难。但过高说明企业有资金闲置。如果计算值低于标准值,则企业将出现资金紧缺。

  如果在某一经营期间,企业连续出现现金支付能力不足、资金紧张,就说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资金供求不平衡,需要分析和检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资金的供求情况。

  ()通过计算运营资金需求指标,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资金供求情况。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主要是由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资金供求情况的指标是运营资金需求指标。运营资金需求,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对资金的需求和生产经营过程对资金的供给的差额。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对资金的需求包括应收账款、预付款、待摊费用、存货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对资金的供给包括应付账款、预收款、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计算时要注意,凡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项目中未列入现金支付能力计算的项目,都应在计算运营资金需求指标时考虑。

运营资金需求=(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存货)-(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

  这就是说,运营资金需求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货、应收账款等资金占用项目对资金的需求,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应付款、预收款等资金供给项目满足之后,不足的、需要企业自己提供的生产经营资金。在一般情况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先垫付生产资金,然后通过销售收回货款,因此企业的运营资金需求为正。但在一些中介机构或者先收货后结帐的商业企业,运营资金需求为负也是比较常见的。这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一般不需要垫付资金。其它大多数企业,运营资金需求为正。

  企业应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确定出运营资金需求指标的合理数值或者确定出与销售收入的合理比值,作为检查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资金是否紧缺的依据。如果运营资金需求低于合理值,说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无资金困难,资金基本平衡。如果高于合理值,说明企业出现了新的资金需求,需要增加运营资金或者采取减少资金占用的措施,否则就会出现资金紧张或支付困难。

  企业运营资金需求高于合理值,要查明原因:是属企业存货管理不善,还是因企业收回账款不及时?是企业经营规模扩大的正常情况,还是企业产品销售不好、存货积压的不正常现象?通过分析,要确定企业是否需要增加运营资金(运营资本),即筹集长期资金来源。

  ()通过计算运营资金指标,确定企业是否需要筹资或投资,以解决资金紧张或资金闲置。运营资金指标,反映企业长期资金来源和长期资金占用之间的平衡关系。长期资金来源包括长期负债、资本金、公积金和企业未分配的实现利润等,企业的长期资金占用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等,运营资金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运营资金=(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

  如果计算结果为负,说明企业长期资金来源和占用不平衡,企业长期占用资金需求无长期资金来源做保证,其缺口必然来自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运营资金应该为正。这就是说,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既要保证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运营资金需求,又要满足长期资金占用,即运营资金为正并保持一定水平,才能保证企业无资金支付困难。

  企业的运营资金多少才算合理,要看企业的运营资金需求数值。运营资金至少要大于企业的运营资金需求,企业才能有现金支付能力。如果企业的运营资金数额满足不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求,则表现为企业现金支付能力为负。

  运营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求,要弄清原因:是长期占用资金过多,还是长期来源资金不足。如果长期来源资金不足,需要企业筹集资金。一般企业因长期资金占用过多而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最多。企业长期资金占用,如果没有足够利润或其他可长期使用的资金来源来保证,便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资金紧张。

  如果企业运营资金超过运营资金需求过多,说明企业有大量资金闲置,需要开拓新的投资渠道。在新制度下,对企业资金供求平衡情况的分析,主要是通过运营资金、运营资金需求、现金支付能力这三个指标进行。

由此可见,实行新的财会制度以后,并不是不需要对资金平衡情况的分析,而是资金平衡状况的分析和控制,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企业自身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资金监控机制,则很容易因资金供求不平衡而陷入困境。因此,建立新的资金监控指标和机制,是目前克服企业资金紧张状况的一项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熊瑶. 论当前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和对策  [J]. 江西社会科学, 2001, (07)

[2] 杨继瑞, 袁晓苹. 多家综合治理生产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探讨[J]. 天府新论, 1988, (02)

[3] 徐红红. 企业流动资金为什么‘紧’钟长鸣?[J]. 中国统计, 1996, (03)

[4] 徐红红. 企业流动资金何以“紧”钟长鸣[J]. 湖北社会科学, 1996, (03)

[5] 谭秉玉, 柏晓冬. 我省流动资金的供求矛盾及解决措施[J]. 学术交流, 1987, (03)

[6] 吴朝阳. 要帮助企业解决自有流动资金的不足[J]. 开放时代, 1986, (04)

[7] 俞丽生, 王蔓菁. 解决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对策[J]. 浙江学刊, 1990, (05)

[8] 张海, 李双科, 宋斌. 企业资金沉积与启动资金问题[J]. 学术交流, 1991, (04)

[9] 陈躬林, 李俊萍. 流动资金短缺原因及对策选择[J]. 学术交流, 1989, (05)

[10] 张庆仁, 徐向艺, 陈志军, 汤业国. 资金短缺问题的分析及宏观、中观、微观对策[J].
东社会科学, 1990, (04)

论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和对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