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亭名联赏析

发布时间:2012-04-29 17:19:12

中国名亭名联赏析

积素坠枝全作雨;
  悬流落涧半成冰。

  ——乾隆题北京中南海流杯亭

  五明招得薰风爽;
  七宝修成璧月清。

  ——乾隆题北京北海延南薰亭

  菱花晓映雕栏日;
  莲叶香含玉沼波。

  ——乾隆题北京颐和园万寿山谐趣园引镜亭

  云移溪树侵书幌;
  风送岩泉润墨池。

  ——·爱新觉罗·玄烨题北京颐和园谐趣园饮绿亭

  谐趣园系北京名园颐和园中之园,原名惠山园。饮绿亭为其中一水榭,曾名水乐园。本联构思奇丽:溪边树梢上一抹彩云飘逸而来,好像触及书房的帷帘;山泉随风流至,仿佛润湿了屋中的砚台。书幌,指书斋中的帷幔窗帘。墨池,洗笔的水池,借指砚台。联语赋与云、风以生命和动感,并与表示清幽、宁静的书幌、墨池融为一体,动中有静,清寂中又透着闹意。移、送、侵、润四字,恰到好处地写出了雅逸的意境,使景物充溢活力。)

  昼夜不舍;
  天地同流。

  ——太原难老泉边难老亭

  此联上联借用孔子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含蓄地点出了泉水的活力在于永不停息。下联摘自(《孟子·尽心上》)上下与天地同流,妙用移就格,着一字,把宇宙的运转和泉水的流动联系起来,意味着自然永恒,泉水日新。不仅切难老之题,而且予人以启发,大自然如此,人虽生命有限,亦应自强不息,以延缓衰老的到来。联语言约意丰,寓警策于平易之语中,堪称佳构。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朱彝尊题太原晋词贞观宝翰亭[唐碑亭](集句)

  唐碑即唐太宗为歌颂叔虞功德写的《晋祠之铭并序》,共1203字,竖立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叔虞, 周武王之子,名虞,封地在唐(山西翼城县西)。后其子燮父移居晋水(山西太原南)旁,改称晋侯,为晋国的始祖。其后唐国公李渊及李世民在晋阳反隋起义成功,建立了唐政权,认为是神功所致,遂在晋祠立碑颂功。此为集句联,出句集自杜甫《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为太宗所撰碑文,流传千古。对句集自杜甫《重经昭陵》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意谓太宗在开创基业时也曾身着戎装,带兵作战。一戎衣,《书武成》:一戎衣而天下定。孔传:一著戎服而来纣。一说,当作,一用兵而胜殷。后泛指用兵作战。全联以极为概括的语句歌颂了唐太宗的文才与武功。两句见朱彝尊《晋祠唐太宗碑题壁》诗。)

  佳日值春秋,对水郭烟村,回望平铺图画好;
  群贤聚觞咏,喜河声山色,一齐飞送酒樽来。

  ——·宋搢青题辽宁海城县茅儿寺多罗亭

  茅儿寺,位于海城县大新屯村东南的绣岭。始建于清初。乾隆年间建为佛殿,多罗亭则在山涧畔。上联写登亭所见。谓时值春和景明、秋高气爽,但见村庄历历在目,犹如幅幅山野乡村图不断展现。平铺,宋·张孝祥《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词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下联转写文人雅士群聚觞咏的风流情怀。前句用晋·王羲之《兰亭序》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之典。河声山色,动感、色彩俱现。末以一齐飞送酒樽来作结,美景与豪情共入酒樽,景醉人,情醉人。一个字,写出了河山的脉脉含情和对人的依依眷恋,灵气飞动,而境界全出。  

  野烟千叠石在水;
  渔唱一声人过桥。

  ——陶澍题上海豫园湖心亭

  湖心亭在豫园之南。乔锺吴《西园记》云:(大湖)湖心有亭,渺然浮水上,南北筑石梁九曲,以达于岸。此为亭周围景物最早的记述。,作者在上海任职时,上海还不完全脱离滨海渔村状态,河网纵横,蒲苇处,豫园前有五老峰浜(今福佑路),后有方浜(今方浜路),所谓野烟”“渔唱,正反映了那个时期自然经济的特点。此联描写了百余年前湖心亭周围景物,淳朴自然。缕缕炊烟弥漫,九曲石桥浸在清澈的湖水里;在渔人愉快的歌声中,游人悠闲自得地踱桥而去,写出了景色的清雅和野趣,十分诱人。

  游目骋怀,此地有崇山峻岭;
  仰观俯察,是日也天朗气清。

  ——陶澍题上海豫园一笠亭

  此联为道光五年作者任两江总督因公来沪驻豫园时所作。联语集王羲之《兰亭集序》句,抒发其登大假山时所见所感。上联意谓,此地有高山峻岭,可以放眼纵览,抒展胸怀;下联意谓,今日天气晴朗, 仰望天宇广阔,俯察万象森列,实极登临之乐。关于当时大假山之景观,《西园记》云:由萃秀堂出,右仰巨山,层崖峭壁,森森若万笏状,其金碧秀润之气,常扑人眉宇,遥望之若壶中九华,天造地设,几不知其为人力也。从麓而上,盘旋二三百步,陟其颠,视黄浦吴淞,皆在足下,而风帆云树,则远及于数十里之外,观至此,称大快。联语写出了亭景之不凡透露出作者游赏园景的高雅情怀与欢快的心情。

  树老化龙易;
  亭高得月多。

  ——戴锷青题上海嘉定秋霞圃即山亭

  上联描写了即山亭旁古木参天的景色,并通过联想,把粗大蟠曲的老树枝杆比喻成正在修炼的龙。一个字,贴切而富有动感。下联以得月多,来衬托即山亭的高耸,从而产生一种高远的意境。联语对仗工整。上联的化龙及下联的得月不仅写活了即山亭,更有画龙点睛之妙。

  时重文明,无用五更催梦醒;
  人知勤勉,借来一击报耕忙。

  ——苏局仙题上海南汇钟亭

  钟亭在南汇县城古钟公园,园内另有小沧浪、湖心亭等景点。联语咏钟,却不着一个字。出句的五更表珍惜时间,而对句的一击,方点出意。联用因果句式,因时重文明,所在无懒惰之人;因人知勤勉,所以钟声不必再用来催人勤耕,只需报告耕忙,使大家充满丰收之望。文字富于时代感朴实无华,且读来轻快流畅。 

  提笔四顾天地窄;
  长啸一声山月高。

  ——朱方题南京莫愁湖湖心亭

  恨我晚来游,只落得万柄枯荷,一湖秋水;
  问谁能不朽,除非是六朝儿女,千古英雄。

  ——王子实题南京莫愁湖湖心亭

  人言为信,我始欲愁,煞费思量,风吹绉一池春水;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这般结局,浪淘尽千古英雄。

  ——黄漱兰题南京莫愁湖湖心亭

  赌墅付传闻,叹青史成堆,千古河山棋一局;
  争墩笑多事,看画栋依旧,半湖烟雨燕双飞。

  ——孙文川题南京莫愁湖光华亭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色痴声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朱元璋题南京秦淮河风月亭

  秦淮河是长江支流,古称淮水。唐以后,传说秦始皇闻金陵有王气,遂凿方山附近的石坝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因称淮水为秦淮。河水横贯金陵城,六朝时,歌楼舞榭,骈列两岸,画舫游艇,纷集其间,是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寻欢买醉之地。直到明、清,秦淮繁华景象犹存。上联写山水,是背景。美好的峰峦河流,春风秋月,真是千百年来好地方。下联写游人,是主体。沉迷于乐声、美色、甜梦、情爱,是一辈一辈的痴呆之人!联语中”“两字各用了五次,以字反复强调秦淮河自然环境的优美,以字反复刻划秦淮游客的心态,末句是作者观察了千百年来历史情况后的结论。《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一味纵情声色,追求感官刺激,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势必造成心灵的空虚,理智丧失,所以作者发出几辈痴人的感喟。

  风篁类长笛;
  流水当鸣琴。

  ——何绍基题江苏苏州沧浪亭

  本联生动传神地刻划了沧浪亭内清幽的环境。构思奇巧,它把风中摇曳的修竹类比为长笛,又把流水喻作鸣琴。风篁流水长笛鸣琴的描写,给读者以雅逸高古的审美情趣。且用词造句十分洗练,富于想像。

  共知心似水;
  安见我非鱼。

  ——宋荦题江苏苏州沧浪亭

  这是一副写观景赏鱼之乐的对联。《庄子·秋水》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此联是代庄子答复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反问。庄子善于体会物情,通情以应物,故能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鱼乐我乐的境界。拟物法的运用反映了庄子观赏事物的艺术心态。作者就是沿着庄子的思路而作了回答。共知心是水意为用心去体会我和鱼都有生活在水中的共同认识,安见我非鱼意为怎么见得我不是鱼呢?联语从鱼与水的关系,生发感慨,所用老庄哲学之典甚恰切。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梁章钜题苏州沧浪亭(集句)

  沧浪亭原是五代时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的私人花园。北宋诗人苏舜钦以四万钱买下,加以改建,有感于渔父歌《沧浪之水》而命名沧浪。上联摘自欧阳修《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句。下联摘自苏舜钦《过苏州》诗: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联语的意思是自然界的清风明月给予人们的恩惠是不能用金钱计价的;同样,透过花窗望去,远山近水对人也是怀着深厚感情的。联语赋风月山水以人的感情,读来十分亲切感人。

  短艇得鱼撑月去;
  小轩临水为花开。

  ——齐梅麓[齐彦槐]题苏州沧浪亭

  上联谓,渔父得鱼之后高兴地撑船而去,被搅碎的池中月也随之移动,写出了渔父的快乐自在。短艇,借喻撑船人。下联谓,小轩紧靠流水是因为欣赏纯洁坚韧的梅花,突出了作者与园主的风格。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此处指沧浪亭。联语化静为动,动中含情,写得雅逸潇洒。下联出自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诗。)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齐梅麓[齐彦槐]题苏州沧浪亭

  沧浪亭,由北宋诗人苏舜钦改建旧园而成。南宋初年它曾一度是抗金名将韩世忠的韩园,其后屡有兴废,清同治十二年(1873),亭在原址上重建,为今亭布局的主要基础。上联赞亭之景美。用明月清风以概全貌。四万青钱指苏舜钦曾以四万钱购得,并整修为此亭。此由欧阳修《沧浪亭》诗明月清风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脱化而来。青钱,古代最小的货币单位,以红铜,黑铅,白铅铸制。下联颂亭主之杰出。诗人名将,指苏舜钦与韩世忠。无俦,谓同时代没有可以跟他们相比的人。如何将前人成句加以衍化组成上联,又如何联系亭的历史撰成下联,做到既赞景又颂人,读此联可悟联语写作之法。 

  百花潭烟水同清,年年画本重摹,香水因缘,合以少陵配长史;
  万里流风波太险,外外淄尘可濯,林泉自在,从知招隐胜游仙。

  ——薛时雨题苏州沧浪亭

  此联是薛时雨在同治十二年(1873)沧浪亭重新修葺后所题。上联独辟蹊径,以杜甫诗意提领,并以唐·杜甫的草堂与宋·苏舜钦的沧浪亭相提并论,由此显示苏舜钦在宋代诗坛上的重要地位。百花潭,指杜甫草堂。《太平寰宇记》:杜甫宅在成都西郭外,地属犀浦,接浣花溪,地名百花潭。”“烟水同清,既道出百花潭水沧浪亭水一样的清澈,又紧扣杜甫《狂夫》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原意。画本重摹,比喻两个古迹修葺一新。以因缘一句过渡。杜甫号少陵野老,苏舜钦曾任湖州长史,两人都字子美,相配同论,顺理成章。下联转入所题景点沧浪亭上来,通过流波太险林泉自在的强烈对比,得出归隐林园,寄情山水胜过飘忽不定,浪迹四方的结论。开瑞万里风代喻功名官禄。语出杜甫诗天际秋云薄,从西万里风(《雨晴》),安得万里风,飘飘吹我裳(《夏夜叹》)。流波太险四字谓世道险恶,是感叹人生之语,可谓警策之辞。

  缁尘,喻尘世污垢。,洗涤。林泉自在,呈现出人们在此悠游自得的神态。从知二字,道出这番感悟非突然而得,其间又蕴蓄着种种辛酸和矛盾。《楚辞》有悯伤屈原的《招隐士》篇,《文选》有借描述仙境以寄托情感的《游仙诗》,联语截为己用。

  苍松翠柏真佳客;
  明月清风是故人。

  ——唐寅题苏州狮子林真趣亭

  香水濯云根,奇石惯延携砚客;
  画廊垂月池,幽花曾照浣纱人。

  ——刘墉题苏州西子池亭

  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
  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

  ——苏州横塘驿站亭

  横塘驿站,位于苏州市西南横塘彩石桥东侧。亭面南背北,临水而筑,为古代邮驿仅存的一个。联语即景切情,通俗明了,但不落俗套。上联突出驿站主人的热情好客。东道,代指驿站居停之所。权当两字,写出东道主的谦恭之态,并与首句客到烹茶照应。下联写物叙景,但处处有东道主在。灯悬待月四字,写尽日暮到翌日黎明的整个时间过程,远映二字关照前句的灯悬,极富立体感。读此不难窥见如下画面:驿亭门院落的灯火,和院落客舍内的灯火,彻夜不熄,连远处的湖水都感受到了它的光亮和温暖。胥江指太湖及其支流。联语极富人情味,下联以景喻情的手法也运用得很恰当。

  招三两渔樵,春夏秋冬良夜;
  揽万千气象,雨烟风雪斜阳。

  ——秦效农题无锡鼋头渚落霞亭

从落霞亭中放眼远眺太湖景色,春、夏、秋、冬常可随手招二三渔父椎叟共同谈心(寓隐逸之意),也可看见太湖中雨、烟、风、雪的万千气象。良夜斜阳写的是黑夜与白天的变迁。联语通过渔樵气象,写出了太湖景色的独特,三两万千春夏秋冬雨烟风雪,对仗工整,用词概括精炼。一个字和一个字,写出了太湖的辽阔博大的气势。

毛泽东名联赏析

今年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他一生不仅写下了数量浩繁的文章和影响深远的诗词,而且撰写了不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感情深挚、语言凝炼的趣对名联,实是现代楹联中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今日读来,对我们仍有教育和启迪意义。
1913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撰写了一副自勉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该联对仗工稳,语言晓畅,把如何读书的道理和方法说得既明白又深刻。同一时期,他又撰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联,题赠堂妹毛泽建,勉励她在学习上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必有成效。联语撷取生活中的自然现象,颇富哲理和科学性,言简而内涵深邃。
1917年暑假,毛泽东游学至安化,欲拜访这个县城劝学所长夏默安。而这位老先生自恃有学问,傲慢得很。可是毛泽东三番五次登门,终于打动了他,接见时夏老出一上联让毛泽东对: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毛泽东当即随声应对: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这下联,毛泽东用了为公乎,为私乎,晋惠帝问蛤蟆的典故,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夏老先生的恃才孤傲。夏听罢自感有愧,立即以礼相待,与之谈诗论史,十分投机。临别时,他赠送8块银元给毛泽东做旅费。
蔡元培是中华民国的首任教育部长,辞官不做,到北京大学当校长,堪为一代师表。1940年蔡元培先生逝世,毛泽东题联挽道:学界泰斗;人世楷模。1944911,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于河南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壮烈牺牲,毛泽东为之撰写挽联:廿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里破碎山河,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此联对彭雪枫的赞扬、哀悼之情溢于言辞之中;重建祖国山河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令人憧憬未来,充满信心和力量。
在毛泽东的文章、诗词、演说、题词中,有很多对句实际上亦是一副副佳联。诸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刘胡兰题词)。特别是他的诗词名句,被人集句成联。如郭沫若集联曰: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尉天池集联云: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等。这些集句联对仗工稳,自然贴切,耐人玩味。(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李春碧)

名联赏析

1、此江若变作春酒 问余何事栖碧山
此联为19303月,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来采石游览,参观广济寺时所题。系集李白诗句而成。上联出自李白《襄阳歌》: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下联出自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一生爱好诗酒,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各地名山胜水,无不流连。广济寺位于太白楼之西,始创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旧名石矶院,又名资福院,香火极盛。此联题于此处,无论从李白诗意,还是结合当地景致,都十分贴切。
2、蓬莱文章建安骨 青莲居士谪仙人

此联为采石太白楼后李白祠正厅两侧木柱上所镌刻楹联,亦系集李白诗句而成。上联出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本意是称赞汉代文章和建安诗人的作品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富有遒劲之风。下联出自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一诗: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谪仙人本是贺知章对李白的戏称,意为李白天才绝世,非人世之人,当是贬谪凡间的仙人。李白对此称呼十分满意,多次在诗中自称谪仙。此联不仅巧妙地集李白诗句而不露痕迹,更妙在称誉李白之诗仙风采与绝世文才。后人读此联,便宛然可见李太白之潇洒风神。
3、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教先生低首;

韩荆州差解事,肯借阶前盈尺地,使国士扬眉!

此联为采石太白楼主楼一楼两旁抱柱上所镌的金字楹联,原系清代吴鼒撰,后由安徽省著名书法家葛介屏重书。 谢宣城指南齐诗人谢朓,是齐梁诗人的杰出代表。曾任宣城太守,后人因称其为谢宣城。其五言诗如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等深受李白推崇,故清人王士祯《论诗绝句》有云: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韩荆州为唐朝的荆州长史韩朝宗,有声望,喜欢识拔后进。凡是得到他赏识的文士,都能一鸣惊人,声名鹊起。李白曾写过《与韩荆州书》,有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之句,希望能得到他的褒奖。此联上联以问句起笔,感慨谢朓能得到李白的推崇,下联则遗憾韩朝宗不能慧眼识人才,不肯提携李白,致使李白那样的高士,竟不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一问一叹,写尽诗人一生的坎坷,令人读后,油然而生悲凉伤感之情。
4、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此联为姚兴泶所撰。上下联均出自杜甫诗句。上联世人皆欲杀出自《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李白晚年因接受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璘的邀请,加入其幕府,并为其写过一些歌功颂德的诗歌。后李璘兵败被杀,李白也受到牵连,被判长流夜郎。当时的处境是世人皆欲杀,只有杜甫这样的老友独怜才,可见二人相知之深,友谊之厚。下联出自《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在世人皆欲杀的情况下,依然故我;醉时纵然天子相呼,犹不肯上船,可见其狂士之态。此联借用杜甫诗句,并加上二字,活脱脱勾画出李白那种我行我素、纵情诗酒的狂放与豪侠之气。

5、扬波喷云雷,笔落摇五岳;

举杯邀明月,垂辉映千古。
此联为当涂县青山李白墓园中太白祠楹联,为赵朴初先生手书。四句均为李白诗句,惟最后一句因平仄要求改动一字。扬波喷云雷出自李白《古风其三》: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笔落摇五岳出自《江上吟》,原句为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此处为字数统一,删去前面修饰性的两个字。举杯邀明月则出自著名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垂辉映千古出自《古风其一》,原句为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此联集李白四句诗,生动地表现了李白诗歌惊天地、泣鬼神的雄浑气势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以及其辉映千秋的巨大影响,可谓生动贴切,匠心独运。
6、侍金銮,谪夜郎,他胸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什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身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原、汉曼卿、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人胸次;

踞危矶,俯长江,这眼前更觉天地空阔。试凭栏远眺,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白苎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这副长联共118字,是太白楼楹联中最长的一副,为黄琴士所撰。黄氏为泾县人,曾主讲翠螺书院。
此联上联说李白生平既曾有侍奉玄宗于金銮殿的显赫,又有被远谪夜郎的酸辛,但他生性磊落豁达,何尝对个人得失耿耿于怀?什么呀、呀、文章身价呀,都难以概括真实的他。数千年间,只有他能集战国时屈原的忠愤、汉代东方朔的狂傲、晋代陶渊明的旷达于一身。下联则由回忆李白转入自己在太白楼所见的景致与感怀。登临绝壁临江、千古一秀的采石矶,俯视脚下浩荡东流的长江水,顿时觉得江天浩渺,天地空阔。在此处凭栏远眺,怎么能无诗,怎么能无酒,又怎么能无李太白那样的高谈阔论,一抒胸中怀抱?在此高楼上就该盘桓个四五日,不仅仅要饱览牛渚明月、白苎浮云、青山烟雨,更要缅怀李太白之绝世才情与坎坷身世。
全联之妙就在于有历史,有现实;有景物,有情感。情景交融,胸襟开阔;诗情画意,快人快语,通过排比夸张,将眼前景与胸中情结合起来,一气呵成,感人至深。
7、有句思谪仙,争看炉火照天地;

此山腾傲气,岂惮鼻息吹虹霓。
此联为太白楼二层李白纪念堂横匾两侧楹联,系赵朴初先生自撰自书。上下联中各嵌进李白诗一句。上联中炉火照天地出自《秋浦歌十七首》其八: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下联中鼻息吹虹霓出自《古风其二十四》,原诗为讽刺斗鸡之徒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斗鸡者趾高气扬,吹出的气息都能冲上天,使路边的行人胆战心惊,可见其小人得志之态。这里赵朴老说,在此登临,心中不由想起李白描写冶炼工人劳动场面的诗句,仿佛看到被炉火映红的冶炼工人的脸庞,争看钢花飞溅的壮观;而翠螺山因为有太白楼在,也沾染了李白的傲气傲骨,又怎怕那些得意小人的不可一世。全联巧妙地嵌入李白诗句,表达自己对一代诗仙的崇敬、怀念与向往,堪称佳作。
8、击楫几登临,看白纻环来生成画稿;
推窗一凭眺,问青莲在否同放诗杯。
此联为清代彭玉麟所撰。彭氏字雪琴,湖南衡阳人。早年追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卒谥刚直。光绪三年(1877年),彭玉麟时任兵部右侍郎,捐俸重建太白楼。他十分喜爱采石山水,每年巡阅,必来此游览。
上联是楹联通常写法,即由景入手,说自己几度浮舟过此登临,只见白纻山等众山环绕长江矗立,远近高低各不相同,宛然一幅天生的水墨山水画卷;下联转景入情,写自己在此登楼推窗,凭栏远眺,不由问苍天:李太白尚在否?如能与他一起对酒当歌,畅抒怀抱,该是何等赏心乐事啊。只可惜斯楼依旧,江流亦千古,而斯人已难觅仙踪,想起他往日诗酒风流,怎不令人感怀惆怅。
9、胜迹画图中,莫辜负此日登临,倚山枕渚;
奇才诗酒老,忆记取当年犯放,动地惊天。
此联为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游览采石矶时所题。上联说自己置身于背倚翠螺山、头枕牛渚矶的太白楼上,见到山青水秀,胜迹如画,千万不要辜负了这大好河山;下联转入评论李白,说他一生奇才出众,又独好诗酒,曾写过多少惊天动地的诗歌文章,却生性狷狂,不谙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不幸晚年惨遭长流夜郎,这教训可值得记取啊。蒋氏是政治人物,深谙权谋之道,他除了以奇才诗酒老称誉李白外,更看到了李白在政治上的不成熟。这一点,也是和历来其他文人所见不同的。但太白楼既是东南名胜,李白又是这样一位飘然若仙的天才,触景生情,又怎不令人扼腕叹息呢。任何人想起白居易写李白墓的诗句: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都难免要为李白的绝世才情,多舛遭遇而同声一叹,蒋氏又何能例外?
10、公昔去长沙,笛吹黄鹤楼中,梅花默然;
我今望秋月,帆挂翠螺上下,枫叶纷纷。
此联上下联均化用李白诗句,但意思十分贴切。上联出自《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原诗为: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写的是李白在黄鹤楼中听笛时所触发的愁思。这里作者在联首用了一个字,表示那是发生在李白身上的往事。下联出自《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本来诗意是李白秋夜在牛渚江面上泊舟,想起东晋袁宏在此吟诵自己所作的咏史诗,恰巧被谢尚听到,十分赏识,从此声名日著的故事,不禁触景生情,感怀自己空有满腹才情,可惜却无人欣赏,致使平生抱负不能实现而生发的惆怅。这里作者加了一个字,表示自己追寻诗仙足迹,浮舟翠螺山下,来到太白楼,登舟望秋月,重新见到了李白当年见到的枫叶纷纷景致。风景既然如故,想来情怀亦如太白当年。梅花默然枫叶纷纷都无语,但它们所触发的人的情感却如丝如缕,胜过千言万语。上下联虽均出自李白诗意,但意境上一古一今,一诗仙一自己,既有对李白风采的怀想,又有自己和李白的心灵相通,用在太白楼,可谓意味深长。
11、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一代;
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
此联上下联说的均是李白平生最为人拍手称道叫绝的地方,可谓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如果说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高峰的话,那么,李白无疑就是站在这座高峰之顶的巨人。所以,用诗中无敌来赞誉李白,是毫不为过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只要有美酒,他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人们只要想到酒,就自然会想起李白,太白遗风亦因之名布千古。所以,用酒里称仙来形容李白也是历来大家的共识。正因为李白一生诗酒风流,作者才有才气公然笼一代之评。下联说,李白当年得到唐玄宗赏识,待诏翰林院。一次乘醉在金銮殿上,曾让高力士为其脱靴。晚年又曾身披宫锦袍,自金陵往牛渚玩月,与崔宗之等人在舟中饮酒畅谈,旁若无人。此等风采,何等令人向往,故作者说他狂名直欲占千秋。值得一提的是,力士脱靴虽然只是传说,未必可靠,但历来文人心知肚明,却宁愿信其有,就是因为代表了不向权贵低头的铮铮铁骨,大快人心,酣畅淋漓。正因为这样,李白之,非狂妄之气,乃是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傲骨,也是千秋万代人们所推崇的崇高品格。
12、万里大江来倚翠嶂高楼,月朗风清依旧;
六朝陈迹尽瞻锦袍遗像,天长地久犹新。
此联上联写出了太白楼风月江天贮一楼的气势与风光。江水回旋,波涛汹涌,拍打着岸边的石头;倚靠在太白楼上的栏杆处,依旧能见到皎洁的明月,沐浴到轻柔的微风。下联说,采石矶作为六朝京畿天然屏障,目睹了多少六朝的成败兴衰。瞻仰着太白楼中陈列的李白的锦袍遗像,仿佛又看到了风神潇洒的李太白在世。这种风采,历久弥新,可与日月争辉,能使山河增色。翠嶂高楼上的月朗风清,连接着的是李白的锦袍遗像所带来的天长地久。江山代谢,人世浮沉,庶民尘土,帝王亦尘土,惟有李白这样的诗仙才能不朽。此联之妙,全在于从李太白、太白楼,联想到了历史的沧桑兴替,令人读后不胜感慨。
13、莫上层峦,睹江水狂澜,洒不尽英雄涕泪;
聊倾蚁酒,听秋林落叶,感从来才子飘零。
上联说千万不要登上高山,因为登高望远,看到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淘尽了多少千古风流人物,让英雄人物也禁不住要洒下涕泪。下联说,在太白楼上,百无聊赖,倾满蚁酒,听着秋风中飘落的树叶,不由感慨自古才子亦如这秋叶般飘零。英雄涕泪,才子飘零,从来都让人心动。更何况自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又有多少英雄才子,怀才不遇,郁郁终生。在那种个人命运完全掌握在帝王等权贵人物手中的年代里,帝王的赏识,就是士子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唯一渠道。得则高歌,失即万事皆休。宇宙无穷,人生有限,个人是多么渺小。在太白楼上登高望远,有多少人借李白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千古英雄千古泪,由来才子自飘零,明月楼高,江湖日远,对酒凭栏,同声一叹。身世如浮萍,飘忽不定,这就是那个年代有傲骨的读书人的命运。所以,无论是英雄,还是才子,需要的都是知己的赏识。而那种知遇之恩,却可遇而不可求,又岂是个人所能决定的?零落成泥碾作尘,也就难免。
14、去日苦难留,须臾六十四年,觉浮生仕真若梦,游真若梦;

高风洵寡偶,上下三千余载,问何人诗可称仙,酒可称仙?

此联上联说时光飞逝,转眼间六十四年就过去了。回首往事,只觉得仕途真的如梦,交游亦如梦。总之是浮生若梦,恍如隔世。下联说李白高风亮节,难有匹敌。三千多年间,又有何人能象他那样,被人称为诗仙、酒仙?上联是慨叹,纵使多才如李白,亦只不过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闪光的一个石子,终究难以挽留住逝去的时光。所以才会有仕真若梦,游真若梦之感慨。但伟人终究是伟人,他的生命虽然难以再现,但诗仙、酒仙的风采却会长流人间,不会因为他肉体的消失而消失。所以,下联转而又说,从这一点讲,诗可称仙,酒可称仙的李白便可以没有什么遗憾。毕竟,古往今来,有几个人能象他那样千载留名呢?李白生前就已被人称为天上谪仙人,非寻常凡夫俗子可比。身后更是推崇者无数,能够集诗仙酒仙称呼于一身,的确是几千年间难得一见的奇才。此联之妙,在于将李白短短一生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虽不免有生命如花,转眼凋零的遗憾,但更有一份看破人生浮沉得失之后的旷达。
15、酒家何处?杨柳依垂,每当月白风清,胜地也应招子美;

潭水依然,桃花无恙,到此心旷神怡,前身或许是汪伦。

此联上联先以问句起头,因为李白生平最爱美酒,所以作者上来就问:何处有酒家?每当月白风清的夜晚,杨柳依依垂拂的时候,对着如此良辰美景,总不由想到,应当招来李白的好友杜甫,让诗仙、诗圣一起品酒、赏月、吟诗、畅谈,才不失为一桩赏心乐事。下联写道,桃花潭的潭水依旧象李白游览时那样清澈,桃花也依旧妩媚动人,自己到此只觉得心旷神怡,仿佛神游数百年,穿越了时空隧道,与李白在一起。或许自己的前身就是那个在桃花潭畔踏歌为李白送行的泾县汪伦吧。此联把美酒、良辰、风物、胜景,与人物联系在一起。无论是曾与李白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杜甫,还是李白笔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汪伦,都是李白的好友,都曾与李白一起留下一段让后人神往的佳话。这里,作者也禁不住神思遐想,自己也是李白的异代知音,或许前身还就是李白的同时代人,也曾追随李白左右,也曾与李白把酒畅话,醉歌抒怀呢。
16、谗起七言,千古才人千古恨;
快登百尺,一楼风景一楼诗。
此联上联说李白遭谗,起因是《清平调三章》中借问汉宫何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句中以赵飞燕比杨玉环。本来李白此诗是赞美杨妃美貌如花,娇俏动人,只有汉宫中的赵飞燕可比。传说高力士却故意在杨玉环面前挑拨说:以飞燕比妃子,是贱之甚矣。杨妃于是十分生气,遂在唐玄宗面前说李白的坏话。玄宗想以官职授李白,也为宫中所悍而止。后来李白在朝廷就呆不下去,玄宗终于赐金放还,李白就结束了不到两年的待诏翰林生活,他的第一次从政也就此宣告失败。所以上联说,李白怀有千古之才,但也正是因为他有才,谗言遂因之而起,致使李白这位千古才人怀抱着千古遗恨。下联转说自己登上百尺高的太白楼,眼前所见是一楼风景,一楼诗词。如果除去上下联前面四个字,千古才人千古恨,一楼风景一楼诗同样是一幅妙对。
17、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此联上联把酒问青天出自宋苏轼词《西江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意为把酒问苍天,世间已无觅高力士这样的谗毁小人的踪影,而人们对李太白的怀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可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非自有公道。下联登舟望秋月出自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意为象谢尚那样能够识别人才的高风亮节,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赞赏。大家每当读到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一诗,都要想起这位谢将军的旷怀。正象一位诗人写的那样:有的人死了,可是他却活着;有的人活着,可是他却死了。象谢尚那样的人,纵然肉体已化作尘土,人们却依然时时记着他;而象高力士这样的人,死后又有谁会追念他呢?爱屋及乌,人们因为喜爱李白,所以连带着对他所推崇的谢尚也加以怀念,而对以谗言中伤他的高力士却十分厌恶。这一正一反的强烈对比,反映了人们对李白的热爱之情与追思之深,可谓道出许多人的心声。
18、大江淘尽英雄,山经百战楼仍在;

诗卷长留天地,人往千秋酒不空。

此联上联上来就说,千百年来,被这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带去的英雄有多少啊,正应了罗贯中所说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采石之险甲江南,作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翠螺山见证了多少险恶的战争,至今依然矗立在江畔;太白楼饱览了多少朝代兴衰的往事,依旧在蒙蒙的江南烟雨中勾起人们那份绵绵不尽的怀思。下联说,斯楼虽在,斯人已往,而他的诗卷却长留天地间。千载后重来,楼中依旧可见后人拜祭时奉上的美酒。因为大家知道,李白一生就爱好诗酒,所以来拜祭他,别的可以没有,却不可无诗,不可无酒。表面上是说酒不空,实际上是说,人民对李白的怀念经历了千秋万载,也不会消除磨灭。此联只有短短的26字,却以,以,以英雄天地,处处可见对仗之工。江山千古,江流千古,楼亦千古,诗亦千古,人亦千古

古今名联话读书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吴敬梓)
3.书从疑处翻成语;文到穷时自有神。(郑板桥)
4.至乐无声唯孝悌;大羹有味是读书。(鲁迅)
5.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7.韬略终须建新国;纷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8.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管。(徐特立)
9.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范文澜)
10.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佚名)
12.读破万卷书屋里;气凌千古幽州台。(赵朴初)
13.精于一件事;读懂一本书。(姚雅瀚)
14.原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孙中山)
15.都无做官意;惟有读书声。(蔡元培)

妙不可言的对联

上联:泪酸血咸 悔不该手辣心甜 只道世间无苦海

下联:金黄银白 但见了眼红心黑 哪知头上有青天

林则徐少时佳联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自勉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对联背景:
    此为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为激励自己,书一联刻于铜镇尺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中国名亭名联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