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史命题猜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无答案)

发布时间:2020-05-22 07:47:58

2020年中考历史命题猜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选择题:

1.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入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  )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2.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

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

4.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  )

A.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动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5. 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

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

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是 (  )

A.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B.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

6.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7. 明太祖曾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锺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

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由此可见,明太祖废除丞相的主要

原因是 (  )

A.丞相导致王朝灭亡  B.丞相不尽心尽职

C.丞相平庸,形同虚设  D.丞相专权,威胁君权

8. 下列名言中,表达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敌决心的是 (  )

A.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B.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C.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9. 君主专制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

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  )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隋唐的科举制

③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

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

便出游。”这表明清政府 (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二.材料分析题:

11. 沿着以丝绸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

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

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

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材料二    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

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

因。

材料三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3)据材料三,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说:

“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

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括其原因。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

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2)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是什么?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陆续攻灭了当

时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上“乾元”的意思,定国号为

元。……8年后灭南宋统一全国。……设置澎湖巡检司。

——《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指的是哪些政权?

材料二    终永乐一朝,朱棣五次北征,三次大败蒙古军队。……永乐四年,设哈密卫,加强对西

部边陲的统治。……永乐五年,修筑驿路,设置驿站,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永乐十三年,增

设贵州省,进一步加强在西南地区的统治。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2)“朱棣”是哪一朝代的皇帝?据材料二,归纳其巩固统一的两项措施。

材料三    1616年,后金汗国建立。经1621年的“辽沈之战”、次年的“广宁之战”,已领有辽

河以西的东北地区,进逼山海关,拥有了“逐鹿中原”的根据地,……1644年,清入主中原。此

后历经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统一中国。

——《中国古代农耕与游牧社会交往的历史脉络》

请回答:

(3)材料三中的“后金汗国”是哪个民族建立的?1644年“入主中原”的清朝皇帝是谁?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元明清三朝的共同历史作用。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和平交往,这是人类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世界文

明发展的常态和主流。和平往来的直接效果是人类物质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

新,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们在生活质量上的提高与内容上的丰富。二是暴力冲突,即战争方式,这

种交往方式更大的后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毁灭,许多优秀文明由此衰落。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中外交往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材料二 汉唐国力强盛,对外交往发达。两汉时期,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

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汗血马等农作物和畜牧品种,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期,西方的先进冶炼技术传入中国,唐朝音乐舞蹈吸

收了西域和外国的精华,有风格多样、优美和谐的音乐作品,有雄劲(刚劲、豪爽、活泼)的健

舞和柔和婉转的软舞(如《秦王破阵舞》《霓裳羽衣舞》)。此外,中东地区的服饰、生活习

俗也相继入中原,有西域人在长安开酒店。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下册

材料三 明成祖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加强海外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

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云南普宁人,有组织能力,而且能文能武,勇敢机智,深受明成祖的宠信;郑和的祖父、父亲到麦加朝过圣,与阿拉伯商人有接

触,郑和从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通晓伊斯兰教诸国的文化习俗,懂得一些航海知识。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

(2)据材料三,概括郑和出使西洋所具备的个人优势。

(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汉、唐、明朝对外交往发达的相同前提条件;简要说明汉、唐、明朝对外交往的相同意义。

2020年中考历史命题猜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无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