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轮优化探究历史(人民版)练习:专题二 第3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含解析

发布时间:2020-01-10 13:13:40

最新版精品历史备考资料

一、选择题

11834年,在与英国首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有关往来文书、通商等问题的交涉中,两广总督卢坤得出这样的认识,该夷船止有两只,所持铜炮之利,可以及远摧坚……且该夷素性凶狡,向来持其船坚炮利,蚕食诸夷,一旦创之太甚,必不甘心,以后势必狡焉思逞。这表明卢坤(  )

A.对西方的认识停留在表象层面

B.已经摆脱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

C.夸大战争威胁为妥协制造借口

D.认识到中英差距产生防范心理

解析:根据材料两广总督卢坤得出这样的认识,该夷船止有两只,所持铜炮之利,可以及远摧坚……且该夷素性凶狡,向来持其船坚炮利,蚕食诸夷,一旦创之太甚,必不甘心,以后势必狡焉思逞可知,早在这一时期,清王朝中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们就已经意识到中英之间的差距产生相应的防范心理,故D项正确。

答案:D

2.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  )

A.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解析:材料是针对外国人能否入城的问题,与对外开放无关,故A项错误;外国人能否入城与国家主权无关,故B项错误;中方反对外国人入城,以致引发反入城风潮,说明清政府消极抗拒《南京条约》,故C项正确;根据《南京条约》,在通商的五口外国人要求入城符合条约规定,故D项错误。

答案:C

3.参加《南京条约》谈判的清朝钦差大臣伊里布等人认为,中英双方协定后的关税要比原有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这是外交的成功。这一认识反映了他们

(  )

A.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C.曲解最惠国待遇的规则

D.缺乏近代国家主权的意识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伊里布并非地主阶级抵抗派,故A项错误;固守天朝上国观念的表现是闭关锁国,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题目牵涉的协定关税,并非最惠国待遇,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协定关税侵犯了中国的关税主权,而题目中清政府的官员却认为中英双方协定后的关税要比原有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这是外交的成功,故D项正确。

答案:D

4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大清国大臣与大合众国大臣公文来往,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字样;领事等官与中国地方官公文往来,亦用照会字样。这一规定(  )

A.扩大了美国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B.表明中美两国开始平等外交往来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反映中国被迫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解析: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材料中没有涉及领事裁判权,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材料只是说清政府按照近代外交规则和美国进行交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美两国平等外交往来不会实现,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材料只是说清政府按照近代外交规则和美国进行交往,按照国际惯例和外国交往,不能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故C项错误;清政府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近代外交规则,故D项正确。

答案:D

5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

B.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

D.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解析: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清政府没有彻底放弃,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表明清政府外交衙门的建立是被动的,故C项错误;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名称上看,衙门体现了封建性,总理各国事务体现了殖民地的特征,故D项正确。

答案:D

618753月,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提到,马嘉理未经中国地方官同意,擅自带领武装探路队深入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这说明(  )

A.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B.清政府对外自主意识增强

C.李鸿章意识到国家主权问题

D.李鸿章否认领事裁判权

解析:根据材料的时间是1875年,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对外自主意识增强,只是说明反对外来的侵略,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体现了意识到国家主权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领事裁判权,故D项错误。

答案:C

7.威海战役时,日军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致丁汝昌的劝降信中云: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谙通便之所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夫实效?日本之辞或有幸灾乐祸之意,但其语也在客观上反映了(  )

A.当时清朝军纪松弛  B.当时清朝吏治腐败

C.当时清朝教育落后 D.日本为发动战争蓄谋已久

解析:当时清朝军纪松弛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当时清朝吏治腐败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日军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亨的话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清朝教育落后,故C项正确;日本为发动战争蓄谋已久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C

8.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间跨越50年,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是从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开始的。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甲午战争后中国(  )

A.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

B.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的成效

C.实业救国已成为主要思潮

D.上层建筑变革提上历史日程

解析: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始了军事近代化进程,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前中国通过洋务运动近代化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故B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成为当时重要的思潮之一,对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故C项错误;甲午战争后中国学习西方由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戊戌变法,故D项正确。

答案:D

91875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

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忧虑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并未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时间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俄入侵我国,对中国的边疆、沿海均造成威胁,故B项正确;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与清政府的海防和塞防无关,故C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19世纪90年代末,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101899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如下对华政策:各国要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该政策有助于(  )

A.实现各国利益均衡 B.维护中国主权完整

C.平息列强在华矛盾 D.扩大美国在华利益

解析:该政策是美国提出的,不可能是要实现各国利益均衡,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这个政策也是对中国的瓜分,不是要维护中国主权,故B项错误;平息列强在华矛盾,不是美国的本质意图,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之前美国由于忙于美西战争,在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狂潮时没有赶上,这样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从而获得美国商品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机会,故D项正确。

答案:D

1119392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其后又颁布《游击队整顿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等文件,分发给各战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此举意在(  )

A.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为持久抗战调整作战方法

D.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解析:1939年属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分别领导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因而不存在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抗战领导权的问题,故A项错误;国民党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及进行游击队的整顿与训练,意在提高军队战斗力,这与塑造战时政府形象无关,故B项错误;1939年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此时国民党进行游击干部的培训与游击队的整顿与训练,说明国民党为持久抗战进行了作战方法的调整,也开始重视游击战法,故C项正确;1937年淞沪会战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故D项错误。

答案:C

12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  )

A.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

B.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C.有利于扩大抗日联合战线

D.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

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政策,要求农民交纳减租之后的地租,所以规定的目的并非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与边区政府的合法性无关,故B项错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扩大抗日联合战线,故C项正确;土地革命是将地主土地分给农民,材料中要求农民依然交租,说明允许地主土地私有制继续存在,故与土地革命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但无具体细则。奕 奏请制定《长江通商章程》,将条约的这一内容转化为中国法律,予以颁行。咸丰帝降谕:所有一切章程,必须按照条约,与之妥为商定。随后在奕 所定《长江通商章程》的基础上,清政府颁布了《长江各口通商暂订章程》,并一再修改。此类章程虽属中国法律,却不能自主颁行,须与各国商议,取得同意。

——摘编自郭卫东《不平等条约与近代中国》

材料二 乾隆时期正式颁布的《大清律例》是清朝的基本法律。其中有略人略卖人条目,对拐卖人口订有详细条例。由于中国法律不能有效地约束外国人,所以在中外条约订立过程中,中方代表努力将《大清律例》的这一内容写入中外条约之中。《北京条约》允许外国人在华招工,同时为保全华工,限以华民情甘出口的条件、随后中西《和好贸易条约》规定:不得收留中国逃入及另有拐卖不法情事。如有此类情弊,一经中国地方官知会领事官,即行查出送还中国完办,不得拘留

——摘编自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外条约与中国法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外条约对中国法律的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关系,根据材料中英《天津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但无具体细则。奕 奏请制定《长江通商章程》,将条约的这一内容转化为中国法律,予以颁行可知中外条约转化成中国法律;根据材料此类章程虽属中国法律,却不能自主颁行,须与各国商议,取得同意说明中国法律也必须经外国同意,所以中国法律实质上也是中外条约。综合可知近代中外条约与中国法律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关系。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外条约转化为中国法律的原因有列强的利益要求;条约内容不够具体;清政府逐渐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法律转化为中外条约的原因有清政府司法主权的丧失;清政府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和治安的需要;清政府对国际社会的主动融入。

(2)影响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来答,积极性有推动了中国法律对中外关系的关注;改变了政府对法律的认识;客观上刺激了晚清法律的革新和进步。消极性有破坏了中国的司法自主权,造成了中国法律的半殖民地化色彩;限制和阻碍了中国独立自主地走向法律近代化。

答案:(1)关系:相互转化。

原因:中外条约转化为中国法律:列强的利益要求;条约内容不够具体;清政府逐渐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法律转化为中外条约内容:清政府司法主权的丧失;清政府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和治安的需要;清政府对国际社会的主动融入。

(2)影响:推动了中国法律对中外关系的关注;改变了政府对法律的认识;客观上刺激了晚清法律的革新和进步;破坏了中国的司法自主权,造成了中国法律的半殖民地化色彩;限制和阻碍了中国独立自主地走向法律近代化。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上的一个死结,西方外交要求平等,天朝体制讲究藩属,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

1873年被称为大清朝礼崩乐坏元年:清廷将觐见礼仪问题下放给大臣们商议。

翰林院编修吴大激烈反对外国使节用平等礼仪觐见同治皇帝,理由是破坏了祖宗旧制,会改变清朝的政体。

浙江道监察御史边宝泉激烈要求外国使节行跪拜礼仪,用中国臣子跪拜之礼要求外国使节是一种优待。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认为,国家正面临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朝廷礼制应随情势变通,既然已将西方诸国许为敌国,自未便以属国之礼相待

——摘编自腾讯历史《转型中国1864—1949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清末礼崩乐坏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充分运用材料信息,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解析准确,阐释充分,逻辑严谨,表述清楚)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要认识清末礼崩乐坏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拟定论题,可从礼崩乐坏与中国的近代化转型过程,礼崩乐坏与中国的外交等角度进行论证,论证过程中要结合材料提供的史实,分析其背景和影响,最后总结提升即可。

答案:论题:礼崩乐坏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转型过程的艰难;礼崩乐坏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礼崩乐坏表明中国外交由宗藩外交逐步转向近代外交。

举例:礼崩乐坏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转型过程的艰难。

乾隆时代,坚持马戛尔尼行跪拜礼以及擅改外交文书,表明清政府闭目塞听,闭关锁国,完全落后于世界。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仍然坚持藩属外交,进一步反映了清政府的愚昧腐朽,背离了近代化的潮流。同治时代,外国使节终于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反映了中国外交终于由宗藩外交转向近代外交,是社会转型的表现。但是清政府内部在这一问题上的激烈争论表明,保守愚昧势力仍然强大,近代化进程面临严重阻碍。

外交礼仪的争执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缩影,这一过程表明,尽管面临重重阻力,但近代化的潮流不可逆转。

[最新]一轮优化探究历史(人民版)练习:专题二 第3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含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