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有耻》教案高品质版

发布时间:2019-05-17 09:49:44

《行己有耻》教案

作者:李建辉

教学要点:

1 疏通课文,积累有关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2 准确理解孔子所谓的“耻”(礼)的思想。

第一课时 2007329 星期四)

步骤

导入 交待学习任务

学生自读,逐段展示原文与译文

课堂质疑如下:

课文质疑

1 为什么在这里谈廉耻要提到左丘明?(潘宇斐)

1 “巧言”等与”匿怨而友其人”都是孔子“耻之”的,为什么要分开来写?(林惠花)

1 “匿怨而友其人”与后文的“犯而不校”不都是一种宽恕吗?(李倩、杨杏萍)

2”唯我与尔有是夫!“中”夫“有什么意味?(潘宇斐)

2 孔子为什么说“行”“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彭远晶、司徒莹莹、潘华銮)

2孔子说“用之则行,不用则藏”可是他在到处碰壁之后,还要周游列国,兜售他的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呢?(周玉冰)

2-4这里说的是用人之事,跟“行己有耻”有什么关系(董妙君、马伟民、潘华銮)

4 “必也临事而惧”是不是与“死而无悔”对应的?如果是,那么“惧”可以翻译成“小心谨慎”吗?(谢丹)

4 孔子不是主张“为国而亡,死而无憾”,那么这里为什么有“不与”“死而无悔者”?(杨杏萍)

5 6 孔子为什么在此要说自己见不得圣人和善人?(潘宇斐、司徒莹莹、杨杏萍、李海武)

6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这样的人孔子认同吗?(麦婷婷)

7 “犯而不校”的”犯”应翻译成”侵犯”还是”冒犯”?(潘宇斐)

7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这是不是“不耻下问”?曾子在此是提倡这样还是反对?(司徒莹莹、陈凤玲)

7 “有若无,实若虚”这与“行己有耻”有什么关系?(郑映红)

7 孔子在交友之道里说“无友不如己者”,可是为什么他的学生曾子却把“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的人当作朋友的美德来赞赏呢?(刘誉、阮智洲)

8 孔子通过正反对比论说,究竟要表达什么主张?(杨杏萍)

8 这段中有五个“道”它们的意思相同吗?确切的意思是什么?(江健鹏)

8 在这里孔子反对乱世从政为官,这与他在《微子六》中表达的要坚持“改革”的思想,所谓“天下有道,丘也不易”是不是矛盾的?(彭振宇、谢丹、董妙君)

8既然做了官,领取俸禄有什么不对? (彭振宇)

8 “危邦不入,乱世不居”这是一种洁身自好的行为与儒家积极入世参政的思想不矛盾吗?(刘宝生)

8 如果按照孔子的标准“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那么,我们这个社会不是有大把的可耻之人吗?(刘宝生)

9 孔子告诫学生“行己有耻”,那么怎么理解张良的“胯下之辱”?(李倩)

10 孔子为什么说“小人”也能算次一等的士?(周玉冰、刘宝生、刘誉、陈晓均)

10 孔子那么厌恶“言过其实”的人,那为什么要把“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视为“小人”归入第三等的士人中呢?(刘誉)孔子如此定位君子是不是不合实际?会不会标准太高了?(董妙君)

9-11孔子平时对当政者都很敬畏的,为什么在这里却说从政者是“斗筲之人”?(吕超雯)

12 “邦有道,谷”与“邦无道,谷”这两个“谷”有什么不同?(刘宝生)

12 -13对于原宪的提问,孔子给予了正面回答吗?(李东鸿)

13 “不行焉”准确的翻译是怎样的?(吴穗波)

13 孔子为什么认为“克、伐、怨、欲,不行焉”只是难能可贵,却不在“仁义”之列?(杨杏萍)

14 孔子认为君子以那种说的好话超过自己行动的人,可是他自己一方面认为“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是没有“恒心”的非君子,另一方面有对“有若无,实若虚”的颜回称赞为君子,更不能理解的是他主张“犯而不校”,可是一掌权就杀所谓的“犯上作乱”者少正卯呢?

第二课时(2007330 星期五)

内容:答疑讨论(一)

导入

答疑讨论(一)

方法如下:

(一)展示学生质疑的内容,对质疑的同学加以鼓励。

(二)学生相互解答

(三)教师重点解答

1 为什么在这里谈廉耻要提到左丘明?(潘宇斐)

(解答:因为左丘明是当时的一个名人。)

1 “巧言”等与”匿怨而友其人”都是孔子“耻之”的,为什么要分开来写?(林惠花)

(解答: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前者是指一般的言谈举止,后者是指与人交往的方式;再说这样分开了下,用了隔句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调突出的修辞效果。)

1 “匿怨而友其人”与后文的“犯而不校”不都是一种宽恕吗?(李倩、杨杏萍)

(解答:不能说同是宽恕,前者是伪善欺诈。)

2”唯我与尔有是夫!“中”夫“有什么意味?(潘宇斐)

(解答:这是一个语气词,表达着一种几分得意又有几分慨叹的意味。)

2 孔子为什么说“行”“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彭远晶、司徒莹莹、潘华銮)

(解答:这表明孔子从政入世是讲原则的,强调自身的修养,说只有他和颜回能做到这样“行”“藏”有道,既有自以为修养很高的洋洋自得,也有对世上没有人能做到这些感动失望之慨叹。)

2孔子说“用之则行,不用则藏”可是他在到处碰壁之后,还要周游列国,兜售他的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呢?(周玉冰)

(解答:确实是矛盾的,也许可以这样理解,从主观说,当他不得志时,常常这样要求“独善其身”,而在实际行动上,他又不能做到不积极;还可以说,他对学生提出这样要求,就是根据学生中肯定有“不被用”的时候,那么他就告诫学生不能放纵自己,仍然要“修身”以备将来的“被用”。)

2-4这里说的是用人之事,跟“行己有耻”有什么关系(董妙君、马伟民、潘华銮)

(解答:这里谈的是自己面对是否被重用的情况,应该怎样做,这个“做”——“行”或“藏”自然也就是“行己”,而决定这些行动的标准就是“礼”,也就是“耻”与否的问题。)

4 “必也临事而惧”是不是与“死而无悔”对应的?如果是,那么“惧”可以翻译成“小心谨慎”吗?(谢丹)

(解答:是对应的,但那个“无悔”其实就“冲动”“鲁莽”去“死”的心理基础,因此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深谋远虑,小心谨慎。)

4 孔子不是主张“为国而亡,死而无憾”,那么这里为什么有“不与”“死而无悔者”?(杨杏萍)

(解答:孔子平时的这个主张体现了他“忠”的思想,这是就一生实现的理想而言的,而这里“不与”的是那种鲁莽者,行事有勇无谋的人,这是就具体的事件而言的。)

5 6 孔子为什么在此要说自己见不得圣人和善人?(潘宇斐、司徒莹莹、杨杏萍、李海武)

(解答:孔子一贯都把圣人善人作为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在表现了他自己的谦恭同时,对学生来说,既可以防止其好高骛远,又不至于目标太高而妄自菲薄。)

6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这样的人孔子认同吗?(麦婷婷)

(解答:不认同,孔子是反对这种自满虚荣的人。)

7 “犯而不校”的”犯”应翻译成”侵犯”还是”冒犯”?(潘宇斐)

(解答:应该译为“侵犯”,因为“侵犯”也是一种严重冒犯,连如此严重的冒犯都可以不计较,那足见其宽容的程度。)

7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这是不是“不耻下问”?曾子在此是提倡这样还是反对?(司徒莹莹、陈凤玲)

(解答:是一种不耻下问的谦恭精神,曾子在此用一种赞赏的口吻说颜回做到了这些,显然是提倡。)

7 “有若无,实若虚”这与“行己有耻”有什么关系?(郑映红)

(解答:这是一种谦虚谨慎的表现,也就是很讲礼让,这就和“有耻”与否关联上了。)

7 孔子在交友之道里说“无友不如己者”,可是为什么他的学生曾子却把“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的人当作朋友的美德来赞赏呢?(刘誉、阮智洲)

(解答:孔子在交友之道中说的是一个交友的原则:看其道德精神高低,而不计较期富贵程度;而这里讲的是交友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谦虚礼让的精神,也是道德水平高的体现。)

8 孔子通过正反对比论说,究竟要表达什么主张?(杨杏萍)

(解答:孔子在此要强调就是这样一个主张,人应该积极参政也可以追求自己的富贵,但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丢弃仁义道德;但两者在现实生活中不可兼得时,就要舍弃个人的富贵,坚守内心的仁义。)

8 这段中有五个“道”它们的意思相同吗?确切的意思是什么?(江健鹏)

(解答:意思一样的,都是指正义。)

8 在这里孔子反对乱世从政为官,这与他在《微子六》中表达的要坚持“改革”的思想,所谓“天下有道,丘也不易”是不是矛盾的?(彭振宇、谢丹、董妙君)

(解答:是矛盾的;不过这里其实他可能看到了不少人乘乱世大发国难财,大升人祸官的现象,所以才提出这样比较消极的避乱之说。)

8既然做了官,领取俸禄有什么不对? (彭振宇)

(解答:孔子并不是一概地反对拿俸禄,他是说乱世做官,所拿的俸禄就是不义之财。)

8 “危邦不入,乱世不居”这是一种洁身自好的行为与儒家积极入世参政的思想不矛盾吗?(刘宝生)

(解答:是的,矛盾。孔子也有消极的时候,这也正常,不过他这种消极是以“修身”为前提的。)

8 如果按照孔子的标准“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那么,我们这个社会不是有大把的可耻之人吗?(刘宝生)

(解答:这个问题就要思考一下,我们这个社会是不是“有道”。)

第三课时(200741 星期一)

内容:答疑讨论(二),小结全课,课后练习题

导入

答疑讨论(二)

方法如下:

(一)展示学生质疑的内容,对质疑的同学加以鼓励。

(二)学生相互解答

(三)教师重点解答

9 孔子告诫学生“行己有耻”,那么怎么理解张良的“胯下之辱”? (李倩)

(解答:孔子告诫学生自己做事一定要有廉耻之心,要有“礼数”,但这个“礼”又有“大小”之分,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大辞不避小让”,张良受“胯下之辱”正是为了“大礼”,为了最后的“雪耻”。)

10 孔子为什么说“小人”也能算次一等的士?(周玉冰、刘宝生、刘誉、陈晓均)

(解答:孔子其实在这里强调了一个做人的底线标准。)

10 孔子那么厌恶“言过其实”的人,那为什么要把“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视为“小人”归入第三等的士人中呢?(刘誉)孔子如此定位君子是不是不合实际?会不会标准太高了?(董妙君)

(解答:孔子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起码的要求,而不是高标准,连这些首先必须达到的低标准都做不到,那就遑论做人了。孔子这样定位君子标准总体看前面的高了,正因为忽视了底标准,结果他们这个社会就往往失去了底线道德。现在我们正在呼吁底线道德,应该地标准,严要求,而不能相反。)

9-11孔子平时对当政者都很敬畏的,为什么在这里却说从政者是“斗筲之人”?(吕超雯)

(解答:这大概是他失意的时候,屡屡遭到当政者奚落的时候吧。)

12 “邦有道,谷”与“邦无道,谷”这两个“谷”有什么不同?(刘宝生)

(解答:有道,所得的俸禄就是正当的,否则,就不是。)

12 -13对于原宪的提问,孔子给予了正面回答吗?(李东鸿)

(解答:孔子回答学生怎样才算有廉耻之心,孔子说,克服了好胜、自夸、抱怨、不正当的欲望等就就难能可贵了,这当然正面回答了;后面一句言外之意是,做到了“知耻”并不等于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13 “不行焉”准确的翻译是怎样的?(吴穗波)

(解答:不去做这些;焉,代词,代指上文的“克、伐、怨、欲”。)

13 孔子为什么认为“克、伐、怨、欲,不行焉”只是难能可贵,却不在“仁义”之列?(杨杏萍)

(解答:因为这只是“礼”,还没有达到“仁”的最高境界。)

14 孔子认为君子以那种说的好话超过自己行动的人,可是他自己一方面认为“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是没有“恒心”的非君子,另一方面有对“有若无,实若虚”的颜回称赞为君子,更不能理解的是他主张“犯而不校”,可是一掌权就杀所谓的“犯上作乱”者少正卯呢?

(解答:是的,孔子就是一个人格分裂的人,杀少正卯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

三小结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讨论后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一 怎样理解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和“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答:孔子认为被当局者重用就应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干表现自己,不被重用也不要抱怨,就好好的躲在家里修炼,以等待时机。又说国家走上正道,如果你个人不能富贵,那就一定是你个人的责任,应该为此感到羞耻;如果社会动荡小人当道,你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发财当官了,那你发的就是不义之财,做的就是贪官污吏,应该为此感到羞耻。他的这些说法,其实质还是强调 “仁义”,强调个人的修养,认为一个有内心定力的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用“仁义”决定自己的动静行止。对于孔子的这个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我们既要积极地抓住机遇在服务社会的时候实现个人的价值,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在各种不良的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即便在世风日下的情况下能坚守自己的个性,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

思考·探究二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一个起码的标准应该做到:说话有诚信,办事有责任,即便浅薄无知,也能坚守自己,有主心骨,不做风吹两边倒的伪君子。这种人,在孔子看来没有那些“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君子“高尚”,但我以为人如果能做这样就已经不错了,事实上如果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能这样,那社会风气就比很好。问题就在于我们总喜欢像孔子那样首先“高标准”要求,结果反而做不到,而且动不动就那“国家”“君主”来压人,更容易在民众心里造成逆反,有权有势似乎就有了“德”,结果“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所谓的“正人君子”不讲诚信,造成了社会诚信的严重流失。教训是深刻的。

思考·探究三 结合当今的社会生活,谈谈孔子的人生态度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孔子的人生态度,在课文中主要表现在他的荣辱观上,从道德操守、从政理想、言谈举止、求学态度等方面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⑴以表里如一持之以恒为荣,以口是心非前后矛盾为耻;

⑵以有道致富守法做官为荣,以不仁致富不义升官为耻;

⑶以办事认真说话谨慎为荣,以鲁莽行事言过其行为耻;

⑷以虚心好学宽恕别人为荣,以不学无术不懂装懂为耻。

对于孔子的人生态度,如果能够从整体上去把握,我们还是可以获得上述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但是如果只言片语的看,我们有很容易发现孔子孔子不但说的话前后矛盾,而且和他自己的行为也有严重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其实就一个很无耻的人,而把这样一个无耻之当作圣人来吹捧的人就比孔子更无耻了。

对爸爸的印象,从记事的时候,就有了,他留给我的印象就是沉默少言的,但是脸上却始终有微笑,不管家里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有爸爸在,一切都能够雨过天晴的,小时候,家里很穷,可是作为孩子的我们(我和哥哥),却很幸福。爸爸从来不会因为缺钱,而让我们感觉得些许的拮据和紧张,哪怕的低三下气的问人借钱,爸爸都会按时给我们交了学费,从来都不会给我们兄妹俩拖欠学费。爸爸闲下来的时候,就会给我和哥哥讲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很苦很累,还经历过自然灾害,穷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在我的印象里,最深的一件事情就是过年的时候,不管这一年钱赚的多还是少,爸爸总会让妈妈带着我和哥哥去买新衣服,当然了,妈妈也必须买新的,唯有爸爸,他是家里面唯一一个可以穿旧衣服过新年的人,这就是我关于爸爸的儿时的印象,他爱家人,从来不肯委屈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成长岁月里的爸爸在我们渐渐成长的的岁月里,作为孩子,我们都有了自己的认知和想法,青春期的叛逆,我们也给爸爸惹了不少祸,但是,不管我们闯的祸有多大,最后都是爸爸出面,来摆平解决一切。在这个渐渐懂事的过程中,爸爸扮演着一位良师的角色,事情过后,爸爸也会趁机好好的教育我们,让我们懂得,我们做的是对的,值得鼓励的,还是不对的,今后需要去改正的。爸爸在社会上经历的多了,懂得的道理也比我们多很多。我们是在跌跌撞撞的认知中去探索这个社会,而爸爸就是这条探索道路的指明灯!在我们长大的青春光阴里,我们在爸爸身上看到了责任、懂得了承担的重要性!爸爸,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他让我们(大哥和我)拥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教会了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去更好的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渐渐上了年纪的爸爸:我只想用“渐渐上了年纪”来形容现在的爸爸,不想要用已经“老去”来形容爸爸。没错,岁月是真的很无情的,不知不觉间,爸爸的眼角多了些许的皱纹,额头的皱纹也不自觉的来向他报到了,爸爸再伟大,也终究抵不过岁月的蹉跎。两角鬓白的爸爸,让我们看着多了很多的心疼,一向雷厉风行、无所不能的爸爸,渐渐地,变得老了,特别是当我们都成家以后,爸爸也算是把他一生最重要的任务也都完成了,上了年纪的爸爸,更多的心思,留在了妈妈的身上,一路走来,是妈妈的陪伴和默默的奉献,才让爸爸能够在外工作的时候,毫无杂念!妈妈,就是爸爸最为坚强的后盾,而我们,是爸爸努力奋斗的最大动力,如今,爸爸渐渐地老了,作为儿女,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能做的就是多陪伴他们,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能够幸福!爸爸的一生,都在付出,为了家和家人而付出,如今的我们,都已经成家,更加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心酸苦楚,我们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看!让父母不感到孤独! 我们都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们跟母亲之间的关系,血浓于水,彼此间的那种爱,是神圣而又不可侵犯的,是妈妈给了我们生命,也是妈妈无怨无悔的把我们抚养成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好还是不好,妈妈都一味的去包容,去引领着我们我和妈妈的温情小生活,母爱,总是那么的伟大!都说慈母多败儿,其实啊,母亲在我们的生活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有母亲的无私奉献,又怎会有我们的今天呢?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忽略了母亲的重要性,甚至是把母亲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变成了理所当然!其实啊,也是因为我们从出生的时候,就拥有了母亲的爱,也就变得不那么的珍惜了!我觉得,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更要好好地对待我们的母亲,在我的记忆深处,母亲总是很慈祥的,她也有属于她自己的小忧愁,但是,却从来都不会让我们知道,不管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坎坷,她总是自己一个人想办法面对和解决!以至于曾经的我一直觉得母亲是万能的,没有什么困难事情是母亲不能解决的!儿时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那年的的大冬天,下了很厚很厚的雪,我跟哥哥上学的地方是需要骑着自行车去的,妈妈早早的叫醒了我和哥哥,并且告诉我们下大雪了,路上滑,要早点出发,路上慢一点走,当我们吃了早饭准备出发的时候,妈妈也跟着一起出发了。大冬天的,天黑黑的,母亲拿着手电筒,给我和哥哥照明,因为下了雪,有的路段不好走,我们就推着自行车,一路上有说有笑的,时不时的哥哥还会调皮一下,就这样,母亲拿着照明灯,一路护送我和哥哥到了学校,现在回想起来曾经的岁月,满满的回忆,满满的温暖!不知不觉间,我们就都长大了,哥哥也成家了,有自己的孩子,妈妈看着我们生活幸福,她也就是开心满足了,可是,岁月却是那么的无情,不知不觉间,妈妈的眼角就多了些许的皱纹,她在岁月的淘洗中,渐渐地老去了!她没有多么伟大的理想,唯一的希望,就是我们都能够生活的健康,平安,快乐,幸福!母亲,从来都不曾奢望我们能够有多么大的丰功伟绩,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平安快乐,她的一生心血,都在我们这些孩子身上,而对于她自己,似乎总是少了很多的关心,作为儿女,长大后的忙碌,确实忽略了对母亲的爱,当我们真正的意识到母亲老去的时候,岁月一晃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母爱,虽然平凡,但是却很伟大,我跟妈妈的温情小生活,那些记忆中的点滴,一直萦绕在脑海中,让我感受到幸福,感受到温暖!爱你,亲爱的妈妈,愿你生活幸福,健康平安!其实也就是平凡的一年,和往常相比较,也没有太多的区别,唯一的不同就是自己就业了,不再是学生了,也不再是那个向父母伸手就要钱的小姑娘了!步入社会的自己,很开心,同时也很紧张,毕竟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大染缸,才能让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和坚强!父母的爱,平凡中渗透着伟大,这一年,感恩父母!在初入社会的这一年里,是要感恩很多的朋友同事领导,但是,我最想要感恩的两个人,其实就是我的爸爸妈妈!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步入社会,经历的很多人或事,不应该都是单位或者工作吗?怎么会是要感恩父母呢?没错,我最最想要感恩的就是我们爸爸和妈妈!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每一年的母亲节和父亲节,都只有一天,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父亲节发生的小故事,虽然很平凡,很普通,但是我的心确实五味杂陈暖暖的!这一年的自己,已经参加了工作,也有了自己的收入,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事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结余的,父亲节到了,那天早上一醒来,我就给父亲微信上发了红包,金额不多,也就只有100元的红包,这一天,我一直在等待着父亲领红包!可是,等啊等啊等啊,眼看着24小时就要过去了,可是父亲还是没有领取红包,难道是忙碌着,一直没有看到吗?或者是信息太多,被挤下去了,于是,我就告诉了妈妈,让妈妈去提醒父亲,记得领取父亲节的红包。当我和妈妈说了以后,妈妈却告诉我说:你爸爸说了,他还能赚下钱,不差钱,他没有理由领取你的钱,你在外工作也不容易,留着让你自己花了,!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那一刻的感觉,真的时候无法形容的,于是,我就告诉妈妈,说也就只有100块,不多,我也不缺这100,多少一点心意,就领取了吧,我再三提醒让领取,可是,最后的结果是,红包退还了回来,这就是父亲,他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农民,对于孩子给予的,他却觉得孩子出门在外不容易,不愿意花孩子的钱!事情虽然很小,但是,却真的触动了我的心,也激发了我更要好好的工作,努力赚钱,以后给予父母更好的生活!记得还有一次是我小学的朋友要结婚了,因为处的不是很好,很一般,礼钱也就200元,当天我也没回去,于是,就让妈妈去上礼了!不过,我前一天就给妈妈发了红包,可是妈妈愣是没有领取,非说是要给就等你回来了的吧,其实啊,我知道,妈妈的意思就是要让我常回家看看!爸爸和妈妈都在用他们的觉得对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的眼中,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平凡的小事情,渗透着浓浓的爱意,或许,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向我父母一样的家长,他们不愿索取孩子们的金钱,只愿孩子们能够健借此机会,也借此平台,感恩亲爱的爸妈,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幸福快乐!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行己有耻》教案高品质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