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著导读重点

发布时间:2011-12-24 22:05:08

1、西方文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文学发展历程欧美文学指的是欧洲和美洲地区的文学,由于欧美各国在文化传统上有明显的同一性与相似性,因而通常又称为“西方文学”。西方文学发展的历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大源头”和“六大思潮: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文艺理论;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及文化理论。六大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17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18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2、什么是神话?古希腊神话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神话:神话是“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本身”,是上古时代社会文化系统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命运是注定的,人是抗拒不了的。抗拒不了命运,但是这并不影响希腊人的生活态度,他们仍然积极明朗欢快的生活着。在命运面前,希腊精神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悲剧精神。

希腊神话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从神的形象看神人同形同性,主要神祗都经历了相当彻底的“人化”。他们不但具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诸神也样样具备,世俗化的色彩极浓。希腊神话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和人的感受,所以,希腊神话是人话。希腊神话“神人合一,神所经历的生活 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活对神的肯定与赞扬,实际就是对人的肯定与货赞扬。希腊神话的文化心理背景是乐观主义的,它充满了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神力即人力越强,享受的就越多,生活的幸福就越大。更为突出的是希腊神话中对于来世的观念与态度,他们的冥界也充满了明朗与人间的气息,不存在“末日审判”的恐怖与神秘。

3、《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做。《荷马史诗》集古希腊文化之大成,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标志着西方文学史的第一座里程碑。

4、希腊神话特点:

1人本主义与命运观念并存:相信命运的轮回,又充分尊重人的个性意志与自由。2神人同形同性,神其实是人的观念的具像和外化,神就是人,神话就是人话。3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神话系统。4集中展现了希腊神话是古代希腊原始初民的生活和社会的艺术。5希腊神话是整个欧洲文学艺术的土壤,孕育了希腊的史诗、戏剧、历史、雕刻、绘画等,为后来欧洲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和创作灵感。

5、但丁《神曲》艺术上的二重性体现在哪几方面?

《神曲》二重性:首先表现在如何看待祖国的前途命运。一方面但丁认识到统一意大利是拯救祖国的唯一途径,另一方面他所设想的统一方式却是空想的、错误的,把希望寄托在好皇帝和人们的道德完善上。其次表现在对待宗教的二重态度上。一方面主张信仰上帝,为天主、圣徒、苦行僧唱颂歌,另一方面对现实中的教会罪恶做了全面的揭发与批判。第三表现在对待现世人生的态度。一方面歌颂禁欲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又肯定现世人生,赞美人性,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识。第四表现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一方面采用中世纪文学的创作手法,如梦幻形式、象征手法、神秘主义描写;另一方面又显示出近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如写实手法、心理描写、运用意大利语写作,促进了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凡此种种,都表现出《神曲》的二重性,既有中世纪的一面,又有新时代的一面。

6、阿喀琉斯与摩西比较

阿喀琉斯与摩西比较阿喀琉斯对自己的荣誉、尊严极度重视和敏感。对于所做的事绝对地认为是出于自己的能力,阿喀琉斯是很骄傲的。他珍视自己的荣誉,为了自己的尊严,他不惜损害本民族的利益。摩西完全不同。摩西行事不是出于自我而是为他,不是骄傲而是谦卑,不是自我有能力而是借助神力。在摩西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人的个性的遗失。通过摩西我们看到基督教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对人的价值观念的不同认识。基督教的要旨在于谦卑。在摩西的性格中,谦卑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7、堂吉河德与前期人文主义作品中人物相比有什么不同

堂吉诃德形象分析1、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可笑)2、学识渊博,富于理想,甘于献身(可爱)3、目的是崇高的,方式是可笑的。(可悲)与前期人文主义作品中人物那种倾向于古希腊传统,强调对自然生命欲望的强烈追求和个性主义色彩相比,堂吉河德体现出一种倾向于中世纪基督传统的道德理性主义色彩。在堂吉河德身上,读者看到的不是古希腊式个性袒露、原欲冲动的英雄,而是希伯来式充满忧患意识、满怀基督之爱的救世者。

8、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在艺术思想主张上的不同

浪漫派是反对古典主义,它是在反对古典主义的斗争中登上历史舞台的,把它和古典主义作一对比,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主张。第一,对历史动力的认识:古典主义是一元的,它强调在整个宇宙中,有一个太阳作为中心,所有的星球都是围绕太阳旋转的,所以它是一元的。自然界是如此,社会也是如此,比如法国的路易十四王朝,路易十四就是“太阳王”——相当于整个社会的太阳。大家都应该围绕这个中心,拥戴这个中心。而浪漫派认为历史动力应该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发光的小太阳,不能说谁围绕谁来旋转。第二,对待理性的态度:古典主义崇尚理性、崇尚道德;浪漫派鼓吹非理性,鼓吹反抗传统道德,强调唯美。第三,文学艺术的目的:古典主义强调文学要起到道德劝善的作用,而浪漫派认为文学不应该强调文学有服务于客观世界的目的;在人物方面,古典主义强调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应该是高贵的、近乎完美的,一般来说应该是君主、大臣,或者至少是贵族——一个有教养的人,而浪漫派在主要人物的塑造上喜欢一些畸形的、特殊的、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第四、在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强调严整、典雅,而浪漫派比较强调多样、出新,特别对诡橘、华丽的形式情有独钟;在文学语言方面,古典主义强调语言要规范化,而浪漫主义恰恰反对古典主义的所谓规范化,强调出新。

9、“美丑对照原则”

美丑对照原则”:是法国作家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所提出的创作与审美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大自然中美与丑并存,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恶善并存,黑暗光明相共”。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应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优美。肯定和强调“丑”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作用,提高“丑”的审美意义。“丑”在艺术创作中具有衬托和提升“美”的作用。强烈的美丑对照,美丑并列,可以通过否定丑达到对美的肯定,可以使艺术取得更好的效果。

10、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偏重于对现实的描绘,力图冷静客观真实展示生活画面,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现实主义文学不是醉心于描写非凡的人物,杜撰非凡奇异的故事,而是冷静的观察和客观的描绘社会现实,抨击社会弊端和实证哲学,剖析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社会罪恶的根源,主张文学要像镜子那样如实反映现实,力避主观性。在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用具有典型性的细节来表现时代的或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艺术的真实。

11、《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系列小说的总题名,包括96部小说。它采用人物再现的手法把各部小说联成一体,形成一个宏大的体系。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即“分析研究”、“哲理研究”、“风俗研究”。其中,“风俗研究”包括六个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旅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主要内容反映19世纪前半期(18161848)法国的历史。中心主题描写贵族阶级衰亡史,资产阶级发家史,金钱罪恶史。代表作是《高老头》。

12、现代主义特征

在思想特征上,首先,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其次,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主要从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的关系4方面表现出来。

在艺术特征上首先,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其次,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使文学对生活的描写从表象走向本质,从表层走向深层,从现实走向超现实,从所指走向能指,形成一种文学艺术的深度模式。第三,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第四,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现代主义作家信奉艺术本体论,认为形式即内容,追求“艺术的非人格化”。他们对艺术形式和技巧进行大胆的革新与创造,敢于标新立异,表现出反传统特征。

1、浮士德的性格

浮士德既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也是当时欧洲先进知识分子的艺术象征。从哲学层面来看,浮士德是“肯定”精神的具体形态;从道德和论理学层面来看,浮士德又是“善”的代表;从社会学的层面来看,浮士德又体现出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某些思想与行为特征:他不满现状,渴望追求美好的理想,并不断赋之于行动。因此,也可以说,浮士德是新兴资产阶级积极精神的代表。

浮士德的性格也是充满矛盾的,是一种灵与肉的矛盾,实际上是理智与情欲、进步与停滞,上升与沉沦的矛盾,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两重性的表现,也是歌德眼中至善至恶矛盾在具体事物运动中的反映。

2、为什么说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集大成者。

他一生的创作都在探索情感与理性、原欲与道德、个体与群体之间和谐发展的道路。他一方面倡导古希腊一罗马式人本主义,另一方面又汲取希伯来一基督教人本主义的博爱思想和仟悔精神,用以解决由个性自由带来的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现实矛盾。莎士比亚在古希腊一罗马世俗人本意识与希伯来一基督教人本意识的双重选择中,把古希腊一罗马文化与希伯来一基督教文化融为一体。这种双重文化模式,成了近代以来西方文学的基本价值指向。

3、《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形象分析。

《红与黑》的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主人公于连的形象。

于连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的性格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这样的演变形成过程1初出茅庐的于连,羡慕贵族的豪华生活,但由于他出身卑微,有较多的平民意识和自尊心。他不仅不愿接受别人的恩赐,无法忍受市长的训斥和蔑视,还敢于提出请假,并以占有市长夫人作为报复。2在贝尚松神学院期间的所做所为是于连在野心和虚伪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神学院内的党派斗争、猜忌和尔虞我诈,使于连逐渐地认识到社会的丑恶,并决心伪言骄行,忍辱负重,用两面派手法对抗社会。3进入巴黎以后,于连的内心矛盾斗争更为激烈。为了往上爬,他攀龙附凤,煞费苦心博得侯爵小姐的爱情;为了讨得主子的欢心,甚至参加黑会,出卖灵魂。但是,于连不可能彻底出卖灵魂,在“阴谋伪善的中心”,他仍然保持一定的清醒。对自己的行为不断地进行反省,深为自己的言行不一而感到痛苦。4监狱中的反省,是他浪子回头的转折点,他终于认清了社会的本质,最后选择了死而不是生,表明了与上流社会决裂的决心。

于连也是“性格分裂”的人物。他是一个自尊、自爱、勇敢、真诚而又自卑、怯懦、虚伪的矛盾统一体,他既充满激情而又冷静,既要确立自主,又时时表现出屈从和依附。于连的一生都在追求,他带着受过教育但又很穷的小资产阶级年轻人的独特情欲和冷酷感情踏入社会,他曾以不凡的勇气、激情、自尊和胆量与命运进行抗争。但他不是命运的宠儿,每一次努力都在即将达到胜利彼岸时成为泡影。于连的失败,除了社会、时代因素之外,正是这种复杂性格所致。截然矛盾性格的相互冲突,相互消长,相互转化,既能鼓起他的勇气与激情跟社会抗争,同时,也牵制他的斗争力度。所以,有时他会像躁动不安、举足欲腾的烈马,毫无畏惧地为实现欲望而奋不顾身,有时却像十足的懦夫自暴自弃;当他为自己以咄咄逼人的姿态打进贵族圈子而沾沾自喜时,一种纯真之情便立即谴责自己因野心而丧失了天良。于连是有才华的,种种迹象说明,他有可能跻身于上流社会,他也曾想改变初衷,投靠他们,但理智最终使他认清了社会的丑恶,真诚促使他保持了纯洁的本性。

于连是个人奋斗的典型,但他既不同于只求温饱的青年,也不属于甘愿出卖灵魂、最终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的一类,他是有理想、有抱负、不满现状、要求民主平等、富有反抗精神的“理想型”青年

于连的悲剧告诉我们:在复辟时期,一个有进取心的贫民青年,试图通过个人奋斗跻身上流社会,却又不愿厚颜无耻地讨好主子,丧尽天良地利用他人的鲜血来染红自己的肩章,最终只能成为上流社会的“局外人”。

4、对人的自我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探究,是西方文化的传统,也是西方文学演变深层动因。西方文学的每一个层面都透射着人性的光辉。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

对人的自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探究,是西方文化演变的深层动因。本文认为,理性与原欲是人性中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原欲型的希腊罗马文学和理性型的希伯来文学,因各自蕴含着人性中既对立又统一的双重内涵而成为既对立又互补的异质文化范畴。古希腊罗马文学体现了原始初民无穷的生命活力,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既抑制人的原始生命力,又表现出对人的理性本质的追寻,既有人的主体性的萎缩,又有人对自我理解的进步与升华。本文从原欲与理性去理解与把握古希腊罗马文学与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与文化,揭示其相反相成的特点,并以此为线索,疏理从古希腊到18世纪西方文学在文化与文明的演进中“人”的母题的递进,发掘其深层的人性意蕴与文化内涵,从而构建西方文学中“人”的观念演变的基本框架古希腊、罗马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它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实现,强调人在自己的对立物——自然与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人智),蕴含着一种放纵原欲、个体本位、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的世俗人本意识。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又一源头,它重视对人的精神、理性本质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蕴含着一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肯定超现实之生命价值的宗教人本意识。理性与原欲是人性中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原欲型的希腊、罗马文学和理性型的希伯来文学,因各自蕴含着人性中既对立又统一的双重内涵而成为既对立又互补的异质文化范畴。古希腊、罗马文学体现了原始初民无穷的生命活力,而希伯来文学既抑制人的原始生命力,又表现出对人的理性本质的追寻;既有人的主体性的萎缩,又有人对自我理解的进步与升华。

  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重新选择文化模式的时期,此时,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在经过了冲撞与融合之后生成了新文化。因此,人文主义文学对“人”的理解,最深刻和最主要的并不是卜伽丘和拉伯雷“人欲的天然合理”与“尔所欲为”式的原欲放纵,而是世俗人本意识和宗教人本意识的融合。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与上帝有着千丝万缕之关系。

  17世纪的欧洲强调理性与秩序。君主专制的兴盛是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权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在政治领域的延续。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肯定理性,这里“理性”是“政治”的代名词,也即政治理性。古典主义文学通过对王权的歌颂,表现了对“人间上帝”的崇拜,体现了“人”的观念的世俗化。因此,古典主义文学中的“人”比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更疏远了上帝,也显得更理性与成熟。

  18世纪启蒙文学也强调理性,但它的“理性”在肯定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所强调的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之外, 又从自然法则的高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自由的社会法则,肯定人的自我情感的天然合理性。这既是对中世纪宗教理性(神性)的更彻底的否定,又是对抑制自我情感的古典主义理性精神的一种调节。启蒙文学肯定理性的力量也就是肯定个体的人的力量、人的尊严,张扬理性也即张扬人的个性,这表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对人与上帝、人与王权、人与世界之关系的新理解。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化价值观念总体上属于近代范畴,但已孕育了现代文化基因。浪漫主义文学表现了对人的自由生命的热切向往,“回归自然”的境界乃人的自由观念与生命意志之寄托。浪漫主义文学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揭示了人的丰富而纤弱的情感世界,塑造了充满扩张的“自我”,表达了现代人要求摆脱传统文明的个性主义愿望,使西方文学中“人”的形象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主体意识。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人”充溢着被文明压制下的人的自然欲求和生命意志;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带有非理性色彩。

  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力图通过文学创作细致地展览物化社会的现实,深入地解剖物欲驱动下人的心灵世界的千奇百怪,从而警告世人:不要在物面前失去人的自尊和人的天性。在现实主义文学中,人总是既被物化又反抗物化,他们犹如处在物质世界的“炼狱”之中,在经受心灵的磨难之后,有的向“天堂”飞升,有的则向“地狱”沉落,人性处在高扬与失落的十字路口。在这些“人”身上,既有强烈的自然欲望和生命意识,追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又始终受制于道德理性的规律,灵魂深处蕴积着灵与肉、善与恶的冲突而生的心理张力。

  在自然主义文学中,为现实主义作家所疑虑的人的“动物性”被看成既定的科学事实,生物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被用来解释人的私欲、“恶”以及永恒的破坏力产生与存在的原因,以前文学中那高贵的“人”的形象,从神圣的理性殿堂跌入到动物王国。

  20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把传统文学业已表现的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本能欲望、灵与肉、善与恶等二元对立的母题推向深入甚至走向极端,蕴含的是一种非理性人本意识,表现出对传统的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本意识的一种反拨,也显示了西方文学在“人”的观念上的新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20世纪的作家都是非理性的崇拜者。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20世纪50年代后的许多作家又热心于追求一种更高意义上的“理性”与“上帝”,表现出西方文学中“人”的观念的又一新趋向。这是传统人本意识在更高意义上的回归。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重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