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一)-

发布时间: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购物能给女人带来幸福感,特别是面对打折等促销活动,那种以便宜的价 格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的快乐,是男人所不可理喻.的。
在今年的欧洲杯中,俄罗斯队首轮比赛轻松获胜,其中有着 称的扎戈耶夫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新沙皇”之
在以特权为荣的国土上,要想取消特权恐怕不是靠一个报告、一次规定、
一个会议决定乃至一个法律条款所能做到的,需要上行下效..,身体力行,养
成习惯才能彻底根除。
目前又有一股中等强度的冷空气正在“蠢蠢欲动.”,预计可能会在今天开始 “中国之旅”,至于它会不会给带来较大幅度降温影响,气象部门正在密切
监测中。
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航空公司鼎足而立
,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
几。
一曲《雨霖铃》,绘尽秋之凄凉,诉尽惜别之苦,二人河梁携手..,凄婉至 深;离愁别绪,催人泪下。一曲 《雨霖铃》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占据了多少人 的心扉? A.
②③④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④⑥

解析 ①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可圈可点: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也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③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含贬义
④蠢蠢欲



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这里是活用。 方面对立的局势。不合语境,可用 指送别。代指依依惜别。 答案 B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⑤鼎足而立:比喻三
“旗鼓相当”。⑥河梁携手:河梁:桥,
A. 有关统计调查显示,一、二月我市空气质量下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严重 超标。环保专家分析认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污染源的首要因素。
B. 新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实 施,有利于完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市场化机制和并购重组的审批效率。
C. 中小学生复习资料泛滥成灾,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经济负担,而且使 教学走上了耗时多、效率低、质量差的恶性循环之路。
D. 国务院将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纳入政府工作容以来,通过各项政策调整与社 会各界积极推动,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污染
源的首要因素”句式杂糅,可以拆分为 “……建筑工地扬尘是造成污染的首 要因素”或“建筑工地扬尘是首要污染源” ;B项,“完善……机制和效率” 搭配不当;D项,主语残缺,应该在“已经”前加上“慈善事业”。 答案 C
3.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与蜜蜂不同的地方,就是人在建筑房屋之前,思想里已有了房屋的图
样。我们要建筑中国革命这个房屋, 一①一须先有中国革命的图样。 _②一须 先有一个大图样、总图样:__③』有许多小图样、分图样,__④」而这些图


样,_> I」的,丄⑥一我们在这个革命实践中得来的关于客观实际情况的能 动的反映。

A B C D

不但 不只 不但
/
/ 既是 不是
不是 不是 又是 /
而是 就是 / 而是
解析 解答此题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语的搭配。第 ①处和前一个
分句之间构成递进关系,应填 “也”;第②处和第③处之间构成递进关系; 第④处不需要关联词:第 ⑤处和第⑥处之间构成并列关系。 答案 A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些有关筷子的习俗至今流传,比如, ____________ ____ 首先,要会摆放筷 子。筷子要整齐地摆放在进食者的右手边,不要将一双筷子一反一正并列摆
放,也不要将筷子用于进食的一端朝桌外摆放。其次, _____________ ② 。不可取位 过高,这样容易被认为清高孤傲,也有远离父母家门的嫌疑; _______________ ___ ,这 样容易被认为笨拙,也显得缺乏教养。在举筷夹菜时,不要乱翻后再夹菜, 更不要伸筷过长而到别人面前的碗盘中夹菜。
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回答问题应该关注语段的主要





容和空格前后的容。语段主要介绍我国有关筷子的习俗问题。第一个空格前
表述的容是“筷子的习俗流传到现在”,空格后的容表述的是有关 “筷子的 摆放及使用问题”,因此,空格处的容应该是
究”;第二个空格,从空格后的容分析,可知空格处应填
“筷子的摆放和使用要有讲
“要会使用筷
子”;第三个空格,从前文的 “取位过高”及后文的“容易被认为笨拙”分 析,可知空格处应填与不能取位过低有关的容。 答案①筷子的摆放和使用要有讲究
②要会使用筷子 ③但也不可取位过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 话,要求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抓住题干中关于此图的重要信息
――“高三学习流程图”,既然是流程图,那么图中的箭头指向很关键,它 指明了表述时的顺序。注意图中有一个回指的箭头,是 之间形成一个循环,这在学习中起到 逻辑关系,并能用规的语言衔接起来,如
“练习”和“问题”
“巩固”作用。要分析出各环节之间的
“问题”和“讨论”之间的联系是答案 高三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 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 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
0



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二、 名句默写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论语述而》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句常被后人用来 表达对用不义手段而得到富贵的不认同态度。
(2 古诗词中杜鹃的形象常用来表达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两句就借其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3 轼《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 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 抒发了作者对个体生命的短暂和渺小的感慨。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涉及的
《赤壁赋》是古代散
文名篇,学生不但要记准,还要去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的情感。这样才能 准确填写理解型的默写练习。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如“猿哀 鸣、沧海、粟”等都要特别注意。
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2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3渺沧海之一粟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窗棂上挂串红辣椒
王长兀
村长带着那拨儿人进屋的时候,老太太正在扫地。灰尘沸沸扬扬,仿佛是
鲜活的跳蚤在空气中上下跳动,弄得人眼睛迷迷茫茫



“那啥,顶子哪? “下甸子打草去啦。” “啥时走的?” “小半个月啦。” “回来过没?” “没。”
村长吸溜一下鼻子:“二婶,还不知道吧,顶子出事了。” 二婶就一惊:“出了啥事?”
“杀人啦,顶子。这不,官家正寻他哪!”
“啥?”老太太便呆在那里,眼睛就直直地看着炕沿边上的那几个人。她
这才发现其中一个戴大沿帽的已经带了绑绳和黑亮亮的枪。立马她心一颤动, 眼仁儿就朝上翻过去,人便跟着向门框斜过去。几个人惊恐地奔了过去,将老 太太放到炕上。
一忽儿,老太太的鼻翅儿便扇动一下,翻转的眸子虽归了原位,但依旧是 愣愣向上看着。
“二婶,你看你啥个身板还不知道,上甚火?既是杀了人,顶子就不是原
先的顶子了,那便是犯了王法。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麻溜缓缓,人 家公安局还有事情跟你说。”
老太太眸子这才转了一轮儿,一汪亮亮的湿润便映在里面。 看着老太太有了活气,警察就轻轻一笑,说:
“老人家,您的心情我们是
理解的,但是儿子杀了人,犯了罪,如今又跑掉了。这,国法是不能容的。我 们希望您控制住感情,配合我们来抓凶犯。否则,比如说包庇儿子、袒护儿 子,那样您老人家也有罪了。按我们的经验,您的儿子还会回家来的,那时您 必须报告我们。”



“顶子真若是回家,你可得说呀! ”村长眼睛觑觑着,冲着她说,“要不,那
叫什么?对,叫窝藏。二婶,咱可不能糊涂啊!”
她痴痴地点着头,两行老泪缓缓漫过面颊的褶皱,整个面庞已经全是泪水 了,闪着亮晶晶的光芒。
村长最费思索的是:她儿子若回来,她怎么告诉他们哪?他猝然发现了粮 囤上那串红辣椒,眼睛立时闪出光亮,便指着红辣椒说:“对,就用它。二婶, 他若是回来,您就将这串红辣椒挂到窗户上。”
她又痴痴点点头,看了一眼红辣椒。
顶子伏在高粱地垅沟里已经三天了。事情来得太突兀了,突兀得他只有逃 到高粱地之后才想起后悔,悔自己不该为小事冲动,悔自己冲动时不该抡那镰 刀。战战兢兢挨了三天,吃喝现在全成了问题,最讨厌的是那垅上的风,哗啦 哗啦吹得叶子直响,仿佛有无数个脚步向他走来,把他弄得一惊一乍的……
可是一想到出逃,他又茫然了,天下这么大,地面这么广,去哪里呢?可 是,不管去哪里,在要走之前,他一定要回家看一眼老娘。
老太太送走了那些公家的人之后,就把家里仅有的二十几斤白面都烙成 饼,然后就一一地折叠,用纸包好,一沓一沓塞进帆布口袋里。又包了二斤盐 巴,塞在缝隙处。她早已谋算好,顶子若回来,就让他躲进小南山的石洞里, 过个十天半月的,看看风声,她再想办法。她相信,办法总是有的。记得,她 刚十岁那会儿,还扎着羊角辫呢,就给八路军伤病员往那山洞里送过饭,想想 那会儿她都从没断过伤病员的一顿饭。如今,为了儿子,她还会没有办法? 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老太太迷迷怔怔刚要闩门的 当儿,突然间,门“吱呀”一声开了,顶子站在了她的面前。



老太太眼泪马上就下来了。
顶子狼吞虎咽地吃着饼,眼睛贼溜溜地寻觑着,待最后一口食物从喉咙处 咕噜一声咽下之后,他才急急地说: 的,给我准备点。”
老太太赶忙把裤腰子拽开,从里面掏出厚厚的一沓钱,递给顶子,说:“就 这些了,都拿着吧!顶子,你要去哪里?”
“娘,这您就不要管了。”
“顶子,你把饼带上,到小南山的石洞里躲躲。”
“娘,您就别管我了,我这一走,是死是活,真的不好说,啥年月能见到
您,也都不敢想。娘,只求您自己保重啦!”
“顶子。”老太太整个抖动起来,亮亮的泪珠向脸颊处滚动。 “娘,还有一事,把咱家那把菜刀给我。” 老太太抹了眼泪,愣了,说:“干啥?”
顶子咬了下嘴唇说:“娘,我手头怎么也得有个应手的家伙呀。” “啥? ”老太太倒吸了一口冷气。
“娘,我现在已经想好,谁真若是抓我逮我,我已没有别的路了,就得拼
了,反正我已是有人命的人啦,杀一个够本,杀俩就赚一个。”
“轰”地一声,老太太就觉得脑袋像被谁猛然击打了一样,眼前金光四射,
她颤颤地向
前走了一步“娘,我看你一眼就得走了,有没有钱啥



“娘,快快给我取刀来。
老太太表面应允着他,脚步便悄然向窗前靠近,趁儿子回身的工夫,就把 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
选自2006年第7期《小说月报》,有删改
7. 下列对作品有关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村长在老太太醒后,劝慰她说 “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这句话 为老太太在最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作了伏笔。
B. “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 一种静谧的氛围,也为顶子回家提供背景。
C. 老太太希望顶子躲进小南山的石洞,可是顶子不要老太太管他,因为顶子 觉得那个地方村里人都知道不安全,还不如逃到外面更容易活下来。
D. 作品叙述了经历儿子杀人这一生活变故后老太太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 老太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式的质朴而不愚昧的母爱的赞 美。
E. 作品的段落大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结构形式,语言朴实简 练,富于生活化、口语化,这样写切合表现农民生活的题材容。
解析 A项,“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 ”这句话是村长在开导老太 太,让她正确面对这件事,而不是 “为老太太在最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 作了伏笔”。C项,“那个地方村里人都知道”,于文无据。 答案 AC
8. 小说中的老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容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人物的言行体现。老太太得知儿子杀人的消息
后,“痴痴地点着头,两”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



行老泪缓缓漫过面颊的褶皱,整个面庞已经全是泪 水了”,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噩耗;心里盘算着把儿子藏在哪里,如何给他准 备吃食等,一位善良、爱子的母亲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但当老太太听到儿 子几近疯狂的言语后,她明白儿子走向了极端,老太太又毅然举报了儿子, 现了老太太的深明大义。
答案 ①淳朴善良。得知儿子杀人的消息后,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默默承受; 小时候给八路军伤病员往山洞里送过饭。
走后为顶子躲藏做了诸多准备。
②爱子情深。老太太在警察和村长
③深明大义。在儿子因杀人后变得心理扭
曲、口出狂言、有可能走上极端时,毅然挂上了红辣椒,举报了自己的儿 子。
9•作品以老太太“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 ”为结尾有何作用?请结 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文本中某句话的作用时,可从意义和结构两方面作答。意义即语 句的字面和深层含意。老太太挂起那串红辣椒,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 的形象,老太太由“想着包庇儿子”到“举报儿子”这样的转变使人物可亲可信, 这样结尾引人深思。同时,在结构上,情节突转,吸引读者,引发深思,同 时也深化主题。
答案 ①在人物形象上,这样结尾标志着老太太由 “包庇儿子”到“举报儿
子”思想、心理发生的重大转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②在情节结构上, 这样结尾使情节突转,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令人深 思,回味无穷。③在主题表现上,这样结尾不仅表现了母爱的淳朴与伟大, 更表现了人性的淳朴和理智,深化了作品的主题。④在思想情感上,这样结
尾寄托了作者对平凡人物身上折射出的精神光辉的



赞美,流露了作者对底层 人物的关爱情怀。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