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纳谏者成大事

发布时间:2014-01-04 23:54:44

君王纳谏与王朝繁盛

摘要中国古代自秦以来就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高度的君主集权制使君主获得了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因此,相对任何一个时期,中国古代的君主个人都对王朝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君王能否以包容谦虚的态度接受臣民的进谏则成为该王朝能否顺应历史潮流走向盛世的关键所在。通过阅读古籍《贞观政要》第六篇纳谏相关史实,以及对中国古代善纳谏者与拒绝纳谏者所产生的影响做对比后,总结出善于纳谏的人通常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而这在中国古代的帝国统治中尤为重要,这也成为中国古代历朝必经繁盛与衰落的原因。

关键词:纳谏 贞观之治 安史之乱 议制度

正文:臣民规劝或批评君王,叫做“谏”。君王接受规劝或批评,叫做“纳谏”。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627-649在位)时唐高祖李渊的次子,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破事李渊退位,从而当了皇帝,年号贞观。唐太宗即位时,唐朝虽已建立十年,但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严重战乱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不堪。然而,在唐太宗即位后的不长时间内,社会经济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和国家逐步强盛的局面,使贞观时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盛世”。唐太宗能去的这样大的政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贞观前期和中期善于纳谏。

贞观初,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时有美人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败,籍没入宫。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宗曰:“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珪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臣窃以为圣心是。陛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大悦,称为至善,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这便是选自《贞观政要》第五篇中的一个关于唐太宗纳谏的故事。大意是:贞观初年,唐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在宴会上交谈,当时有个美人在旁边侍候。她本是庐江王李瑗的爱姬,李瑗事后,被籍没入宫。太宗指着她对王珪说:“庐江王荒淫无道,杀害了她原先的丈夫而把她占为己有。暴虐到极点,怎会不灭亡呢?”王离座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夺取她是对了呢,还是不对?”宗说:“哪有杀人而夺取其妻的道理,你却问我对不对,这是什么意思?”王回答说:“我见到《管子》书里说:齐桓公到了郭国,问那里的父老:‘郭国为什么会灭亡?’父老说:‘因为郭君喜欢好人而厌恶坏人。’齐桓公说:‘照你所说,他是个贤君啊,怎会灭亡呢?’父老说:‘不是这样,郭君喜欢好人却不能任用,厌恶坏人却不能摒弃,所以灭亡。’如今这个妇人还在陛下左右,所以我猜测陛下的心意认为这样做是对的,陛下如果认为不对,那就是所谓知道邪恶而不能摒弃了。”宗听罢大为欣喜,夸他讲得好极了,马上命令把这个美人送还给她的亲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善于纳谏”。唐太宗曾说过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后来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懂得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务,我怎么能都懂得?这说明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承认自己并非一切都懂,无所不能。据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臣下对自己隐恶扬善,一味顺从、奉承,“则国之危亡,可立而待也”。为了稳固他的统治,唐太宗告诫下属:“君有违失,臣须直言。”并且也确实采纳了不少正确的劝谏。

又如,贞观四年,唐太宗下诏在洛阳修建乾元殿,以供天子巡游四方的时候下榻居住。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劝谏说:陛下您智虑周全,可谓无所不及。您下令要做的事,有哪一件不成功呢?您立志想要得到的东西,有哪一件不是依从你的意思去办呢?我认为秦始皇刚开始做皇帝的时候,一直想倚仗灭掉周室的余威,凭借平定六国的气势,将基业千秋万代地传下去。可是到了他儿子掌权的时候国家就灭亡了,我们认真分析它灭亡的原因,是他们父子随心所欲地放纵自己的贪欲,违背上天的旨意,残害百姓等因素造成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统治天下不能仅仅凭借武力,一味信奉神灵也不能保障他的江山固若金汤。只有大力提倡节俭,减轻赋税,自始至终兢兢业业,才可以永保江山安泰。”

至于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更是常常与唐太宗面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引起唐太宗的盛怒,他也毫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不过事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批评规劝,还把他比作可以纠正自已过失的一面镜子。魏征病死时,唐太宗非常悲伤,痛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逝,遂亡一镜矣!”
  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而且愿意纳谏,所以当时的朝臣一般都直言敢。大臣,原是隋炀帝的宠臣,由于隋炀帝残暴拒谏,他便处处阿谀逢迎,还为隋炀帝出过远征高丽等一些祸国殃民的主意。但在贞观时期,同样是这个,却能够勇于争,他由隋朝的佞臣成为唐朝的净臣,前后判若两人能有这样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唐太宗善干纳谏。故而贞观之治并非仅依靠皇帝个人便建立起来的,还有万千直言进谏的忠臣忠民的功劳。

而与此相反,断送贞观之治的统治者唐玄宗,在早期亦开明,但后期从重用奸相李林甫后,便只听信奸臣谗言,而忽视及枉杀忠臣。最终致使“安史之乱”的发生,把自己逼上绝路。

那为什么唐太宗能做到虚心纳谏而唐玄宗则不能呢,除了个人主管因素,另一重要原因便是言监督制度。

唐代自李渊起,就重视“开直言之路”,武德四年正式设氍谏议大夫。唐太宗时增设议大夫至4人。唐玄宗复以议大夫属门下省,并重申左、右补阙和左、右拾遗各2人,左属门下省,右属中书省。唐肃宗时,“制议大夫论事,自今以后不须令宰相先知”,并规定中书、门下两省的“谏官十日一上封事”。在唐朝的290年间,谏诤制度的推行,答题又三种情况,一是君主纳谏,谏官敢言。二是君主拒谏,谏官遭殃。三是君主纳言,而不用其言,或为我所用。凡君主比较开明,为政廉洁,虚心纳谏的,就必然有众多敢言之臣,反过来促进廉政,国家振兴。唐太宗“贞观之治”便是在这种局面下形成的。而到玄宗时期,由于任用奸臣,而将忠义之拒之门外。由此而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是唐朝在政治和经济上都陷入困难。到唐宪宗时期,又大开直言之路,认真听取批评意见,出现“元和中兴”的形势。

君王自身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和君神关系形成了对君主权利的约束。“其中,修身是根本,只有符合仁义道德要求的君主,才能赢得臣于的辅佐,赢得民心。赢得天佑。” 而一旦君主违反这些要求,就会丧失民心,引起社会动乱,最终亡家亡国。

由此可见,一个王朝的兴盛于衰亡不仅仅是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反而往往是由于统治者的一系列错误决定而引起。唐末几个皇帝都不喜纳谏,常常贬黜谏官,重用吹牛拍马之徒,故“一代不如一代”,使唐王朝日益趋于腐败而亡。唐朝的谏诤史,典型地说明了“纳谏兴、拒谏亡”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贞观政要》(唐)吴兢 编撰,段曹 注释 湖北辞书出版社 2012

2 :http;//www.zsjjjc.gov.cn/news/show/134

3 《唐代的谏议制度与文人》傅绍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善纳谏者成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