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影片《孙子从美国来》

发布时间:2015-12-13 22:18:51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影片《孙子从美国来》

姓名:李卓然

学号:2013303052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影片《孙子从美国来》

《孙子从美国来》这部影片是曲江涛导演在2012年导的,又名《当孙悟空遇上蜘蛛侠》,主要讲述了一个陕西老汉老杨和他的美国孙子布鲁克斯之间的故事。老杨是陕西华县的一个地道农民,不会说普通话,却有一手绝活——皮影,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他最爱的一场戏;布鲁克斯来自美国,能说一口较为简单流利的普通话,却丝毫不了解中国文化,蜘蛛侠是他的最爱。这样两个完全不相同的两个时代两个国家的人,却在这部影片中相知相惜,由一开始的互相看不顺眼,互不理解,到最后的相互接纳,有了深厚的爷孙之情。影片不仅仅是在叙事和煽情,也在一个个事件情节中向我们展现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影片由一个个日常生活片段组成,旨在从这些日常小事中体现跨文化交际的主题。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太多的问题被显露出来,我在观看完这部影片后,主要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在解读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方面的感受。

一.饮食方面。从影片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作为陕西代表的老杨,人比较糙,一碗燃面一瓣蒜就是世间绝味,但美国孙子布鲁克斯可不这么认为,他在一开始就给老杨出了个难题:汉堡包和牛奶。在小县城,因为没有需,所以自然便没有供,我们中国人生来是吃米和面长大的,我们讲究做饭的手法:煎炒;我们讲究刀工:切丝切条切块刻;我们讲究色味一应俱全。而美国人呢,他们讲究原生态,讲究营养高能量,讲究不破坏食物的原生营养,他们以简单为主,随性发挥,所以便比较亲睐面包,酱,而且以肉为主食。这便有了影片中的情节:美国孙子非要汉堡包和牛奶。这是影片所表达的中西饮食文化的冲突。但是可以看到的是,随着爷孙俩的相处,在影片中间部分,老杨带布鲁克斯去县城染头发时,美国孙子布鲁克斯对陕西特色饮食羊肉煮馍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大口大口地吃得很香,而此刻的老杨也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中西饮食在此刻相互融合,老杨见识了汉堡包,知道了喝牛奶的好处,而布鲁克斯也开始尝试陕西的面食。饮食本是一种习惯,没有谁好谁坏,不同民族的人们有不同的吃法,而无论怎么吃,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二.人格独立性方面。人们都有普遍性的认识:美国人比较独立,他们强调个人主义,强调个性培养;而相比起来中国人就比较中庸,他们总是告诉孩子:“枪打出头鸟”,他们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被要求整齐划一:统一穿校服,统一交作业,统一做操,统一参加应试教育。影片也将这一点冲突表现的较为突出。老杨就是一个传统中庸的中国人,在现在看来,有一个长得那么可人的“洋孙子”是一件多么值得大肆宣扬的事啊,但是老杨却害怕村里的人知道他有这么一个“洋孙子”后对他另眼相看,让他成为焦点,所以便一大早带布鲁克斯去县城染黑头发,晚上天不黑都不敢回村,平时也一直让布鲁克斯呆在院子里不出去,即便是在被发现后,他还谎称布鲁克斯是新疆人。而布鲁克斯呢,他是典型的美国少年,他独立,桀骜,不服从老杨的管教,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他在尿床后不寻求大人的帮助而自己独立晒床单,在受到老杨的“嘲笑”后他还认为是伤了自尊,要拿书包离开老杨,从这些情节都可以看出中西不同教育文化下对人们性格的影响。然而随着影片故事的发展,融合的场景也在慢慢出现:布鲁克斯带着被子和爷爷一起睡,爷爷也不再跟布鲁克斯有认识上的冲突,虽然他们的性格不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但是他们相处的越来越融洽了,感情也越来越深,他们都在相互适应对方。

三.与人交流沟通方面。中国人讲究含蓄,讲究“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讲究说话的艺术,有了什么想法也不会当面直接劈头盖脸地就表达出来,就比如影片中,王站长想让老杨出山教皮影,他虽然极度不想去,但他绝不会直说,他一直在回避,一直“支支吾吾”,一直转移话题。相比之下美国人就直白的多,他们不会过多地考虑听话人的感受,说什么都是为了清清楚楚表达自己的意思,言简意赅,直截了当,就像布鲁克斯看到老杨动他书包时,他会毫不犹豫地说:“别动!那是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人会觉得中国人说话拐弯抹角,不知所云,而中国人觉得美国人说话不近人情,太过直白。

四.价值观方面。孙悟空和蜘蛛侠其实是本影片的线索,这两个故事角色串起影片整个的故事发展,他们同样也是中西文化的象征。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英雄,崇尚自由,所以布鲁克斯极度崇拜蜘蛛侠,而在老杨眼里,这就是个“蜘蛛精”;相反,老杨喜欢孙悟空,觉得它能七十二变,能上天入地,有一种神化的色彩,而在孙子眼中,这只不过是一只猴子。中西文化的冲突就在此处彰显。在中国人眼中,英雄都是被赋予神化色彩的,有虚构的成分,他们能喷火,能吐水,能上天入地,具有我们常人所不具备的超能力;而在美国人眼中,英雄也是人,也是一个正常的人,只不过他们具有更多的智慧,更多的勇气。但是影片并不是在列出这些冲突后就戛然而止,布鲁克斯的蜘蛛侠玩具被踩坏,老杨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皮影给布鲁克斯做了一个蜘蛛侠是影片的高潮,中美不同的价值观自此开始融合。尤其是影片最后,当老杨带布鲁克斯去看皮影戏时,布鲁克斯问老杨:“孙悟空真能打败蜘蛛侠?”老杨这样回答:“为啥要让他们打架呢?要让孙悟空和蜘蛛侠成为好朋友,一起保护我们的地球。”这句话感人至深,更体现了影片的主旨:融合远比冲突更重要。

这部影片可以说是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代表之作,让人在幽默的氛围中潸然泪下,感动于布鲁克斯和老杨的深深的爷孙之情。当布鲁克斯走后,这个美国孙子却给老杨的记忆中留下了一笔,他们对着那口井互相呼唤的场景让我含泪微笑。也许就是这样,地球早已成为一个村庄,任何肤色任何语言的人们都是亲人,文化融合的最终结果就会如影片所展示的那样,我们谁都离不开谁,也都更加亲近。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影片《孙子从美国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