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 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11-20 09:20:05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14年四年级《角的度量》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角的度量》,下面我分五个部分向各位说明我在教学《角的度量》时的一些想法和尝试。

一、说教材

(一) 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角的度量》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041页的内容。这是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也是空间与图形测量中难度最大的一课。在此之前,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本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正确运用量角器进行度量,对接下来学习角的分类及画指定度数的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做铺垫。教材的编排是直接呈现两个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用量角器去测量,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从不同的学习角度认识角的度量,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逐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好基础。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空间与图形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及小学四年级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形象运算为主的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操作探究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能联系操作结果,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关系。

2)能力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角的度量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发现数学规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 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编排,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制定本课时的重难点。

重点:体验量角器形成的过程,了解其结构和功能并能正确使用量角器。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关系:难点: 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四)教学准备

小角若干、量角器、白纸。多媒体课件,活动角、相同的10

二、说学生

学生对于角的大小已有初步的体验,知道角度的大小与两边*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已经对量角器有所了解,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体验,具体角的大小概念还没有形成,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量角,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去的教学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这项技能。无疑,这种方式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低效的。新课程标准倡导: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陶行

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因此,本节课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量角的意义和量角的方法,形成度量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程序:

本着“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阵地,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

体验数学”的思想,我结合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情特点,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题纸,画一个角。(教师出示课件 生画角)

师:好,同桌之间比较一下,谁的角比较大?

师:觉得自己画的角比较大的同学请举起手来。(发现有些学生比较犹豫)同学们都知道,量线段的长短我们可以用尺子;量物体的质量可以用称;那么量角我们可以用什么呢?

“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教师直接引出课题)(有学生会说量角器,蒁.

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二、 探究交流 实践操作

1)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请拿出准备的量角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以小组合作观察交流的方式认识量角器,然后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了规范语言,同时也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在学生充分表达

自己的见解后,我指出量角器就像一个“大迷宫”里面有很多 “城分别是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8个大格,180个小格、1°的角。

学生拿到量角器后看到的就是这些,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量角器,同时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自由汇报,然后运用多媒体演示量角器量角各部分的名称和1度的角。在多媒体课件生动活泼的演示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1度角的大小,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认识。

2)学会从量角器上读出角的度数。

在了解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后,学生可能对量角器的内、外刻

度十分感兴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极大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推出课本第37页的练习,并灵活地稍作改动,要求学生度量四个开口方向不同的角的度数。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明确角的开口方向不同,测量的方向也不同。从而理解量角器上两排刻度的用处:角的边与量角器左边的零刻度线重合时,应读外刻度;角的边与量角器右边的零刻度线重合时,应读内刻度。

3)尝试量角,归纳方法。

让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根据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我在这一环节大胆地作出了这样的尝试:先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发现,交流量角的一般步骤;然后集体交流,汇报总结,归纳量角的正确方法。在学生汇报完毕后,我提议他们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角的度量方法,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角的度量方法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举两得。同时这个环节也是学生将新知内化的一个过程。

在学生自主归纳方法的基础上,我通过课件将角的度量方法完整地演示出来,使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至此,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了对角的度量方法的发现和总结。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而练习则是让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获取成功的体验,本节课我设计了三种层次鲜明的发展性练习。

①基本练习:内容是课本第38页“做一做”的三道题目,目的在于巩固学生量角的方法,积累一些常见角的大小的表象,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创新练习: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这个练习中,我罿充分挖掘角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创设了“掷铅球”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是同一个人在力度相同的情况下三次掷出铅球的过程,到底哪个角度掷出的铅球才是最远的呢?将数学问题的研究置身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在猜测探究中拓展视野,体验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通过形式多样的分层练习,不但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

四、强化理解,总结延伸

为了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受,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今蒁.

天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同时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用量角器量三角板的各个角的度数,再加起来,看看和是多少,有什么发现?

(这样一来,学生自己的小结后,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这样的延伸练习,让学生在思维火花剧烈碰撞的同时,巩固新知,提升自我,回味无穷。)

五、课后反思,积累经验 教育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得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角的度量》一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远程教育资源便捷性、交互性、直观性、多样性的特点,努力为学生搭建探究、发现的学习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数学,在合作交流中学数学,从而真正 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 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角的度量 说课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