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4 走向世界的日本课后强化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

发布时间:2019-04-16 05:42:06

第八单元 第4 走向世界的日本

课后强化演练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掀起的自由民权运动的内容包括(  )

①实行君主立宪 减轻地税 开设民选议会 废除不平等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结合基础知识作答,各个选项都属于该运动的内容。

答案:A

2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解析:1874年日本发生的是明治维新,1915年在中国掀起的是新文化运动,故选B项。

答案:B

3.依据《日本帝国宪法》确定的近代政治体制,日本的议会(  )

A.由贵族院和参议院组成

B.贵族院的议员由选举产生

C.可以限制天皇的权力,天皇必须对内阁负责

D.召开、闭会、停会全由天皇决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A项应为众议院;B项不是选举产生;C项不能限制天皇权力,只有D项表述正确。

答案:D

41894年,日本和英国签订条约,英国同意将放弃过去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  )

A.设定租界权 B.议定关税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治外法权

解析:根据课本知识作答,英国放弃了治外法权。

答案:D

5.到19世纪末日本已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这主要表现在(  )

①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 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 颁布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 日本完全废除了西方国家强加的不平等条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是政治方面,排除;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在20世纪初,不是19世纪末,排除

答案:A

6.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解析:脱亚入欧的含义是指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落后被侵略的弱国,一跃成为与西方列强一样的资本主义强国。

答案:A

7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  )

A.主张求知识于世界,发展资本主义

B.主张建立近代化军队

C.主张摆脱外来的民族压迫

D.欲走对外扩张之路

解析: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日本明治政府宣称的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反映了日本欲走对外侵略扩张之路。

答案:D

8.下图反映的历史事实与日本发动的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  )

A.日本侵略琉球 B.日本侵略朝鲜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首先读图判断这是日本的八幡制铁所,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它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用从中国得到的巨额赔款投资兴建的。

答案:D

9.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以上两幅图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在俄国和日本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2)对于俄国和日本发生的这两次重大事件,一般学者认为它们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3)这两次事件后俄、日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与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图一:俄国1861年改革;图二:日本明治维新。

(2)正确,因为这两次事件都是由统治者主持自上而下完成的。两国都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不正确,这两次事件虽然都是由统治者主持自上而下完成的,但日本是在武装倒幕后,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的前提下而进行。(以上两种答案中只要答出一个即可)

(3)①主要差异: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俄、日仍保持着专制主义体制。主要原因: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材料二: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来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和速度也不同。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1)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 心灵紧闭眼观八方”的?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

(2)依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及其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

解析:本题以较新的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及日本宪法的全面理解。第(1)问应理解紧闭二字,主要指的落后因素。第(2)问共同原因应点出两国所面临的时代背景,结合不同的原因考虑领导者、文化传统、群众基础等因素。

答案:(1)心灵紧闭:保留天皇制度和武士道精神,专制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眼观八方:学习西方,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制定《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神话: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2)共同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民族危机严重。结果不同的原因:领导力量实力对比不同;民众对改革态度不同;文化传统对变革的态度不同。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译文]

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中去观察领悟的奥妙;要常从中去观察体会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第一个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恒:一般的,普通的。
第一个是名词,指的形态。第二个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无名:指无形。
有名:指有形。
母:母体,根源。
恒:经常。

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谓:称谓。此为指称
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的门径。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於微而后成,始於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於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於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道可道,非常道。
莫非道也。而可道者不可常,惟不可道,而後可常耳。今夫仁義禮智,此道之可道者也。然而仁不可以為義,而禮不可以為智,可道之不可常如此。惟不可道,然後在仁為仁,在義為義,在禮為禮,在智為智。彼皆不常,而道常不變,不可道之能常如此。

名可名,非常名。
道不可道,而況可得而名之乎?凡名皆其可道者也。名既立,則圓方曲直之不同,不可常矣。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自其無名,形而為天地,天地位而名始立矣。自其有名,播而為萬物,萬物育而名不可勝載矣。故無名者道之體,而有名者道之甩也。聖人體道以為天下用,入於衆有而常無,將以觀其妙也。體其至無而常有,將以觀其徼也。若夫行於其徼而不知其妙,則粗而不神矣。留於其妙而不知其繳,則精而不遍矣。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以形而言有無,則信兩矣。安知無運而為有,有復而為無,未嘗不一哉。其名雖異,其本則一,知本之一也,則玄矣。凡遠而無所至極者,其色又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極也。玄之又玄,衆妙之門。言玄則至矣,然猶有玄之心在焉。玄之又玄則盡矣,不可以有加矣,衆妙之所從出也。

2019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4 走向世界的日本课后强化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