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课外古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7-03-08 07:29:29

九下课外古诗赏析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诗歌借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要表达怎样的主题?

直接抒发了自己愿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2、赏析第三联采用的艺术手法?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结合的描写手法;表现了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

3、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借代的修辞手法。牙璋代指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阕代指长安宫阙。铁骑代指精锐的唐军。龙城代指敌人的要塞。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诗眼就是字,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2、谈谈你对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的理解。

左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

3、诗歌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主题?

诗人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

羌村三首之三 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1背景:诗人回到羌村,父老乡亲携酒慰问。

2主题:表达了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又表达了作者对动荡时局的悲叹。

3.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两句,乡亲们各自携酒为赠,前来庆贺杜甫的生还,尽管这些酒清浊不一,但体现了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意。

4“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诗人长歌当哭,义愤填膺,悲怆感慨之情骤然高涨。这一声长叹意味深长,饱含无奈和痛楚,诗人对国事家事的沉痛忧虑让四座乡邻大受感染,产生共鸣,举座皆是涕泪纵横。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登楼览景时怎样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忧愤而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

2 试分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句中“来”和“变”字好在哪里?

“来”即“来临”,是说锦江的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迎面扑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变”是“变化,”指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一字双关,表现诗人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4、杜甫《登楼》中作者用“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两句写出了他登楼时的所见景象。
5、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的诗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6、《登楼》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4、分析尾联:

用典。本诗最后两句主要使用了后主刘禅和诸葛亮的典故。使用后主的典故主要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统治者重用宦官而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的担忧。使用诸葛亮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的感伤。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黄沙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主题:诗人在诗中极力描写走马川一代环境的恶劣与艰苦,以此来衬托出征将士的英勇无畏,并预祝最后的胜利。

2、内容分析: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

3、诗中所描写的走马川一带环境特点如何?有什么作用?

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走马川一带环境恶劣与艰苦。

作用:以此来衬托出征将士的英勇无畏

4人对细节刻画得入微而生动,请举例说说其作用。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划,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 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 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颔联表明诗人的心迹:不惜残年为皇上革弊除害。颈联即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也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瘦马”,都是以马写人。尾联写诗人向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2.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_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3.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之情。

4.细致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两句诗,分析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发途中感受的?

这一两句借景抒情。既悲且壮。谪贬赴任,前瞻茫茫,雪拥蓝关,马也踟蹰起来。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现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恋与依恋。

5.这首诗在虚词的运用上很得体,如“欲为”、“肯将”,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一片忠心和坚强的信念,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慨,还蕴含着诗人不屈不扰,宁折不弯,刚正不阿的品格。 

6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答:“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个层面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同时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名句:“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2赏析:运用比喻和对偶,在以“雁”“蓬”为喻,表现手足离散天各一方,犹如纷飞千里的孤雁;辞别故乡流离四方,仿佛深秋断根的蓬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也表现出诗人饱经战乱、兄弟离散的孤寂。

3诗中的“干戈”和“吊影”的含义是什么? 干戈:指战争吊影:对影自怜,指因没有亲友陪伴而孤单。

4借月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诗句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赏析: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运用比喻和夸张,首句描写了城头黑云密布低垂,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形势危急的情景;次句描写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守军将士威武雄壮,严阵以待。“黑云”和“甲光”对比,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3最后两句诗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燕昭王易水筑台放金揽人的典故,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忠君报国的英雄气概。

4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 名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2赏析:词人把流水喻为美人流转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蹙集的眉峰,将无情的山水化作有情,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

2.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

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对朋友的祝福之情,和对美好春光的珍惜和赞美之情

4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请做简要分析

以美人的眉眼来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别云间 夏完淳 明末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 名句: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赏析: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心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2、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

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3、名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赏析:“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同: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誓死如归的精神。

异:《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九下课外古诗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