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服装品牌命名现象看汉语语言文字的污染

发布时间:2020-04-09 15:27:26

从中国服装品牌命名现象看汉语语言文字的污染

作者:郭宁宁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第11

        一、品牌名称及其洋化

        

        简单的说,品牌就是产品的牌子。其定义如下:品牌是一种名称、标记、符号或特殊设计,或是它们的某种组合,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生产经营者或某群生产经营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区分开来。它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示两个部分。品牌名称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语言部分,品牌标示是用图像表示的可视部分。品牌名称可以体现品牌的个性、特征和特色,是品牌的重要信息之一,它提供了该品牌最基本的核心要素,只要一提到某一品牌名称,人们就会对该品牌所代表的产品、质量、技术和售后服务等有一个总的概念。因此,给商品取一个新颖动听的名字极为重要。但是,近年来许多产品都倾向于起洋名,所谓洋名是指带有外国色彩的名字,主要表现为名字中含有常用于外国名字的字或字母。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品牌名称的洋化。

        

        二、品牌名称的洋化的原因

        

        1. 社会文化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出现了大批中外合资和外资企业,大量商品来自海外,中外科技、文化、教育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广告媒体也加强了对西方文明的宣传,于是某些国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少人乐于接受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容易导致对西方语言的认同。同时,中产阶级迅速出现。这个群体在受教育程度、职业和收入方面都具有优越性,在选择商品方面一般倾向于舶来品。为了迎合这个群体的口味,很多厂家纷纷为自己的产品起洋名。

        2. 语言接触

        语言系统是相对稳定,绝对变化的。任何特定语言的语言因素,尤其是其词汇系统都是不自足的。不同的社会文化接触时会以借用,借形,语码混杂等方式填补本词汇系统的缺项。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各国之间的交往,在交往中,彼此的语言必然会互相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可能完全对等。从这个角度说,品牌的洋化现象其实是在语言接触中受到外来影响后的一种表现。洋化名称有使用法文,韩文的,但绝大多数是英文,这说明,语言接触存在着不平衡现象。

从中国服装品牌命名现象看汉语语言文字的污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