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2-12-19 15:08:00

《三峡》探究性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三峡》是鄂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六单元山水情怀第一课。本单元所选的文言文,主要以写景为主。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诗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的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三峡》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这篇文章为后面的学习山水游记打下基础,具有连贯性。因此,我将本课设计成一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性的课、以期能解放学生的手脚,解放老师的手脚,让沉闷的课堂成为快乐的学习家园。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由于他们接触的文言文不多,再加上文言文与现代文差异较大,因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只知道掌握字词句的意义,忽视文章语言及结构的美,给文章整体的理解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这节课我以引领学生品读、赏析为主,而达到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课的教学设计意在文言文教学中注重营建师生互动空间。力求在枯燥单调的文言文教学中激起一点火花,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笔的过程中得到文学素养的提高和美感的熏陶。
三、整体设计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阶段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培养语感。据此本课拟以诵读、讨论、探究的方法教学,让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大意。课堂上指导学生试读、听读、齐读、品读,通过朗诵来感悟文章的内容,做到理解成诵。《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1

故此拟采用品读交流法,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共同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鼓励他们在交流、启发、展示中自主的获取知识。《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壮丽奇绝的景色。作者抓住了景物的内在神韵,生动传神的展现了三峡奇绝美。目前不少中学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只限于对文言词语的准确理解,以此来对付“考试”,把对文言文的学习当成一项单调乏味的任务,极少关注其内在的神韵和魅力,因此,在本节课中有意的设计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的美丽的风光,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直观形象的板书等,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使之进入情境,进而领会文章的意蕴美。
四、教学目标及确定的理论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这堂课的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之美。3、品味语言,体会文中写景的方法。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品味语言。教学难点是: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
本节课通过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模式为:
激趣导入了解作者感知课文疏通文意
研读赏析合作探究三峡的“美”写法之妙背诵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长江之歌》,教师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入新课:
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游长江最美在三峡,三峡是世界最美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用多媒体展示三峡风情片,教师配音介绍:三峡的景致令人向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三峡的峻美,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三峡。(二)简介作者郦道元。
2

《三峡》教学案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