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发布时间:2020-07-29 04:09:18

经济学原理第7曼昆宏观经 济学复习重点

23

1. 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 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 场价值。

GDF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 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 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 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 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 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 购买(G、和净出口( NX、。

1、消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 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 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 出

4 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 (出口)减国 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 真实GDF和名义 GDP

真实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 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 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是用当年 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 GDP与真实GDF的比率乘以100

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GDF平减指数= (名义GDP真实GDP *100

通货膨胀率=[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 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24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 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 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 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 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

加)

1 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 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

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F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 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 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 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 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 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 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

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

(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 (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真实利率为正利率;正利率 会刺激居民储蓄。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真实利率 为负利率;负利率对经济不利,它扭曲了借贷关系。

25

1. 生产率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牛产的物品与服务的数量。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即直接取 决于其国民的生产率,因为一个经济的收入就是该经济的产

出。(储蓄是一国生产率的一个重要的长期决定因素)

2. 生产率有四个决定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 源和技术知识。

1 物质资本是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与建筑物存量

2 人力资本是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 技能

3 自然资源是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投 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4 技术知识是社会对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3. 收益递减:随着投入量的增加,每一单位额外投入得到的

收益减少的特性

在长期中,高储蓄率引起高水平的生产率和收入,但在这些 变量中并没有高增长

追赶效应:开始时贫穷的国家倾向于比开始时富裕的国家增 长更快的特征

政府政策能以许多方式影响经济的增长率:鼓励储蓄和投资、 鼓励来自国外的投资、促进教育、促进健康、维护产权与政 治稳定、允许自由贸易以及促进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6

1. 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

匹配的一组机构

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借以直接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

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债券:一种债务证明书(特点:期限、信用风险、税收待遇)

(债务融资)

股票:企业部分所有权的索取权(权益融资) 金融中介机构:储蓄者可以借以间接地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 金融机构(银行、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股票于债券资 产组合的机构

(金融机构的共同目标:把储蓄者的资源送到借款者手中)

2. 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Y=C+I+G+NX

1 国民储蓄:在用于消费和政府购买后剩下的一个经济中 的总收入(简称储蓄)

封闭经济中NX0, Y-C-G =I , S=I ,储蓄等于投资,国 民储蓄可表示: S=Y-C-G

T表示政府以税收的形式从家庭得到的数量减去以转移支付

形式返还给家庭的数量国民储蓄还可表示:

S= Y-T-C+ T-G )(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

2) 私人储蓄:家庭在支付了税收和消费之后剩下来的收入。 家庭得到收入Y ,支付税收T ,消费支出C ,则私人储 蓄就是Y-T-G

3 公共储蓄:政府在支付其支出后剩下的税收收入。

政府得到税收收入T ,并支出用于物品与服务 G 。如果 T大于G,政府由于得到的资金大于支出而有预算盈余, 这种(T-G )的盈余就代表公共储蓄。如果 G大于T , 这种情况下政府有预算赤字,而公共储蓄(T-G )是负数。 预算盈余税收收入大于政府支出的余额

预算赤字:政府支岀引起的税收收入短缺

3. 可贷资金市场:想储蓄的人借以提供资金、想借钱投资的

人借以借贷资金的市场

需求的来源;利率(真实利率)是贷款的价格; 政策1:储蓄激励 供给S向右移动,均衡利率下降,可贷资金均衡数量增加 税法改革鼓励更多储蓄,则利率下降且投资增加

政策2 :投资激励 投资赋税减免政策,可贷资金增加,需求 D右移,均衡利率 上升,刺激储蓄。税法改革鼓励更多投资,则利率上升且储 蓄增加

政策3:政府预算赤字与盈余

预算赤字,公共储蓄为负,降低了国民储蓄,原本要借款用 于投资的家庭和企业被挤岀—供给 S左移,利率上升,可贷 资金减少。当政府通过预算赤字减少了国民储蓄时,利率就 会上升且投资减少

挤岀:政府借款所引起的投资减少(降低了生产率和 GD

增长)

预算盈余增加了可贷资金的供给,降低了利率,并刺激了投 资

27金融学:研究人们如何在某一时期内做出关于配置资源和应 对风险的决策的学科

1. 现值:用现行利率产生一定量未来货币所需要的现在货币

终值:在现行利率既定时,现在货币量将带来的未来货币量 复利:货币量的累积,比如说银行账户上货币量的累积,即 赚得的利息仍留在账户上以赚取未来更多的利息 当利率上升时,投资-可贷资金的需求量-减少

2. 风险厌恶:不喜欢不确定性

保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多元化:通过大量不相关的小风险代替一种风险来降低风险 企业特有风险:只影响一家公司的风险

市场风险:影响股市上所有公司的风险

3. 基本面分析:为决定一家公司的价值而对其会计报表和未 来前景进行的研究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资产价格反映了关于一种资产价值的所 有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的理论

信息有效:以理性方式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有关资产价格 的描述

随机游走:一种不可预期的变量变动的路径

28

1. 劳动者:既包括就业者又包括失业者的工人总数(劳动力 =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 ) 失业率:劳动力中失业者所占的百分比(失业率=失业者人

/劳动力X 100%

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占成年人口的百分比(劳动力参工率 =劳动力/成年人数X 100%

自然失业率:失业率围绕它而波动的正常失业率 周期性失业: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背离 丧失信心的工人:想工作但已放弃寻找工作的人 大多数失业是短期的,而在任何一个既定时间段所观察到的 大多数失业又是长期的

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寻找最适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 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由于某些劳动市场上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数 量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业 产生于高于均衡工资的结构性失业不同于寻找工作过程的摩 擦性失业。需要寻找工作并不是因为工资不能使劳动的供求 平衡。当把寻找工作作为失业的解释时,工人正在寻找最适 于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岗位。当工资高于均衡水平时,劳 动供给量大于劳动需求量,工人失业是因为他们等待工作岗 位的开放

2. 寻找工作:在工人的嗜好与技能既定时工人寻找适当工作 的过程

为什么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如何降低摩擦性失业 的数量?

1)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的原因是经济总是处于变动中。 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 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 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 在周转过程中会发生这种暂时性失业。由于在动态经济中, 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不可避 免的。

2)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失业者寻找工作从而降低摩 擦性失业的数量。一种方法是通过政府管理的就业机构发布 有关职位空缺的信息。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公共培训计划,其 目的是使处于衰落行业的工人易于转移到增长行业中,并帮 助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脱贫。

失业保险:当工人失业时为他们提供部分收入保障的政府计 划(摩擦性失业增加)

3. 最低工资法

如果工资由于任何一种原因高于均衡水平,就会导致失业(增 加劳动供给量,减少劳动需求量)

4. 工会:与雇主就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讲行谈判的工人协 会

集体谈判工会和企业就就业条件达成一致的过程

罢工:工会组织工人从企业撤出劳动

5. 效率工资: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牛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 平的工资

工人健康、工人流动率、工人素质、工人努力程度

29章货币制度

1. 货币: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其他人购买物品与服务的一

组资产

三种职能:交换媒介(买者在购买物品与服务时给予卖着的 东西)、计价单位(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 和 价值储藏手殳(人们可以用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未来的 购买力的东西)

流动性:一种资产兑换为经济中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

商品货币:以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为形式的货币(黄金、香烟) 法定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由政府法令确定作为通货使用的 货币

通货:公众手中持有的纸币钞票和铸币(最为广泛接受)

活期存款:储户可以通过开支票而随时支取的银行账户余额

2. 联邦储备:美国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为了监管银行体系和调节经济中的货币量而设计 的机构

货币供给:经济中可得到的货币量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决策者对货币供给的安排

3. 准备金:银行得到但没有贷出去的存款(法定准备金、超 额准备金)

如果银行以准备金形式持有所有存款,银行就不影响货币供

部分准备金银行:只把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的银行制度

准备金率银行作为准备金持有的存款比例

当银行只把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时,银行创造了货币

货币乘数:银行体系用1美元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货币

乘数存款与准备金的比率为货币乘数,是准备金率R的倒数) 准备金率越高,每个存款银行贷出的款越少,货币乘数越小 银行资本:银行的所有者投入机构的资源

杠杆:将借到的货币追加到用于投资的现有资金上 杠杆率:资产与银行资本的比率

资本需要量:政府管制确定的最低银行资本量

4. 美联储控制货币的工具(改变准备金量)

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买卖美国政府债券(买进债券增加货 币供给,抛出债券减少货币供给)最常用

向银行发放贷款,贴现率:美联储向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高 减少准备金量,低增加货币供给)

短期拍卖工具

法定准备金:关于银行必须根据其存款持有的最低准备金量 的规定

支付准备金利息(上升提高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乘数,减少 货币供给)

联邦基金利率:银行向另一家银行进行隔夜贷款时的利率

(央行如何控制货币供给:

1.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买卖政府债券的方式改变银行体系的 准备金数量,从而改变货币供给

2•降低贴现率鼓励银行更多地借款增加银行准备金从而增加 货币供给或提高贴现率抑制银行借款减少银行准备金和货币 供给

3. 通过改变法定准备金和改变它支付给银行持有的准备金的

利率来改变货币供给)

30

1. 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会调整到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的水平

货币乘数论:一种认为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 到的货币量的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的理论

名义变量: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如名义 GDR美元价格) 真实变量: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如真实 GDR相对价 格、真实工资、真实利率)

古典二分法: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

货币中性:认为货币供给变动并不影响真实变量的观点 货币流通谏度:货币易手的速度(名义 GDF除以货币量)

R表示物价水平GDF平减指数,Y表示产量真实GDR M表示 货币量v= R x Y/M

货币数量方程式:M x V = R x Y把货币量、货 币流通速度和经济中物品与服务产出的美元价值联系在一 起

货币量M乘以货币流通速度V等于产品的价格R乘以产量Y, 名义价值R xY

货币量增加,物价水平必然上升,产量必然上升,货币流通 速度必然下降

货币数量论的本质

1) 货币流通速度 V —直是较为稳定 的

2) 所以当中央银行改变货币量 M时,它引起名义产出价值量

(P x Y)的同比例变动

3) 一个经济的物品与服务产量 主要由要素供给(劳动、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生产技术决定。货币是 中性的,所以不影响产量

4) 当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给 M并引起名义产出价值P x 发 生同比例变动时,这些变动反映在物价水平 P的变动上

5) 因此,当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时,结果就是高通货 膨胀率

通货膨胀税: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筹集的收入(就像是一种 向每一个持有货币的人征收的税)

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进行一对一的调整

(名义利率=真实利率+通货膨胀率,真实利率由可贷资金市 场上储蓄和投资共同决定,货币供给的增长决定通货膨胀率。 当提高货币增长率,长期的结果是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更高 的名义利率)

2. 通货膨胀的成本

通货膨胀本身并没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

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 资源

菜单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

税收扭曲(通货膨胀增加了储蓄所赚到的收入的税收负担) 计量单位变动引起混乱和不方便;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任意 的财富再分配

封闭经济(不与世界上其他经济相互交易的经济)开放经济 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与服务 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与服务

净出口:一国的出口值减去进口值(贸易余额) (衡量一

国出口与进口之间的不平衡)

贸易盈余:岀口大于进口的部分(NX>Q NCO>资本从一国 流出)

贸易赤字:进口大于出口的部分 NX<0 NCO<资本流

入国内)

贸易平衡:讲口等于出口的状况

资本净流出:本国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减外国人购买的本国 资产(外国净投资)

国外资产得到的真实利率,国内资产得到的真实利率,持有 国外资产可以察觉到的经济与政治风险,影响国外对国内资 产所有权的政府政策

对整个经济而言,资本净流出 NCO必然总是等于净出口 NX NCO=NX

S=I+NX所以S=I+NCO储蓄=国内投资+资本净流出开放经 济中,储蓄的用途

当一国的储蓄大于国内投资时,资本净流出为正;国内投资

大于储蓄,

资本净流出为负

贸易赤字

贸易平衡

贸易盈余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进口

净出口 <0

净出口 =0

净出口 >0



YC+I+G

储蓄 <投资 储蓄=投资 储蓄投资

资本净流出<0资本净流出=0 资本净流出>0

名义汇率一个人可以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 升值/贬值:按所能购买到的外国通货量衡量的一国通货的价 值增加/减少(坚挺/疲软)

真是汇率:一个人可以用一国的物品与服务交换另一国的物

品与服务的比率

真实汇率=名义汇率x国内价格/国外价格

=名义汇率x国内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消费物价指数/国外一 篮子物品与服务的消费物价指数

=e xP/P*

购买力平价:一种认为任何一单位通货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 到等量物品的汇率理论(一价定律,一种物品在所有地方都 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否则存在套利。)

在两个国家1美元的购买力相同,1/P=e/P*,则 仁eP/P*(真 实汇率,即真实汇率(国内物品和国外物品的相对价格) 不 会改变。

e=P*/P,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利率必然反映两国的物价水平, 名义利率取决于物价水平(货币供给与需求)

当中央银行印发了大量货币时,无论根据它能买到的物品与 服务,还是根据它能买到的其他通货,这种货币的价值都减 少了

1. 可贷资金市场(协调经济中的储蓄与投资以及资本净流出) S=I+NCO储蓄=国内投资+资本净流出

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

在均衡利率时,人们想储蓄的量正好与合意的国内投资和资 本净流出量平衡(NCO>0增加对国内生产的可贷资金需 求,NCO<0减少可贷资金需求

2. 外汇市场(协调国内通货交换其他国家通货)

NCO=N)资本净流出=净出口

真实汇率由外汇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用于兑换外国通 货的美元的供给来自资本净流出。资本净流出并不取决于真 实汇率,所以供给曲线垂直。美元的需求来自净出口。较低 的真实汇率刺激了净出口,增加了美元需求,所以需求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

在均衡的真实汇率下,由美国物品与服务净出口所吸引的外 国人对美元的需求正好与由美国资本净流出所吸引的来自美 国人的美元供给相平衡

3. 开放经济中的均衡

资本净流出量与真实利率负相关。

4. 政策和事件如何影响开放经济 政府预算赤字增加减少了国民储蓄。

贸易政策,关税和进口配额

政治不稳定和资本外逃。

33

1. 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的。

大多数宏观经济指标是同时波动的

随着产量的减少,失业增加

2. 解释短期经济波动

古典理论依据的是二分法和货币中性。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 古典假设是长期经济的准确描述,但不是短期经济的准确描 述。在短期中,货币和物价这类名义变量也会影响真实变量, 货币量的改变能暂时地使真实GDP偏离长期趋势。总供给和

与服务的总产量。产量和物价水平会调整到总需求曲线与总

供给曲线相交的那一点

3.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政府 和外国客户想要购买的物品与服务数量的曲线

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提高了货币的 真实价值,并使消费者更富有,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消费 者支出增加意味物品与服务需求量更多。相反,物价水平上 升降低了…变穷…,减少了消费者支出以及物品与服务的需 求量(消费者更富有刺激消费品的需求)

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降低了利率, 鼓励更多的用于投资品的支出,从而增加了物品与服务的需 求量。相反,物价水平上升提高了利率,抑制了投资支出, 并降低了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品需求) 物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引起利率下 降,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真实价值下降,货币贬值刺激 了一国的净出口,从而增加了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相反, 物价水平上升引起一国利率上升,货币的真实价值上升,升 值减少净出口以及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通货贬值刺激净出 口需求) 总需求移动

消费变动引起的移动投资变动引起的移动政府购买引 起的移动净出口变动引起的移动

4.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企业选择生产并 销售的物品与服务数量的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由于长期中产量取决于劳动、资 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

自然产出水平:一个经济在长期中当失业处于其正常率时达 到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水平

劳动变动引起的移动资本变动引起的移动自然资源变 动引起的移动技术知识变动引起的移动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期的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背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水平 黏性工资理论(名义工资基于预期的物价确定,并且当实 际物价水平结果不同于预期水平时不会立即做出反应,对经 济状况变动的调整缓慢。工资的黏性激励了企业在实际物价 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减少产量,在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水 平时增加产量)

黏性价格理论(一些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 调整缓慢。当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水平,一些企业 立即提高价格,另一些企业反应滞后使价格低于合意水平吸 引了顾客从而引起就业和生产增加。因此价格调整滞后的企 业在短期内,产量和物价总水平正相关)

错觉理论(物价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供给者只注意到自 己某种物品的价格下降了,错误地认为他们的相对价格下降 了,弓I起他们减少物品和服务的供给量。同理,物价水平高 于预期水平时,供给者在错觉纠正前会增加物品和服务的供 给量)

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一样

5. 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

1 总需求移动

美国,大萧条的向左移动和二战的向右移动。

事件引起移动;移动方向;确定新的短期平衡;确定从短期 均衡到长期均衡的过渡。

2 总供给移动

由于产量减少(停滞)和物价水平上升(通胀),经济经历了 滞胀。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

34

1. 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 利率是总需求的关键决定因素。

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 衡(短期利率)

1) 货币供给量由政策固定,货币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2) 利率上升增加持有货币的成本,利率下降减少成本,货币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 货币市场均衡:利率r高于均衡水平,人们持有的货币量 M就小于央行创造的货币量,超额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 相反,利率低于均衡水平。人们持有的货币量就大于央行创 造的货币量,超额货币需求会使利率上升

长期中,利率由可贷资本的供求决定。

较高的物价水平增加了货币需求,较高的货币需求引起了较 高的利率,较高的利率减少了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 央行增加货币供给时,降低了利率,增加了既定物价水平的 物品与服务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相反,紧缩货 币供给时,提高了利率减少了既定物价水平时的物品与服务 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联邦基金利率(旨在扩大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变动既可以被描 述为货币供给增加也可以被描述为利率降低;旨在紧缩总需 求的货币政策变动既可以被描述为货币供给减少也可以被描 述为利率提高)

2. 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政府决策者对政府支出和税收水平的确定 政府购买对总需求有乘数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 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 边际消费倾向MPC(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而不用于储蓄的比 率)越大,消费对收入变动的反应越大,乘数越大

乘数=1/(1-MPC)

挤出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投 资支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

当政府增加物品与服务的购买时,所引起的收入增加使货币 需求从MD1增加到MD2引起利率从r1上升为r2 ;总需求曲 线从AD1右移到AD2然而利率上升减少物品需求量特别是 对投资品的需求量,投资的挤出部分抵消了财政扩张对总需 求的影响,曲线左移到 AD3(图)

3. 稳定政策,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减少经济中的波动 自动稳定器:当经济讲入衰退时,决策者不必采取任何有意 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

最重要的自动稳定器是税制。自动的减税刺激了总需求,从 而降低了经济波动的程度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自动增加正好在总需求不足以维持充分就 业时刺激了总需求

35

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独立的, 因为失业是由劳动市

场的特征决定,而通胀由货币增长决定。

在短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相关的。因为总需求增加暂时提 高了通货膨胀和产量,并降低了失业。

1. 菲利普斯曲线: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 舍的曲线(负相关关系)

短期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组合是由于总需求曲线的移 动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

2.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预期的作用

长期中,预期通货膨胀根据实际通货膨胀的变动进行调整, 失业率趋向自然失业率一一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3.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供给冲击的作用

供给冲击是直接改变企业的成本和价格,使经济的总供给曲 线和菲利普斯曲线移动的事件。

4. 降低通货膨胀的代价

代价:一段时期的失业和产量损失 牺牲率是在通货膨胀减少一个百分点的过程中每年产量损失 的百分点数(损失的产量大小取决于菲利普斯的斜率)一些

经济学家估计牺牲比率为5.

36

2. 增加政府支出来反衰退:衰退期间的基本问题是总需求不 足,反衰退的关键是把总需求恢复到与经济中劳动力充分就 业一致的水平,对此可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 过增加支出来反衰退。

政府购买增加时比减税更有潜力的工具。减税增加了家庭的 可支配收入,鼓励他们增加消费支出,而政府购买使直接增 加了总需求。而且政府支出购买物品或劳务,是直接增加了 总需求;政府为家庭减税的美元,其中一部分可能用于储蓄 而不是支出,部分减少的税收被留存了下来。不仅如此,政 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所有减税对 GD啲影响要小 于相似规模的政府支出增加对 GDP勺影响。另外,减税涉及 到税法和税收制度的改变,所以不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手段。 因此直接的政府支出能更多地增加总需求,这是促进生产和 就业的关键,也是反衰退的关键。

通货膨胀,会直接导致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居民储蓄缩水。 这两者会直接造成消费低迷。而消费的萎缩,会再次转移到 产业上去,造成产品销售困难,企业库存增加。企业不能回 笼资金,再生产困难,于是只有裁员削减产能。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