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发布时间:2019-01-20 09:03:35

www.ks5u.com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高一文科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满分60分。

1.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C. 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是在春秋时期,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没有反映牛耕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铁农具技术臻于成熟的标志是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排除DB项表述准确,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

2. 为了抗早防涝,我国北方人民发明了畎亩法,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叫作上田弃亩。在地势低的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 耕作技术在实践中改进

B. 传统农业受自然条件限制

C. 北方农业技术领先于南方

D. 实行土地轮耕以保证肥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为了抗早防涝……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在地势低的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古代中国农民的耕作技术在实践中改进,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传统农业受自然条件限制,故B排除。材料不能说明北方农业技术领先于南方,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土地轮耕以保证肥力的目的,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耕作技术

3.3.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

A. 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封建土地私有制

D. 贵族地主的压迫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又分为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最主要)和自耕农私有土地三种形式。正是因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才使得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出现材料所述的情况,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

4.4.“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谚语反映的是

A.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B. 耕织结合的商品经济

C. 铁犁牛耕为主的耕作方式 D. 自给自足的市场经济

【答案】A

【解析】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故A符合题意。自给自足,耕织结合都是小农经济的特点,BD说法错误;C题干没有体现。

5. 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

A. 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B.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C. 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 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材料中提到唐代白瓷烧制过程中的某项具体方法,即利用磁石的吸附功能,去除白瓷的黑斑,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南方的青瓷,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在世界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白瓷的烧制过程,不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超手工业的发展

6. 史学家樊树志在专著《晚明大变局》一书中指出: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而不是孤立的。这说明(

A. “苏湖熟,天下足格局正在形成中 B. 晚明政局变化影响了江南经济地位

C. 大运河航运是江南经济最大的优势 D. 专业化市镇兴起促进了区域市场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苏湖熟,天下足指的是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与题目中的江南市镇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市镇的发展状况,没有体现出江南经济的地位与政局变化的关系,故B项错误;大运河航运是江南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不能反映材料中江南市镇呈现网络的特点,故C项错误;从题干材料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可以体现明代江南市镇发展到一定规模,向专业化发展,从而推动了区域市场的发展,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晚明时期商业的发展

7. 在宋代,发展众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换市场,是沟通城乡的桥梁。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 草市 B. 夜市 C. 晓市 D. 街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材料宋代交换市场沟通城乡的桥梁,并根据所学可知,这种经济现象是宋代的乡村集市——草市。所以答案选A;夜市是唐朝城市中出现,故B项错误;C类似于夜市的早市,故C项错误;街市夜市位于城市中位置,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草市

【名师点睛】古代的基本形态

(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的地域限制。

(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的时间限制。

(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的时间限制。

8.8.2014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 珐琅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B. 晋商、徽商往来于丝绸之路

C. 轻盈精湛的丝织品是常见的商品

D. 都使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丝织品出现于汉代,唐朝可以见到,故C项正确;A是明清时期才出现;B也是明清时期才出现;使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是宋朝以后才出现,故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经济·古代手工业发展·丝织业

【名师点睛】在高考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四个重点。一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二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突出成就;三是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况;四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运用两种方法。一是联系的方法,了解古代中国经济情况需联系当时的政治发展情况;二是辩证的方法,对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既要看到它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它蕴含的消极因素。

9.9.郑和下西洋与麦哲伦航海是东西方航海活动的代表,但两者在对世界的影响上差别巨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 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答案】B

【解析】

西方航海家远洋航行主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中国当时是小农经济模式远洋航行是宣传国威是经济目的服务于政治目的B项正确中国人不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故A项错误;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西方航海技术和力量也不是东西方航海差异的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10.10.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表明张居正的经济观点是

A. 重商抑农

B. 重农抑商

C. 农商并重

D. 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思想看到了农业和商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故C项正确;中国传统的思想是是重农抑商,此时作者开始重视商业主要是因为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所导致的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故AB项错误;D项说法比较片面。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11.11.明代商帮代言人王来聘在训诫子孙时指出:四民之业,惟士为高,然若无成,不如农贾。这表明

A. 明代山西商业传统极为浓厚

B. 商人阶层未全摆脱官本位价值

C. 明政府始终奉行传统的政策

D. 商帮影响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四民之业,惟士为高,然若无成,不如农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商人阶层未全摆脱官本位价值,以士阶层为最高,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明代山西商业传统极为浓厚,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明政府始终奉行传统的政策,故C排除。材料不能说明商帮影响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12.12.康熙四年开海禁,关东豆麦运到上海每年有千余万石,而布匹、茶叶等江南货物也由沙船运至山东、直隶、关东等地。沙船有会馆,设有董事。据此可知当时

A. 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B. 长途贩运贸易繁盛

C. 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D. 放松对贸易的监管

【答案】B

【解析】

【详解】清朝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是在鸦片战争后,不是康熙年间,故A错误;材料关东豆麦运到上海每年有千余万石,而布匹、茶叶等江南货物也由沙船运至山东、直隶、关东等地反映了当时国内的长途贩运贸易繁盛的现象,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地域性的商帮的信息,故C错误;开海禁也不能说明政府放松对贸易的监管,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康熙四年……关东豆麦运到上海……江南货物也由沙船运至山东、直隶、关东等地,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长途贩运贸易的角度入手,区分对外通商口岸与国内贸易的不同点,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3.13.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 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

B. 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

C. 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 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的前夜指的应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阶段;明中叶以后,苏州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这种生产方式具备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故D项正确。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不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表现,排除A。白银流入中国说明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货币经济发展,但与设问不符,排除B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也不具备向近代转变的特征,排除C

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理解近代的前夜的内涵,二是紧扣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4.14.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迥异于传统向工业文明演进可以判断出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出现的标志是产生了雇佣关系,故C项正确;ABD项是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表现,排除。所以答案选C

点睛:从材料中的关键系信息迥异于传统向工业文明演进”“明清时期”“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新的发展趋向,即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在中国出现;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就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15.15.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A. 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

B.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 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

D. 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重心的南移。根据材料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可得出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故B项正确;A项没有体现变化趋势,故排除;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属于对外开放,故C项错误;D项也没有体现变化趋势,故排除。

16.16.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 缩小城乡差距

B. 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 推动城市化进程

D.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其意思是指大量民众被火车带进城市。可知,这将极大地推进英国的城市化进程,答案选CA B两项的表述与早期城市化进程作用相反,不符合题意;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不会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D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故正确答案选C

17.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1631年,他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问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流亡于

A. 意大利

B. 西班牙

C. 荷兰

D. 英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迁移运用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631可知,反映的是17世纪的欧洲状况,根据所学知识,17世纪荷兰攫取了海洋霸权,成为海上马车夫,成为世界各地物品的交流集散地,C项符合史实;此时,贸易中心已由地中海沿岸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已经衰落,西班牙已丧失了殖民优势地位,英国殖民帝国地位还未确立,所以ABD项排除;故选C项。

考点:走向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荷兰、英国等国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

18. “全国性的纱荒是导致英国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主要导火线之一。导致全国性的纱荒的主要原因是(

A. 飞梭的发明和使用 B. 水力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

C.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 D. 水力织布机的发明和使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飞梭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织布速度,而BC都是关于纺纱方面的发明,水力织布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显然也就不是主要导火线之一。故答案选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过程

19.19.一位哥伦比亚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会合500周年国际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 该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 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 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该学者强调早期殖民掠夺扩大了美洲与欧洲的差距,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美洲地区的贫穷落后,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A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客观上黄金和白银的流动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项说法错误;美洲最早是意大利人哥伦布航行发现的,D项错误。所以选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0.20.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A. 引起了价格革命

B. 引起了商业革命

C. 引起了商业危机

D. 引起了贸易革命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价格革命的表现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物种的流动,如非洲的咖啡、亚洲的茶叶传到了欧洲,故B项正确;商业危机是由于奥斯曼帝国阻断商路导致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不是影响,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错误。

点睛:本题侧重对历史概念的考查,近几年高考题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有所侧重,要求学生对历史学习中重要的历史概念有所掌握,尤其是一些史学前沿的新名词应多加注意。

21. 1880年,招贴画在英国街头几乎随处可见。当时的伦教就有150名张贴工,他们每周要贴大约九万张海报.在法国.巴黎的街道与墙壁几乎成了海报艺术的画廊,各式各样的商品广告在填补城市的每个空白处,从戏剧、歌舞表演到自行车、香水、烟草以及饼干.1881年,巴黎市政府颁布了-条法令,规定海报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张贴,而且上面必须有政府公章表明已交张贴费。这说明

A. 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广告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B. 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

C. 政府限制和干预新兴行业发展的现象开始出现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广告业的无序发展,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说的广告业发展最快材料并未体现;由市政府颁布海报张贴法令看出,政府规范广告业,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政府的政策的调整,B项是对材料最完整地说明;C项政府干预经济是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D项错误,材料明确指出政府出台政策,规范广告行为。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进程

22.22.在欧洲,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有着成千上万雇佣工人的现代工厂迅速取代家庭或小型的作坊,产业工人阶级作为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进入现代社会。这种变化

A. 推动代议制民主继续完善

B. 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C. 促使城市化运动迅速起步

D. 引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时间可知是指工业革命之后,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矛盾的激化会反作用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继续完善,符合题意的是A项,国内产业工人阶级的壮大与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关系不大,排除B项,C项中的起步与史实不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发展在二战结束之后,排除D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

23. 1650年,英吉利共和国发布《航海条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点:一、禁止外国商人和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美洲殖民地有任何贸易关系;二、外国商船如无共和国政府的许可证,不得与美洲的英国殖民地通商。以下关于此条例说法正确的是

A. 其目的在于压制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B. 其颁布有利于工业资本家在海外的扩张

C. 主要为打击西班牙殖民势力扩张而颁布

D. 反自由贸易,以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发生在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工业资本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排除B;《航海条例》主要为打击荷兰殖民势力扩张而颁布,排除C;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未经同意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属美洲殖民地贸易往来,说明英国政府采取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D项正确,所以选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贸易保护主义

24.24.“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

B. 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 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实际上是在强调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是不可避免的,即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A正确;材料是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而未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欧洲出现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B;材料是强调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而非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排除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与新航路无关,排除D。所以选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5.25.民国初年,苏州丝绸业从业者大多世代相传,各织绸厂都采用手拉织机。1925年,在延龄冠记绸厂采用电力织机后,各家绸厂纷纷效尤,舍木机、手拉机而采取电力机。这一变化

A. 未能突破传统丝织业的技术瓶颈

B. 反映苏州重工业发展领先轻工业

C. 标志着我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D. 是工业革命成果在华的交叉应用

【答案】D

【解析】

材料1925年以后各家纷纷采用电力,说明传统纺织业突破了技术瓶颈A不正确;材料中主要是讲苏州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没有涉及到与其他行业的比较,看不出重工业领先轻工业B不正确;材料中也没有讲到中国丝织业与世界丝织业的比较C不正确;民国初期还在使用手工生产,而1925年已经出现了电力机,他跨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器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成为主要动力D符合题意。

26.26.“家中天使是指维多利亚时代(1819—1901年)的中产阶级妇女在家照顾子女,让在外辛劳工作的丈夫,回家后可以得到温暖。英国诗人巴特摩尔发表的《家中天使》一诗,颂赞自己的妻子TheAngelintheHouse。这种家庭价值观的形成与哪一事件有关

A. 欧洲启蒙运动

B. 工业革命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女权运动开展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所述史实出现在19世纪;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完成与19世纪中期,中产阶级产生,故B项正确;欧洲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故A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1918年,故C项错误;女权运动开展提高妇女的地位,而材料中所示是妻子安心做家庭主妇,故D项错误。

27.2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763年以前)在西非,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各土著民族如人们可能预料的那样,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看不起他们。由此可以看出

A. 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没有影响

B. 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影响较小

C. 18世纪以前世界其他地区无视欧洲文化存在

D. 18世纪以前欧洲文化已经融入亚非各国文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不是没有影响,故A项错误;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各土著民族如人们可能预料的那样,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说明欧洲对亚非文化影响较小,故B项正确;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看不起他们,并不是世界其他地区无视欧洲文化存在,故C项错误;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欧洲文化影响较小,不可能出现融入亚非文化,故D项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早期殖民扩张影响

28.28.历史上有名的大帆船贸易开始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美洲的白银由西班牙帆船从墨西哥出发,横越太平洋,运到吕宋岛,在那里与来自中国的商人交换货物。大帆船贸易

A. 是中国与美洲直接贸易的开始 B. 使中国与西方建立了贸易关系

C. 促进了美洲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D. 扩大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的时间来看,大帆船贸易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已经产生。中国商人通过在吕宋岛的贸易往来,扩大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不是中国与美洲的直接贸易,排除A项;中国早就同西方国家存在贸易关系,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9.29.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第三种观点,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 1500年为界,便于进行历史研究

B. 1500年是西欧大规模殖民扩张的开始

C. 1500年前后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D. 1500年前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C

【解析】

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这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第三种观点,故C正确;1500年并不是研究世界历史的界限,故A错误;西欧大规模殖民扩张并不是从1500年开始,故B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1500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的关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0.30.一种观点将英国工业革命归因于市场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能够说明

A. 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

B. 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

C. 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

D. 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促成

【答案】D

【解析】

A属于对材料的片面理解,依据材料信息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似乎更胜一筹,可知材料想说的是市场不是主要因素,如果强调市场的作用的话,A的观点与材料相反,故排除A;材料主要想探讨的是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而非证明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故排除BC错在必要条件,排除C依据材料信息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场只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之一,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而兴起,D符合题意。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题20分,满分共40分。

31.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明清农耕经济发展(美洲作物传入)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美洲作物的传入对中国明清的影响。

【答案】(1)模式:小农经济。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发明与推广。

2)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解析】

【详解】1本题据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再从生产力、铁器牛耕等方面回答其出现的根本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二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等方面概述美洲作物的传入对中国明清的影响。

32.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就可达百分之三百。……

《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材料四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导致扩大了交往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导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

3)材料四中隐含的一流国家是哪个国家?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其成为一流国家的原因。

【答案】(1)、开辟新航路。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严重阻碍了东西方的商路。

2)、原因:殖民地采矿业、种植园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需要。主要动力:获得高额的利润。

3)、国家:英国。原因:政治上,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英国贩卖黑奴、工业发达,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上,拥有强大的海军。市场上,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任意3点即可)

【解析】

【详解】1本题据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材料中导致扩大了交往的是新航路开辟。再从资本主义萌芽的角度回答导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从东西方的商路受阻的角度回答直接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二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材料三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劳动力的需求、印第安人的反抗高额的利润等方面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

3本题据材料四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的衰落、英国的崛起的角度回答材料中隐含的一流国家是哪个国家。再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具体从君主立宪制度工业发达强大的海军广阔的市场等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一流国家的原因。


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

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