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和供给分析

发布时间:2019-06-11 18:46:54

第一章 引论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对西方经济学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是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有个整体的认识。

[基本要求]

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简要发展历程。

[重点难点]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参与讨论法

[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概述

  在讲述微观经济学具体内容之前首先概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了解该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心、研究目的、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特点是什么,从中可以认识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实质性问题。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经济”的概念

在词典中经济Economy)一词,含义以下三种含义:(1)是指经世济民经邦济世,有治国富国、利民裕民之道,含盖着广泛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2)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俭省节约;(3)是指金融工商等事业的活动。

英文中“Economy”一词,是由希腊文家庭管理两词合并而成,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经济论》中使用经济一词原意是家庭管理论,反映了当时奴隶制自然经济的特点与局限。在色诺芬时代,家庭是社会的经济单位,奴隶们分属于各个奴隶主家庭,所以家庭管理实际上就是研究如何搞好各个奴隶主庄园的组织和管理。在《经济论》中,色诺芬强调经济(家庭管理)应成为一门学问,这个学问研究的是:优秀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

现在经济一词的含义,则泛指人类社会中人们获取各种物质财富或物质生活资料的一切谋生活动。

(二)什么是经济学

究竟什么是经济学?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经济学家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与说明。有人从经济学研究和考察人们的经济活动角度,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经济问题的一门科学;有的人从面对稀缺性现实必须做出选择角度,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怎样进行选择的一门学科;有的人从经济主体为着既定目的去参与经济活动的角度,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行为的一门科学;有的人从有限经济资源的配置的角度,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的一门学科;有的人从经济社会的福利角度,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在既定资源条件下怎样增加社会福利的一门学科。

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了英国经济学家L·罗宾斯提出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用具有各种用途的稀缺资源来满足人们目的的人类行为科学。罗宾斯的定义强调了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面临的选择。以后的经济学定义都以此为基础演化发展。如美国在60年代末出版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的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之间配置的问题。它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与欲望的方法的社会科学,这是因为他们所支配的东西不允许他们去满足一切愿望。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12版中对经济学的定义是:经济学是研究恩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简单地说,这是指西方人研究经济问题的总结。它包含三种类别的内容

1.个人与企业事业经营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这类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纯粹的企业管理技术,着重使用运筹学、数理统计和其他的方法来研究经营企事业的有效手段和总结企事业的营运经验,较少涉及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经济理论,往往被认为是属于管理经济学范畴的,如个人炒股致富秘笈、海尔的管理经验总结、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

2.一个部门或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这类研究内容及对象关系到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部门或领域,研究内容除对该部门或领域的问题进行纯技术论证外,还会涉及它与整个社会经济的联系以及管理它的经济政策,一般被看作经济学专业的理论的引用部分,如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财政、税收、通货膨胀等问题的论述。

3.经济理论的研究与考察

这一方面内容主要研究的是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途径,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本教材所涉及的西方经济学主要指第三个方面经济理论的研究与考察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由市场机制来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的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它组织如何在社会范围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稀缺资源的使用的科学。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表明,对一个经济社会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利用稀缺资源,按照社会经济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商品组合进行生产。这就是合理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资源,因此经济学要解决以下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什么。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4.充分就业。

5.物价稳定。

6.经济增长

其中前三个问题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后三个问题则是宏观经济学要考察的问题,即是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70年代后,西方社会又出现了失业和通货膨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贫困化、城市膨胀等一些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扩展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三、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一)经济学的早期阶段-重商主义(15世纪——17世纪中叶)

1.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翰·海尔斯、托马斯·曼、蒙克列钦、柯尔培等。

2.基本观点:认为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国财富的来源主要依靠对外贸易,即社会财富主要来源于流通领域;增加社会财富的方法就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即利用国家的力量限制进口,增加在出口,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二)经济学形成时期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叶——19世纪70年代)

1.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廉·配第、洛克、达德利·诺斯、蒙德维尔、大卫·休谟、詹姆斯·斯图亚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约翰·斯图亚特、约翰·穆勒、西尼尔等。 []让·巴蒂斯特、萨伊、西斯蒙第等。 其中以亚当·斯密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

2.基本观点: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把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体系的科学。

2)以研究国民财富如何增长为中心内容。确立了物质财富观,认为增加国民财富主要来自于社会分工和增加资本积累这两个生产途径。围绕这一点,全面系统研究了经济增长、价值、价格、收入分配等一系列经济问题。

3)从人是利己的“经济人”这一基本假设出发,论述了有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可以把个人利己行为引向增加国民财富和社会福利的行为。

4)提出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论。

(三)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1.主要代表人物: []K·门格尔、[]W·S·杰文斯、瓦尔拉斯[][]帕累托、[]克拉克、[]马歇尔、 []J·罗宾逊、[]张伯伦等,他们从新的角度来论述自由放任的思想,创立了边际效用论,引发了经济学上的“边际革命”。

2.基本观点:

1)不象古典经济学只重视对生产的研究,而转向消费和需求,明确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论述了价格如何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力图证明以价格为中心的市场机制的完善性。

2)以边际分析为基础,把消费——需求分析与生产——供给分析、竞争——垄断市场、分配理论结合在一起,建立起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体系。

(四)当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

1.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史称“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针对30年代的大危机和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把产量与就业联系起来,从总需求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国民收入的决定,并用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失业、危机产生的原因。明确了以国民收入决定为理论研究中心,提出了放弃自由放任,国家干预的政策。从而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体系。

2.当代经济学(略)。

第二节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一、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宣传在私人产权制度下,充分竞争环境下,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合理性

(二)在私人产权制度下,充分竞争环境下,为改善和拯救市场配置资源这一制度提供政策建议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

(一)能更好地了解与认识西方经济问题。

(二)对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经济建设,有借鉴的意义。

(三)为学习专业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对西方经济学应有的态度

(一)在总体倾向上应持否定态度。

(二)对其作为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加以借鉴.

(三)对其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管理方法加以吸收。

四、本教材的特点

(一)主要介绍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

(二)主要介绍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理论及其发展线索

(三)每章后面都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评论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分析

 

[教学目的]

本章通过考察单个商品市场的供给、需求及其与价格的关系,从理论上说明供求定律、市场均衡的实现;并对供求与价格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阐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与收益的关系。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对市场运行的基本要素及运行规律有更具体化、量化的了解,并能运用有关原理对现实市场变化及其某些现象进行分析。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和假设。掌握需求和供给的有关知识;熟悉弹性、弹性的计算和弹性的应用

[重点难点]

1)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和假设。

2)需求、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的变化、需求定理。

3)供给、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化、供给定理。

4)弹性、弹性的计算和弹性的应用。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结合分析法、参与讨论法

[教学时数]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概述

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微观是希腊文的意译,原意是“小”的意思。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学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研究内容:

1.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2.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3.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及决定

(二)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微观经济学具有以下特点: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个量分析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

3.微观经济学要达到的目标是最大化。

4.微观经济学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

5.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二、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条件

(一)假设经济行为者是合乎理性的人——经济人

经济人假设的核心是经济主体追求一切活动要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假设信息是完全的

经济行为主体对有关的经济情况有完整的信息;所有信息传递完全,无传递障碍。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须具备完全信息,这样才能作出最优决策,而信息传递完全是行为者掌握信息的必要条件。

(三)充分就业

经济社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四)市场出清

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三、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一)均衡价格理论

主要介绍供求如何决定均衡价格,价格又如何调节供求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主要介绍消费者如何把既定收入分配于不同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上,以实现最大化的满足或效用。

(三)生产者行为理论

其中又包括了生产理论、成本理论、收益理论和市场结构与厂商理论。

(四)分配理论

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和产品的分配问题。

(五)一般均衡与经济福利理论

如何实现整个社会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如何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六)微观经济政策

针对市场失灵提出解决市场缺陷的经济政策。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的定义和需求函数

()需求的含义(Demand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理解这一概念,强调以下三个要点:

1.需求量是个预期概念,不是指实际购买量,是消费者预计、愿意或打算购买的数量。

2.需求量是指有效需求量,有现实支付能力的需求。现实的支付能力指拥有足够的货币来支持。

3.需求总是涉及两个变量价格(Price需求量(Quantity)。没有相应的价格,就谈不上需求。

(二)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它们各自对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影响如下:

1.商品本身的价格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分为两种情况。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商品的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化。对于低档商品而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

3.其它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它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商品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互补关系,另一种是替代关系。

1互补关系是指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它们之间是互相补充的。例如录音机与磁带。这种有互补关系的商品,当一种商品(例如录音机)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例如磁带)的需求就减少。反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增加。互补商品价格变化引起该商品需求量反方向变动。

2替代关系是指两种商品可以相互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例如,羊肉和牛肉就是这种替代关系。这种有替代关系的商品,当一种商品(例如羊肉)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例如牛肉)的需求就增加。因为羊肉价格上升,人们少吃羊肉,必然多吃牛肉。反之,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减少。替代商品价格变化引起该商品需求量同方向变动。

4.消费者的偏好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消费者的偏好是心理因素,但更多地受人们生活与其中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影响(如攀比心理等)。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这也是一个心理因素,不过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的预期因素,不仅是价格预期,还有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政府政策倾向的预期等。

(三)需求函数

所谓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的函数。但是,如果我们对影响一种商品需求数量的所有因素同时进行分析,这就会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在处理这种复杂的多变量问题时,通常可以将问题简化,即把影响因素放在水平本身的价格上,而同时使其他影响因素保持不变。这是因为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决定需求数量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我们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于是,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d = fP (2.1) 其中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为了更进一步简化分析,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其形式为:

Qd = α--β(P 其中α、β为常数,α为截距,β为斜率倒数。

 二、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Qd =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加以表示。

(一)需求表

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2—1是一张某商品的需求表。

2—1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F

G

价格()

1

2

3

4

5

6

7

需求量(单位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从表2—1可以清楚的看到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譬如,当商品价格为1元时,商品的需求量为700单位;当价格上升为2元时,需求量下降为600单位;当价格进一步上升为3元时,需求量下降为更少的500单位;如此等等。需求表实际上是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

(二)需求曲线

1.含义与图形

需求曲线是以几何图形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商品不同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图2—1是根据表2—1绘制的一条需求曲线。

以纵轴表示自变量P,以横轴表示因变量Q。图中的需求曲线是这样得到的:根据表2—1中每一个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中描绘相应的各点ABCDEFG,然后顺次连接这些点,便得到需求曲线Qd = fP。它表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微观经济学在论述需求函数时,一般都假定商品的价格和相应的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分割性。正是由于这一假定,在图2—1中才可以将商品的各个价格需求量的组合点ABC……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一条光滑的连续的需求曲线。

2—1中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实际上,需求曲线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上各点的斜率是相等的。当需求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曲线,曲线上各点的斜率是不相等的。

2.需求曲线的特例情况

在某些市场上,需求曲线呈现多种不同情况:

1呈自左下发方向右上方倾斜。在存在炫耀性消费、价格预期、“价——质”观念等条件下。例1988年抢购风、奢侈品消费等

2不规则曲线。证券、黄金市场的需求曲线往往在价格上升到一定点后,随着价格继续上升,向右弯回。有的向左弯回。

(三)需求定理

建立在需求函数基础上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都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变动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表2—1中可见,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相应地,在图2—1中的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需求定理。在理解价格的决定时,需求定理是很重要的。

需求定理的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需求定理作为一种经济理论也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这个假设条件就是“其他条件不变”。所谓“其他条件不变”是指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之外,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都是不变的。离开了这一前提,需求定理就无法成立。

二、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在经济分析中特别要注意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这两个概念。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都是需求数量的变动,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是不相同的,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是不相同的。

()需求量的变动

1. 需求量变动的含义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2. 需求量变动的几何意义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例如,在图2—1中,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由2元逐步上升为5元,它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由600单位逐步地减少为300单位时,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由B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Qd = fP,经过CD点,运动到E点。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变动虽然表示需求数量的变化,但是并不表示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动的点都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

(二)需求的变动

1. 需求的变动的含义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

2.需求变动的几何意义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以图2—2加以说明。

2-3中原有的曲线为D1。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其他因素的变化使得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如由图中的D1曲线向右平移到D2曲线的位置。如果其他因素的变化使得需求减少,则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由需求变动所引起的这种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表示在每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需求数量都增加或减少了。例如,在既定的价格水平P0,原来的需求数量为D1曲线上的Q1,需求增加后的需求数量为D2曲线上的Q2,需求减少后的需求数量为D3曲线上的Q3。而且,这种在原有价格水平上所发生的需求增加量Q1 Q2和需求减少量Q3Q1都是由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譬如说,它们分别是由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下降所引起的。显然,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曲线的位置的移动,表示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

(三)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分

1.定义上的区别

需求量是不同价格水平时的一组需求量;而需求是某一价格水平的特定的需求量。

2.假设条件上的区别

需求变动是价格既定时,影响需求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一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变动是分析影响需求其它因素不变时,价格变动引起的相对应的需求量的变动。

3.表现形式上的区别

需求变动表现为整个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

第三节 供给分析

一、供给的定义和供给函数

(一)供给的含义(Supply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根据上述定义,如果生产者对某种商品只有提供出售的愿望,而没有提供出售的能力,则不能形成有效的供给,也不能算作供给。

理解这一概念,强调以下三个要点:

1.供给量是个预期概念,不是指实际售卖量,是生产者预计、愿意或打算供给的数量。

2.供给量是指有效供给量,即有现实生产能力的供给。现实的生产能力指拥有足够的

生产条件来支持。

3.供给总是涉及两个变量:价格(Price)、供给量(Quantity)。没有相应的价格,

就谈不上供给。

(二)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它们各自对商品的供给量的影响如下。

1.商品自身的价格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2.生产的成本

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3.生产的技术水平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4.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它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例如,对某个生产小麦和玉米的农户来说,在玉米价格不变和小麦价格上升时,该农户就可能增加小麦的耕种面积而减少玉米的耕种面积。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乐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产量供给。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产量供给。

6.政府税收政策

这是1980年代以来一直引起重视的一大因素。

(二)供给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如果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

Q S = φ(P    (2.12)

当使用线性函数时,其形式为:

Q S = --δ + γ(P (2.13)

二、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Q S = φ(P 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来表示。

(一)供给表

商品的供给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2—2是一张某商品的供给表。供给表实际上是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

  2—2  某商品的供给表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价格()

2

3

4

5

6

供给量(单位数)

0

200

400

600

800

 (二)供给曲线

1.含义和图形

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以几何图形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图2-4便是根据表2—2所绘制的一条供给曲线。

如果供给函数是非线性函数,则相应的供给曲线就是曲线型的。直线型的供给曲线上的每点的斜率是相等的,曲线型的供给曲线上的每点的斜率则不相等。

2.供给曲线的特例

1典型的劳动市场,供给曲线不规则。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随着工资进一步提高,工人劳动的供给反而减少,曲线向左弯回。

2特殊商品市场如古字画等,供给曲线也可能不规则同上,

(三)供给定理

以供给函数为基础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都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变动和供给量变动二者之间的规律。从表2—3可见,商品的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相应地,在图2—8中的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这种现象被称为供给定理。

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都是供给数量的变动,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是不相同的,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是不相同的。

(一)供给量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的含义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2.供给量变动的几何意义

在几何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二)供给的变动

1.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可以指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等等。

2.供给变动变动的几何意义

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结果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态势下,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形成均衡价格。

一、均衡的含义

(一)经济学“均衡”的含义

“均衡”这个概念是从物理学引入经济学的,它表示一个系统所承受的各种相反的作用力恰好相互抵消,使其合力等于零,因而使该系统的状况不再发生变动。在经济学中,它一般表示两个相对应的变量之间相等的关系。例如:在供求关系中,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两种相反的力量处于一致或平衡的状态,或者说使供求双方都满意,因而愿意接受并保持下去的状态。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给予“均衡”以一种更广义的解释:即不管相对应的变量是否相等,只要它们的差额保持不变,也属于均衡状态。

(二)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微观经济学分析中,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是建立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之上的。

1.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所处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2.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的市场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所处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均衡价格定义: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对均衡价格的理解应注意三点

1. 均衡价格是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而使价格处于一种相对静止、不再变

动的结果。

2.需求与供给对于均衡价格的形成作用不分主次。

3.市场上的均衡价格是最后的结果,其形成过程是在市场背后进行的。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均衡价格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1.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需求的力量为主推动均衡价格的变化。

2.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给的力量为主推动均衡价格的变化。

(三)均衡价格与均衡量的求解方式

1.解方程法

解方程法是指通过求解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方程组获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方法。

2. 图示法

图示法是在座标图上将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合并到一幅图上,找到两条曲

线的交点即可得到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方法。

三、均衡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析

如前所述,均衡价格是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既定条件下的动态平衡。因此,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或者说既定条件发生了变化,动态平衡也会变化,均衡价格水平就要发生变动。因此,我们就要先分析这两条曲线移动的内容,然后再说明这两种移动对于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数量的影响。

(一)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1.当供给不变时,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2.当供给不变时,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平移;

结论: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减少。(图见课本31页,图27)

(二)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当需求不变时, ①供给增加,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②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③结论: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图见课本32页,图28)

(三)供求定理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市场竞争导致市场上实际价格趋向于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

(四)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此时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要结合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图见课本32页,图29)

第五节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一、经济模型

(一)定义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二)表示方法

1.文字法:用文字来描述。例如: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特点

2.几何法:用几何图形来描述。

3.解析法:用数学公式来描述(使用最多的方法)

二、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用解析法来描述的经济模型,一般是用由一组变量所构成的方程或方程组来表示的。既是方程或方程组,则变量就是基本要素。变量可以分为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

(一)内生变量

内生变量是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一般是指因变量与自变量。

(二)外生变量

外生变量是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一般指可变的参数,或者说,是方程组的系数。

(三)参数

参数指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理解为可变的常数。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经济模型可以有多种类型。与此相适应,经济模型分析也就可以有多种分析方式。(一)静态分析

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被称为静态分析。例如:将全班同学现在口袋的钱全部拿出来,分析对市场行为会产生的影响。

(二)比较静态分析

在一个用解析法来描述的经济模型中,当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内生变量也同样会发生变化。这种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例如:当大家口袋只有200元钱时,只能对食堂产生冲击;当有400元钱时,会对盒饭市场产生冲击;当有800元钱时,会对大酒店产生冲击;当有2000元钱时,会对豪华酒楼产生冲击。

(三)动态分析

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这种动态模型作出的分析,被认为是动态分析。早上8点钟西瓜行情与下午4点钟的行情是不一样的。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

本章考察消费者行为,目的在于从消费者行为出发,对需求进行进一步研究,由此得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并说明该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证明需求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消费者取得的最大效用。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大家能了解西方经济学是如何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消费者根据哪些因素和什么原则来决定其购买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以及消费者达到均衡状态(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具体说明收入、价格、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需求的关系。并能较客观地分析、评价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重点难点]

1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3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4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以及正常品、低档品和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结合分析法、参与讨论法

[教学时数]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简述

 

有关消费者行为最基本的假设,是消费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或追求最大的满足)因此,要研究消费者行为理论,就必须研究效用理论。我们将讨论效用理论的两个主要分支——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

 一、效用分析的两种理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一)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是早期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 计量效用大小的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例如,对某一个人来说,吃一盘土豆和一份牛排的效用分别为5效用单位和10效用单位,则可以说这两种消费的效用之和为15效用单位,且后者的效用是前者的效用的2倍。根据这种理论,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二)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即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仍就上面的例子来说,消费者要回答的是偏好哪一种消费,即哪一种消费的效用是第一,哪一种是第二。或者是说,要回答的是宁愿吃一盘土豆,还是吃一份牛排。进一步地,序数效用论者还认为,就分析消费者行为来说,以序数来度量效用的假定比以基数效用的假定所受到的限制要少,它可以减少一些被认为是值得怀疑的心理假设。

两种分析思路、方法均不同,但二者的结论是完全相同的,但现在在微观经济学里,序数效用成为主要的概念。

二、几个重要概念

(一)  效用Utility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的欲望的能力。效用这一概念与人的欲望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

1.效用是相对概念,只有在同一物品前后满足程序之间后两种物品的满足之间相互比较时才有意义。

2.效用有无或效用大小取决于个人主观心理评价。效用实际是个主观判断,同一物品

有无效用或效用大小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

(二)总效用(Total Utility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TU的大小取决于所消费的商品量的多少,所以它是所消费的商品粮的函数。TU可以由连续消费的每一单位消费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加总得到。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 TUfQ (3.1)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ΔQ0时有: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MU可以是正值,也可以下降为负值。负值意味着消费者对于某种物品的消费超过一定量以后,不仅不能从消费商品中获得满足,反而会引起损害和厌恶。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是: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第二,“经济合理性”原则决定的。该原则的含义:消费者进行购买的唯一目的是从所利用的货币资源中获得最大可能的满足。按照次原则,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要的用途上,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用表3—1(课本73页),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理解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

根据表31所绘制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如图31所示。图中的横轴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效用量,TU曲线和MU曲线分别为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由于边际效用被定义为消费品的一单位变化量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量,又由于图中的商品消费量是离散的,所以,MU曲线上的每一个值都记在相应的两个消费数量的中点上。

在图中,MU曲线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成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应地,TU曲线则随着MU的变动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特点。总结MUTU的关系:

MU0时,TU上升

MU0时,TU下降

MU0是。TU达极大值。

从数学意义上讲,如果效用曲线是连续的,则每一消费量上的边际效用值就是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的点的斜率。这一点,也体现在边际效用的定义公式(3.3)式中。

三、货币的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货币也同样适用。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货币收入量的不断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就是说,随着某消费者货币收入的逐步增加,每增加单位货币给该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小的。

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者又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据基数效用论者的解释,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所以,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量发生很小的变化时,所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是非常小的。对于这种微小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可以略去不计。这样,货币的边际效用便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四、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某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因为作为消费者,总是希望花费一定量货币能获得最大效用。可以说,总效用最大化原则是支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基本法则。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消费者实现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假定: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I 购买n种商品,P1P2,…,Pn分别为n种商品的既定的价格,λ为不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以X1X2,…,Xn分别为n种商品的既定的数量,MU1MU2,…,MUn分别为n种商品的既定的边际效用,则上述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 (3.4)

====λ (3.5)

式中,(3.4)式是限制条件;(3.5)式是在限制条件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3.6)式表示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为便于叙述,下面以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为例,具体说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3.5)式和(3.6)式相对应,在购买两种商品情况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 (3.6)

==λ (3.7)

=的关系分析:

<时,这说明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的一元钱购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小于购买商品2所得到的边际效用。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就会调整这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减少对商品1的购买量,增加对商品2的购买量。在这样的调整过程中,一方面,在消费者用减少1元钱的商品1的购买来相应地增加1元钱的商品2的购买时,由此带来的商品1的边际效用的减少量是小于商品2的边际效用的增加量的,这意味者消费者的总效用是增加的。另一方面,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商品1的边际效用会随其购买量的不断减少而递增,商品2的边际效用会随其购买量的不断增加而递减。当消费者一旦将其购买组合调整到同样一元钱购买这两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即达到=时,他便得到了由减少商品1 购买和增加商品2购买所带来的总效用增加的全部好处,即消费者此时获得了最大的效用。

相反,当>时,这说明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的一元钱购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购买商品2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根据同样的道理,理性的消费者会进行与前面相反的调整过程,即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量,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量,直至=,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用。

=λi=12的关系分析:

<λi=1,2时,这说明消费者用一元钱购买第i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小于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也可以理解为,消费者这时购买的第i商品的数量太多了,事实上,消费者总可以把这一元钱用在至少能产生相等的边际效用的其他商品的购买上去。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就会减少对第i种商品的购买,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直至=λ,i=12的条件实现为止。

相反,当>λ, i=1,2时,这说明消费者用一元钱购买i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也可以理解为,消费者这时购买的第i种商品的消费量是不足的,消费者应该继续购买i种商品,以获得更多的效用。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就会增加对第i种商品的购买。同样,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直至=λ,i=12的条件实现为止。

五、根据基数效用论求得需求曲线

基数效用论以MU递减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导需求曲线。

因为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它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MU越高,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而由于商品的MU具有递减规律,所以,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价格是下降的,即QdP反方向变动。

可从MU/P=λ进一步说明,对于任一商品来说,随着需求量不断增加,MU是递减的,为了保证MU/P恒等于λ(λ是个不变的值),商品的需求价格比如同比例于MU的递减而递减。因此可以推出想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六、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商品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或者说,是消费者消费某种一定量商品所获得的总效用与为此花费的货币的总效用的差额。

在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一方面,我们已经知道,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这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由于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价格是逐步下降的。但是,另一方面,需要区分的是,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不等于该商品在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事实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是按照实际的市场价格支付的。于是,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的市场价格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差额,这个差额便构成了消费者剩余的基础。例如:某种汉堡包的市场价格为3元,某消费者在购买第一个汉堡包时,根据这个汉堡包的边际效用,他认为值得付5元去购买这个汉堡包,即他愿意支付的价格为5元。于是当这个消费者以市场价格3元购买这个汉堡包时,就创造了额外的2元的剩余。在以后的购买过程中,随着汉堡包的边际效用递减,他为购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汉堡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分别递减为4.50元、4.00元和3.50元。这样,他为购买4个汉堡包所愿意支付的总数量为5.00+4.50+4.00+3.50=17元。但他实际按市场价格支付的总数量=3.00×4=12元。两者的差额=17-12=5元。这个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也正是从这种感觉上,他认为购买4个汉堡包是值得的,是能使自己的状况得到改善的。

消费者剩余可以用几何图形来表示。简单地说,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来表示,如图322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具体地看,在图3—22中,需求曲线以反需求函数的形式给出,它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假定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P0,消费者的购买量为Q0。那么,根据消费者剩余的定义,我们可以推断,在产0Q0区间需求曲线以下的面积表示消费者为购买Q0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即相当于图中的面积OABQ0;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等于市场价格P0乘以购买量Q0,即相当于图中的矩形面积OP0BQ0。这两块面积的差额即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就是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也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令反需求函数Pd=f(Q),价格为P0时的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0,则消费者剩余为:

CS=- (3.)

式中,CS为消费者剩余的英文简写,式子右边的第一项即积分项,表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数量,第二项表示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总数量。

以上,我们利用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得到了单个消费者剩余,这一分析可以扩展到整个市场。相类似地,我们可以由市场的需求曲线得到整个市场的消费者剩余,市场的消费者剩余可以用市场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

最后需要指出,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它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状态的改善。因此,消费者剩余通常被用来度量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这里从另一个途径——序数效用分析研究消费者行为。

一、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一)消费者偏好的含义

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的程度排列出顺序。为此,序数效用论者提出了消费者偏好的概念。所谓偏好就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能消费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反映了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具体地讲,给定AB两个商品组合,如果某消费者对A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大于B商品组合,那也就是说,这个消费者认为A组合的效用水平大于B组合,或者说,A组合给该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大于B组合。

(二)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这里是指明所有“理性”的消费者的偏好的一些共性或者说一些基本假设。

1.消费选择具有明确性、唯一性。

消费者总是在选择商品时,可以明确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不同商品组合。换言之,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B,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而且也仅仅只能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A的偏好小于对B的偏好;对AB的偏好相(AB是无差异的)而且消费者对于偏好的表达方式是完备的,消费者总是可以把自己的偏好评价准确地表达出来。

2.消费者偏好的可传递性。

可传递性指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组合ABC,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大于C,那么,在AC这两个组合中,消费者必定有对A的偏好大于C。偏好的可传递性假定保证了消费者的偏好是一致的,因而也是理性的。

3.消费者偏好的非饱和性。

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商品数量较多的商品组合,因为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达到饱和点,或者说,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消费者总是认为多比少好。消费量增多,效用水平就提高。此外,这个假定还意味着,消费者认为值得拥有的商品都是“好的东西(goods),而不是“坏的东西”(bads)。在这里,“坏的东西”指如空气污染、噪音等。在我们以后的分析中,不涉及“坏的东西”。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行为,并用以解释需求曲线的成因的主要工具。为了简化分析,假定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

(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及图形(Indifference Curve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点。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点的轨迹。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

(3.8)

式中X1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U0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其含义是消费不同的X1X2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即对消费者效用无差异。这些使消费者效用无差异点的轨迹就是无差异曲线。由于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序数效用,所以,这里的U0只表示某个效用水平,而不表示一个具体数值的大小。

下面用表32和图32具体说明无差异曲线。表32是某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无差异表列,表中列出了关于这两种商品各种不同的组合。该表有三个子表,每一个子表中都包含六种商品组合,且假定每一个子表中六种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而且,消费者对这六个组合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同样地,消费者对表b中的所有六个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也都是相同的,表c中六个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也都是相同的。

32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表

商品组合

a

b

c

X1

X2

X1

X2

X1

X2

A

20

130

30

120

50

120

B

30

60

40

80

55

90

C

40

45

50

63

60

83

D

50

35

60

50

70

70

E

60

30

70

44

80

60

F

70

27

80

40

90

54

但需要注意的是,表a、表b和表c三者各自所代表的效用水平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只要对表中的商品组合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就可以发现,根据偏好的非饱和性假设,或者说,根据商品数量“多比少好”的原则,可以得出结论:表a所代表的效用水平低于表b,表b又低于表c

根据表32绘制的无差异曲线如图33所示。图中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X1和商X2的数量,曲线U1U2U3顺次代表与表a、表b和表c相对应的三条无差异曲线。

实际上,我们可以假定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可以无限多,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有无穷个无差异子表,从而得到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表32和图33只不过是一种分析的简化而已。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函数,即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存在着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可以这样想像:我们可以画出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以至覆盖整个平面坐标图。根据消费者偏好的非饱和性假设,所有这些无差异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这一点可以用图34来说明。其理由在于: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是不同的效用水平,而且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由无差异曲线U1可得a b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由无差异曲线U2可得ac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于是,根据偏好可传递性的假定,必定有bc这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但是,观察和比较图中bc这两点的商品组合,可以发现c组合中的每一种商品的数量都多于b组合,于是,根据偏好的非饱和性假定,必定有c点的效用水平大于b点的效用水平。这样一来,这就违背了偏好的假定。由此证明: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3.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斜率)为负,因此无差异曲线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

因为两种商品都可带给消费者效用,任何一种商品的增加,都会使消费者的效用增加。既然无差异曲线上的商品组合必须使消费者的效用维持不变,因此当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增加时,对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减少,惟有负斜率的无差异曲线才符合这种反向关系。

4.在无差异曲线上,“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有递减倾向,因此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不仅向右下方倾斜,而且以凸向原点的形状向右方倾斜。这一特征在图32中表现得很明显。为什么无差异曲线具有凸向原点的特征呢?这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Commodity of Substitution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概念是无差异曲线分析中的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这里分析的难点。

(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 (3.13)

式中,△X1和△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由于△X1是增加量,△X2是减少量,当一个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上下滑动的时候,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而效用水平却保持不变。这说明,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消费者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同时,必然会放弃一部分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即两商品的消费数量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为表示两种商品消费量变化方向相反,边际替代率公式中加了一个负号。这样使MRS12的计算结果取正值。

当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则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公式为

(3.14)

显然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内容: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之所以会普遍发生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所以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减少,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同时,商品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也能证明这一变化规律)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圆点。

(思考:边际替代率递增的含义,曲线的形状,与最优分析有什么关系?)

(三)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即

(3.15)

因为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为保持效用不变,要求增加的商品提供的增加的效用,应等于监守的商品所减少的效用。因此,对于效用函数,指定任一条无差异曲线c为常数,表示既定的效用水平。当消费者所消费的X1X2商品发生变动(X1的变动量为dX1X2的变动量为dX2)后,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即使得效用增量dU=0,这种变化的关系表示为

(3.16)

整理(3.16)式得到

 

从式(3.15)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暗含了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因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X1的增加,MU1是递减的;随着X2的减少,MU1是递增的。所以是递减的,即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四、无差异曲线的特例情况

MRS递减,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对下面两种特殊情况,则不然。

(一)两种商品具有恒常性完全替代。

完全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在完全替代的情况下,两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RS12就是一个常数,相应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例如:在某消费者看来,一杯牛奶和一杯咖啡之间是无差异的,两者总是可以1:1的比例相互替代,相应的无差异曲线如图3—5所示。

 

 

 

 

 

 

 

(二)、两种商品为完全互补。

完全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配合同时被使用的情况。在完全互补的情况下,相应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其边际替代率伪(平行于横轴)或为∞(垂直于横轴)。例如,一副眼镜架必须和两片眼镜片同时配合,才能构成一副可供使用的眼镜,则相应的无差异曲线如图36所示。图中水平部分的无差异曲线部分表示,对于一副眼镜架而言,只需要两片眼镜片即可,任何超量的眼镜片都是多余的。换言之,消费者不会放弃任何一副眼镜架去换取额外的眼镜片,所以,相应的MRS12=0。图中垂直部分的无差异曲线表示,对于两片眼镜片而言,只需要一副眼镜架即可,任何超量的眼镜架都是多余的。换言之,消费者会放弃所有超量的眼镜架,只保留一副眼镜架与两片眼镜片相匹配,所以,相应的MRS12=∞。

 

第三节 预算线(Budget Line

 

无差异曲线只是表示消费主观上对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的偏好,但这并不能说明消费者选择行为的所有方面。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必然会受到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市场上商品价格的限制,这就是预算约束。预算约束可以用预算线来说明。

一、预算线的含义和图形

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一定的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最大组合的两种商品的数量。

假定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两种商品分别为X1X2,商品价格分别为P1P2。那么,相应的预算线等式为:

(3.10)

此外,也可将(3.10)可以改写成如下形式:

(3.11)

由此作出的预算线为34中的线AB。在横轴X1上的截距OB,表示全部收入用来购买商品1的数量;纵轴X2上的截距OA,表示全部收入用来购买商品2数量。预算线的斜率是两商品的价格之比即-

预算线AB以外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如a点,是消费者利用全部收入都不可能实现的商品购买的组合点。预算线AB以内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如b点,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在购买该点的商品组合以后还有剩余。惟有预算线AB上的任何一点,才是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刚好花完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组大数量的组合点。图中的阴影部分的区(包括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被称为消费者的预算可行集或预算空间。

在既定价格和既定收入下,预算线代表了消费者的各种可能的消费机会,但这条线上可以有无数组组合,究竟哪一组合为最优,即能提供最大效用,该线本身是无法说明的。

二、预算线的移动

从以上分析可知,只要给定消费者的收入I和两商品的价格P1P2,则相应的预算线的位置和形状也就决定了。因为预算线的横、纵截距分别为,预算线的斜率为由此自然可以推断,只要消费者的收入I、商价格 P1P2这三个量之中,有一个量发生变化,就会使原有的预算线发生移动。

预算线的移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

1. 两商品的价格P1P2不变,消费者的收入I发生变化,预算线平均移动。

 2.消费者收入不变,P2发生变化,P1保持不变。

3.当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P1发生变化P2保持不变。

4.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时变化。

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

把前面考察过的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来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选择行为。

一、消费者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的条件

须明确的是,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第二,最优的商品购买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

二、消费者均衡条件分析

(一)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消费者均衡指在既定的收入和商品价格下,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组合的商品使其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稳定状态。消费者均衡分析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消费者为了使他花费一定量货币I,所获得的效用为极大值,买进商品X1X2的数量各为多少?

(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效用达到极大值)的均衡条件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的比率,即:。图形上表现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之点。

消费者偏好给定的假定,意味着给定了一个由该消费者的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构成的无差异曲线簇。为了简化分析,我们从中取出三条,这便是图36中三条无差异曲线U1U2U3。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给定的假定,意味着给定了该消费者的一条预算线,这便是图3—9唯一的一条预算线AB。面对3—9中的一条预算线和三条无差异曲线,我们说,只有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U2的相切点E,才是消费者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能够获得最大效用的均衡点。在均衡点E,相应的最优购买组合为。

在切点E,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的斜率是相等的。我们已经知道,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预算线的斜率可以来表示。

为什么惟有E点才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呢?这是因为,就无差异曲线U3来说,虽然它代表的效用水平高于无差异曲线U2但它与既定的预算线AB既无交点又无切点。这说明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无法实现无差异曲线U3上的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的购买。就无差异曲线U1来说,虽然它与既定的预算线AB相交于ab两点,这表明消费者利用现有收入可以购买ab两点的商品组合。但是,这两点的效用水平低于无差异曲线U2,因此,理性的消费者不会用全部收入去购买无差异曲线U1ab两点的商品组合。事实上,就a点和b点来说,若消费者能改变购买组合,选择AB线段上位于a点右边或b点左边的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则都可以达到U1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以获得比a点和b点更大的效用水平。这种沿着AB线段由a点往右和由b点往左的运动,最后必定在E点达到均衡。显然,只有当既定的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E点时,消费者才在既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满足。故E点就是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表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三、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分析的比较

(一)条件不同

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用绝对数计量,不同商品之间的效用可以进行比较。在消费者均衡分析时以边际效用递减和货币边际效用不变为前提。

序数效用论:效用大小无法具体衡量,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排列顺序、等级来表示,在消费者均衡分析时,以商品可替代,且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为前提。

(二)分析方法不同

基数效用论: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边际效用递减研究均衡。

序数效用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分析,用边际替代率递减取代边际效用递减进行分析。

(三)结论相同——得到同样的均衡条件及同样推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根据边际效用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也可以写为:

= (3.17)

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又可以写为

也可以写为: (3.18)

根据式前面推出的,式(3.18)可写为=,与式(3.17)完全相同。所以说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得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与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得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是相同的。至此,可以将均衡条件写为

(3.19)

第五节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显然要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为原则,前边已经找到了效用最大化均衡点,因此这一节就是要通过对均衡点的分析来推导出需求曲线。

一、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由对消费者均衡分析来解释的,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的。

(一)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是指收入不变条件下,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它反映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情况。

在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发生移动,并由此可以得到价格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具体以313来说明价格消费曲线的形成。

在图中,假定P2价格不变,商1的初始价格为P11,相应的预算线为AB,它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1。如果商1价格由P11下降为P12,相应的预算线由AB移至AB,于是,AB与另一种较高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均衡点E2。如果商品1的价格再由P12继续下降为P13,相应的预算线由AB移至AB’’,于是,AB’’,与另一条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3相切于均衡点E3……,不难发现,随着商品1的价格的不断变化,可以找到无数个诸如E1E2 E3那样的均衡点。它们的轨迹就是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线不是消费者对X1商品的需求曲线,而是当P1下降,消费者会购买的X1X2商品不同组合的数量。因此不一定完全向右下方倾斜。)

(二)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推导

设:这里研究对商品X1的需求曲线,P1X1商品的价格,qx1X1商品的购买量。则对X1商品的需求曲线就是把P1的各个数值与各个均衡点所决定的(相应)的qx1D各个数值描绘在价格与需求量对应关系的平面图上,P1qx1各点的连线即为需求曲线。

前面第四节我们得到了价格消费曲线图315分析其上的三个均衡点E1 E2 E3可以看出,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商品1的价格与商品1的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是:在均衡点E1,商品1的价格为,则商品1的需求量为。在均衡点 E2,商品1的价格由下降为,则商1 的需求量增加。在均衡点 E3,商品1的价格进一步由下降为,则商品1 的需求量由再增加为。根据商品1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P1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X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这便是315中的需求曲线。在图中,横轴表示商1的数量X1,纵轴表示商品1的价P1。图中需求曲线上的abc点分别和315中的价格消费曲线上的均衡点E1E2E3相对应。

以上我们介绍了序数效用论者如何从对消费者经济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了对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由320可见,序数效用论者所推导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尤其是,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我们无论用边际效用的分析方法,还是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即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二、从个人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各自从对单个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了单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下面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市场需求曲线。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下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因而,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不仅依赖于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还依赖于该市场中所有消费者的数目。

假定在某一商品市场上有n个消费者,他们都具有不同的个人需求函数i=12…,n,则该商品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3.21)

可见,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水平加总。由此可以推知,只要有了某商品的每个消费者的需求表或需求曲线,就可以通过加总的方法,得到该商品市场的需求表或需求曲线。下面用表34和图316来说明。

34中,假设某商品市场上只有AB两个消费者,通过把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AB两个消费者的需求量加总,便得到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市场需求量,为表中的第(4)栏。

34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到市场需求表

商品价格

(1)

消费者A的需求量

(2)

消费者B的需求量

(3)

市场需求量

(2)+(3)

0

1

2

3

4

5

20

16

12

8

4

0

30

24

18

12

6

0

50

40

30

20

10

0

321是根据表34绘制的需求曲线。图中的市场需求曲线是AB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即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都有市场需求量

据此,我们把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和市场需求函数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i=1,2,,n

式中,Di(P)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D(P)为市场的需求函数。

由于市场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所以,如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样,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表示某商品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所有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根据上述推导过程可知,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

三、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

均衡点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之点,预算线变化,均衡点必变化。而预算线又是由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决定的,如果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了,必引起预算线变化,进而消费者的选择将会发生变化。

(一)收入消费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收入变动引起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它反映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量变动的情况。

假定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变化,引起预算线平行移动,而与新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导致均衡点的移动。

以图3—10来具体说明收入-消费曲线的形成。

在图(a)中,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预算线由AB平移至AB再平移至,于是,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1E2E3。如果收入水平的变化是连续的,则可以得到无数个这样的均衡点的轨迹,这便是图(a)中的收入消费曲线。

由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与恩格尔曲线相对应的函数关系为X=f(I),其中,I为收入水平;X为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313(a)和图312(a)是相对应的,图中的商品1是正常品,商品1的需求量X1随着收入水平I的上升而增加。311(b)和图310(b)是相对应的,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图中的商品1由正常品转变为劣等品。或者说,在较低的收入水平范围,商1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同方向的变动;在较高的收入水平范围,商品1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反方向的变动。

(二)恩格尔曲线

我们可以根据恩格尔曲线来区分必需品、奢侈品和劣等品,如图311示,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当恩格尔曲线斜率为正时,表示该商品为正常品,即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如图312(a)(b)所示。但在图(a)中,数量增加的比例小于收入增加的比例,因此该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小于1,是为“必需品”。在图(b)中,该商品不但是正常品,而且数量增加的比例超过收入增加的比例,亦即其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所以为“奢侈品”。在图(c)中,所得增加时,需求量反而减少,数量与收入的变化方向相反,是为“劣等品”, 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

恩格尔定律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Ernst engel)发现,家庭对不同商品的支出比例与家庭收入高低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关系。在低收入家庭中,食物的支出占收入的绝大部分,当收入逐渐增加时,食物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则逐渐缩小。由于此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不同国家之间,故我们将之称为恩格尔定律。食物支出与收入之比称为恩格尔系数,所以恩格尔定律也可表述为随着收入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是递减的。恩格尔系数可以反映一国或一个家庭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高,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低,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越高。恩格尔定律说明了生活必需品(食物)的收入弹性小]

第六节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对其需求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被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当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的结果具有不同特点时,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变动的情况会有所不同,或需求量增加较多,或增加较少,甚至减少,这就有了正常物品、一般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区别。这里我们将分别讨论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以此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形状特征。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在这里,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被定义为效用水平的变化。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

(一)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因价格变化带来的实际收入的变化而导致需求量的变化,并且引起效用水平变化,把这种变化称为收入效应。

例如,在消费者购买棉布,当棉布的价格下降时,其它商品价格不变,这时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货币收入也不变,但是现有的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增强了,也就是说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这意味着在不减少其它商品购买量是可下,可以买进更多的棉布。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消费者改变对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这就是收入效应。

在图形上表现为均衡点从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移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要点:* 实际收入变化

* 效用水平变化

* 均衡点变动

* 需求量变化

(二)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例如,棉布和化纤布之间存在着可替代关系,假设棉布的价格下降,化纤布的价格不变,使得化纤布相对于棉布来说,较以前昂贵了。商品相对价格的这种变化,会使消费者增加对棉布的购买而减少对化纤布的购买,即用棉布替代化纤布,这样对棉布的需求量会增加,而对化纤布的需求量减少。但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要点:* 相对价格变动

* 效用水平不变

* 均衡点在原有的无差异曲线上运动

* 需求量变化

综上所述,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下面结合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分析来看二者的区别。)

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正常物品: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均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觉得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当价格下降时,对于正常物品,替代效应的作用是增加需求量,收入效应的作用也是增加需求量。

如何确定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作用程度呢?须通过作一条平行于新的预算线并切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补偿(充)性预算线来区分。

补偿性预算线的意义:当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时,补充性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具体地说: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实际收入提高时,假设可取走一部分货币收入,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效用水平。图中FG曲线即为补偿性预算线。

当商品X1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作用使需求量的增加量为,收入效用作用是需求量的增加量。商品1的需求量的增加量为,这便是商品1的价格下降所引起的总效应。

在这里,P1下降时,替代效应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量是一个正值,即符号为正,也就是说,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量变化与价格变化成反方向。收入效应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量也是一个正值,表明当P1下降使得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者必定会增加对正常物品商品1的购买。也就是说,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引起的下列变化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以图317表示了正常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可见,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第六节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

一、一般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般低档物品:替代效应的作用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的作用使需求量与价格呈正方向变动,但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总效用的结果仍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以图318为例分析低档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于一般低档品,当价格下降,替代效应的作用是增加需求量,收入效应的作用是减少需求量(价格下降使实际收入增加,需求量反而减少)。图中商1价格P1变化前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a点,P1下降以后的消费者的均衡点为b点,因此,价格下降所引起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增加量为,这便是总效应。运用与上一节相同的方法,即通过作与预算线平行且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便可将总效应分解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具体地看,P1下降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使消费者由均衡点a运动到均衡点c,相应的需求量增加量为,这就是替代效应,它是一个正值。而P1下降引起的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使消费者由均衡点c运动到均衡点b,需求量由减少到,这就是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是一个负值,其原因在于:价格P1下降所引起的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消费者减少对低档物品的商品1需求量。由于收入效应是一个负值,所以,图中的b点必定落在ac两点之间。

图中的商1的价P1下降所引起的商1的需求量的变化的总效应为,它是正的替代效应和负的收入效应之和。由于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或者说,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所以,总效应是一个正值。

综上所述,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317所示),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根据上图,请学生试绘出一般低档物品的需求曲线。)

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但是,在少数的场合,某些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的作用会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于是,就会出现违反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现象。这类物品就是吉芬物品。英国人吉芬于十九世纪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以后也因此被称做吉芬物品。

吉芬物品:替代效应作用使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用的作用使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且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用的作用是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也下降,决定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下面用图319分析这个问题。图中商1是吉芬物品。商1的价格P1下降前后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a点和b点,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减少量为,这就是总效应。通过补偿预算线FG可得:为替代效应,它是一个正值。是收入效应,它是一个负值,而且,负的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正的替代效应的绝对值,所以,最后形成的总效应为负值。在图中,a点必定落在bc两点之间。

很清楚,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运用以上分析的结论就可以解释“吉芬难题”了。在19纪中叶的爱尔兰,购买土豆的消费支出在大多数的贫困家庭的收入中占一个较大的比例,于是,土豆价格的上升导致贫困家庭实际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变得更穷的人们不得不大量地增加对劣等物品土豆的购买,这样形成的收入效应是很大的,它超过了替代效应,造成了土豆的需求量随着土豆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特殊现象。(是否可以解释我国1960年代自然灾害时期人们对红薯的需求)现将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所得到的结论综合于表33

33 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商品类别

替代效应与

价格的关系

收入效应与

价格的关系

总效应与

价格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

形状

正常物品

低档物品

吉芬物品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向右下方倾斜

向右下方倾斜

向右上方倾斜

第四章 生产理论

 [教学目的]

本章论证追求最大利润的厂商,怎样以最小成本或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进行生产,论证厂商根据哪些因素和什么原则确定要素投入的合理范围与数量。让学生认识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证明为最大利润而进行生产的动机导致最优要素组合的。

[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生产函数的含义及图形,各种产量变动的规律与相互关系,特别是从中分析的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同时掌握实现要素最佳组合的均衡条件,包括了解等产量线、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一系列重要概念。并能结合所学理论分析和认识我国目前国有企业裁员、生产规模应适度等显示问题。

[重点难点]

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产量曲线及联系。

2边际技术替代率

3生产者菌核的条件。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结合分析法、参与讨论法

[教学时数]

学时

[教学内容]

厂商

企业存在许多年了,但也许是司空见惯了吧,以前很少有什么人关心企业本身,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生产单位,把它作为其内部组织无须解释的“黑匣子”。1937年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探讨企业出现的原因,这篇文章在60年代之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自从那时以来出现了种种解释企业组织本身的论著。

一、厂商及组织形式

在生产理论中所要研究的经济行为主体为厂商或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作为生产者而存在的,是为了实现某一经济目标而独立做出统一经济决策的经济单位。它是商品与劳务的供给者。在市场经济中,厂商的组织形式有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

单人业主制:又称自然人企业。只有一个所有者,所有者也就是经营者。自然人承担无限经济责任。财产的权利与义务的行为能力由个人(即自然人)承担,自主决策,利润独享。

合伙制:自然人的合伙企业,两个或以上的所有者。财产的权利与义务的行为能力由合伙人共同承担。所有者之间通过契约关系建立“联合有限责任”,实行利润分成。大多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属此类

公司:是依公司法构成的企业,又称为法人企业。按股东的责任可分为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与两合公司。内部实行分成治理结构,利润按股分红,亏损达破产时按破产法清算。现代企业的基本特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内部治理结构;大规模经营等。

二、企业的本质

1、企业的本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替代。原因是: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可见,同一笔交易,既可以通过市场的组织形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企业的组织形式来进行。选择市场还是企业,取决于交易费用的大小

2、交易(费用)成本: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包括:搜寻、谈判(签约)、执行契约、监督费用等

3、企业与市场同时并存的原因: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而有的交易通过市场进行成本更小。说明市场和企业各具优势

企业与市场具有不同的交易成本的原因:信息的不完全。包括:信息的不完全性(纯粹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资产属性、产业特性和产品特性

三、厂商的目标

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重视假定厂商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

第二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的一般含义和公式

西方经济学中所谓的“生产”是指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生产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包括劳务等无形产品的生产。而生产过程则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产出的过程。从物资技术角度分析,生产过程可分为两方面:一是投入,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要素,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二是产出,即生产出来的各种产品的数量。生产函数就是用来表示投入和产出或生产要素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的概念。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假定用Q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可能产量,用X1X2,…,Xn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若不考虑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的区别是,则生产函数可用如下一般表达式表示:

Q=f(X1X2,…,Xn) (4.1)

该生产函数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组合(X1X2,…,Xn )在某一时期所能生产的最大可能产量为Q

在经济学中,为了分析方便,常假定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如果用L表示劳动投入量,用K表示资本投入量,则生产函数可用下式表示:

Q=f(LK) (4.2)

研究生产函数一般都以特定的时期和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作为前提条件,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动时,相同的要素投入量可能生产出不同的产量,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所反映的要素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具有普遍性,但不同厂商的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估算和研究生产函数对经济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 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土地、字班、企业家才能。

* 投入:这里投入与生产要素基本上作为同义语使用。实际上二者存在着微妙差别,在于投入的含义比生产要素较为广泛,投入还可以包括中间投入。

投入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不变投入指在所考虑的一般时间内,数量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投入。可变投入指在考虑的一段时间内,数量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投入。

二、技术系数

技术系数是指生产一定量的产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技术系数分为可变技术系数和固定技术系数。可变技术系数是指生产一定量的产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动的,表明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例如生产同样的产量,可以采用劳动密集型(即多用劳动少用资本),也可以采用资本密集型(即多用资本少用劳动)。固定技术系数是指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只存在唯一一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即生产要素之间不可替代,如果要增加产出,要素投入必须按照同一比例增加。例如服装厂生产服装所需要的投入比例是一人一台缝纫机,增加缝纫机的数量就要相应增加缝纫机操作人员的数量。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中主要研究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

三、一些常见的生产函数

(一)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有些生产过程要求不同的投入按某一固定的比例搭配。比如,1个工人操纵2台机器1天可以生产100个零件,2个工人操纵4台机器,1天可以生产200个零件等等。如果车间里有3个工人7台机器,其中1台便无人操作,因此,产量将与36台机器一样,即一天300个零件。同样,如果车间里有3个工人4台机器,那么一个工人便无事可干。假定只用LK,,则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MinimumL/UK/V

U为固定的劳动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劳动数)

V为固定的资本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资本数)

在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产量取决于较小比值的那一要素。这时,产量的增加,必须有LK按规定比例同时增加,若其中之一数量不变,单独增加另一要素量,则产量不变。既然都满足最小比例,也就有

Q= L/U= K/VK/L = V/U

(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又称C—D生产函数,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生产函数,是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1982年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提出的。该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4.3)

式中Q代表产量,LK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A为规模参数,A>0为产出弹性,表示劳动贡献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0<<1),为资本产出弹性,表示资本贡献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0<<1)。

柯布和道格拉斯通过对美国1899—1922年之间劳动、资本和产量的有关统计资料的估算,得出这一时期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为:

(4.4)

这一生产函数表示:在资本投入量固定不变时,劳动投入量单独增加1%,产量将增加1%3/4,即0.75%;当劳动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资本投入量增加1%,产量将增加1%1/4,即0.25%。这就是该劳动和资本对总量的贡献比例为3:1。此外,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规模报酬状况取决于的数值大小。

若: >1, 则规模报酬递增;

=1,则规模报酬不变;

<1,则规模报酬递减。

第三节 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的分析,其目的是要找出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是一个区间,或范围)。生产函数给定了厂商为了达到某个产量可采取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组合。但是,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组合都可供厂商自由选择。例如,某服装厂订单突然激增,需要在下个月将产量增加一倍,此时厂商多半只能采用多雇佣工人,加班加点的方法,因为下一个月内增建厂房,并增加一倍的机器是不太现实的,而且厂商也不知道这种订单增加是长期现象还是暂时现象。因此西方经济学中区分厂商的短期生产决策和长期生产决策,即长期生产理论和短期生产理论。

所谓短期是指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而长期则是指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都可以变动的时期。短期中根据要素的可变性,将全部生产要素投入分为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固定投入是指一定时期内,其数量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要素。例如,机器设备、厂房等。可变投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其数量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化的要素。例如,劳动、原材料、易耗品等。长期中全部生产要素都可以变动。因此厂商可以根据需求状况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扩大或缩小企业的生产规模,乃至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长期中不存在固定投入和变动投入的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所说的短期和长期并不是一段规定的时期(如一年、十年),而是以能否变动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划分标准的,其时间长短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要想改变钢铁厂的炼钢设备数量可能需要2年的时间;而增加一家饮食店,并对其进行全新装修则只需几个月。

本节介绍短期生产理论,下节介绍长期生产理论。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表达式

微观经济学中常以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生产理论。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表示产量(Q)随一种可变投入(X)的变化而变化。

函数形式如下: Q = fX 4.5

若假设仅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要素,设资本要素不变,劳动要素可变,则有函数:

Q=fL 4.6

或短期生产函数可简记为: 4.7

该函数研究的是在既定生产规模下厂商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反映企业的日常生产决策。只是这里产出量仅仅同一种可变投入存在依存关系,其它要素并不改变。产量包括三个不同变量,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二、产量曲线

在微观经济学中,产量的概念指的是实物量,而非产值。

(一) 总产量曲线(Total Product

总产量(记为TPL)是在资本投入既定的条件下,与一定可变生产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总和。公式为:TPL=fL 4.8

总产量曲线的特点:初期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总产量一递增的增长率上升,然后以递减的增长率上升,达到某一极大值后,随着可变投入的继续增加反而下降。见下面图形。

(二)平均产量曲线(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量(记为APL)是指平均每个单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所能生产的产量。公式为: 4.9

平均产量变动的特点:初期,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不断增加,到一定点达到极大值,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转而下降。

3.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

边际产量(记为MPL)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动量。公式为: (4.10)

边际产量曲线变动的特点:边际产量在开始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不断增加,到一定点达极大值,之后开始下降,边际产量可以下降为零,甚至为负。边际产量是总量增量的变动情况,它的最大值在TP由递增上升转入递减上升的拐点。

三、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

4—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资本投入量(K

劳动投入量(L

总产量(TPL

平均产量(APL

边际产量(MPL

20

0

0

20

1

6.0

6.00

6.0

20

2

13.5

6.75

7.5

20

3

21.0

7.00

7.5

20

4

28.0

7.00

7.0

20

5

34.0

6.80

6.0

20

6

38.0

6.30

4.0

20

7

38.0

5.40

0.0

20

8

37.0

4.60

-1.0

  根据以上的定义和公式,可看出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随劳动投入量的变动而变动,在短期函数中,产量与劳动投入量之间的关系可通过表4.1和图4-1来表示(图表中的数字是假设的)。

4—1是根据表4—1绘制的产量曲线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数量L,纵坐标表示产量QTPLAPLMPL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这三条曲线都是先呈上升趋势,而后达到本身的最大值后,再呈下降趋势。将三条产量曲线绘于同一个坐标图中,即成一张标准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图,如图4—2所示。这张图反映了短期生产中有关产量曲线相互关系。

首先来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从定义来看,,可知边际产量是总产量的一阶导数,表示了总产量的变化率。两条产量曲线的形状恰好反映了这种关系。从图4—1来看,当劳动投入量从0增加到L2时,MPL为正值且曲线呈上升趋势,由于MPL表示TPL的变化率,TPL曲线以递增的变化率上升;同理,当劳动量从L2增加到L4时,MPL为正值但曲线下降,TPL曲线以递减的变化率上升;当劳动投入量恰好为L4时,MPL =0 ,即相应的TPL曲线斜率为零,TPL曲线达到最大值。当劳动投入 量为L2时,MPL曲线达到顶点,对应的TPL曲线上的B点是斜率递增和递减的拐点。当进一步增加劳动投入量时,MPL为负值,所以TPL曲线开始下降。

此外,根据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在已知TPL曲线的情况下就可从中推出MPL曲线,因为TPL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L值。如图,当劳动投入量为L1时,过TPL曲线上A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L值,它等于的高度。

其次再来看平均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由定义:可知,任一劳动投入量的平均产量都可以用与该要素投入量对应的总产量曲线上点与原点之间连线的斜率表示。图中,当劳动投入量为L1时,连结TPL曲线上A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OA的斜率为就是相应的APL值,它等于的高度。

第三,关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从图4—2中可以看出,当劳动投入量小于L3时,MPL>APLAPL曲线上升;当劳动投入量大于L3时,MPLPLAPL曲线下降;当劳动投入量等于L3时,MPL=APL,且此时APL达到最大值。这是因为就任何一对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而言,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就会把平均产量拉上,反之,则边际产量把平均产量拉下。而当MPLAPL相交时,APL达到最大值。此时,OC即是TPL曲线上C点的切线,也是C点与原点的连线,其斜率即是C点所对应的劳动投入量L3MPL值,也是APL值。由于APL是最大值,所以OC是从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

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TPAPMP为什么会存在上述变动规律?西方经济学认为这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所谓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的增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增加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是消费者选择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在生产理论中的应用或转化形态。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开始时由于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要的数量,随着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可变生产要素和不变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所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

关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一个经验性的总结,但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生产函数似乎都符合这个规律;第二,这一规律的前提之一是假定技术水平不变,故它不能预示技术情况发生变化时,增加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对产出的影响;第三,这一规律的另一前提是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维持不变的,所以这个规律不适用于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变动的情况,即不适用于长期生产函数;第四,改变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完全可能的,即可变技术系数。

[请学生提出现实中存在的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并加以说明]

五、生产三个阶段的划分及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的确定

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化情况,可以把短期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Ⅰ、Ⅱ、Ⅲ,如图4—2所示。

第Ⅰ阶段(O—L3阶段):收益递增阶段,生产者不应停留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从而劳动的平均产量和总产量都在上升,且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生产要素相对于不变生产要素投入量显得过小,不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不高,因此,生产者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因此,生产者将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把生产扩大到第Ⅱ阶段。

第Ⅱ阶段(L3L4阶段):收益递减阶段,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劳动的平均产量,从而使平均产量递减。但由于边际产量仍大于零,所以总产量仍然连续增加,但以递减的变化率增加。在这一阶段的起点L3APL达到最大,在终点L4TPL达到最大。

第Ⅲ阶段(L4之后):负收益阶段,生产者不能进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平均产量继续下降,边际产量变为负值,总产量开始下降。这说明,在这一阶段,生产出现冗余,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对于不变生产要素来说已经太多,生产者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有利的。因此,理性的生产者将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把生产退回到第Ⅱ阶段。

由此可见,合理的生产阶段在第Ⅱ阶段,理性的厂商将选择在这一阶段进行生产。至于选择在第Ⅱ阶段的哪一点生产,要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收益。

 

第四节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本节介绍长期生产理论,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为例来讨论长期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一、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在生产理论中,为了分析方便,通常以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来研究长期生产问题。假定生产者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要素来生产一种产品,则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4.11)

式中L表示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K表示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Q表示产量。表示:在长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两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组合与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两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下,如何使亮要素投入量达到最优组合,以使生产一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或使用一定成本时的产量最大?西方经济学运用了无差异分析、等成本分析的方法,即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分析。

二、等产量曲线 Isoquante Curve

生产理论中的等产量曲线与效用理论中的无差异曲线是很相似的。

(一)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及特点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所有不同组合点的轨迹。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是4.12

式中Q0为常数,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这一函数是一个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4—2是等产量曲线图形。这一等产量曲线图是从三维空间中的等产量点向L—K平面投影而来的,因此曲线的纵坐标与横坐标所表示的并不是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图中,LK都是自变量,Q才是因变量。

  图中三条等产量曲线,它们分别表示产量为100200300单位。以代表100单位产量的等产量曲线为例,即可以使用A点的要素组合OL1OK1生产,也可以使用B点的要素组合(OL2OK2)或C点的要素组合(OL3OK3)生产。这是连续性生产函数的等产量线,它表示两种投入要素的比例可以任意变动,产量是一个连续函数,这是等产量曲线的基本类型。

(二)等产量曲线的特点:

1.距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越高,反之,则低。

2.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

因为每一条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3.等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因此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意味着在产量水平一定时,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量,减少另一要素投入量。这样的调整才是有意义的。如果等产量曲线斜率为正时,表明资本和劳动同时增加或减少,才可以维持总产量不变。这意味着,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饱和状态,再增加这一要素的投入量,其边际产量反而为负值,这时为了保持总产量不变,只有增加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例如,化肥的过多使用会使农产品产量减少,只有增加劳动才能弥补由此造成的损失。图中的OHOR曲线把等产量曲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OHOR曲线以内,其斜率为负;另一部分在OHOR曲线以外,其斜率为正。曲线OHOR又称为等产量曲线的脊线,脊线说明了生产要素替代的有效范围。实际上,厂商不会在脊线以外的区域生产,而只会在脊线以内的区域从事生产活动,因此两条脊线围成的生产区域又叫生产的“经济区域”。该区域相当于短期分析中生产三阶段的第Ⅱ阶段。

4.等产量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等产量线凸向原点。

(三)等产量曲线的其它类型

根据生产要素间的替代性不同,等产量曲线有如下类型:

1.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等产量线

它表示两种投入要素比例是固定不变的,要素间的比例是常数,不一定是连续的生产函数,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1)角型等产量线

在技术条件不变时,如果两种生产要素只能采用一种固定比例进行生产,说明两种生产要素不能互相替代,等产量曲线呈直角形,如图4—3所示。图中等产量线的顶角(如ABC点)代表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点。比如生产Q1的产量,可以用劳动L1和资本K1,如果资本固定在K1上,无论L如何增加,产量也不会变化。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劳动固定不变的情形。只有当劳动和资本同时按固定比例增加,如图中从A点到B点,才会使产量从Q1增加到Q2

这种等产量曲线中,单独增加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为0

 

 

 

 

 

2)直线型等产量线

在技术条件不变时,两种投入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且替代比例为常数,此时,等产量曲线为一条直线,如图4—4所示。这种等产量曲线下,企业可以资本为主(如点A),或以劳动为主(如点C),或两者按特定比例的任意组合(如点B)生产相同的产量。

3)折线型等产量线

果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投入比例生产出相同的产量,且同一比例中要素之间具有完全替代性,此时将会形成折线型的等产量线。如图4—5所示。ABCDE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投入的五种固定比例。由原点出发的五条射线的斜率,分别代表两种要素投入的五种固定比例。这种等产量曲线介于直线型和连续型等产量线之间。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一)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

长期生产的主要特征是不同比例的要素组合可以生产同一产量水平,即在维持同一产量水平时,要素之间可以相互代替。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研究要素之间替代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MRTSLK表示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则:

(4.13)

式中,K和△L分别表示资本投入量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量的变化量,式中加负号是为了使MRTSLK为正值,以便于比较。

如果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量为无穷小,上式变为:

(4.14)

上式说明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值,因为在代表一给定产量的等产量曲线上,作为代表一种技术上有效率的组合,意味着为生产同一产量,增加L的使用量,必须减少K的使用量,二者反方向变化。

(二)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边际技术替代率(绝对值)等于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设生产函数 则:

由于同一条等产量线上产量相等,即,则上式变为:

即: 由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可知: MRTSLk=MPL/MPK

上述关系是因为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建立在等产量曲线的基础上,所以对于任意一条给定的等产量曲线来说,当用劳动投入代替资本投入时,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由增加劳动投入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和由减少资本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减少量必然相等。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以图4—6为例,当要素组合沿着等产量曲线由a点按顺序移动到bcd点的过程中,劳动投入等量的由L1增加到L2L3L4。即:L2-L1=L3-L2=L4-L3,相应的资本投入的减少量为K1K2>K2K3>K3K4,这恰好说明了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因为边际产量是逐渐下降的。其一,当资本量不变时,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则劳动的边际产量有递减趋势;其二,当资本量也下降时,劳动的边际产量会下降得更多。等产量线上的切线斜率绝对值递减,使等产量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

 四、等成本线

(一)含义和图形

长期分析中厂商的成本用等成本线来表示。等成本线也称为企业的预算线,是在企业成本和生产要素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的各种组合点的轨迹。假定厂商既定的成本支出为C,要素市场上劳动的价格用工资率w表示,资本的价格用利息率r表示,则成本方程为: (4.15

这一方程可表示为: (4.16)

根据以上式子可得到等成本线,如图4—8所示。

图中等成本线的截距表示全部成本支出用于购买资本时所能购买的资本 数量,等成本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全部成本支出用于购买劳动时所能购买的劳动数量,等成本线的斜率为,其大小取决于劳动和资本两要素相对价格的高低。

4—7中,在等成本线以内的区域,其中的任意一点(如A点)表示既定的总成本没有用完;等成本线以外的区域,其中的任意一点(如B点)表示既定的成本不够购买该点的劳动和资本的组合;等成本线,其上的任意一点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刚好能购买的劳动和资本的组合。

(二)等成本线的移动

如果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等成本线可因总成本的增加或减少而平行移动。等成本线的斜率就不会发生变化,在同一平面上,距离原点越远的等成本线代表成本水平越高。如果厂商的成本或要素的价格发生变动,都会使等成本线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依两种要素价格变化情况的不同而具体分析。

(三)等成本线的斜率

从成本方程 中可以得到等成本线的斜率为-ω/γ。

五、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在长期生产中,任何一个理性的生产者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所谓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指在既定的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也称为生产者的均衡。下面分两种情况来分析。

(一)要素最优组合(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要素最优组合是在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上的组合,在该点上,两线斜率相等: 4.17

由于已经推导出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所以,均衡条件还可以表示为

MRTSLK = MPL/MPK = w/r 4.18

或: MPL / w = MPK / r 4.19

(二)既定成本下最大产量的要素最佳组合

假定厂商的既定成本为C,劳动的价格为w,资本的价格为r,把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画在同一个平面坐标系中,如图4—8所示。从图4—8可以确定厂商在既定成本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即生产的均衡点。 为成本既定,所以图4—8中只有一条等成本线,但可供厂商选择的产量水平有很多,图中画出了3个产量水平Q1Q2Q3。先看等产量线Q1,图中等产量线Q1代表的产量水平最高,但处于等产量线以外的区域,表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不能购买到生产Q1产量所需的要素组合,因此Q1代表厂商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

再看产量水平Q3,等产量线Q3与等成本线交于ab两点,在a点由于等产量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假定

从不等式的左边看,在生产过程中,厂商放弃一单位的资本投入量时,只需加0.25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维持产量不变;从不等式的右边看,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厂商在不改变成本总支出的情况下,减少一单位的资本购买可以增加1单位的劳动购买,这样厂商在减少一单位资本投入量情况下,可以因为多得到0.75单位的劳动投入量而使总产量增加,所以只要,厂商就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情况下,通过不断的用劳动代替资本而使总产量增加,同样道理,可以分析b点的厂商的行为。在b点时,由于等产量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同样假定,则此时厂商的生产过程,厂商在减少1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只需增加0.25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就可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而要素市场上减少1单位劳动的购买量可多购买1单位的资本,因此厂商在减少1单位劳动投入量的情况下,就可因为多得到0.75单位的资本投入量而使总产量增加,所以,只要厂商就会在不断改变总支出的条件下,不断的用资本代替劳动,而使总产量增加。因此,厂商不会在ab两点达到均衡。

最后看等产量线Q2。等产量线Q2与等成本曲线相切于点E点,则此时等成本线斜率的绝对值与等产量线斜率的绝对值相等。即:,此时无论厂商减少劳动投入量或减少资本投入量,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都不可能多得到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因此也不能使总产量增加,所以此时厂商不再变动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了生产者均衡,也达到了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所以达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

(4.20)

3. 既定产量下最小成本的要素最佳组合

假设厂商的既定产量为Q,则可用图4—9来分析既定产量下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4—9中有一条等产量线Q,三条等成本线AB。等产量线Q代表既定的产量,三条等成本线斜率相同,但总成本支出不同:。图4—9中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Q没有交点,等产量线Q在等成本线以外,所以产量Q是在的成本水平下无法实现的产量水平。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线Q有两个交点ab,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Q相切于E点,按照上述相同的分析方法可知:厂商不会在ab点达到均衡,只有在切点E,才是厂商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因此厂商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约束条件是: 4.21 该式表示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从而实现成本既定条件下产量最大,或产量既定条件下成本最小。

上式说明如果劳动和资本可以实现替代,那么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比例不仅要视它们各自的生产力,而且要视它们各自的价格而定。

 六、扩展线

扩展线表示在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所引起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移动的轨迹。

如果生产要素价格不变,厂商的经费支出增加,等成本线会平行的向上移动;如果厂商改变产量,等产量线也会发生平移。这些等产量曲线将与相应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生产者均衡点,把所有这些连接起来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图4—10中的曲线ON就是一条扩展线。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生产者均衡约束条件又是,所以扩展线上的所有的生产均衡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在生产扩展线上,可以用最小成本生产最大产量,从而获得最大利润,所以厂商愿意沿此路径扩大生产,虽然其它路径也能达到使产量扩大的结果,但不是最优路径,只有沿均衡点扩大规模是最优路径。但厂商究竟会把生产推进到扩展线上的哪一点上,单凭扩展线是不能确定的,还要看市场上需求的情况。图4—10说明了这种情况。请学生回答:如何用不同形状的生产扩展线,反映两种要素组合比例不同的变化情况, 如:向资本密集型扩展还是向劳动密集型扩展?并能做出图形来。}

第五节 规模报酬

长期中,厂商对两种要素同时进行调整,引起规模改变。随着规模的变化,产量也相应发生变化,研究其变化规律,涉及规模报酬问题。

一、何为规模报酬(收益)

生产规模变动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的关系即为规模报酬问题。企业生产规模的改变,一般说来是通过各种要素投入量的改变实现的,在长期中才能得到调整。

各种要素在调整过程中,可以以不同组合比例同时变动,也可以按固定比例变动。在生产理论中,常以全部生产要素以相同的比例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因此,所谓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根据产量变动与投入变动之间的关系可以将规模报酬分为三种: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增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必须强调:单纯产量变化≠ 规模变化。现实中出现概念模糊的实例]

二、规模与产量之间变动关系的三种情况

(一)规模报酬递增

所谓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如图4—11所示,当劳动和资本扩大一个很小的倍数就可以导致产出扩大很大的倍数。如图中,当劳动和资本分别投入为两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但生产200单位产量所需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小于四个单位。产出是原来的两倍,投入却不到原来的两倍。

(二)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如图4—12所示,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扩大某一倍数,产出也增加相应的倍数。图中当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为2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当劳动和资本分别为4个单位时,产出为200个单位。产出与投入增加相同的倍数。

(三)规模报酬递减

所谓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如图4—13所示,劳动与资本扩大一个很大的倍数,而产出只扩大很小的倍数。如图中,当劳动与资本投入为2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但当劳动与资本分别投入为4个单位时,产出低于200个单位,投入是原来的两倍,但产出却不及原来的两倍。

规模报酬的上述三种情况也可以用公式表示。假设生产函数n次齐次函数,当全部要素投入量变动时,产量变动为,生产函数的公式为: (4.22

如果n>1,为规模报酬递增;

如果n<1,为规模报酬递减;如果n1,为规模报酬不变。西方经济学认为,一般而言,随着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最初往往规模报酬递增,然后可能有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如果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在长期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产规模的调整,尽可能降低长期平均成本。

第五章 成本论

 教学目的:本章通过研究生产成本与产量间的关系,明确厂商各种成本的变动特点与关系,厂商收益变动特点,并结合两方面研究,分析利润最大化问题。通过学习要能够掌握:从产量变动与成本变动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各种成本的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熟悉十种成本概念,各自曲线的形状,推导及关系。特别是MCLMC曲线。

  重点和难点: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LMC曲线的推导。

  课堂教学设计:重点讨论各种成本曲线的求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尽可能采取先分后合的讲授方式。引导做部分练习。

提出:讨论如此多种成本概念意义何在?利润最大化原理在企业现实中直接运用的障碍是什么?

 教案内容:

  成本是企业、政府乃至消费者个人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因素。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理论也是以成本分析为基础的。本章将从厂商决策的角度讨论成本理论,并在成本的基础上结合收益分析研究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实际上这一章的成本分析是上一章的延伸和继续,又恰是上章生产函数分析的对称分析。即当生产要素价格既定时,与投入一定量的各生产要素对应的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而与这些产量相对应的有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相对应有产品的边际成本递增规律。

 

第一节       有关成本与利润的重要概念

一、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厂商将一定资源用做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大收入,或者是将一定资源保持在这种用途上必须支付的成本。西方经济学从稀缺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研究生产一定数量某种产品所必须支付的代价。这意味着必须用机会成本概念来研究厂商的生产成本。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概念与会计成本概念的区别在于后者不是从机会成本而是从各项直接费用的支出来统计成本的。例如:当一个厂商决定将一吨原油用作燃料时,就不能再用这一吨原油生产化纤等其他产品。假定原油价格为1000元,可发电1000度,可生产化纤500吨。假定化纤收入是各种产品中最高的,则用一吨原油发电的机会成本就是一吨原油所能生产的化纤。假定化纤价格为10元每吨,则用货币表示的每一度电的机会成本是5元,而会计成本仅为1元。

经济分析的目的在于考察资源的最优配置,采用机会成本能够促使各种要素用于最优的途径。需要注意的是机会成本并不是企业实际支付的成本,而是人们在决策中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可以将这一概念推广到任何有关人类行为的决策过程中去。

利用机会成本概念进行经济分析的前提条件是:资源是稀缺的;资源具有多种用途;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资源可以自由流动。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

(一)显成本(Explicit Cost

显成本就是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这些支出是在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项费用支出。它包括厂商支付所雇佣的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资、所借贷资金的利息、租借土地、厂房的租金以及用于购买原材料或机器设备、工具和支付交通能源费用等支出的总额,即厂商对投入要素的全部货币支付。从机会成本角度讲,这笔支出的总价格必须等于相同的生产要素用做其他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最大收入,否则企业就不能购买或租用这些生产要素并保持对它们的使用权。

(二)隐成本( Implicit Cost

隐成本是对厂商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用。这些费用并没有在企业的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所以称为隐成本。例如厂商将自有的房屋建筑作为厂房,在会计账目上并无租金支出,不属于显成本。但西方经济认为既然租用他人的房屋需要支付租金,那么当使用厂商自有房屋时,也应支付这笔租金,所不同的是这时厂商是向自己支付租金。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隐成本必须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就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到其他用途上,以获得更多的报酬。

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与会计学成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会计成本=显成本

生产成本=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隐成本+显成本

三、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

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是指经济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的差额。而总成本既包括显成本也包括隐成本。因此,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与会计利润也不一样。

从前面的介绍已经知道,隐成本是指稀缺资源投入任一种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正常的收入,如果在某种用途上使用经济资源所得的收入还抵不上这种资源正常的收入,该厂商就会将这部分资源转向其他用途以获得更高的报酬。因此,西方经济学中隐成本又被称为正常利润。将会计利润再减去隐成本,就是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即经济利润。企业所追求的利润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可见正常利润相当于中等的或平均的利润,它是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如果生产某种产品连正常或平均的利润都得不到,资源就会转移到其他用途中去,该产品就不可能被生产出来。而经济利润相当于超额利润,亦即总收益超过机会成本的部分。

经济利润可以为正、负或零。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利润对资源配置和重新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某一行业存在着正的经济利润,这意味着该行业内企业的总收益超过了机会成本,生产资源的所有者将要把资源从其他行业转入这个行业中。因为他们在该行业中可能获得的收益,超过该资源的其他用途。反之,如果一个行业的经济利润为负,生产资源将要从该行业退出。经济利润是资源配置和重新配置的信号。正的经济利润是资源进入某一行业的信号;负的经济利润是资源从某一行业撤出的信号;只有经济利润为零时,企业才没有进入某一行业或从中退出的动机。

上述利润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会计利润=总收益成本

正常利润=隐含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机会成本=总收益(显成本 + 正常利润)

短期成本曲线

生产和成本分别从实物量和价值量角度研究短期生产问题,因此,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前面已知短期生产函数可记为,这一函数表示在资本投入量一定的前提下,可变要素投入量L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假设要素市场上劳动的价格w和资本的价格r是固定的。短期中固定投入为资本,则:

短期中变动投入为LL的投入量与产量Q有关,可写为,则:

所以短期中的总成本为:

rk为常数,用b表示,w*LQ)用φ(Q)表示。则得到短期总成本函数:

STCQ =φ(Q+ b

这里必须区分成本方程与成本函数:成本方程表示支出一定成本在一定条件下,不同要素的最大购买量。成本函数表示成本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TP曲线可以推导出TC曲线,在总产量曲线上,找到每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再用L去乘已知的价格w,便可得到每一产量上的可变成本,将产量与可变成本的对应关系描绘在产量与成本的平面图中,即可达到总可变成本曲线。由此加上固定成本,就得到TC曲线。 

在短期中,由于生产要素分为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因此短期中的成本相应地区分为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边际成本等七个成本概念。

一、短缺成本的分类

(一)短期总量成本

1.固定成本(Fixed Cost

是指那些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固定投入所带来的成本,这部分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包括厂房和资本设备的折旧费、地租、利息、财产税、广告费、保险费等项目支出。既使在企业停产的情况下,也必须支付这些费用。

当产量为0时,也须付出相同数量,产量增加这部分支出仍不变,因此曲线为一同水平线。如图。

2.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

是指短期内可以改变的可变投入的成本,它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原材料、燃料、动力支出、雇佣工人的工资等。当产量为零时,变动成本也为零,产量越多,变动成本也越多。是从原点开始的不断向右上方上升的曲线。

变动规律:初期随着产量增加先递减上升,到一定阶段后转入递增上升。如图。

3.总成本 Total Cost

指短期内生产一定产量所付出的全部成本,厂商总固定成本与总变动成本之和。由于TVC是产量的函数,因此TC也是产量的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由于FC值不变,所以TCVC任一点的垂直距离始终等于FC,且变动规律与VC的变动规律一致,只是不是从原点出发。如图。

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的曲线形状及相互关系可以用图5—1说明。图中:TFC是一条水平线,表明TFC与产量无关。TVCTC曲线形状完全相同,都是先以递减的速度上升,再以递增的速度上升。不同的是TVC的起点是原点,而TC的起点是TFC与纵坐标的交点。这是因为总成本是由总固定成本和总变动成本加总而成的,而总固定成本是一常数,所以任一产量水平的TCTVC之间的距离均为TFC

(二)短期平均成本

1.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

是指厂商短期内平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公式为:

从图中可以看到AFC曲线随产量的增加一直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短期中总固定成本保持不变。由,可知随Q增加,平均固定成本递减,但AFC曲线不会与横坐标相交,这是因为短期中总固定成本不会为零。 2.平均变动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是指厂商短期内生产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总变动成本。公式为:

变动规律:初期随着产量增加而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量时,AVC达到最低点,而后随着产量继续增加,开始上升。(先下降,后上升)

最低点的确定:从原点引一条射线与VC相切,切点的左边,总可变成本增长慢于产量增长,因此VC/Q的值是下降的。在切点的右边,总可变成本快于产量增长,因此VC/Q的值是上升的。在切点对应的产量上,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点。 3.平均成本(Average Total Cost

是指厂商短期内平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公式为:

得:

上式说明平均成本由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构成。

变动规律:初期,随着产量的增加,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量时,ATC达到最低点,而后随着产量的继续增加,ATC开始上升。

最低点的确定:从原点引一条射线与TC相切,切点的左边,总可变成本增长慢于产量增长,因此TC/Q的值是下降的。在切点的右边,总可变成本快于产量增长,因此TC/Q的值是上升的。在切点对应的产量上,平均总成本达到最低点。

 这里ATCAVC的变动规律相同,但两点不同须特别注意:

* ATC一定在AVC的上方,两者差别在于垂直距离永远AFC。当Q无穷大时,ATCAVC无限接近,但永不重合,不相交。

* ATCAVC最低点不在同一个产量上,而是ATC最低点对应的产量较大。即AVC已经达到最低点并开始上升时,ATC仍在继续下降,原因在于AFC是不但下降的。只要AVC上升的数量小于AFC下降的数量,ATC就仍在下降。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公式为:,当时,

从公式可知:MCTC曲线上相应点的切线的斜率。

变动规律:MC随着产量的增加,初期迅速下降,很快降至最低点,而后迅速上升,上升的速度快于AVCATCMC的最低点在ATC由递减上升转入递增上升的拐点的产量上。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成本函数中的体现

为什么短期成本具有以上所述的变动规律?原因恰在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中的一个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短期成本分析。成本分析与生产函数分析不同的是成本分析中用的是价值量概念,而生产函数分析中用的是实物量概念。现在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来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成本分析中的体现。

(一)关于MC曲线的形状。

短期生产开始时,由于边际报酬递增的作用,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所生产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反过来,这一阶段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随着变动投入的增加,当超过一定界限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所生产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反过来,这一阶段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因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MC曲线随可变投入的增加先递减,然后增加,最终形成一条U形的曲线。

)关于TC曲线和TVC曲线的形状。

考虑到TC曲线和TVC曲线的形状完全相同,在此仅就TC曲线的形状进行分析。MC曲线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先降后升,而MC又是TC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因此,TC曲线的斜率也是先递减后递增的,即TC曲线先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再以递增的速度增加。MC曲线的最低点则对应TC曲线上由递减向递增变化的拐点。这与图5—1TC曲线的形状完全相符。

(三)关于ACAVC曲线的形状。

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MC曲线呈U形,随可变投入数量的增加,MC先减小,后增加。根据边际量和平均量之间的关系,随可变投入数量的增加,MC先减小,则相应的AC也减小;随着可变投入数量的进一步增加,MC开始增加,但小于AC的数值,则AC继续减少;当MC继续增加,且MC>AC时, AC也开始增加。因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AC曲线也呈U型,但AC曲线的最低点晚于MC曲线的最低点出现。这是因为MC曲线经过最低点开始上升时,由于MC<ACAC曲线仍在下降。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AVC曲线。随着可变投入数量的增加,MC曲线、AC曲线、AVC曲线最低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MCAVCAC

成本函数与产量函数间关系的数学证明

* 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

由式5.10得:



即:

上式反映了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

首先,APLAVC成反比。当APL递减时,AVC递增;当APL递增时,AVC递减;当APL达到最大值时,AVC最小。因此APL曲线的顶点对应AVC曲线的最低点。如图5—3所示。

第二,MC曲线与AVC曲线相交于AVC的最低点。由于产量曲线中MPL曲线与APL曲线在APL曲线的顶点相交,所以MC曲线在AVC曲线的最低点与其相交。如图5—3所示。

* 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

MC的定义得:



又因为: 所以:

MCMPL成反比关系。二者的变动方向相反。由于MPL曲线先上升,然后下降,所以MC曲线先下降,然后上升;且MC曲线的最低点对应MPL曲线的顶点。

从上式中可看出,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存在对偶关系,可以由生产函数推导出成本函数。结合MPMC的关系可知:当TPL曲线以递增的速度上升时,TC曲线和TVC曲线以递减的速度上升;当TPL曲线以递减的速度上升时,TC曲线和TVC曲线以递增的速度上升;TPL曲线上的拐点对应TC曲线和TVC曲线上的拐点。

 

第三节       厂商的长期成本

  讨论厂商长期成本,实际上是假定厂商有足够充足的时间,全部调整其生产要素,是考察厂商从预计提供的产量出发,根据技术状况,可以利用的各种规模的厂房、设备、投入。因此在长期成本分析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没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别。这样,长期中用到的成本概念只有三个: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此外,为了区别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从本节开始,短期成本概念前加"S",以

区别长期成本,如:短期总成本记为STC以区别于长期总成本LTC

 一、长期总成本Long Total Cost

长期总成本是指厂商长期中在各种产量水平上的最低总成本。LTC曲线是STC曲线的包络线。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动意味着规模的调整。长期中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意味着厂商可以任意调整生产规模。因此长期中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长期总成本函数形式为:

长期总成本曲线可以由短期总成本曲线或生产扩展线推导出。下面分别论述:

(一)由短期总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如图5—4所示,假设长期中只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分别由图中的三条STC曲线表示。这三条STC曲线都不是从原点出发,每条STC曲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也不同。从图5—4中看,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依次为STC1STC2STC3。现在假定生产Q2的产量。厂商面临三种选择:第一种是在STC1曲线所代表的较小生产规模下进行生产,相应的总成本在d点;第二种是在STC2曲线代表的中等生产规模下生产,相应的总成本在b点;第三种是在STC3所代表的较大生产规模下,相应的总成本在e点。长期中所有的要素都可以调整,因此厂商可以通过对要素的调整选择最优生产规模,以最低的总成本生产每一产量水平。在dbe三点中b点代表的成本水平最低,所以长期中厂商在STC2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生产Q2产量,所以b点在LTC曲线上。这里b点是LTC曲线与STC曲线的切点,代表着生产Q2产量的最优规模和最低成本。通过对每一产量水平进行相同的分析,可以找出长期中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的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低长期总成本,也就是可以找出无数个类似的b(如ac)点,连接这些点即可得到长期总成本曲线。

 

 

(二)从生产扩展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

说明长期总成本曲线如何从生产扩展线中推导出来的,对理解长期成本概念很有帮助。如图5—5所示。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知,生产扩展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最优生产要素组合,代表长期生产中某一产量的最低总成本投入组合,而且长期总成本又是指长期中各种产量水平上的最低总成本,因此可以从生产扩展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以图中E1点为例进行分析。E1点生产的产量水平为50单位,所应用的要素组合为E1点所代表的劳动与资本的组合,这一组合在总成本线A1B1上,所以其成本即为A1B1所表示的成本水平,假设劳动价格为w,则E1点的成本为。将E1点的产量和成本表示在图5—5b)中,即可得到长期总成本曲线上的一点。同样的道理,找出生产扩展线上每一个产量水平的最低总成本,并将其标在图5—5b)中,连接这些点即可得到LTC曲线。

由此可见,LTC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进行生产的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低总成本。

基本点:

* LTC相切于与某一产量对应的最小的STC曲线,在切点之外,STC都高于STC

* LTC从原点开始,因不含固定成本。

* LTC曲线先递减上升,到一定点后以递增增长率上升。

二、长期平均成本(LAC

(一)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长期平均成本是指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成本,LAC曲线SAC曲线的包络线。公式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LACLTC曲线连接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因此,可以从LTC曲线推导出LAC曲线。此外根据长期和短期的关系,也可由SAC曲线推导出LAC曲线。本书主要介绍后一种方法。

  假设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只有三种:SAC1SAC2SAC3,如图5—6所示,规模大小依次为SAC3SAC2SAC1。现在来分析长期中厂商如何根据产量选择最优生产规模。假定厂商生产Q1的产量水平,厂商选择SAC1进行生产。因此此时的成本OC1是生产Q1产量的最低成本。如果生产Q2产量,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是SAC1SAC2,因为SAC2的成本较低,所以厂商会选择SAC2曲线进行生产,其成本为OC2。如果生产Q3,则厂商会选择SAC3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有时某一种产出水平可以用两种生产规模中的任一种进行生产,而产生相同的平均成本。例如生产Q1的产量水平,即可选用SAC1曲线所代表的较小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也可选用SAC2曲线所代表的中等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两种生产规模产生相同的生产成本。厂商究竟选哪一种生产规模进行生产,要看长期中产品的销售量是扩张还是收缩。如果产品销售量可能扩张,则应选用SAC2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如果产品销售量收缩,则应选用SAC1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由此可以得出只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时的LAC曲线,即图中SAC曲线的实线部分。

在理论分析中,常假定存在无数个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从而有无数条SAC曲线,于是便得到如图5—7所示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曲线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有一个LACSAC的切点,切点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则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

基本点:

* LAC曲线相切于与某一产量对应的最小的SAC曲线,在切点之外,SAC高于LAC

* LAC曲线最低点与某一特定SAC曲线最低点想切,其余之点,LAC并不切于SAC最低点。而是LAC最低点左侧,相切于SAC 最低点左侧;LAC最低点右侧,相切于SAC 最低点右侧。

从前述内容可知,短期内,生产规模不能变动,因而厂商要做到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使平均成本降到最低。而长期决策则要在相应的产量下使成本最低,如图57中的Q2产量水平。虽然从短期看用小的生产规模达到了SAC1的最低点,但是它们仍高于生产这一产出水平的长期平均成本。尽管用SAC2生产这一产量的平均成本不是在SAC2曲线的最低点,但这是生产Q2产量水平的长期最低平均成本。这是因为短期内厂商仍然受到固定投入的限制,不可能使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调整到长期最低水平。只有在长期中,厂商才可能对所有投入要素进行调整,从而使它们的组合达到最优,从而达到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短期成本要高于长期成本。

* LAC曲线先下降后上升。(分析同短期成本)

(二)LAC曲线U形特征的原因

长期平均成本U形特征是由长期生产中内在的规模经济与不经济所决定的。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此时产量增加倍数大于成本增加倍数。规模不经济是指厂商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使经济效益下降。此时,产量增加倍数小于成本增加倍数。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与生产理论中提到的规模报酬不同,二者区别在于前者表示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成本变化情况,而且各种要素投入数量增加的比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而后者表示在扩大生产规模时,产量变化情况,并假定多种要素投入数量增加的比例是相同的。但一般说来,规模报酬递增时,对应的是规模经济阶段,规模报酬递减时,对应的是规模不经济的阶段。往往在企业生产规模由小到大扩张过程中,先出现规模经济,产量增加倍数大于成本增加倍数,因而LAC下降;然后再出现规模不经济,产量增加倍数小于成本增加倍数,LAC上升。由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作用,LAC曲线呈U形。

此外,外在经济与不经济会影响LAC曲线的位置(上、下)。

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是指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最低总成本。公式为:

,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LMCLTC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因此可以从LTC曲线推导出LMC曲线。也可根据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由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推导出长期边际成本,见图5—8所示。

关键点:

1. LMC曲线上任一点是与某一特定SMC曲线相交之点,该交点所代表的产量也是LACSAC相切之点对应的产量。在交点左边,SMC位于LMC的下面,或SMCLMC;在交点右边,SMC位于LMC的上方,或SMCLMC

假设长期中只有三种生产规模可供厂商选择,规模大小依次为SAC3SAC2SAC1,相应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分别为SMC3SMC2SMC1。由前述LAC的特点可知,LAC曲线与每条SAC曲线只有一个切点,设切点分别为ABC。在A LAC=SAC,对应的产量是,此时亦有LTC=STC。根据边际成本的公式得:

即:LMC=SMC

即当LAC=SAC时,LTCSTC的斜率相等,LMC等于SMC。从图形上看,Q1LAC=SAC时的产量水平,P点是Q1产量水平与SMC曲线的交点,所以P点表示的成本水平即是Q1产量水平上的长期边际成本。

同样的道理找出BC点的产量水平与SMC曲线的交点,连接这些交点即得出LMC曲线。在生产规模无限细分的情况下,即可得到无数个ABC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一条光滑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2. LACLMC曲线的关系

从图中可看出LMCLAC的关系:当LMC时,LAC呈下降趋势;当LMC>LAC时,LAC呈上升趋势;当LMC=LAC时,LMC曲线与LAC曲线在LAC的最低点相交,此时

LMC=LAC=SAC=SMC

四、长期成本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在前面的分析中,分别从STC曲线、SAC曲线和SMC曲线推导出了LTC曲线、LAC曲线和LMC曲线,由此可看出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前面的推导过程中对这种关系也有说明。这里将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之间的关系作一综合说明。

(一)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情况下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5—9,是推导LTC曲线、LAC曲线、LMC曲线的综合图形。在图中可以看出在Q1产量水平上,LTCSTC1相切于a点,LACSAC1切于b点,LMCSMC1相交于c点,在其他产量水平上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是因为:

如果:,则:

即:

即:当某一产量水平上的LTCSTC相等时,该产量水平的LAC必等于SACSMC也必等于LMC

此外,图中LTC曲线由递减速度增加转向递增速度增加的拐点d点所表示的产量水平与LMC曲线最低点e点的产量水平相等。在LAC曲线的最低点g点,LAC=SAC=SMC=LMC,该点对应于LMC曲线上的f点。这是因为:LMC曲线表示LTC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而在LAC曲线的最低点,利用,对求导便得:

0

即:LMC=LAC

上式说明在LAC的最低点LMC=LAC

又因为在LAC的最低点,LACSAC的最低点相切;SMC经过SAC的最低点,所以有LAC=LMC=SAC=SMC

(二)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知LAC曲线的形状是U形的,但在实际中,不少行业的企业在由规模经济转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规模经济恒常的阶段,也就是说,LAC曲线的最低点不是一个产量,而是一条直线,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如图5—10所示。

LAC曲线水平段的形状可以用规模报酬不变来解释。当厂商达到LAC的最低点以外时,规模经济恰到好处,此时, 如果厂商想扩大产量,通常的做法不是继续原厂的规模,而是增设相同的工厂。这样,产量增加了,平均成本仍然维持在最低的平均水平上。因而厂商总的平均成本也仍然维持在最低长期平均水平上。

水平段的推导及图形特点如图5—11所示。

 图中,在Q1产量水平上,厂商拥有一个最优生产规模的工厂,其成本曲线用SAC1SMC1表示,最低平均成本为a΄ Q1,如果厂商的产量增加到Q2时,厂商可以增建一个相同规模的工厂,共同生产Q2的产量,这时厂商的成本曲线为SAC2SMC2,仍然在最低平均成本处生产。类似的厂商可以建立第三个、第四个分厂生产更大的产量。但厂商一直在最低平均成本处生产。由此构成的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为一条经过最低成本处的直线。说明在所有的产量水平上,长期边际成本等于长期平均成本。

 

[ 引起思考的问题:① 你认为资本在函数中能否度量?如何度量?② 在当今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替代原理还成立吗?③ U形特征的成本变动规律意义何在?从现实中,能否找到有代表性的行业证明或否定这一特点。]

 

第四节 利润最大化原则

 

厂商从事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利润等于厂商所获得的收益与所支付的成本的差额。前面已经分析了厂商的成本,这一节先介绍厂商收益的概念,再来分析厂商如何确定产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收益的概念

收益是指厂商销售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与产量和成本概念类似,收益也有三个重要的概念: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一)总收益(Total Revenue

是指厂商生产并销售一定数量商品和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总额,也即全部的销售收入。公式为:

式中P表示价格,Q表示销售量。西方经济分析中假定厂商能顺利地出售产品,即销售量等于产量,且销售量也正是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量。

当产品的市场价格为一定时,厂商的产品都按照这一价格销售。这样,当销售量为0时,TR = 0,随着销售量的增加,TR不断上升。因此TR是一条从圆点出发的正斜率的直线,该曲线的斜率的比值实际就是固定不变的价格。

(二)平均收益

是指厂商平均出售每一单位的商品和劳务所能得到的货币收入。公式为:

当所有商品按同一价格销售时,平均收益就是每一单位商品的售价。实际上,在任何情况下,平均收益总是该销售量下的单位商品价格。当价格是既定时,平均收益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2. 平均收益(AR

(三)边际收益(MR

是指厂商增加销售每一单位的商品和劳务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量。公式为:

如果,则:

当价格为既定时,边际收益等于既定价格。

从厂商的收益概念看,厂商收益取决于两个因素:价格P和产量Q。产量Q可根据厂商的生产函数和所投入的要素数量来确定;而价格与Q之间的关系则是由市场需求曲线确定的。因此,厂商收益从根本上取决于厂商的需求曲线,而需求曲线又是由市场结构确定。在分析市场结构之前,无从知道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形状,因而也无从确定厂商的收益。如果假定厂商的需求曲线既定,收益就成了产量的函数,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利润最大化原则

(一)数学推导

如果用π表示厂商的利润, 可表示为:π=TR-TC所谓利润最大化就是使TRTC 之间的差额最大。因为TRTC都是产量的函数,都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π是产量的函数。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是要确定一个适当的产量,在这一产量水平上,TRTC之间的差额最大。也就是求π的极大值问题。用πmax表示最大利润,Q0表示此时的产量水平,则:

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要受到以下两个原则的制约:

第一是利润最大化原则。由可得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即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MC。如果MR>MC,则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量的成本,所以厂商增加产量有利于厂商利润总额的提高;反之,如果MR,则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能带来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量的成本,所以厂商增加产量将导致利润总额减少;只有当MR=MC时,虽然最后一单位产量的收支相似,无利润可赚,但以前生产的产量使总利润达到最大程度。因此,MR=MC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但仅满足这一条还不行,还必须保证厂商的损失最小,即第二个原则。

第二个原则是损失最小化原则。这是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

在短期中,如果ARAVC,它将完全不会进行生产。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厂商进行生产,那么它的损失等于可变成本加上固定成本。而如果厂商不生产,则损失固定成本。只有当平均收益(或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进行生产才是值得的,因为这时不仅可收回全部可变成本,还可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从而减少自己的经济损失。

在长期中全部成本都是可变的,只有当PAC时厂商才会生产,否则厂商就会离开该行业。

从以上两个原则可以看出,厂商进行生产首先要满足损失最小的原则,其次再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调整到最佳生产规模,以实现最大利润。

()图形分析

图中MR=AR,是一条水平线,MC曲线先下降后上升,两线交点MR = MC,为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

 

 

 

 

 

 

 

 

 

 

图中E点,MR=MC,在E点的左边,MRMC,表示增加单位产量可使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成本,从而增加厂商的利益,厂商将扩大产量,使利润进一步增加。而在E点的右边,MRMC,此时增加单位产量使得成本的增加>收益的增加,利润下降,厂商会减少产量。只有在E点,MR=MC,才是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

必须明确:虽然MR=MC是利润最大化原则,但这必须在考虑TRTC对比情况下,才能判断是否有利润。实现MR=MC,可使厂商处于有利状态,但并不意味着必定保证获得经济利润(前面已经证明),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可以确定的是:若厂商有盈利,按此原则确定产量,一定是利润最大;若厂商有亏损,按此原则确定产量,一定亏损最小。总是处于最优状态。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教学目的:本章论证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如何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产量,由此进一步说明供给曲线,通过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下,不同市场结构是如何划分的,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了解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几种情况及短期曲线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能结合实际对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作出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ARMRP三线合一分析、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条件分析。

课堂教学设计:从设定角色入手,讨论式推进教学。提出问题与案例,思考作为厂商应采取何决策,进而推导出利润最大化原则;并讨论现实中的企业状况与理论分析的差异。

 教案内容: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与特征

一、 市场与市场结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已不仅仅是从事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市场可以是一个有形的买卖商品的交易场所,也可以是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各种交易的接触点,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

市场结构是指某一经济市场的组织特征,而最重要的组织特征,是那些影响竞争性质及市场价格确定的因素。

根据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四种类型。

决定市场竞争程度的具体因素有四个:第一,卖者和买者的集中程度或数目,卖者和买者的数目越多,集中程度越低,竞争程度就越高;第二,不同卖者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各厂商提供的产品愈是相似,可以预料,竞争就愈激烈;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控制的程度,单个厂商若无法控制价格,表明市场竞争愈激烈;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显然,厂商进出容易的市场,是竞争充分的市场,如果存在进入市场的障碍,意味着原有厂商拥有了一些新加入者不具备的有利条件。

二、 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定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市场上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作为众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经济单位的个别厂商或个别消费者,单个的销售量和购买量都只占很小的市场份额,其供应能力或购买能力对整个市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这样,无论卖方还是买方都无法左右市场价格,或者说单个经济单位将不把价格作为决策变量,他们是价格接受者。显然,在交换者众多的市场上,若某厂商要价过高,顾客可以从别的厂商购买商品和劳务,同样,如果某顾客压价太低,厂商可以拒绝出售给顾客而不怕没有别的顾客光临。

2. 参与经济活动的厂商出售的产品具有同质性。这里的产品同质不仅指商品之间的质量、性能等无差别,还包括在销售条件、装潢等方面是相同的。因为产品是相同的,对于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来说哪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并不重要,他们没有理由偏爱某一厂商的产品,也不会为得到某一厂商的产品而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同样对于厂商来说,没有任何一家厂商拥有市场优势,他们将以可能的市场价格出售自己产品。

3. 厂商可以无成本地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即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在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劳动可以随时从一个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岗位,或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资本可以自由地进入或撤出某一行业。资源的自由流动使得厂商总是能够及时地向获利的行业运动,及时退出亏损的行业,这样,效率较高的企业可以吸引大量的投入,缺乏效率的企业会被市场淘汰。资源的流动是促使市场实现均衡的重要条件。

4. 参与市场活动的经济主体具有完全信息。市场中的每一个卖者和买者都掌握与自己决策、与市场交易相关的全部信息,这一条件保证了消费者不可能以较高的价格购买,生产者也不可能以高于现行价格出卖,每一个经济行为主体都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完全信息,确定自己最优购买量或最优生产量,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显然,理论分析上所假设的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在现实的经济中没有一个市场真正具有以上四个条件,通常只是将某些农产品市场看成是比较接近的完全竞争市场类型。但是完全竞争市场作为一个理想经济模型,有助于我们了解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一些基本原理,解释或预测现实经济中厂商和消费者的行为。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 需求曲线

在任何一个商品市场中,市场需求是针对市场上所有厂商组成的行业而言的,消费者对整个行业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称为行业所面临的需求,相应的需求曲线称为行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也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一般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图6—1a)中的D曲线就是一条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消费者对行业中的单个厂商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量,称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量,相应的需求曲线称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简称为厂商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出发的水平线。6—1b)中的d曲线就是一条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水平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设定者。假设某家厂商把价格定得略高于市场价格,由于产品具有同质性,且消费者有完备信息并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将没有人购买该厂商的产品。也就是说,厂商一旦涨价,它所面临的需求会下降为零。如果厂商的价格等于市场价格,则由于厂商数目众多的条件,一个厂商的供应是无足轻重的,无论厂商供应多少,价格都维持不变,或者说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厂商可能销售掉任意数量的商品。厂商会不会把价格降到市场价格以下呢?降价原本是为了刺激需求,既然每个厂商在市场价格下可以供应任意数量,那又何必降价呢?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既不能提高价格,又不愿降低价格,只能是市场价格接受者。从需求的角度看,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是水平的,水平需求的弹性是无穷大的,价格趋近于零的上升,需求降为零,价格趋近于零的下降,购买者会蜂拥而至,厂商面对的需求会变成无穷大。

 

 

 

 

 

 

 

 

 

 

图(b)中的厂商的需求曲线d是相对于图(a)中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共同作用所决定的均衡价格Pe而言的。如果市场的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就会形成新的市场均衡价格,相应地,在图(b)中便会形成另一条从新的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呈水平线形状的厂商的需求曲线。

2. 收益曲线

厂商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厂商的收益可以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 总收益TR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以P表示商品的市场价格,以Q表示销售量,则有:

TRQ=P×Q

由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基本特征单个厂商无法通过改变销售量来影响市场价格,相反厂商每销售一单位的商品都接受相同的价格,也就是说厂商只能被动的接受价格。这样随着厂商销售量的增加,它的总收益是不断增加的。但由于商品的单位市场价格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总收益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斜率不变的直线。

* 平均收益指厂商出售一定数量商品,每单位商品所得到的收入,也是平均每单位商品的卖价。它等于总收益与销售量之比。由于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只能按既定价格出售,因此平均收益也等于商品的单位价格。即:

* 边际收益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商品价格为既定时,边际收益就是每单位商品的卖价。即:

MR=

可见在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相等,且都等于既定的价格,或者说在任何销售量水平上都有: AR=MR=P

相应可以绘出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如图6—2所示。

 

 

 

 

 

 

 

 

 

 

 

 

6—2中横轴表示厂商的销售量或所面临的需求量,纵轴表示商品的价格。图中的收益曲线具有如下特征: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边际收益MR曲线与需求曲线d是重合的,是从既定价格出发的平行于横轴的一条水平线。这正是因为对于完全竞争厂商来说,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任何销售量上都有AR=MR=P,而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同时也由于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值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且边际收益是不变的,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所以决定了总收益曲线是斜率不变的直线。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一、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产量的决定

  当厂商的生产水平保持不变,既不扩大也不缩小时,厂商达到并处于均衡状态。在短期里,不仅产品的市场价格是既定的,而且生产中的不变要素投入量是无法改变的,或者说厂商只能通过变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来调整产量,从而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市场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形成的产品价格,可能高于、等于、低于厂商的平均成本,因此在短期内,厂商出售产品就有可能处于盈利、盈亏平衡或亏损等不同状态。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的盈亏状态可以用下面图形来说明。

各图中成本曲线表示了厂商短期内既定的生产规模,从分析中可以看到,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基本条件满足MR=MC的原则,但不同的市场价格水平将直接影响既定规模下的厂商短期均衡的盈亏状况。

第一价格或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即P=ARSAC,厂商处于盈利状态。 

当市场价格较高,达到P1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1,为获取最大利润,厂商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把产量确定在Q1上,SMC曲线与MR1曲线的交点E1即为厂商的短期均衡点。这时平均收益为OP1,平均总成本为Q1F,单位产品获得的利润为E1F,总收益为OQ1×OP1,总成本为OQ1×Q1F,利润总量为OQ1×E1F,图中矩形HP1E1F的面积。如果产量超过OQ1以后, MCP1,增加产量会降低总利润,若产量小于OQ1,增加产量都能增加总利润,只有使产量确定在OQ1MR=P=SMC,总利润达到最大。

第二价格或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即P=AR=SAC,厂商的经济利润恰好为零,处于盈亏平衡状态。

当市场价格为P2 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2,这条需求曲线刚好切于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SAC的最低点,同时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也通过此点,SMC曲线与MR2 曲线的交点E2 就是均衡点,相应的均衡产量确定在Q2 。在Q2产量上,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总收益也等于总成本,如图中矩形OP2E2Q2面积,此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但实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由于在该点上,厂商既无经济利润,又无亏损,所以也把SMCSAC的交点称为“盈亏平衡点”“收支相抵点”。

 

 

 

 

 

 

 

 

第三,价格或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VCARSAC,厂商亏损,在存在沉没成本时,厂商还应继续生产。

当市场价格为P 3 时,厂商的平均总成本已经高于产品的市场价格,整个平均总成本曲线SAC处于价格P 3线之上,出现了亏损。为使亏损达到最小,产量由SMC曲线和MR 3 曲线的相交的均衡点E 3决定,在Q 3的均衡产量上,平均收益为OP 3,平均总成本为OG,总成本与总收益的差额构成厂商的总亏损量,如图中矩形P 3GIE 3面积。不过平均可变成本小于平均收益。厂商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停止生产,还是应继续进行生产?取决于是否存在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一旦停止生产,已投入的不能再收回的成本。这里我们假定厂商的某些不变成本或许全部不变成本是沉没成本,则当价格或平均收益介于平均总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时,虽然出现亏损,厂商仍会继续生产,因为此时厂商获得的全部收益,不仅能够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还能够收回一部分固定成本,即厂商继续生产所获得的收益超过继续生产所增加的成本。当然,如果某厂商一旦停止生产,成本就会变为零,并且所有的不变成本都可以收回,也就是说厂商没有沉没成本,那么只要价格降到平均总成本水平以下,厂商就会停止生产。

第四,价格或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P=AR=AVC,厂商处于亏损状态,且处于生产与停产的临界点。

当价格为P4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4,此线恰好切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的最低点,SMC曲线也交于该点。根据MR4=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这个点就是厂商短期均衡点E4,决定的均衡产量为Q4。在Q4产量上,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必然是亏损的。同时平均收益仅等于平均可变成本,这意味着厂商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收益,只能弥补可变成本,而不能收回任何的不变成本,生产与不生产对厂商来说,结果是一样的。所以,SMC曲线与SVC曲线的交点是厂商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也称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第五,价格或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AVC,厂商处于亏损状态,且停止生产。

当价格进一步下降至P5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5MR5曲线与SMC曲线相交之点为短期均衡点E5,相对应的产量为Q5。在这一产量上,平均收益已小于平均可变成本,意味着厂商若继续生产的话,所获得的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收不回来,更谈不上收回固定成本了,所以厂商停止生产。

上述分析表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其中,MR=AR=P。在短期内,完全竞争的厂商可以获得最大经济利润,可以经济利润为零,也可以蒙受最小亏损。

二、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1. 厂商短期供给曲线 前面的论证已经表明使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决定的,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产量并不会影响价格,它面对的需求是水平的,因此厂商多出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就等于价格,即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于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也决定于如下条件:

P=SMCQ

该式表明,完全竞争厂商为了获得短期最大利润,应该把最优产量确定在使得商品的价格和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上。就是说在每一个短期均衡点上,厂商的产量与价格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对应的关系。在图6—3至图6—7中可以看到,根据P=SMCQ)或MR=SMCQ)的短期均衡条件,当商品市场价格为P1时,厂商所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当商品市场价格为P2时,厂商所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2,等等。由于每一个商品价格水平都是市场给定的,所以,在短期均衡点上商品价格与厂商的最优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明确地表示为以下的函数关系:

Qs=fP

其中P表示商品的市场价格,Qs表示厂商的最优产量或供给量。

同时,在图6—8中还可以看到,根据P=SMCQ)或MR=SMCQ)的短期均衡条件,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最优产量的组合点或均衡点E1E2E3E4,都出现在厂商的边际成本SMC曲线上。若进一步严格地说,商品价格与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的组合点,并非出现在全部的边际成本曲线上。我们知道,边际成本曲线穿过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价格低于这一点,厂商关闭,产量为零;价格超过这一点,产量与价格的关系由边际成本曲线所决定。既然是通过边际成本曲线来确定厂商在该价格下的产量,因此边际成本曲线反映了产量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毫无疑问,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图6—8中实线部分所示即为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函数说明了厂商的产量是如何随着价格变化而变化,但是只有作为价格接受者的厂商其产量才随着价格变化而变化。厂商若是价格设定者,则价格和产量都是厂商的决策变量。这时,问“给定某一价格,企业将生产多少”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只有价格接受者才有供给函数。

 

 

 

 

 

 

 

 

 

 

从对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供给曲线背后的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的经济行为。供给曲线不仅仅是表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生产者所提供的产品数量是在既定价格水平下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产品数量。

2. 行业短期供给曲线 当我们得到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也就可以说明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了。任何一个行业的供给量都是该行业所有厂商供给量的总和。若假定生产要素价格是不变的,那么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水平相加构成的,或者说把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部分SMC曲线水平相加,便可得到整个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正由于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单个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水平相加,所以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并且,该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在相应价格水平下能够使所有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行业短期供给量。

 三、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价格或总支付与愿意接受的最小总价格或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已知厂商从事生产或经营,总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保证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要使MR=MC,只要MRMC,厂商就是有利的,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里,MR=P,因此只要价格P高于边际成本MC,厂商进行生产,就可以得到生产者剩余。此时厂商实际接受的总价格或总支付就是价格线以下的总收益,而厂商愿意接受的最小总价格或总支付便是边际成本线以下的总边际成本。用图形来表示,则价格直线和边际成本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即为生产者剩余。如图6—9a)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在短期里,生产者剩余还可以用厂商的总收益与总可变成本的差额来衡量。因为在短期里,厂商的固定成本是无法改变的,总边际成本必然等于总可变成本。当产量为1时,可变成本即是边际成本,即 VC1=MC1),当产量为2时,VC2=MC1+MC2),以此类推,VCQ=MC1+MC2++MCQ)。表明可变成本可以用边际成本曲线与横轴之间的面积来表示。此外在短期里厂商无论生产还是不生产,固定成本都是要支付的,实际上只要价格高于可变成本,厂商生产就是有利的。这时继续生产不仅能收回全部的可变成本,还能够补偿一部分固定成本,可以减少损失,若厂商不生产,将损失全部的固定成本。所以图6—9b)中阴影矩形CPEB 的面积便是生产者剩余,它等于总收益减去总可变成本。

在以后的内容中我们将会看到,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是分析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十分有用的工具。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与行业的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里,完全竞争厂商的所有要素都是可变的,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来实现最大利润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中对生产要素的调整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厂商自身对最优生产规模的调整,二是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即厂商数目的调整。

1. 完全竞争厂商自身对最优生产规模的调整

在短期里,如果厂商能够获得利润,它会进一步加以调整,以得到更多的利润。从图6—10可以看到,假定产品的市场价格为P0,且既定不变,短期里厂商已拥有的生产规模以SAC1曲线和SMC1曲线,在短期里厂商生产规模给定,只能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进行生产,根据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厂商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所获得的利润为图中P0E1GF 面积。但是,在长期里,厂商会调整生产规模,假设厂商将生产规模调整为SAC2曲线和SMC2曲线所代表的最优生产规模进行生产,按照MR=L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相应的最优产量达到Q2,此时厂商获得的利润增大为图中P0E2IH所示的面积。很显然,在长期内,厂商通过对生产规模的调整,能够获得比在短期所能获得的更大的利润。

 

 

 

 

 

 

 

 

 

 

 

 

不过,这里是假定产品的市场价格始终不变。但实际上,如果市场需求不变的话,各个厂商自身都调整规模,即使厂商数量没有变化,整个行业的产量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随着整个市场供给量的增加,往往会引起价格下降。

2. 行业中厂商数目的调整

分析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中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即厂商数量的调整及对单个厂商利润的影响。

前面已经指出,在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或者说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实际上生产要素总是会流向能获得更大利润的行业,也总是会从亏损的行业退出,正是由于行业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或厂商的自由进出,导致了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的经济利润为零。具体来看,如果当某一行业开始时的产品价格较高为P1,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将选择最优生产规模进行生产,如图6—11中的Q1产量。此时厂商获得了利润,这会吸引一部分厂商进入到该行业中。随着行业内厂商数量的增加,市场上的产品供给就会增加,在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就会不断下降,单个厂商的利润随之逐步减少,厂商也将随着价格的变化进一步调整生产规模。只有当市场价格水平下降到使单个厂商的利润减少为零时,新厂商的进入才会停止,至此厂商的生产规模调整至Q2产量上。

相反,如果市场价格较低为P3,厂商根据MR=MC的条件,相应的最优生产规模选择在 Q3产量上。此时,厂商是亏损的,这会使得行业内原有厂商中的一部分退出该行业的生产,随着行业内厂商数量的逐步减少,市场上产品的供给就会减少,若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产品的市场价格就会上升,单个厂商的利润又会随之逐步增加。只有当市场价格水平上升到使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即利润为零时,厂商的退出才会停止。总之,不论是新厂商的加入,还是原有厂商的退出,最终这种调整将使市场价格达到等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水平,如图中的价格水平P2。在这一水平,行业中的每个厂商既无利润,也无亏损,但都实现了正常利润小,实现了长期均衡。

 

 

 

 

 

 

 

 

 

 

 

 

图中E2点是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在这个长期均衡点上,LAC曲线达到最低点,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2曲线相切于该点,相应的SMC2曲线和LMC曲线都从该点通过,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于这一点。总而言之,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此时不仅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而且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

因此我们得到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LAC=SAC=AR=P

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等于零。

3. 厂商进入与退出成本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利润为零,主要是因为自由进入和退出行业的条件。所谓自由出入,就是假定进出市场是毫无成本的。这显然不太符合现实,从进入成本看,从事任何经营,总要付出一定的开业成本,如熟悉业务、了解市场、筹集资金、物色厂址、寻找原料供应、并向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等等,这些活动都得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这些都是进入成本。即使市场所提供的利润为正,但如果不足以抵消进入成本,那么新的厂商也不会进入市场。这时,在经营的厂商的长期利润也就不会等于零。

退出成本也会影响竞争。厂商往往在进入市场时就要考虑退出时的成本,如果退出成本很高,厂商就不太愿意进入市场。退出成本包括沉没成本,企业破产时,如果能把所有的资产以接近成本的价格出售,那么,它的沉没成本就很低,从而退出成本也低。但有些生产在技术上对设备有特殊的要求,这些特殊设备在企业之外便没有什么用途,因此企业破产时,这些成本昂贵的投入很难收回,退出的成本就比较高了。

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分析可以看到,如果总收益小于总成本,或者说,PLAC,厂商就退出;如果总收益大于总成本,或者说PLAC,厂商就进入。所以在长期中,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是位于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部分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

二、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

在短期均衡分析中,存在着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假定,于是直接由单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得到行业的供给曲线。但是在长期分析中,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当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时,整个行业产量的变化有可能对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就是分析长期中需求变化和要素价格变化对行业供给的影响。

根据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行业的不同影响,可以把行业区分为三类:当一个行业扩大生产时,使用的生产要素价格保持不变的则称为成本不变行业,使用的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则称为成本递增行业,使用的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的称为成本递减行业。

1.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均衡

成本不变行业是指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当成本不变时,完全竞争行业达到长期均衡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明:成本不变的行业是在不变的均衡价格水平提供产量,该均衡价格水平等于厂商的不变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或者说,当市场需求变化时,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化,但长期均衡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在图6—12中,起初该行业及其中的厂商都处于均衡状态,由市场需求曲线D和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的交点所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为P,行业的生产量是厂商生产量的总和。现在假定由于各种因素使市场需求增加,需求曲线由D向右移到D2,与原来的供给曲线S相交,相应的市场价格提高到P2。基于新的价格水平,厂商不仅可以获得净利润,而且在原有规模上扩大产量至Qi2,获得更多的利润。从长期看,新的厂商受着利润的吸引,会不断进入到该行业中来,新厂商的加入,虽然没有引起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从而企业的成本曲线位置不变,

但却使供给曲线不断向右移动,总产量增加使价格下降,单个厂商的利润也随之下降,原有厂商沿着它们的边际成本曲线削减生产。这个过程一直要延续到单个厂商的利润消失为止,即供给曲线移动到S2的位置,使得市场价格又回到原来的长期价格水平,单个厂商在原来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的最低点实现均衡,仍然生产原来的产量,市场的均衡产量的增加量为Q1Q3,它是由新加入的厂商提供的。将各个短期需求曲线和相应的供给曲线的长期均衡点连接起来,就是完全竞争行业成本不变时的长期供给曲线LS。总之,不变成本行业有着一条水平的长期供给曲线。如果需求增加,产品价格将提高,随着新厂商加入该行业,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最终迫使价格恢复到原有水平。厂商能长期维持成本不变,主要是由于生产要素的供给是完全弹性的。

2.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均衡

成本递增行业是指该行业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当成本递增时,完全竞争行业达到长期均衡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当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虽然产量增加了,但是其价格也上涨了。这是由于外部不经济提高了投入物的价格或降低了投入物的生产效率引起的。例如增加投入物的供应量必须提高其价格才能获得;或者由于行业扩大生产后不得不增雇效率较低的工人;再或者一些产业随着行业的扩展,它的产出率发生递减现象等等,这些都使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上移。

  6—13表明需求增加时,成本递增行业调整供给的过程。设该行业和其中的厂商是在价格为P1时达到初始的均衡状态。假如这时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短期价格上涨,厂商在短期内仍以短期的边际成本曲线所代表的既定的生产规模调整生产,并因此获得利润。长期里,净利润的出现吸引新厂商进入到该行业,整个行业的供给增加。行业供给增加,会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增加使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上升,从而使得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的位置上移。同时行业内新厂商的加入,产量还是增加了,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为S2。最终在LAC2曲线和SMC2曲线的位置及S2曲线的位置,实现厂商和行业的长期均衡。虽然新厂商的进入增加了全行业的产量,但成本的上升不会使价格回跌到原来的水平,而是形成一个新的均衡价格水平P2,厂商在LAC2曲线的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每个厂商的利润又都为零。连接行业的两个长期均衡点的直线就是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长期供给曲线。很显然,对于成本递增行业,在长期内,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市场需求的变动不仅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还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动。

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均衡

成本递减行业是指该行业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当成本递减时,完全竞争行业达到长期均衡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当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不但产量增加,而且其价格也降低了。这主要是由于外部经济在起作用。随着一个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外部经济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降低了投入物的价格,二是提高了投入物的生产效率。例如由于行业的扩大,改善了运输条件,使得行业中各家厂商降低了运输成本。行业的扩大,有条件大量供应原材料和半成品,它们的价格将会降低,质量也会提高,从而降低采购成本。行业的扩大也有可能使公共资金随之扩大,就有可能资助人员培训,从而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更有效地利用已知的技术。总之外部经济能降低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

6—14表明需求增加时,成本递减行业调整供给的过程。设该行业和其中的厂商是在价格为P1时达到初始的均衡状态。假如这时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短期价格上涨,厂商在短期内仍以短期的边际成本曲线所代表的既定的生产规模调整生产,并因此获得利润。长期里,净利润的出现吸引新厂商进入到该行业,整个行业的供给增加。行业供给增加,会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但生产要素的增加使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下降了,从而使得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的位置下移。同时行业内新厂商的加入,产量还是增加了,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为S2。最终在LAC2曲线和SMC2曲线的位置及S2曲线的位置,实现厂商和行业的长期均衡。虽然新厂商的进入增加了全行业的产量,但成本的下降不会使价格回跌到原来的水平,而是形成一个新的均衡价格水平P2,厂商在LAC2曲线的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每个厂商的利润又都为零。连接行业的两个长期均衡点的直线就是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长期供给曲线。很显然,对于成本递减行业,在长期内,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供给量成反方向变动。市场需求的变动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动。

以上分析可见,我们不能通过将行业内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加总的方法推导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不能否认,每个厂商都是在长期供给曲线上LMC=P的每一个点上进行生产的,但当行业沿LS曲线进行调整时,厂商正在进入或退出该行业。因此,不可能像在短期那样,对一既定数量厂商LMC曲线进行加总。而且对于成本递增或递减行业来说,LMC曲线本身也会由于要素价格的变化而移动。

第四节  消费者主权与生产者主权

 一、 消费者主权说法的理论基础

消费者主权是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货币选票”的投向和数量,取决于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程度,体现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意愿。生产者根据消费者“货币选票”确定生产的数量、雇佣的劳动和所需的生产资料,同时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加品种等,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获得最大利润。

二、生产者主权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下,西方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加尔布雷斯通过对大公司发展特征的研究,提出消费者主权被生产者主权所取代。企业权利的转移,决定了企业目标的变化,企业的稳定、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成为更重要的目标。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大企业总是不断自行研究、设计、开发新的产品,自行安排生产,自行规定价格,然后通过庞大的广告网、通讯网和推销机构向消费者进行劝说,让消费者按照品种、规格、价格来购买商品,形成了消费者听从生产者的意旨来购买的情况,即“生产者主权”。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教学目的:本章通过研究不同市场厂商不同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进一步论证其长期均衡产量确定的特点,依此对不同市场条件下经济效率的差异作出比较。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使学生掌握不同市场中厂商需求曲线、收益曲线的区别,长期均衡产量的确定有何特点、条件、相同点与不同点,进一步论证其市场效率的差异。还须了解有关博弈理论的知识。能结合现实,对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企业的经营行为与定价特点有较深入地认识和分析,及理解政府限制垄断、鼓励竞争的政策。

重点与难点:垄断厂商的D曲线与R曲线、MRARTRARMREd等之间的关系,垄断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长期均衡的特点、条件。

课堂教学设计:从现实对独家垄断的理论分析和民众看法引出对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市场的分析,重在比较。从中理解不同不同市场经济效率的差别以及政府对此作出的调整。

教案内容:

 本章是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下产量和价格决定问题的研究,主要介绍不完全竞争的各种市场的结构特征、均衡形成过程及厂商的定价策略,并将完全各市场的效率做了对比分析。

 

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及其特性

完全垄断又称独占、卖方垄断或纯粹垄断,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相反,完全垄断市场结构是指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具有以下特征:

1. 厂商数目唯一,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完全垄断市场上垄断企业排斥其他竞争对手,独自控制了一个行业的供给。由于整个行业仅存在唯一的供给者,企业就是行业。

2. 完全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由于垄断企业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供给,也就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价格,成为价格制定者。完全垄断企业可以有两种经营决策:以较高价格出售较少产量,或以较低价格出售较多产量。

3. 完全垄断企业的产品不存在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否则,其他企业可以生产替代品来代替垄断企业的产品,完全垄断企业就不可能成为市场上唯一的供给者。因此消费者无其它选择。

4. 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要素资源难以流动。完全垄断市场上存在进入障碍,其他厂商难以参与生产。

完全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都只是一种理论假定,是对实际中某些产品的一种抽象,现实中绝大多数产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替代性。

 

完全垄断是如何形成的呢?

垄断厂商之所以能够成为某种产品的唯一供给者,是由于该厂商控制了这种产品的供给,使其他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并生产同种产品。导致垄断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资源的独家控制。如果一家厂商控制了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其他厂商就不能生产这种产品,从而该厂商就可能成为一个垄断者。

第二,规模经济的要求形成自然垄断。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具有十分明显的规模经济性,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要持续到一个很高的产量水平,此时,大规模生产可以使成本大大降低。那么由一个大厂商供给全部市场需求的平均成本最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厂商供给该产品就难以获得利润。这种情况下,该厂商就形成自然垄断。许多公用行业,如电力供应、煤气供应、地铁等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

第三,拥有专利权。专利权是政府和法律允许的一种垄断形式。专利权是为促进发明创造,发展新产品和新技术,而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发明人的一种权利。专利权禁止其他人生产某种产品或使用某项技术,除非得到发明人的许可。一家厂商可能因为拥有专利权而成为某种商品的垄断者。不过专利权带来的垄断地位是暂时的,因为专利权有法律时效。在我国专利权的法律时效为15年,美国为17年。

第四,政府特许权。某些情况下,政府通过颁发执照的方式限制进入某一行业的人数,如大城市出租车驾驶执照等。很多情况下,一家厂商可能获得政府的特权,而成为某种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如邮政、公用事业等。执照特权使某行业内现有厂商免受竞争,从而具有垄断的特点。作为政府给予企业特许权的前提,企业同意政府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

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 需求曲线(d

完全垄断条件下,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企业和行业合二为一,企业就是行业。因此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这是垄断厂商的重要特征。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销售量与价格成反比关系。因此,完全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可以通过减少销售量来提高市场价格,在其产量水平较高时,市场价格也随之下降。这一点与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不同。

知道了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可以分析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如图7—1所示。

2. 收益曲线(R

首先看平均收益。由于完全垄断厂商的PQ之间成反比关系,因此,垄断厂商的总收益,由AR定义可知,此时:

7.1

即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

其次看总收益。由于AR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说明AR呈递减趋势,根据边际量与平均量的关系,可知MR曲线在AR曲线的下方。假定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则可确定MR的函数形式,进而确定MR曲线的位置。具体分析如下:

设垄断厂商的总需求函数形式为:

7.2

式中ab为常数,ab>0,则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函数分别为:

(7.3)

根据MR的函数形式即可得图7—1所示的MR曲线,MR曲线的斜率为2b,在纵坐标轴上的截距与需求曲线相同,在横轴上的截距是需求曲线在横轴上截距的一半。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不仅与价格相关,还与需求弹性相关。设需求函数为:

则:



即: 7.4

式中ed为需求价格弹性。

从上式可以看出:

当需求富有弹性时,即ed>1时,MR>1,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意味着产量的增加将使总收益增加。

当需求缺乏弹性时,即ed<1时,MR<1,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意味着产量的增加将使总收益减少。

当需求具有单位弹性时,即ed=1时,MR=1,此时垄断厂商的总收益达到最大。

7—1反映了需求价格弹性、边际收益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垄断厂商的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1.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与完全竞争市场类似。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也是由需求状况和成本状况共同决定的。其利润最大化条件为MR=MC,这也是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在短期里,垄断厂商由于各种原因,如既定规模成本过高,或面对的市场需求较小等,可能导致短期里盈亏平衡甚至亏损,不一定总是获得垄断利润。所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有三种情况: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或蒙受损失。

* 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

7—2反映了垄断厂商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状态。

运用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垄断厂商按照MR=MC的原则确定产量水平Q1,与Q1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可由需求曲线得到为P1,对应的成本由AC曲线得到为C1,显然P1>C1,厂商存在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为矩形P1C1BA的面积。

从图7—2中看,在Q1产量水平上,MR=MC,所以Q1是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均衡产量。

* 获得正常利润的短期均衡

如图7—3所示。此时按照MR=MC确定的产量水平在Q2,这一产量水平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正好是AC曲线与需求曲线D的切点,因此在这一产量水平上PC相等,即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因而垄断厂商的TR等于TC,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只获得正常利润。

* 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虽然可以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获得利润,但并不意味着总能获得利润,垄断厂商也可能发生亏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既定生产规模的生产成本过高,也可能是由于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图7—4反映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

按照MR=MC的原则确定的产量水平在Q3的水平上,从需求曲线得到与这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价格为P3,从AC曲线上得到相应的总成本为C3,从图中可看出,即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厂商蒙受损失,但这时的损失额是最小的,等于矩形P3ABC3的面积。此时P3>AVC,因此垄断厂商继续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总收益在补偿了全部可变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补偿了部分固定成本。如果P3,厂商将会停止生产。

 从以上三种情况可以看出,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7.5

2. 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完全垄断条件下,长期中不会有新的厂商进入该市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生产规模调整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完全垄断市场长期均衡形成过程中不存在厂商数量的调整,因而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并不以利润消失为标志。如果垄断厂商短期内获得利润,长期内只要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厂商仍然可以获得利润。

垄断厂商短期有三种状态。因此厂商的调整过程分别从这三种状态开始,其调整过程非常类似,本书以第一种情况为例分析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如图7—5所示。

假定垄断厂商目前的生产规模为SAC1SMC1表示的生产规模,在SMC1=MR所确定的产量水平Q1上,垄断厂商实现了短期的利润最大化。其利润为矩形HP1AB所表示的面积。

但是从长期看,这并不是最优的生产规模。由于长期中其他厂商不能进入,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规模调整实现更大的利润。垄断厂商将会把产量调整到MR=LMC=SMC所确定的产量Q2水平上,此时对应的生产规模为SAC2SMC2所表示的生产规模。对应的总利润为矩形IP2FG所表示的面积,此时的总利润大于短期内所获得的总利润。

从图7—5中可以看出在Q2产量水平上,MR曲线、LMC曲线、SMC曲线交于一点,这表明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不仅在短期得到满足,而且在长期也得到满足,所以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MR=LMC=SMC, TRTC AC AC 7.6

当这一条件满足时,SAC=LAC,即图形中SMC2LMC的交点对应的LAC上的点,也就是相应的SACLAC的切点。

 

垄断厂商价格与产量的关系——供给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可以确定产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唯一关系,这种关系可用行业的供给曲线表示。但完全垄断市场则不同,由于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和产量是同时决定的,两者之间并无唯一关系。如果需求曲线发生变动,由于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均衡点也相应的发生变动,有可能出现同一均衡价格对应不同的均衡产量,或者同一均衡产量对应不同的均衡价格的现象;也有可能出现市场价格上升,供给量不变甚至反而下降的现象。这些都说明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与产量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如图7-6所示。

在(a)图中,MC曲线是固定的,当需求曲线为D1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1,按照MR=MC的原则,垄断厂商生产Q1的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是P1,如果需求曲线由D1移到D2,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移到MR2,此时厂商生产的产量为Q2对应的价格仍为P2

在(b)图中,MC曲线也是固定的,假定需求曲线由D1移到D2,则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由MR1移到MR2,产量水平保持不变,仍然生产Q1的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分别为P1P2

由此可知,垄断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之间不存在唯一的对应关系,因而完全垄断市场上也不存在供给曲线。这一结论可推广到带有不同程度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

 

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

与完全竞争市场所有商品按同一市场价格销售不同,完全垄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选取不同的定价策略确定市场价格。

1.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同一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购买者的同一产品在成本不同时索取相同的价格。

(请学生列举实例)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不同市场之间可以有效的分离。否则消费者将在价格低的市场购买商品,或者把低价购进的商品在价格更高的市场上重新出售,从而使价格歧视难以维持。

二是被分隔开的多个市场上需求弹性不同。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垄断者根据不同的需求弹性对同一商品索取不同的价格,方能获得多于索取相同价格时的利润,否则最佳策略是对同一商品收取相同价格。

一般来说价格歧视分为三类: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① 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根据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产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从消费者行为理论已知,需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如果厂商已知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即已知消费者对每一单位产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厂商就可以按此价格逐个制定商品价格。如图7—7所示。

如图所示,第一单位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为P1,厂商就按P1价格出售,第二单位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为P2,厂商就按P2的价格出售,依次类推,直至厂商销售完全部的商品。这是一种理想的极端情况。假定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为PN,则此时厂商的利润为PN AB,而通常情况下,厂商按单一价格PN销售,利润为零。可见实行一级价格定价后,厂商的利润增加了三角形PN AB的面积。由消费者理论知,这部分面积正好是消费者剩余,因此,实行一级价格歧视的厂商实际上是将所有消费者剩余榨光,转化为了生产者的垄断利润。

② 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和消费者确定的价格。日常生活中。二级价格歧视比较普遍,如电力公司实行的分段定价等。二级价格歧视主要适用于那些容易度量和记录的劳务,如煤气、电力、水、电话通讯等的出售。如图7—8所示。

假定消费者对电力公司产品的需求曲线为D,当消费者的耗电量低于Q1时,公司按P1价格向消费者收费;当耗电量达到Q2时,增加消费的部分Q1Q2P2价格收费;当耗电量达到Q3时,按超过Q2的部分Q2Q3以更低的价格P3收费。从图中可见,二级价格歧视与一级价格歧视不同,对不同的数量制定不同价格。假设垄断厂商的平均成本为P3,则销售量为P2Q3时,厂商的收益为图中阴影部分FCGBP1P3的面积。当按同一价格,例如P3价格销售Q3产量时利润为零。而阴影部分面积属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在二级价格歧视下,厂商将这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成了垄断利润。

③ 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实际中的例子很多,如同一种产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价格不一样,黄金时间和非黄金的广告费不一样等。

三级价格歧视下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比较复杂。本书对最简单的、两个子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所得结论,很容易推广到多个市场的情况。如图7—9所示。

假定厂商的规模报酬不变,则边际成本MC曲线为一水平线。假定A市场的需求弹性较小,需求曲线较陡峭;B市场的需求弹性较大,需求曲线较平坦。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当MR=MC时厂商利润最大。由此得出,A场的产量为QA,价格为PAB市场的产量为QB,价格为PB。由图中可以看出PA>PB,这说明厂商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状况制定不同的价格,即对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索取较高价格,对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制定较低的价格。这一结论适用于复杂三级价格歧视情况。证明过程如下:

根据式7.4,市场A有:

市场B有:

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边际收益应相等,即MR1=MR2,否则,厂商将会把产品从边际收益小的市场调整到边际收益大的市场销售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则有:

整理得: 7.7

该式说明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应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提高价格,而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降低价格。

2. 双重收费

双重收费又称两部收费,是与价格歧视有关但不完全等同于价格歧视的一种定价策略,其目的也是为了攫取消费者剩余。在双重收费中,垄断厂商要求消费者先付费以获得一种商品的购买权,然后再要求消费者为他们所希望消费的每一单位该商品支付额外的费用。当厂商只面临一类消费者时,实行双重收费等同于一级价格歧视。日常生活中实行双重收费的例子很多,如出租车的起步价和所走路程的价格,手机的月租费和话费等。

双重收费定价策略中,垄断厂商面临的如何确定进入费(用T表示)和使用费(用P表示)的问题。进入费T为固定价,与消费量无关;而使用费P是不固定的,它与消费量的变化有关。

3 捆绑销售

捆绑销售是指厂商要求客户购买其某种商产品的同时也必须购他的另一种产品。在顾客偏好存在差异而厂商又无法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下,使用这一决策,可以增加厂商的利润。下面以表7—1为例说明捆绑销售如何增进垄断厂商的利润。假设有一电影公司出租两种影片:AB,有两家影院:甲和乙,每家影院愿意为每部影片支付的最高费用如表7—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单独出租影片A时,如果索取的租费为10000元,电影公司得到的总收入2万元,如果索取的租费为12000元,则电影公司只能得到12000元,因为乙

 7—1 每家影院愿为两部影片支付的最高租费(负相关)单位:美元

影片

A

B

组合(AB

影院

12000

3000

15000

10000

4000

14000

影院将退出租赁,所以电影公司只能索取10000元的租费。同样的道理,单独出租影片B时,电影公司能索取的最高费用为3000元。这样,分别单独出租影片AB,电影公司得到的总租费为26000元。如果将这两部片捆绑销售,那么甲影院愿意出的最高租费为15000元,乙影院愿意出的最高租费为14000元,则此时捆绑出租可索取的最高费用为14000元,电影公司的总收入为28000元,高于单独出租的总收入,所以此时捆绑销售对厂商有利。

需要注意的是,捆绑销售只适用于两座影院对两个影片的相对评价是反向的情况,即需求是负相关的,愿意为A影片支付最多的消费者愿意为B影片支付的最少。如图两座影院对两部电影的需求是正相关的,则捆绑销售不会给厂商带来额外的收益。如表7—2所示。分析原理同表7—1,这里不在赘述。

7—2 每家影院愿为两部影片支付的最高租费(正相关) 单位;美元

影片

A

B

组合(AB

影院

12000

4000

16000

10000

3000

13000

完全垄断市场效率评价

 通过对完全垄断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到完全垄断市场在资源使用的效率上有以下特点:

1. 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企业都在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进行生产。而完全垄断条件下,虽然厂商是在所选生产规模的最低平均成本上生产均

 

 

 

 

 

 

 

 

衡产量,但这并不是以可能的最低平均成本生产该产品的那种规模。如果垄断厂商扩大其长期均衡产量,它将能以更低的平均成本生产更多的产量。如图7—10所示,(a)图反映了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长期的均衡情况。(b)图反映了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均衡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完全垄断条件下的成本水平高于完全竞争时LAC最低点所表示的成本。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社会资源在完全竞争行业里比在完全垄断行业里更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2. 价格较高但产量较低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产量高于完全垄断市场结构,而价格却低于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厂商在LAC的最低点进行生产,而且其销售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见图7—10a)所示,但是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却高于边际成本,而且也没有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生产。如图7—11所示。

7—11中给出了市场需求曲线、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曲线。假定完全垄断厂商与完全竞争厂商具有完全相同的成本曲线。对于完全竞争市场来说其均衡价格PeMCD的交点确定,因为完全竞争市场的MC曲线相当于供给曲线。而完全垄断市场的均衡价格Pm与产量有关,厂商按MR=MC确定产量,再根据D曲线确定价格。从图中可以看出Pm>Pe,而Qme

三、垄断造成的净损失

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图7—13中可以看出,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的剩余为Pe SA,而完全垄断市场的消费者剩余为PmRA,比较这两部分面积可以看出,完全垄断市场将导致消费者剩余损失,数额为梯形PeSRPm的面积与三角形RKS面积的和。

 

 再从厂商的角度分析。当完全垄断厂商以较高的价格Pm销售Qm商品时,比以Pe价格销售Qm的商品多获得长方形PeKRPm的收益。但却损失了面积为三角形ESK的收益,这是它以完全竞争性价格出售(OQe—OQm)的产量时原本可获得额外利润,因此完全垄断条件下造成的厂商收益增加相当于长方形PeKRPm的面积减去三角形ESK的面积①。

将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与厂商收益的增加综合起来考虑,可以看出完全垄断行业存在相当于三角形ESR面积的净损失。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竞争形成的产量确实高于完全垄断形成的产量,完全垄断存在净损失,但并不意味着将一个垄断厂商拆散,以增加产量将符合社会利益,尤其是在充分就业情况下。因为在充分就业情况下,垄断行业产量的增加将需要从其他行业抽走资源,其他行业的价格将会上升。在对垄断厂商进行拆分前,必须考虑到资源转移这一重新配置的影响。

 

 

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

 

在现实中符合完全竞争或垄断的严格条件的市场是极为罕见的,现实中的市场则主要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我们称之为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组织形式,在这种市场中,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又具有垄断的因素

作为垄断竞争的市场应具有如下基本的特征:

1. 市场中存在着较多数目的厂商,彼此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由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产量在整个市场中只占有一个很小的比例,因而厂商会认为自己改变产量和价格,不会招致其竞争对手们相应行动的报复。

2. 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或称“异质商品”。至于产品差别是指同一产品在价格、外观、性能、质量、构造、颜色、包装、形象、品牌、服务及商标广告等方面的差别以及消费者想象为基础的虚幻的差别。由于存在着这些差别,使得产品成了带有自身特点的“唯一”产品了,也使得消费者有了选择的必然,使得厂商对自己独特产品的生产销售量和价格具有控制力,即具有了一定的垄断能力,而垄断能力的大小则取决于它的产品区别于其它厂商的程度。产品差别程度越大,垄断程度越高。

 

[在西方经济学中,这一条件是决定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垄断性的重要原因,因为产品的差异造成了无穷多的独特的产品市场,企业在其独具的市场中具有控制能力,形成对各个独特产品市场的垄断。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对垄断形成原因应如何认识?]

 

3. 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都比较容易。资源流动性较强。

垄断竞争市场是常见的一种市场结构,如肥皂、洗发水、毛巾、服装、布匹等日用品市场,餐馆、旅馆、商店等服务业市场,牛奶、火腿等食品类市场,书籍、药品等市场大都属于此类。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一) 需求曲线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别的产品,因而对该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和完全竞争的厂商只是被动地接受市场的价格不同,垄断竞争厂商对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厂商如果将它的产品的价格提高一定的数额,则习惯于消费该物品的消费者可能不会放弃该物品的消费,该产品的需求不会大幅度下降。但若厂商大幅度提价的话,由于存在着大量的替代品,消费者就可能舍弃这种偏好,转而购买该商品的替代品。因此,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相对于完全竞争厂商而言要更陡一些(即更缺乏弹性),而相对于垄断厂商来讲需求曲线要更缓,即更富有弹性。

由于在垄断竞争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替代品,因而市场对某一厂商产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厂商的价格―产量决策,而且取决于其它厂商对该厂商的价格―产量决策是否采取对应的措施。比如一个厂商采取降价行动,如果其它厂商不降价,则该厂商的需求量可能上升很多,但如其它厂商也采取降价措施,则该厂商的需求量不会增加很多。这样在分析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时,就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 d曲线

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单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它厂商的产品价格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在市场中有大量的企业存在,因而单个厂商会认为自己的行动不会引起其它厂商的反应,于是它便认为自己可以象垄断厂商那样,独自决定价格。这样,单个厂商在主观上就有一条斜率较小的需求曲线,称为主观需求曲线。(以2000年空调市场为例,海信降价,但其它企业不降价。)

2. D曲线

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单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它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一个垄断竞争厂商降低价格时,其它厂商为了保持自己的市场,势必也会跟着降价,该厂商因而会失去一部分顾客,需求量的上升不会如厂商想象的那么多,因而还存在着另外一条需求曲线,称之为客观需求曲线或比例需求曲线。

在图7--12中,垄断竞争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为d1,厂商最初的产量为Q1,最初的价格为P1,因而位于主观需求曲线上的A点。当该厂商将产品的价格由P1下调至P2后,按照其主观需求曲线d1,厂商预期其销售量将提高至Q2。但是,由于该厂商降价时,其它厂商也将采取同样的措施,以维护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因此,该厂商的销售量实际只有Q3,即介于Q1Q2之间,厂商实际只能移动到B点。当厂商意识到这点之后,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改为通过B点的d2。相反,如果厂商将它的价格由P1提高至P3,厂商按照主观需求曲线d1会预期自己的需求量将降低至Q4,但由于其它厂商也同样采取提价措施,该厂商需求量的下降并不象预期的那么多,实际的需求量为Q5,即厂商实际移动到C点,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也将随之调整至通过C点的d3。根据客观需求曲线的定义,连结ABC三点的曲线D即是客观需求曲线。

3. d曲线与D曲线的关系

* 当所有厂商同样调整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单个垄断竞争长衫d曲线沿着D曲线上下移动。

* d曲线表示单个改变价格时预期的产量,而D曲线表示单个厂商在每一价格水平实际面临的市场需求量或销售量,所以d曲线与D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平衡状态。

* 客观需求曲线D,更缺乏弹性,所以更陡峭一些,主观需求曲线弹性较大,较平坦些。

(二) 收益曲线

由于厂商的平均收益AR总是等于该销售量是的价格P,因此平均收益曲线就是厂商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则平均收益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两线重合。平均收益递减,则边际收益必定也是递减的,并且小于平均收益。所以与垄断厂商类似,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MR)曲线也是位于平均收益AR曲线之下且较AR曲线更为陡峭。

 

三、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竞争厂商的在短期内会通过调整它的产量和价格来实现它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如图7--13所示,SMC是代表性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d1是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D是厂商的客观需求曲线。假定厂商一开始处于A点,此时产量是Q0,价格为P0。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会按照MR1=MC的原则来调整其价格和产量,即沿着主观需求曲线调整至B点,此时价格是P1,产量为Q1。由于在行业中的其它厂商也面临着相同的情况,每个厂商都在假定其它厂商不改变产量和价格的条件下根据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原则降低了价格。于是,当其它厂商都降低了自己产品的价格时,代表性厂商实际的需求量不能增加到Q1,而只能是Q0Q1之间的一点C,需求量只有Q2。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也要修正到通过C点的d2,边际收益曲线也相应调整至MR2。这样该厂商在P1的价格下无法实现最大利润,必须进一步做出调整。按照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2=MC,厂商将会把价格进一步降低至P2,厂商预期自己的需求量将会增加至Q3。但是由于其它厂商采取同样的行动,该厂商的需求量实际只能沿客观需求曲线增加到Q4,厂商在P2价格下仍无法实现最大利润。依此次类推,厂商的价格还需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其主观需求曲线也将沿客观需求曲线不断移动。

 

上述调整过程实际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这一“试错”过程不断进行,一直持续到实现短期均衡状态为止。如图7--14所示,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必须满足如下条件:(1)厂商的产量QE符合MR=MC的原则,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因而厂商没有动力改变目前的状态。(2)厂商此时的产量和价格决策恰位于主观需求曲线与客观需求曲线的交点H,亦即厂商按自己能够感觉到的主观需求曲线所做出的价格产量决策恰和其它厂商也做出同样调整的价格产量决策相一致。

垄断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的利润如图7--14中阴影部分所示。当然,和垄断厂商、完全竞争厂商一样,垄断竞争厂商也可能获得经济利润,也可能经济利润为零,甚至是亏损,经济利润为负。这主要取决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与其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如果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之上,也就是说,厂商的平均成本太高或者需求太低,则厂商在短期内无论如何调整其价格和产量,都无法摆脱亏损的命运。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可以通过扩大或缩小其生产规模来与其它企业进行竞争,也可以根据自己能否获得经济利润来选择是进入还是退出一个行业。

假设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利润,在长期内所有的厂商都会扩大生产规模,也会有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进行生产,在市场总的需求没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代表性厂商的市场份额将减少,虽然主观需求曲线不变,但客观需求曲线将向左下方移动,从而厂商的产品的实际需求量低于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厂商为了实现长期均衡必须降低其价格提高其产量来适应这种变化,从而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都会向左下方移动。这一过程会一直持续到行业内没有新的厂商进入,也没有企业愿意扩大生产规模为止,此时厂商的利润为零。

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的所处状态如图7--15所示。在长期均衡时,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d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相切于E点,客观需求曲线也与dLAC曲线相交于E点,此时厂商的均衡产量QE,满足厂商利润最大化的要求MR=LMC=SMC。而此时的P=AR=LAC,所以厂商的利润为零。

如果考虑行业内厂商亏损,厂商退出行业或者减少产量的过程,与上述的分析过程类似,只不过两条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相反而已,最终均衡的结果都是主观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利润为零。

 

从长期均衡的条件看,垄断竞争厂商与完全竞争厂商相同,但实际上却存在着很大不同,其差别在于:

其一,完全竞争厂商DARMR曲线三线合一,切为平行线。

垄断竞争厂商DAR重合,且向右下方倾斜,并且MR AR

其二,完全竞争下长期均衡时的产量其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

垄断竞争下长期均衡时的产量其平均成本高于最低点。

其三,完全竞争下长期均衡时价格低于垄断竞争下的均衡价格,且P = MC

垄断竞争下长期均衡时价格较高,P MC

其四,完全竞争下长期均衡的产量高于垄断竞争时的均衡产量。

 五、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我们将完全竞争的厂商和垄断竞争的厂商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在图8-4中,如果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产量等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即均衡点为G点;如果是垄断竞争的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为E点,即位于G点的左边。所以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QE低于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产量QP。显然相对于垄断竞争厂商来说,完全竞争市场所能达到的平均成本要低、而产量要高。基于此,我们常把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产量即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称为理想的产量。显然,垄断竞争的市场无法达到理想的产量。我们把理想的产量与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产量之间的差(即Qp-QE)称为多余的生产能力

多余生产能力的存在说明了垄断竞争企业尚有一部分生产能力没有被有效利用,如果它扩大产量,平均成本可能降低。站在社会的角度来看,如果让一部分企业增加产量,其平均成本可以降低,而让另外少数企业退出市场,则整个社会的效率得到提高。因此,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行业是低效率的。但也有另一部分经济学家为垄断竞争辩护,他们认为:(1)现实中我们无法确定让哪一部分厂商退出市场,让哪一部分厂商扩大产量,因为这里有一个公平的问题;(2)垄断竞争厂商提供给市场的是多样化的商品,可以满足厂商不同的偏好,而产品的多样性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多余的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消费者或社会为了得到产品多样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六、 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与垄断厂商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因此也是无法找到价格与产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同时,假设价格一定,垄断竞争厂商所供给市场的产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格―产量决策,而且取决于其它厂商的价格―产量决策的结果,更增加了厂商供给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垄断竞争市场上,是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的。

 

第三节 寡头垄断市场厂商均衡

寡头垄断市场又称寡头市场,指由少数几家大型厂商控制某种产品供给的绝大部分乃至整个市场的一种市场结构。寡头垄断是介于垄断竞争与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寡头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可以是同质的,如我们在钢铁、水泥、石油、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等行业中所看到的那样;而在有些行业,产品则是有差别的,如汽车、飞机、家用电器、铁路运输、电信服务业等。

一、寡头市场的特点

寡头垄断的关键是:每家厂商首先要推测竞争对手的决策,然后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自己的决策,相互之间利害关系极为密切。寡头厂商数量是很不易确定的,它与垄断竞争的界限并不以厂商数量为标准,主要取决于厂商之间的关系。在寡头垄断下,厂商相互注视对手的行动(价格、产量、广告开支等),并估计和注视自己采取行动后哪竞争双方的反应。

概括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1. 厂商数目屈指可数,买者众多,厂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产品价格和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2. 产品差别可有可无。寡头垄断厂商提供的产品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由此分为无差别寡头垄断市场和有差别寡头垄断市场。

3. 存在进入的障碍,其它厂商无法顺利地进入该行业。一种可能性是这些寡头行业存在规模经济,使得大规模的生产占有强大的成本优势和产量优势,大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而小企业则无法生存,最终形成少数几个厂商竞争的局面;有时寡头厂商之间相互勾结,构筑进入的壁垒,阻止其它厂商进入;寡头厂商为了减少其竞争压力,也会采用收购、兼并一些小企业等形式来减少厂商的数目。在有的行业,寡头市场的形成则直接由于政府的产业政策所致(厂商数目较稳定)。

4.寡头垄断之间相互最后利害关系极为密切,双方均是反应后再决策,固在产量和价格上没有“确定的均衡”。由于市场中厂商的数目较少,每个厂商在市场中都占有一个很大的份额,对市场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一个厂商的价格和产量变动,不仅影响到它自己的市场份额和所得利润,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其它厂商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因而厂商所做的价格―产量决策也很容易遭到其竞争对手的报复。所以,寡头厂商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必须把其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对策考虑进去,而竞争对手的可能对策又是难以推测的。正因为如此,既无法推导出寡头厂商的有规律的供给曲线,而且无法确定寡头厂商的有规律的需求曲线。这一点和其它厂商非常不同。

由于寡头厂商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其它厂商的可能对策,而其竞争对手的策略又是千变万化的,对手如何反应是它事前所无法准确预计的,因此,寡头垄断厂商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不确定性。所以,寡头厂商的价格―产量决策过程就是该寡头厂商与其它寡头厂商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价格的确定实际上是一个搜寻的过程。我们知道,完全竞争厂商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垄断厂商则是价格的主动制定者,但寡头厂商则只能是“价格搜寻者”。

正是由于寡头厂商之间价格决策的不确定性,厂商之间往往尽力避免打“价格战”。在寡头行业中除价格竞争之外,更经常进行的是非价格竞争,比如广告竞争、品牌竞争、服务竞争等。

 

二、 寡头垄断厂商均衡

由于上述原因而导致寡头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很难确定,要想建立寡头厂商的行为模型就显得异常困难,至今无法找到寡头厂商一般性短期和长期均衡点。

1. 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决定的特点

寡头市场价格决定的界限在于:最高价格等于完全垄断下的垄断价格,最低价格高于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的竞争价格。但价格确定方式往往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直接决定,而是以下面几种方式确定:一是寡头垄断者通过价格同盟来制定;二是由寡头垄断者的默契形成;三是由一家最大的寡头先行定价其它随从。这些被称为操纵价格。一般地说,这种价格一旦形成,不会轻易变动,以避免寡头双方在价格中两败俱伤。

2. 寡头垄断市场的几种均衡模型

为克服这一难题,经济学家通常假定:在给定其对手的行为以后,每个厂商都采取它能采取的最好的策略(这样达成的均衡称为纳什均衡)。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寡头垄断的几个模型,包括: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

①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奥古斯丁·古诺于1838年最早提出,它研究的是一个双寡头垄断市场。古诺以“拥有两个零边际成本的矿泉水市场”为例,提出如下假定:两个寡头厂商AB生产同一种产品;厂商产量为独立变量,一2产量总和影响市场价格;每个寡头均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对方产量维持前一时期水平为前提,来决定自己每一时期的产量;两家厂商面临相同的需求曲线。

假设A厂商和B厂商所生产的产量分别为QAQB,市场需求函数为

P=90-Q

由于市场供给量是QA+QB,所以需求函数也可以写成:

P = 90-QA-QB

由于成本为零,厂商A的利润可以写成:

πA = P·QA= (90-QA-QB )QA =90QA-QAQB-Q

假定厂商B的产量不变,则厂商A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要满足一阶条件:

∂π/QA=90-QB-2QA=0

可以求出:

QA=45-0.5QB

该式称为厂商A的反应函数。它表示了在厂商B的各种产量水平上,厂商A在最大利润原则下所要生产的产量组合。也可以说,对于厂商B的每一个产量QB,厂商A都会做出最优反应,确定自己能够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QA

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厂商B的反应函数为:

QB=45-0.5QA

  可以看出,只要一个厂商变动产量,另一个厂商也必须跟着变动自己的产量。所以市场实现均衡时就意味着两家厂商的产量引起对方的反应是相容的,这时两个厂商都没有变动产量的意愿。所以上述两个反应函数必须同时成立。将两个反应函数联立,即可解得厂商的均衡解为:

QA=QB30

由于市场总容量是90,也就是说,两个厂商均衡的产量都是市场容量的1/3,两个寡头厂商的总产量实际只有市场总容量的2/3。剩余的1/3的市场容量是寡头垄断的市场所无法满足的,因而可以看作是寡头垄断给社会所造成的损失。

推而广之:寡头厂商提供产量 = 市场容量×1/(厂商数目+ 1)。

 

. 斯威齐模型

斯威齐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于20世纪30年代所建立。由于寡头厂商之间价格战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竞争的双方利润都趋向于零。所以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产品的价格往往比较稳定,厂商比较喜欢采用非价格竞争方式,即便采用价格战的方式也是非常慎重的。寡头厂商不愿轻易地变动产品价格,价格能够维持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的情况,被称之为价格刚性。斯威齐模型就是解释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出现的这种价格刚性现象。

斯威齐首先假定:当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的时候,其它厂商会跟着降价;当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的时候,其它厂商会保持价格不变。做这样的假定的原因是,当一个厂商降低它的产品的价格的时候,其它厂商如果不跟着降价,那么其它厂商的市场份额就会减少,从而产量下降,利润下跌;而当一个寡头厂商提高它的产品价格的时候,如果其它厂商价格保持不变,那么提价的厂商的一部分市场份额将会自动被其它厂商瓜分,从而其它厂商的产量会上升,利润会增加。所以需求曲线称呈现弯折的形状,称为弯折的需求曲线。

斯威齐模型的具体形式见图7--17。假定厂商原来处于A点,即产量为Q1,价格为P1。按照斯威齐的假定,厂商提价的时候,其它厂商价格不变,因而厂商的需求量将会下降很多,即产品富有弹性,相当于图中AE段的需求曲线;当厂商降价的时候,其它厂商的价格也下降,因而厂商的需求量不会增加很多,从而产品是缺乏弹性的,相当于图中AD段。与需求曲线相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也标在图7--17中,可以看出,在H点与N点之间,边际收益曲线有一个较大的落差。如果厂商的边际成本为MC2所代表,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将是Q1P1;如果厂商边际成本提高至MC1,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仍然是Q1P1;如果厂商的边际成本降低到MC3,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仍然不变。由此可见,厂商的成本即使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发生变动,只要是在HN之间,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仍将保持稳定。

虽然斯威齐模型有助于说明寡头市场的价格刚性现象,但也有很多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批评意见。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如果按照斯威齐模型,寡头市场应该具有比垄断市场更为刚性的价格,但是实证的结论与此正好相反;第二,斯威齐模型只是解释了价格一旦形成,则不易发生变动,但这个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却没有给出说明。

 

卡特尔的价格与产量决定

 

通过以上的模型可以知道,寡头厂商之间的竞争会使厂商受到损失,甚至导致厂商亏损或者破产。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寡头厂商经常会相互勾结(或者称串谋),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厂商之间的勾结形式是多样的,本节只研究厂商之间通过正式协议相互勾结的情况。这种独立厂商之间有关价格、产量和瓜分市场销售区域的明确协议(通常是正式协议),叫做卡特尔。下面我们来研究卡特尔的价格与产量决定问题。

假设行业中只有两个寡头厂商AB,且两者通过卡特尔协议来瓜分市场,该卡特尔的决策行为将同一个垄断厂商近似。两个厂商具有不同的成本曲线,厂商A的平均成本曲线ACA和边际成本曲线MCA见图7--18a图,厂商B的平均成本曲线MCB和边际成本曲线MCB见图7--18b图,行业的边际成本曲线MC可由两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横向加总得到,见图7--18c图。该卡特尔组织的价格决策过程可从c图得到。根据市场总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卡特尔组织会按照MR=MC的原则,选择使卡特尔组织利润最大化的产量Q和价格P。在总产量Q一定的情况下,卡特尔组织会按照边际成本原理来给各个厂商分配产量。图7--18c)中MRMC的交点,确定了厂商分配产量时的边际成本水平,再由这条虚线与各家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来确定各自的产量QAQB,结果每个厂商均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如果卡特尔组织并没有垄断整个市场,它的决策行为将稍有不同。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为例。在世界石油市场上,除了欧佩克的石油供给外,还有俄罗斯、英国、美国、中国等国出产石油,因而欧佩克的产量和价格决策必须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图7--19是欧佩克作为一个卡特尔组织的决策的示意图。图中TD是石油市场的总需求曲线,SC是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供给曲线。以TD曲线和SC曲线横向相减得到欧佩克所面临的需求曲线DOPEC

欧佩克将按照它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来制定它的价格和产量,产量QOPEC将位于MCMROPEC的交点,从它的需求曲线知道其价格将是P,在此价格下,非欧佩克的产量将是QC。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的总产量将是QT。如果没有象欧佩克这样的卡特尔,厂商之间的竞争将使得价格降到Pc=MC。可以看出PPc高很多,这也反映出欧佩克具有相当强的垄断能力,可以把价格抬到竞争性价格以上很多。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世界石油市场的总需求是缺乏弹性的,而非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供给也是缺乏弹性的。

可以看出,卡特尔要成功地控制价格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产品的总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否则的话卡特 尔提价的余地很小;(2)卡特尔必须控制大部分市场,非卡特尔的供给也是缺乏弹性的;(3)卡特尔对其成员分配的产量和制定的价格必须能够得到严格遵守。但是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并非容易,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卡特尔都能成功。首先一个原因,所有的卡特尔成员都是在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的条件下运行,如果某个成员暗中增加产量,它的利润就将增加,所以卡特尔成员有“越轨”的动机;其次,卡特尔成员之间的生产成本不同、经营目标各异、所要求的价格目标也不相同,因此就难以保证所有成员都能严格地履行协议。如果出现一些成员的“越轨”现象,很容易导致卡特尔的瓦解。所以从总体上说,卡特尔协议是不稳定的。

  价格领先制

虽然寡头厂商意识到厂商之间采取合作的态度,共同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对大家都有好处,然而在现实中,厂商之间的勾结,或曰共谋,却是有很多障碍的。首先,正式的串谋,比如组成卡特尔,在一些国家是被法律所禁止的,比如美国有相关的反垄断法,中国的《价格法》也禁止厂商之间的价格协议;另外,如果厂商的共谋存在一些事实上的障碍,比如生产的产品差异较大,厂商之间达成一个卡特尔协议也是难以完成的。所以,厂商之间往往采用非正式的串谋行为,通常是大家共同遵守一些公认的“准则”,如相互承认低价倾销是违反商业道德的;相互尊重对方的市场份额和销售区域;认可竞争行为的某些惯例等。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价格的制定,在非正式串谋中普遍采用的形式是价格领先制。

 我们把行业中占支配地位的厂商,叫做主导厂商。图7--20是一个主导厂商的定价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主导厂商首先确定价格,其它厂商在此价格下来确定各自销售的数量。图中D是市场总需求曲线,SF是其它厂商的供给曲线,这样主导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可以由DSF曲线的横向相减得到,为P1A曲线。可以看到P1SF曲线与D曲线的交点处的价格水平,因为这时的市场总需求仅能满足其它厂商的供给,支配型厂商的需求为0。其它厂商供给为0时的价格为P2,市场价格低于P2,其它厂商的供给都为0,因此支配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总需求曲线AD。所以,主导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P1AD折线所示部分。主导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D,边际成本曲线为MCD。由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D=MCD,可知主导厂商一定会把产量定在QD,而把价格定在PD。在价格领先制下,其它厂商都接受主导厂商的价格,把自己的价格定在PD。从而可知,其它厂商的产量为QF,总产量为QT,并且满足QF+QD=QT(注意:主导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由总需求曲线和其它厂商的供给曲线横向相减得到的)。可以看出,在价格领先制下,主导厂商由于占有定价的优先权而处于较有利的地位,可以分得一个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其它厂商作为追随者,被动地接受主导厂商的价格,因而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要简单得多。

 

第三节   不同市场结构经济效率的简单比较

 

前面我们研究了四种不同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垄断。这四种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市场结构中的厂商的价格决策、产量决策都不相同,其竞争策略和竞争程度也不一样,因而经济效率也就不同。

一、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厂商的供给曲线和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厂商决策的基本依据,也是其市场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的价格,因而其需求曲线是水平的,也就是具有完全弹性,在不同的市场价格下,厂商决定自己的产量从而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因而其供给曲线也是可以推导的,其短期供给曲线和SMC曲线重合。而对不完全竞争厂商来讲,不仅可以通过调整产量来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可以通过调整价格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不完全竞争厂商无法推导出厂商的供给曲线。不完全竞争厂商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的价格(比如垄断厂商本身就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而寡头厂商则能够操纵市场价格,是市场价格的搜寻者,而垄断竞争厂商则是市场价格的影响者),因而其需求曲线都是向右方下倾斜的,但斜率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就越大,以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最为陡峭,寡头垄断厂商次之,垄断竞争厂商更为平缓。

经济效率

有人把经济学理解为研究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一个经济社会,其资源是否实现了有效配置则要看它在现有资源条件的约束下能否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其最大的收益,这实际就是经济效率的问题。那么,如何判断经济效率呢?一般来讲,可以由两个标准,一是看平均成本的高低,二是看价格是否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我们知道完全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价格PLAC的最低点相等,这时平均成本最低,不妨记做P=Min(LMC),并且均衡价格最低,均衡产量最高。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和完全竞争一样经济利润为0,但均衡点却位于L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因而产量更低,平均成本更高;寡头垄断和垄断的情况,产量要更低,价格高出LAC的最低点更多,且LAC也更高。所以垄断程度越高,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以及产品价格都更高,但产量却更低。平均成本高、产量低,说明厂商的生产是无效率的,价格高说明消费者要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因而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垄断程度越高,效率越低。

判断经济效率的第二个标准是看在长期均衡时,价格P是否等于边际成本LMC。商品的价格P可以看作是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LMC可以看作是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因此,P=LMC时,说明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所得到的净社会价值即社会福利是最高的。P>LMC,意味着厂商如果增加产量,净社会价值将增加,说明此时社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是无效率的。依据这个标准,完全竞争的效率最高,垄断的效率最低。既然微观经济学得出的一般结论是垄断无效率,垄断并非一无是处

1. 垄断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一般认为,垄断厂商由于可以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因而缺乏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但如此,垄断厂商还会想尽各种办法来阻止其它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来威胁自己的垄断地位,千方百计地压制技术进步。这种看法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比如一些大的垄断企业看到有新技术威胁到自己时,便会采用兼并、收购等公开的和非公开的手段,将新技术据为己有却使新技术闲置或者干脆挤垮对方。但相反的例子似乎更多。即使象微软公司这样垄断了操作系统市场80%以上份额的企业也时时感受到竞争的压力,不断地寻求技术进步,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技术创新。所以,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垄断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其理由有三:一是垄断企业由于能得到超额垄断利润,因而最有条件来搞技术创新,寻求不断地降低它的生产成本;二是垄断企业并非没有技术进步的动力,因为它时时会感到他人对自己这一充满了利润空间的市场的觊觎,技术上的一点漏洞都可能成为别人乘虚而入的切入点,技术上的一刻落后也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的结局;三是由于存在制度上的障碍,事实上没有哪家企业能够靠挤垮对手等手段来维持自己的地位,而只有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才有可能长期将潜在的竞争对手排斥在自己的市场之外。

2. 垄断与规模经济: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行业都是小的厂商,因而缺乏规模经济,成本较高。寡头垄断厂商和垄断厂商往往是一些大企业,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因而能够获得规模经济,因此可以大大地降低成本和价格。在很多行业如钢铁、冶金、汽车、石油化工等都是如此,而在有的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反而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或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比如城市居民的取暖、邮政等。

3. 垄断与商品差异:完全竞争厂商生产的都是同质的、无差异的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消费品的各种不同的偏好。而显然消费者的偏好是不同的,丰富多彩的产品满足了他们的不同偏好,因而能使他们的福利水平提高。显然完全竞争尽管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我们较大量的产品,但并不是我们的理想选择。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行业,生产的产品是多样化的,这些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因而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所带来的一点效率上的损失可以看作是经济社会为了产品的多样性所付出的必然的代价。

4. 关于广告支出:完全竞争市场由于产品是无差别的,因而也毋需做广告;而垄断竞争市场和差别寡头市场的厂商则为了避免激烈的价格竞争,更多地采用非价格竞争的形式,广告竞争就是其中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建设性广告传播有用的信息,它提供了消费者选择时所必须知道的价格、质量以及产品特色等信息,也使企业的新产品为更多的消费者所知晓,因而能够扩大企业的市场规模,增加了产品的总需求量,因而是有益的。另外广告也为新企业的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可能性,减少了进入的障碍,可能对产业结构产生有益的竞争性影响;竞争性广告是指一个固定的市场上不同厂家的产品为了市场份额而进行广告竞争。由于有的企业做了竞争性广告,其它企业也会被迫卷入这种竞争。这种竞争性广告仅仅是对消费者的视觉和听觉的“轰炸”,其作用不过是加深其产品在消费者头脑中的印象,自己的市场扩大就是别的厂商市场的缩小,所以如果所有企业都全面减少这种广告,对总需求不会有影响,但如果某一个企业从广告战中撤出,就会遭受损失。所以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这种广告只是提高了企业的营运成本,从而提高了价格,所以对消费者是不利的。如果减少这种广告,节省出来的资源可以被用于生产其它产品,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率。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与社会福利学

 

教学目的:本章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论证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可以达到最优经济效率的均衡状态,提供用来评价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条件和分析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准确理解判断经济效率的帕累托最优标准,分析实现生产、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以及论证完全竞争市场经济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效率的原因。

重点和难点:帕累托最优标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和交换同时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埃奇沃斯盒状图。

课堂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相关知识,尝试自己推导结论。根据所学社会福利理论,特别是帕累托最优标准,对有关改革措施的实施,如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住房体制改革等,引起的社会福利变化作出基本评价,认识改革的必要和可行性所在。

 

 

第一节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到目前为止,我们使用均衡分析方法,所分析研究的都是单个市场的均衡问题。在研究某个市场时,我们通常假定其它市场的供求是既定不变的,而我们所研究的这个市场的变动也不影响其它市场,因而该市场的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仅仅是其价格的函数。结论就是在供给和需求这两个相反的力的作用下,该市场会逐渐趋于均衡,形成一个均衡价格,在这个价格下,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出清。这种研究方法通常称为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指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即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的各相关变量的作用,而不受其它变量和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但局部均衡分析显然距离现实有较大的距离,现实中各个市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供求的变化会引起一系列相关的市场供求的连锁反应。这种各个市场之间相互的联系和影响,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为了理解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简化的经济,它包括四个市场:钢铁市场、汽车市场、汽油市场、劳动市场,见图10-1。在刚开始时,四个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四个市场的供给曲线在图中表示为SASBSCSD,四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DADBDCDD,前三个市场的均衡产量分别为QAQBQC,劳动市场的均衡劳动使用量为LD,四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分别为PAPBPCWD

现在假设由于某种原因,比如铁矿石的价格上涨、煤炭价格上涨或者电力价格上涨等,钢铁的供给减少,即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见图10-1a)。供给的减少将导致钢铁市场的均衡价格上升为PA1,均衡产量将下降为QA1。但事情远未到此完结,由于钢铁是汽车工业的原材料,钢铁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导致汽车工业的成本上升,这样汽车的供给也将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从而汽车的均衡价格将上升至PB1,均衡产量将下降至QB1,见图10-1b)。由于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品,汽车市场的变动将会导致汽油市场的变动,从图10-1(c)可以看出,由于汽车的需求量下降,汽油的需求将下降,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而汽油的均衡价格下降至PC1,均衡产量将下降至QC1。由于钢铁、汽车、汽油等行业的产量都是下降的,在技术水平和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这就会导致市场对劳动等要素需求的下降,从而影响到要素市场,见图10-1(d)。由于市场对劳动需求的下降,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结果均衡的工资水平就由WD下降到WD1,均衡的劳动供给量也由LD下降到LD1

可以预测,要素市场的变化还会反过来影响到产品市场。由于劳动的工资水平下降,厂商的生产成本将下降,从而钢铁、汽车、汽油等产品的供给还会有一定的上升,均衡价格还会有所下降,均衡产量还会有一定上升。可以看出,一个市场发生的变动,会引起其它市场一系列的变动,而其它市场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导致最初发生变动的市场再次发生变动。这种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反馈效应。

从上面分析的一个最简单的市场相互作用模型可以看出,要全面、准确地分析一个市场的变动,就要把所有的市场放到一起来进行研究,研究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如何实现均衡,从而得出所有市场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决定。与局部均衡分析相对应,从市场上所有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前提出发,考察每种商品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条件下的某商品均衡价格决定问题。这种分析方法,称为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而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这种状态就称为一般均衡。

 

第二节       判断经济效率的帕累托标准

 

福利经济学就是依不同的社会福利标准对现实不同的经济状况进行合意性判断的一种经济理论分析,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判断经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劣。经济学关心的是经济的效率问题,而经济效率又与资源的配置状况有关,因此,经济学中的效率又叫做资源配置效率。在技术和资源为既定的情况下,如果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源使用或资源配置能够使社会各成员的福利达到最大化,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经济是有效率的。

然而,要研究消费者的经济福利最大化的问题,必然涉及到消费者的效用计量和比较问题,而这一点正是现代经济学所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比如说,张三和李四都消费了一个苹果,我们无法证明张三得到的效用就比李四高,反之亦然;如果张三拿走了李四一个苹果,张三的效用降低了,李四的效用提高了,但社会的总效用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我们仍然无法判断。既然我们无法比较各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也就无法说明一种收入分配状况是否比另一种收入分配状况更好。

要解决这一局限性,就要采用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福利经济学提供给我们的这一标准就是帕累托标准:假定资源的配置有两种状态AB,如果在一个经济社会里至少有一个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那么就可以说,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说,A好于B。帕累托标准实际提供我们一个由个体的偏好推导出社会偏好的方法和手段。

经济状态的任何改变都不能使此状态中的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或者说如果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就无法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这种经济状态就称为帕累托最优。按照帕累托标准,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能够让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状况改善,而其他人的状况并没有变坏,这就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源配置状况的改善,称为帕累托改进。比如我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果是农民家庭、农村集体和国家都得到好处,各方的收入都增加了,就属于一种帕累托改进。经济学家通常认为,一个经济社会应当寻求能够不损害任何人的利益,而又能使一部分人的状况得到改善的途径,即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社会中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如果帕累托改进进行到一定程度,不再有任何改进的余地,也就是说,如果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就表明:在技术、消费者偏好、收入分配等条件给定时,资源配置的效率最高,从而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否则,就需要帕累托改进。可以看出,帕累托标准回避了分配问题,尽管如此,在经济学中仍然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判断经济效率的工具。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如果两个人之间进行交换,结果两个人的福利水平都有所提高,社会的总产量也提高,这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下面我们以两个消费者的交换为例,来看交换的帕累托最优问题。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只有两个消费者AB,消费者A拥有较多的产品Y和较少的产品X,消费者B拥有较多的产品X和较少的产品Y,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分别见图11-1a)和 (b)。在图中消费者A拥有的产品X的量是X1,拥有的Y的量是Y1,因而其XY组合点位于F点;消费者B拥有的产品X的量是X2,拥有的Y的量是Y2,因而其XY的组合点位于H点。

现在两个消费者开始交换其产品。消费者A以一定量的Y去交换消费者B一定量的X,交换的结果:消费者A所拥有的Y将下降,X将上升,其产品组合点将从F点运动到G点;消费者B所拥有的X将下降,X将上升,其产品组合点将从H点运动到J点。可以看出,在交换之前,消费者A的效用水平以无差异曲线IA为代表,交换以后他的效用水平以无差异曲线IIA为代表,效用水平提高;在交换之前,消费者B的效用水平以无差异曲线IIB为代表,交换以后他的效用水平以无差异曲线IIIB为代表,效用水平也提高。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效用都提高,这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只要通过交换能够使两个消费者的效用都提高,或者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提高而另一个消费者的效用不变,消费者就有动力将交换不断进行下去。下面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两个消费者的交换达到均衡,就是说,什么情况下不能再实现帕累托改进了,也就是实现帕累托最优了?

为了研究上述问题,我们把图11-1(b)逆时针旋转1800,再与图11-1(a)组合而成一个矩形盒子。该矩形的长为=X1+X2,宽为=Y1+Y2,这样矩形的长宽实际就是产品XY的总量。因而在图中的每一点的座标均满足:

XA+XB=

YA+YB= 11.1

这个矩形盒子,我们称之为埃奇渥斯盒。我们在埃奇渥斯盒中标绘出消费者AB的无差异曲线,由于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都是无数条,所以对任意一条消费者A的无差异曲线,我们都可以找出一条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与之相切。将所有这些切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曲线,如图11-2OAedcOB曲线,该曲线称为交换的契约线。

现在来研究两个消费者交换产品的过程。在交换之前,两个消费者拥有XY的量位于图11-2中的a 点,如果他们的产品组合点由a沿着无差异曲线IIB运动到c,可以看出消费者AX在增加Y在减少,而消费者BY增加而X减少,可以知道消费者A是以Y来换取消费者BX。由于产品的组合点沿着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IIB运动,所以消费者B的效用是不变的,但消费者A却由无差异曲线IA运动到IIA,所以消费者A的效用是提高的。因此从ac的交换过程是一个帕累托改进的过程。

再来研究消费者AB由产品组合点沿着无差异曲线IA运动到e点的交换过程。这一过程仍然是消费者A以产品Y交换消费者B的产品X,同样道理可以知道,消费者A的效用不变,但消费者B的效用提高了,这也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再来研究两个消费者的产品组合点由a运动到d的过程,仍然是消费者A以产品Y交换消费者B的产品X,这一过程中两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都提高了,毫无疑问这一过程也是帕累托改进的过程。可以看出,两个消费者通过交换实现帕累托改进的路径并不是唯一的,交换的结果两个消费者效用的提高程度也不一样,但站在全社会的角度看,社会的总福利是增加了。可以证明当两个消费者的产品组合点不在交换的契约线上的时候,我们总能够找到数条路径,通过两个消费者之间的交换来实现帕累托改进。

现在再来研究当消费者沿交换的契约线来进行交易时候的情况。假设两个消费者通过交换由组合点e运动到d,即消费者B拿出一定的XYA,那么消费者A的效用提高的同时消费者B的效用却在下降,因而不符合帕累托改进的定义。同样,我们研究消费者的组合点由c运动到d的过程,这也不是帕累托改进。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凡是产品组合点不位于交换的契约线的情况,总是可以通过交换实现帕累托改进的,当产品的组合点运动到交换的契约线上的时候,则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交换的契约线就是所有帕累托最优的产品组合点的集合。由于交换的契约线是由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连接而成,在切点处,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然是相等的,因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就可以写成:

11.2

我们从一个例子来看。假设有AB两地。A地棉花丰富而小麦稀缺,1斤小麦可换5斤棉花(MRS=5);B地小麦丰富而棉花稀缺,1斤小麦可换2斤棉花(MRS=2)A地的人会将棉花贩到B地,以2斤棉花换1斤小麦;B地的人会将小麦贩到A地,以1斤小麦换5斤棉花。随着两地之间的贸易,A地的小麦越来越多,B地的棉花也越来越多,再继续交换的话,交换比例就会发生变化,A地的MRS不断降低,B地的MRS不断提高。只要交换能使两地的满足程度不断提高,交换就会进行下去,当两地的MRS变得相等的时候,进一步的交易就会停止。

由此可见,当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时,总能够通过交换提高双方的满足程度,而一旦双方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则进一步的交换就会使至少一方的满足程度下降。所以可以说,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就是交换双方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我们现在来讨论当经济中资源总量为既定情况下,厂商通过调整生产要素来实现经济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过程。为研究方便,我们仍然以只有两个厂商及两种要素的简单经济为讨论对象。

假设经济中有两个厂商CD,使用两种要素资本K和劳动L,分别生产两种产品XY。如图11-3(a)所示,厂商C在初始状态拥有的劳动的量是L1,拥有的资本的量是K1,所以其组合点位于E点,ICIICIIIC是厂商C的等产量线;如图11-3(b)所示,厂商D在初始状态使用L2的劳动和K2的资本,要素组合点位于G点,IDIIDIIID是厂商D的等产量线。所以,经济中劳动的总量是L1+L2,资本的总量是K1+K2

 

 

 

 

 

 

 

 

现在我们来研究两个厂商如何实现帕累托改进。从图11-3可以看出,厂商C使用了较多的劳动和过少的资本,而厂商D使用了较多的资本和过少的劳动。如果厂商C减少劳动的使用同时增加资本的使用,即从图中的E点运动到F点,那么其产量将从IIC增加到IIIC;同样如果厂商D减少资本的使用同时增加劳动的使用,即从图中的G点运动到H点,其产量也会从ID运动到IID。可以看到,在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厂商C和厂商D通过调整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增加了产量,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资源配置状况的改善,属于帕累托改进。为了搞清帕累托改进究竟能够进行到什么时候,在何种条件下达到帕累托最优,我们同样引入埃奇渥斯盒这一工具。

我们把图11-3(b)逆时针旋转1800,然后与图11-3(a)对接成为一个矩形,矩形的长是=L1+L2,宽是=K1+K2,这个矩形就是生产的埃奇渥斯盒。在埃奇渥斯盒中的每一点的座标都满足下式:

LC+LD=

LC+KD= 11.3

在埃奇渥斯盒中标绘上两个厂商的等产量线,对于厂商C的任意一条等产量线都可以找到一条厂商D的等产量线与之相切,将所有切点连接起来,就得到OCsdhfOD这条曲线,这条曲线称为生产的契约线。这样在图11-3中的EG两点,在埃奇渥斯盒中就是一点g。假定两个厂商CD将生产要素从g沿等产量线调整到f,即厂商C增加资本减少劳动,而厂商D增加劳动减少资本,则厂商C的产量从IIC增加到IIIC,厂商D的产量不变,所以这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假定厂商CD将生产要素从g沿等产量线IIC调整到d,即厂商C增加资本减少劳动,厂商D增加劳动减少资本,则厂商C的产量不变,而厂商D的产量由ID增加到IID,显然这也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如果厂商C和厂商D将生产要素从g调整到h,两个厂商的产量都将增加,所以,仍然是帕累托改进。可以看出对于初始的资源配置g,帕累托改进的路径并非只有一条。和g点一样,对于埃奇渥斯盒中的任一点,只要不在生产的契约线上,我们总可以找出帕累托改进的路径,使得至少一个厂商的产量增加,而没有厂商的产量减少。

如果厂商的初始点处于生产的契约线上一点h,厂商沿生产的契约线调整至d或者调整至f,都无法实现帕累托改进,因为一个厂商产量增加的同时,另一个厂商的产量却在下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生产的契约线就是厂商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点的集合。厂商将生产要素调整到生产的契约线上之后,便不再有继续调整的动力,所以契约线上的点同时也是均衡点。由于生产的契约线就是等产量线的切点,所以在生产的契约线的任一点,两个厂商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然相等。因此,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也可以写成:

11.4

第五节 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生产可能性曲线

1. 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线

从生产的契约线,我们再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我们发现,生产的契约线表示了厂商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点,即经济的一般均衡点,在契约线上的一点实际上表示了在一个厂商的产量一定时另一个厂商所能实现的最大产量。由于在埃奇渥斯盒中已经标绘了厂商的等产量线,所以,生产的契约线上的每一点所表示的厂商C和厂商D的产量都是可以知道的。如果我们沿着生产的契约线由OC运动到OD的时候,可以发现,当厂商C的产量X不断增加的同时,厂商D的产量Y却在不断下降。也就是说,如果总的生产要素的量一定,技术水平一定,一个厂商实现帕累托最优时的产量增加的同时,另一个厂商实现帕累托最优时的产量必定是下降的(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厂商产量增加的时候,另一个厂商的产量也增加或者不变,就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就不会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将生产的契约线上的各点所代表的产量XY标绘在一个图中(图11-5),我们就可以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总量一定时,一个经济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组合,在这些组合中,任何一种产品的产量都是与另一种产品的产量相对应的该产品的最大产量。在现有技术水平下,要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是不可能的。只要生产是有效率的,产出的组合点就应该落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如果一个经济的产出只是达到曲线以内的某一点(图11-5)中的H点,则说明虽然该点的产量可以实现,但该经济是无效率的,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生产可能性曲线又被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曲线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向右下方倾斜,二是它向右上方凸出。它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随着X的产量的增加,Y的产量必定是减少的,即XY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为了理解该曲线向右上方凸出的原因,我们引入边际转换率的概念。从生产可能性曲线,我们知道,要增加X的产量,就必须减少Y的产量,我们把增加1X产量时必须减少的Y的产量,叫做边际转换率,用MRT来表示,这样写成极限的形式,就是:

11.5

从式11.5可以看出,边际转换率实际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这样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第二个特点换一种说法也就是:随着X产量的不断增加,边际转换率是递增的。为了理解这一特性,我们将式11.5进行以下转换:

11.6

式中dy/d(L+K) dx/d(L+K)就是投入要素生产YX的边际产量。随着X的产量不断递增,投入X的生产中去的要素也不断增加,其边际产量不断递减,与此同时,投入Y的生产中去的生产要素却不断递减,因而其边际产量不断递增。因此,边际转换率是不断递增的。

 

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前面讨论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但在一个生产和交换同时存在的经济中,要实现经济效率,不仅要实现不同生产要素在厂商的生产过程中的有效配置,而且还要同时实现不同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有效配置,即厂商生产的产品组合要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相一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下面讨论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要满足的条件。

假定经济中有两个厂商CD,生产两种产品XY,有两个消费者AB,消费产品XY。图11-6PP’是厂商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曲线上任取一点B,由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一点都对应于生产的契约线上一点,因而,B点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这时X的产量是X*Y的产量是Y*,消费者AB只能在既定产量X*Y*之间进行选择。为研究方便,在图11-6中同时作出交换的埃奇渥斯盒,盒中标出交换的契约线,显然交换的契约线上任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图中SB是通过B点的PP’的切线,因而其斜率的绝对值就是边际转换率。在生产的契约线上各点标出无差异曲线的切线,其斜率的绝对值等于边际替代率。我们来证明当无差异曲线的切线(图11-6中的T)与SB平行时,也即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时,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假设MRTXY=2MRSXY=1,即MRTXY >MRSXYMRT2意味着厂商减少一个X的产量,Y的产量就可以增加2个。MRS1表示消费者减少一个X的消费,必须增加1Y的消费才能维持效用水平不变。所以,如果厂商减少X的产量同时增加Y的产量,那么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可以提高,增加的效用水平可以看作是社会得到的净福利,这就说明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反过来,如果MRT=1MRS=2,即MRTXYXY,这时厂商增加1X的产量,必须减少一个Y的产量,而消费者要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减少一个Y的消费,需同时增加0.5X的消费,因此,厂商增加1X的产量减少1Y的产量,将引起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净增加,所以仍然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总之,无论是MRT>MRS还是MRT的情况,都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即只有MRT=MRS的时候,才实现了帕累托最优。所以,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可以表述为:

11.7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上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以及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都是在两个生产者、两个消费者、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极其简化的条件下推出的,但它们也适用于多个消费者、多个生产者、多种商品、多种要素的一般情况。

 

第六节   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我们已经证明,完全竞争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可以实现一般均衡。那么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是否意味着帕累托最优状态呢?结论是:任何完全竞争的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任意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可以由一套竞争性价格来实现。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一般均衡状态下)

现在来看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如何实现的。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状态下,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价格都是由市场决定,厂商和消费者都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原则决定要购买的商品组合,厂商根据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自己的产量,最后实现供求相等。

一般均衡状态下的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必存在一组使所有商品需求和供给相等的价格,如:商品价格PxPy,对于所有消费者、生产者都是相同的,他们都是PxPy的接受者。要素价格wPL)、rPy)同样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wPL)、rPy)的接受者。

就是说,若对消费者来说,Px/Py 值存在,则对生产者而言,Px/Py 值亦是存在的。

 

完全竞争市场最优分析

只要能够证明完全竞争市场符合帕累托三大最优条件:就可以证明上述论点。

1. 从消费者情况看:我们知道,任一消费者A在竞争经济中购买商品时效用最大化的条件都是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价格之比,即:

11.8

而此时PxPy对任何消费者都是一样的,所以消费者B的效用最大化条件同样有:

11.9

由式11.811.9可知,MRSAxy = Px/Py = MRSBxy,即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所以完全竞争的产品价格之比满足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2. 从生产者情况看: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一厂商C实现利润最大的均衡时,亦是实现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即其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其要素价格之比,即:

11.10

此时wr同样对于任何厂商都是一样的,所以厂商D,同样有:

11.11

对比式11.1011.11可知,MRTSCLK = w/r = MRTSDLK,即厂商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因此完全竞争的要素价格之比,满足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3. 最后再来看生产和交换的综合情况。从生产可能性曲线我们知道,如果投入的要素既定,当增加X的产量时必定以Y的产量的减少为代价,反之亦然,因而增加X的机会成本就是Y的减少,所以ΔX可以用Y的边际成本MCY来表示,ΔY可以看成是X的边际成本MCX,因此有:

11.12

完全竞争的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PX=MCXPY=MCY,再加上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可知:

11.13

由式11.1211.13可知,完全竞争的市场满足了:MRTXY=MRSXY,因此完全竞争满足了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亚当·斯密在他的不朽著作《国富论》中曾经指出,当经济中的人们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其结果是促进了公众的福利。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说明了通过市场竞争,消费者追求自己的效用、厂商追求利润,就可以实现经济效率。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对亚当·斯密等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信念所做的论证。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指出了完全竞争的均衡是有效率的,那么反过来是否可以说,给定资源的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它是否一定能够通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来完成。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复。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指出:在所有消费者的偏好为凸性(即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和其它的一些条件下,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从一个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的市场均衡来达到。限于篇幅,这一定理的论证从略。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实际上说明了,市场可以实现任何一种帕累托最优配置,无须政府采取税收或价格管制等形式对市场的干预。

 

第十二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作用

教学目的:由于在经济现实中的一些场合,市场调节失灵,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状态,本章由此分析导致市场调节失灵的原因及政府如何校正市场失灵以使经济接近理想状态,目的在于论证微观政策能够校正市场失灵,使市场达到理想状态。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如何导致市场失灵,运用怎样的政策加以调节,如何调节。正确认识市场调节的有限性。

重点与难点:信息不对称、外部经济与不经济、商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科斯定理与产权界定。

课堂教学设计:采取边讨论表讲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市场失灵的种种案例或现象,并启发学生就解决环境污染、垄断对消费者利益侵害、教育产品供给、信息传导与获取等问题,自己能够提出哪些有效解决途径,结合西方学者提出的对策,进行比较分析与效果评价。

教案内容

在前面的研究中,微观经济学的主旨在于论证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在一系列理想化假设条件下,可以导致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导致整个经济达到一般均衡。但是,这个定理并不真正适用于现实的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就某些配置问题而言,现实的市场机制并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

本章将分别论述存在非对称信息、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情况时,如何导致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如何发挥弥补和矫正市场失灵的作用。

垄断

垄断与效率

1. 垄断导致福利的损失

根据前面对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长期均衡状况的分析,已经证明了垄断厂商在达到长期均衡时,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其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表明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产品所支付的代价超过了生产该单位产品所引起的成本,意味着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图12—2

为简单起见,这里假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由图中水平线AC=MC表示,垄断厂商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最优产量为低于竞争行业的产量Qm,在该产量上垄断价格为Pm,显然该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在完全竞争情况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从而在均衡时,消费者增加一单位商品购买所支付的价格正好等于厂商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但在垄断情况下,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额比在竞争行业下所需支付的货币额要多,垄断厂商能以竞争厂商所做不到的方式获利。那么,是否可以有某种方式使消费者的状况变得更好?如果让垄断厂商再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消费者按低于垄断价格但高于边际成本的某一价格购买该产量,则消费者的福利会进一步提高,因为此时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低于其本来愿意支付的价格。

按照帕累托最优状态,最优产量应在什么地方呢?应在Q* 产量水平上,此时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产量支付的价格等于生产该产量的成本,达到帕累托意义上的最优产量。若厂商生产Q* 产量,并在等于边际成本的价格P*上出售产量,结果垄断厂商的利润会下降(Pm – P*)·Q* 。但由于价格下降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是全部的消费者剩余,即图中Pmba P*围成的面积,这部分超过了垄断厂商利润损失的那部分面积,因而存在了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果这个利益可以在厂商和消费者之间进行适当分配,则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增进。

2. 垄断时市场调节利益的失效

在现实中,之所以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不会确定在帕累托最优状态,就在于垄断厂商和消费者之间无法达成相互满意的一致意见,如垄断厂商与消费者在如何分配增加产量所得到的收益问题上可能存在很大分歧,以至无法达成一致;而消费者之间在如何分摊弥补垄断厂商由于增加产量而利润损失的支付问题上也可能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此外也可能无法防止某些消费者不承担有关支付而享受价格降低的好处等。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无法实现依靠市场机制调整无效率的垄断情况,或者说垄断情况下,市场是失灵的。

上述分析的市场失灵问题,不仅存在于完全垄断情况下,在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也同样存在市场失灵。事实上,只要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只要厂商面临的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则厂商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产量时,价格就不是等于边际成本,而是高于边际成本,就出现了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并且由于协议的种种困难,也就无法实现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垄断的公共管制

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垄断利润通常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这就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干预。对于政府来说,解决垄断条件下的价格高于竞争价格这一问题,方法之一是对垄断厂商可能索取的价格进行管制。如果一个垄断厂商在正常情况下索取15美元的价格,那么,政府可以实施一个12 美元的最高限价,以便降低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成本。一般而言,在一个竞争市场上实行最高限价会导致产量减少,从而造成在控制价格下的短缺和非价格配给。但是,垄断厂商对最高限价的反应方式与竞争行业不同,在一定条件下,对垄断价格的强制限制,可能会导致垄断产量的提高。我们知道,垄断厂商限制产量的目的是为了索取较高的价格,实施最高限价意味着限制产量不能得到较高的价格,所以,最高限价将消除垄断厂商限制产量的理由。

如图12—3所示,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AD,边际收益曲线是AM,在不存在价格管制的情况下,该厂商最有利可图的产量为Q1,此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垄断厂商索取15美元的价格P1。现在政府实施了12美元的最高限价,使得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变成了P2CD。由于从零到Q2产量之间的任何产量决策都能以12美元的价格出售,所以,与该厂商产量决策相关的需求曲线在这一产量范围内是一条水平线P2C。超过Q2的较高水平的产量仍可以按照低于12美元的价格出售,因此,需求曲线CD段仍然是相关的。同时由于边际收益曲线是随着需求曲线而变化的,在需求曲线为水平段时,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也就是说,P2C也是Q2产量之前的边际收益曲线。在大于Q2产量水平上,原有的需求曲线没有变化,所以原有边际收益曲线中与CD段需求曲线相联系的FM段仍然是相关的。

这样,在产量为Q2,边际收益曲线是非连续的。在产量为Q2时,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而当再增加单位产量时,厂商价格将会陡然下降。当实行最高限价后,对应于最初产量水平Q1的利润必定下降,因为在此产量上的边际收益P2C大于边际成本,所以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扩大产量弥补一些利润损失。例如将产量从图中的Q1扩大到Q2,其边际收益都是超过边际成本的,这表明在这一产量范围内,利润是随着产量的扩大而增加的。但超过Q2,边际收益就会低于边际成本。

很明显,当管制价格在P2和产量在Q2处,垄断造成的净损失减少了,若管制价格进一步下降,产量则进一步增加,净损失还会进一步下降。在价格达到P3时,平均收益或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产量达到完全竞争的水平,垄断引起的净损失已被消除,从而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垄断厂商仍然可以得到一部分经济利润。若政府试图制定一个更低的“公平价格”以消除垄断的经济利润,价格应在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的水平上,但由于这时的边际成本大于价格,已经违反了帕累托最优条件。

价格管制还用于自然垄断行业,如公用事业公司。需要指出的是,自然垄断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一直是下降的,从而边际成本总是在平均成本之下。若不加以管制,厂商也将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在较高的价格上提供较少的产量。所以,可行的最佳选择是价格确定在平均成本与平均收益相等的水平上,厂商既没有垄断利润,也利于产量尽可能大到正好不至于使厂商退出经营。

反托拉斯法

对垄断实施管制的第二个措施是制定反托拉斯法来实现的。这也是政府对垄断的更加强烈的反应。西方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制定了反托拉斯法,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在美国,实施反托拉斯法有三个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通过美国司法部的反托拉斯署,反托拉斯署主要反对垄断活动。作为行政部门,反托拉斯署执行的政策密切反映了政府的观点。对来自外部申诉或内部研究结果的反应,司法部可决定是否提起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还是两者同时进行。刑事诉讼的结果可能会对公司处于罚款并对个人处于罚款或判刑,如果在民事诉讼中败诉则迫使违规者停止其反竞争的做法。

第二种途径是通过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行政程序,联邦贸易委员会主要反对不正当的贸易行为。同样,诉讼可能是由于外部申诉,也可能是由联邦贸易委员会自己发起的。当联邦贸易委员会决定起诉时,既可能要求起诉对象自觉遵守法律,也可能决定以一个正式的委员会命令,强制执行。

第三种途径可以说是最常用的途径,即通过秘密程序进行。个人或公司可以控告他们的经营或财产由于违规者行为受到多重损害。必须付出多重损害赔偿的可能性是对可能的违规者的一种强有力的制约。

美国从1890年就开始制定相关的反托拉斯法律。这些法律规定,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它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竞争和欺诈行为等,都是非法的。如1890年通过的谢尔曼法规定:任何以托拉斯或其它形式进行的兼并或共谋,任何限制州际或国际的贸易或商业活动的合同,均属非法;任何人垄断或企业垄断,或其它个人或多人联合或共谋垄断州际或国际的一部分商业和贸易的,均应认为是犯罪。1914年通过的克莱顿法修正和加强了谢尔曼法,禁止不公平竞争,宣布导致削弱竞争或造成垄断的不正当做法为非法,包括:价格歧视、排它性或限制性契约、公司相互持有股票和董事会成员相互兼任。1914年还通过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规定:建立联邦贸易委员会作为独立的管理机构,授权防止不公平竞争以及商业欺骗行为,包括禁止伪假广告和商标等。1936年通过的罗宾逊帕特曼法宣布,卖主为消除竞争而实行的各种形式的不公平的价格歧视为非法,以保护独立的零售商和批发商。1938通过的惠特李法修正和补充了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宣布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不公平交易为非法,以保护消费者。1950年通过的塞勒凯弗维尔法则宣布任何公司购买竞争者的股票或资产从而实质上减少竞争或企图造成垄断的做法均为非法。塞勒凯弗维尔法还禁止一切形式的兼并,包括横向兼并、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这类兼并指大公司之间和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兼并,但不包括小公司之间的兼并。

虽然理论上对垄断给予低效率评价,且各国政府也制定了很多反垄断法,但对垄断的“动态效率”的影响,有的经济学家提出不同看法,如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垄断厂商会把垄断利润用于研究与开发,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从而降低成本。社会从这种垄断厂商的创新中获得的收益可能要比由于垄断造成的损失大得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这种观点。甚至政府也有不同态度,在“微软案件”与“麦道案件”上的不同做法就说明了这一点。

外部影响与产权配置

外部影响的含义及其分类

完全竞争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的结论,是以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在性为前提的,例如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取决于相关企业的产出水平,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也不取决于相关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单个经济行为者的经济活动常常对社会上其它成员的福利造成有利的或有害的影响,而在这种场合,资源配置往往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外部影响也称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或市场交易反映出来。如在很多场合,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而得到补偿,此时,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而在另一些场合,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损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承担足够抵偿这种损害的成本,此时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项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根据经济行为主体的生产与消费性质的不同,外部影响分为生产的外部影响和消费的外部影响。

生产的外部影响包括生产的外部经济和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经济行为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或积极的影响,即给他人带来了福利,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经济。例如,因为蜜蜂在果树上采蜜,所以果农果园种植量的扩大,会导致蜂农收益的增加。如果一个生产者采取的经济行为给他人造成福利的损失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典型的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当河流上游的造纸厂向河中排放废水时,河中的鱼会减少,下游的渔民收入就会随之降低;化工厂附近居民的健康,会因有毒气体的影响而恶化等等。

消费的外部影响包括消费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消费者进行一项消费活动给他人带来了效用,增加了他人的福利,就产生了消费的外部经济。如一家房主在自家花园里种植许多美丽的化,愉悦了邻居和往来行人的心情。如果一个消费者进行一项消费活动时使别人受到损害、付出代价却未给以补偿,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和生产者造成污染的情况相似,消费者也可能造成污染而损害他人。吸烟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吸烟者的行为危害了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此外,在公共场所随意丢弃果皮、瓜壳等废弃物品,也增大了社会成本。

以上情况表明,外部影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市场交易中的买方和卖方并不关注他们行为的外部影响,所以存在外部影响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率的,在这种情况下,从社会的角度关注市场结果必然要超出交易双方的福利之外。

外部影响与资源配置不当

无论何种类型的外部影响,都将造成同一后果: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外部影响是如何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呢?

1. 外部不经济情况下的资源配置的非优情况

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单个经济行为者从事某活动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在市场经济中,个人经济活动的决策基于私人成本与私人利益的比较,只要这个经济行为者从事该项活动所得到的私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而小于社会成本,私人就会采取其经济活动,尽管此时从社会的观点看,该项活动应减少或停止。一般而言,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假定一个制造污染的造纸厂,图12—4MC表示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而造成的社会成本由私人成本加上给社会造成损失的外部成本构成,用MSC表示,必然高于私人成本。

当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为P*时,厂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产量确定在价格或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水平Q2上;但从全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要求看,使社会利益达到最大的产量应当定在社会边际收益(可以看成为价格)等于社会的边际成本的水平Q1上。

2. 外部经济时资源配置非优的情况

在存在外部经济时,单个经济行为者从事某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只要个人从事某一经济活动所支付的私人成本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则个人就不会采取这项活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继续进行该项活动是有利的。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由于个人受到的损失小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因而可以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行动者的损失,其结果会使社会上的某些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他人的状况变坏。由此可见,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水平常常低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3. 市场调节无法改进外部影响的非优状态

为什么在存在外部影响的条件下,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无法实现呢?重要的仍在于交易双方难以达成一致。例如以污染为例,如果污染面较小,污染者只对少数人的福利造成影响,此时这些少数受害者与污染者在如何分配“重新安排生产计划”所能得到的好处问题上不能达成协议;若污染面较大,受害者众多,则双方要达成协议就会更加困难;即使污染者与受害者双方有可能达成协议,但由于通常都是一个污染者面对众多受害者,污染者在改变污染水平上的行为就像一个垄断者,因而在这种情况下,由外部影响产生的垄断行为也会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

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外部影响的存在导致了完全竞争市场资源配置非优化。因此降低或消除外部影响所带来的效率损失,成为社会及经济学家所关心的问题。

主张政府干预的经济学者认为,在存在外部影响的条件下,市场不再是理想机制,政府应予以干预。而推崇自由市场的经济学者则主张,市场机制本身有能力解决一些外部影响所产生的问题,政府不必干预市场运作,而只要创造有利于市场交易的必要条件,如明确界定财产权。

1. 税收与津贴。

外部影响的存在使得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相一致,通过税收或补贴利于把个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拉平,实现资源有效率的配置。

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它成员造成的损失,使得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如政府向制造污染的企业收税,其税额要等于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费用。显然,用税收解决外部不经济的最大弱点在于政府很难确定企业的污染成本,因而无法设定污染税率。但是只要税率不是太高而超过污染成本,就会使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接近社会最优产量,从而对改善市场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

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经济活动,政府可以给予补贴,使得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以鼓励其生产者和消费者。教育便是一例。受教育者从教育中得到私人利益:能得到较理想的工作,较丰厚的报酬,能较好享受文化生活等。此外教育还产生许多积极的社会影响:良好社会风气与社会秩序,民主氛围,经济技术进步等等。教育不能单靠市场机制,政府有必要对教育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干预,采取各种补贴措施降低求学者与办学者的边际成本,有助于将教育水平提高到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2 制定污染标准。

控制污染的另一项政策是设定污染标准。政府通过调查研究,确定社会所能忍受或承受的环境污染程度,然后规定各企业所允许的排污量。凡排污量超过规定限度的,则给予经济或法律惩罚。排污标准制度的好处在于,排污标准一经制定,只要严格执行,人们对该政策下形成的污染程度有比较确切的估计。虽然设定排污标准能够使排污水平很确定,但排污成本很不确定。因为政府在规定各企业的排污限量时,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刀切还是区别对待?由于不同企业降低同样排污量的成本是不同的,显然对不同企业规定不同的排污量标准比一刀切效率高。社会应该动员最有效率的技术去消除、降低污染。但是政府要有效率地实行区别对待,就必须知道各企业降低、消除污染的边际成本,而政府一般并不掌握这一信息。如果实行相同排污标准,那些减污边际成本较高的企业,不得不忍受较高的成本以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制定排污标准有可能导致排污成本很高。那么有没有较好的机制呢?

经济学家建议引进市场机制,建立排污许可证市场。每张许可证都规定了许可排放污染物的数量,超过规定数量将会被处以巨额罚款。许可证的数量事先确定,以使排放总量达到有效水平。许可证在厂商之间分配,并且允许买卖。如果有足够多的厂商和许可证,就可以形成一个竞争性的许可证市场,那些减污成本较高的厂商会从减污成本较低的厂商那里购买许可证。在均衡水平,所有厂商减污的边际成本都相等,都等于许可证的价格,这意味着整个行业把污染降至规定的理想数量时成本最低。这样,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既能够有效控制排放水平,又可以使减污成本尽可能的低,是一种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制度。

3 外部影响内部化——合并

在有外部影响的条件下,市场经济之所以达不到最优效率配置,是因为市场机制的独立、分散决策不能把外部影响考虑进去。如果能通过某种方式使市场决策者本身承担或享受外部影响,他们就会纠正决策,改善配置。例如处于上游的造纸厂给下游的渔场造成外部不经济,导致渔场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如果造纸厂和渔场属于同一公司或业主,那么造纸给养鱼所增加的成本就仍然是该公司的内部成本。合并使得外部影响内部化,即原来两个厂商各自独立时产生的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现在都变成了内部成本和内部收益。这时,企业为了最大化总利润,必须考虑已经内部化了的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协调造纸和养鱼两项业务的决策,这种协调会带来帕累托改善。事实上,现存的许多企业已经内部化了外部影响,比如,种植场往往又养蜂,渔场同时也种水生植物。

4 规定财产权

以上所述形式不同的政府管制并不是惟一对付外部影响的方法,更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行或最佳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由外部影响所涉及的各方通过私下讨价还价,或通过法律诉讼来消除外部影响带来的无效率,成本可能更低,效果可能更好。私人的经济行为通常以产权为基础。产权是一种界定财产的所有者,以及他们可以利用这些财产的法律规则。清晰的产权是私人讨价还价的前提,如果外部影响涉及的相关者很少,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并且产权界定成本较低时,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或者可以用最小成本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也就是说,此时可以在没有政府的干预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例如,如果给予下游用水者以使用一定水质资源的财产权,则上游的污染者将因把下游水质降到特定质量之下而受罚。在这种情况下,上游污染者便会同下游用水者协商,将这种权利买过来,然后再让河流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遭到损害的下游用水者也会使用他出售污染权而得到的收入来治理河水。实际上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正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科斯定理说明的就是这一点。

科斯定理

科斯很早就注意到私人市场解决外部影响是否有效的问题。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提出的解决外部影响问题的方案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财产权初始界定是清晰的,并允许当事人进行自由谈判交易,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会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科斯的这个方案后来被斯蒂格勒命名为“科斯定理”。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科斯是通过一系列案例来说明他的上述思想的,并没有给出定理式表述。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发表31年后,科斯本人才给出科斯定理一个说法。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科斯提出的解决外部影响问题的方案包括三个要素:(1)交易费用为零;(2)产权或权利界定清晰;(3)允许产权或权利在当事人之间自由交易。其中第一点是假设条件,第二、三点是导致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和手段。而产权界定又是产权交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产权的初始界定,就无法进行协商谈判,就不存在权利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

仍以上游造纸厂和下游渔场为例,假设造纸厂排放的污水给渔场造成的利润损失为6万元,但造纸厂若停产自身则将损失7万元利润,而对造纸厂排放的污水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在工厂安装一个过滤设备,需2万元;二是渔场建立一个污水处理厂,需5万元。只要产权界定清晰,无论产权初始界定如何,若交易成本为零,最终经双方协商谈判和交易,定会获得有效率的结果。设产权初始界定方式一:造纸厂有权排放污水,渔场只能拥有遭受污染的损害的产权,那么渔场为了减少所受损失,就会与造纸厂协商,花费2万元为造纸厂安装过滤设备,因为这笔费用既低于建立污水处理厂的费用,也大大低于由于污染所造成的利润损失。设产权初始界定方式二:造纸厂无权排放污水,渔场有权享用清洁的水资源进行生产,如果造纸厂排放了污水,将受到10万元以上的重罚,此时造纸厂为了减少自己的经济损失,一定花费2万元自己安装一个过滤设备,绝不会花费5万元去为渔场建污水处理厂,更不会停产而减少7万元利润。可见,只要满足科斯定理中提出的条件,市场机制总会找到最有效率的办法,达到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

显然科斯定理的结论只有在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事实上私人市场常常不能解决外部影响问题,这是因为达成和实施协议往往会发生很大成本,甚至于通过私人交易解决外部影响对于当事人可能是不划算的。例如,在交易中需请律师、需支出交通费用、谈判本身得花费时间、购物及安装也要花费时间等等。一旦交易费用高于解决外部影响的最大费用,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无从实现。一般而言,在交易关系较简单、交易物的价值较容易测定的条件下,交易谈判成本较低,如果外部影响的波及面较广,外部影响带来的价值或损害比较难以确定,那么,即使产权关系明确,有关多方也很难达成协议。比如,上游有许多工厂向河流里排放污水,而下游又有许多工厂和居民受害于污水,若要把所有有关方面都召集在一起,就每一方所遭受的损害和应得的赔偿讨价还价并达成协议,恐怕极其困难。正因交易是有成本的,所以产权的明确界定并不能保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有时本来可以两全其美的交易,却因谈判成本太高而无法成交。

由交易费用为零得出的解决外部影响问题的科斯方案后来被称为“科斯第一定理”。显然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于是,由交易费用大于零又得出了“科斯第二定理”: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

由于存在正数的交易费用,产权的调整和重组是有代价的,所以在存在外部影响时,产权交易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产权的一种安排是否比其它安排产生更多的产值,或者说,产权调整和重组后的产值增加量是否大于产权交易过程所产生的成本。否则,产权最优配置以及由此导致的资源最优配置就不会实现。

由科斯第二定理得出的结论是:要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产权初始界定的合法性就很重要。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避免在契约的谈判、签定和执行过程中的许多扯皮、纠纷、摩擦,甚至毁约或无法达成协议。而最优的产权配置应该是交易费用最低的产权安排。

因此,如果说科斯第一定理说的是完全竞争市场机制可以自动导致资源的有效率配置的话,那么。科斯第二定理则是说,不同的产权制度和法律制度安排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产权制度是决定经济效率的内生变量。在造纸厂对渔场造成的外在损害的例子里,污染权界定给造纸厂还是界定给渔场,这样界定是否合法、恰当,界区是否清晰,会有不同的效率结果。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一、公共物品的特性和分类

1. 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

在前面所讨论的市场交易中的商品通常是指私人物品,对于私人物品,一般而言,如果你没有付费,你就会很容易地排除在消费范围之外;而且一旦某人已经消费了某个物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了,把这两个特性称为私人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由市场来配置这类私人物品的生产和消费,一般是有效率的。

但是在现实中还存在许多不具备以上特性的物品,市场无法有效率地调节它们的生产和消费,或者说不可能由私人有效地提供。在经济中存在的许多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的物品通常被称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性是非排他性,即无法排除一些人“不付费便可消费”,或者这种排他是不可能的,或者排他的成本过于昂贵而无法排他。国防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旦建立起国防体系,所有国民都会从中受益,不能因为某人没有对国防建设支付费用(如从不纳税),而将他排斥在国防力量保卫之外。疾病预防计划也是如此,只要计划得以实施,社区内没有人会被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性是非竞争性,非竞争性商品是指在不需要增加该商品的提供成本的条件下,可以增加对它的消费的商品。非竞争性意味着在给定生产水平下,增加一个或多个消费者,并不影响他人从消费中得到的福利。如路灯照明,多一个行路者,既不会增加安装路灯的成本,也不会减少他人在夜间行路时从路灯照明中得到的效用。只要有空位,电影院里多一位观众既不会增加电影制作和电影放映的成本,也毫不影响其他观众的观赏。

2. 公共物品的分类

物品的竞争性、非竞争性、排他性、非排他性特征,使得物品会由于四种可能的组合而形成四类物品。

* 私人物品。 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称为私人物品。一个苹果,首先它具有排他性,因为你购买而消费,就很容易排除了其他人的消费;同时,它也具有竞争性,如果一个人吃了这个苹果,另一个人就不能吃同一个苹果。在前面的分析中,实际隐含地假定物品是私人物品。

* 公共资源。 只具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称为公共资源。例如公海捕捞的鱼,是一种竞争性物品,一部分人从海洋中捕到的鱼多了,留给其他人捕的鱼就少了。但这些鱼并不具有排他性,因为不可能对任何从海洋中捕到的鱼都收费。

* 自然垄断性物品。还有一类物品,具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通常说这类物品存在自然垄断。例如有线电视不具竞争性,多一台电视机接收有线电视节目并不会降低其它电视机的接收质量,也不会增加电视节目制作的成本。但是它具有排他性,不付费的人是无法接收有线电视节目的。公园、电影院在未达到饱和状态时也如同有线电视一样,具有排他性而不具有竞争性。

* 纯公共物品。 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这类公共物品也被称为纯公共物品。如国防、外交、法律、公安、交通安全、基础科学研究等。但是在现实中,纯公共物品毕竟是极端的例子,因为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常常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某些物品在一定范围内无竞争性或可以有效的做到排他,通常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像上面所说的公园、电影院或俱乐部等,不具有竞争性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即在未达到饱和状态之前是非竞争性的,比如电影院在所有位置坐满之前,增加若干观众并不影响其他观众的观赏,也无须增加电影院的成本,但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消费则具有竞争性了。另外也有一些物品,如电视信号,原来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其他条件的改变,在技术上能够通过加密变成排他的,由此成了可以收费的准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不同的性质,完全由私人提供无法达到有效的结果,这为政府介入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了依据。但是并非所有的公共物品都要由政府来生产,同时政府提供的物品也未必都是公共物品。实际上许多政府提供的物品在消费中既可以是竞争性的,也可以是排他性的。例如,教育作为一种服务,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是因为教育具有外部经济,而不是因为它是公共物品。再如政府提供的国家公园,入园费的确定把一部分公众排除在外,因为不买票就不能进去消费。同时公园的使用也具有竞争性,在拥挤的情况下,继续进入会减少其他人的效用。可见公共部门(政府)提供的物品与公共物品不是完全相同的。

二、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的特殊性质给由市场机制调节其最优生产量带来了麻烦,原因是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虚假的。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第一,单个消费者通常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更不用说去准确地陈述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关系;第二,即使单个消费者了解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程度,但为了少支付或不支付价格,他们也不会如实说出来,而是在享用公共物品时都想当“免费乘车者”。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一旦有人购买了公共物品,其他人即使不付费,也可以照样不误地享用同一公共物品。假若有人在公寓的楼梯上安装了一盏灯,其他上上下下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并不会因不付钱而丝毫减少。如果每个人都想搭别人的便车,期待他人购买公共物品,结果便没有公共物品。显然,分散决策的市场机制在这里不起作用了。在上一章里,我们已经看到,在存在外部影响的环境里,市场机制无法达到资源的效率配置。在这里,我们碰到了一个极端的例子: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极强的外部影响,市场不仅失去效率,而且根本不存在。

通过市场机制供应公共物品还有一个问题。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公共物品一旦供应了,所有的人都能够而且必须享用同一数量,多一人享用该物品丝毫不影响其他人的享用,即多一人享用的边际成本为零。既然消费者从公共物品中得到一定的效用,而其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那么,从社会效率的角度看,应该让所有的人都免费享用公共物品,以任何方式阻拦一部分人享用公共物品都会造成效率损失。比如,高速公路已经建成,每辆车通过高速公路的边际维修费用假设为零。如果公路管理局每辆车收过路费10元,则那些从使用高速公路中得到的收益低于10元的车辆便不会进入这段高速公路。例如某人没有急事要办而绕道行驶,须多花半小时,且多花2元汽油费,与10元相比,此人绕道而行是理性的选择,但对整个社会来说,白白浪费了半小时人力和2元的汽油,因此是一种效率的损失。

这里,市场供应公共物品遇到了难题:从效率的角度出发,公共物品应该免费供应,但是如果消费者一分钱也不付,那又如何来支付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呢?显然,分散决策的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的配置无能为力。于是政府决策取而代之。事实上,许多公共物品的供应都是由公共部门来决定的。国防由中央政府提供,其成本则通过税收筹集。街灯、地方治安由地方政府安排,其费用也是靠税收来支付。当然也有一些居民大楼的路灯、楼梯灯等由居民委员会或其他管理机构统一安装维护,费用由各家各户分摊。

市场在公共物品上的失灵为政府介入提供了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应该生产全部公共物品,更不等于政府可以完全取代公共物品,特别是准公共物品的市场。因为:其一,政府部门缺乏足够的利润动机,所以由政府来生产往往会造成投入——产出效率低下;其次,政府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这将导致政府经营的企业缺乏提高效率的压力;再次,根据有关研究,政府部门有追求各自预算最大化倾向,如果政府来生产公共物品,在预算最大化激励下,有可能导致公共物品的过度供给。现实中可以采取一些折中的办法来协调政府与市场的两难选择。例如,政府通过招标采购,由私人来生产以解决生产的效率问题。这意味着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未必一定要由政府直接生产,也可以采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办法,发挥二者的优势,达到有效的结果。一般来说对于准公共物品,政府通常安排给私人生产,采取的方式主要有:授权经营——通常将现有的公共设施委托给私人公司经营;政府通过优惠贷款、无偿赠款、减免税收、财政补助等,对从事某些经营的私人给予一定资助;在一些大型公共设施建设上政府通过股权收购、国有企业经营权转让、公共参与基金等形式进行参股、政府与企业签定合同提供公共物品、允许个人和社会团体在一些公共领域自愿提供服务等等。

三、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与保护

公共资源无排他性,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它,但它具有竞争性,即一个人对公共资源的使用,会减少其他人对它的使用。然而,在市场机制下,每个私人在做出自己的公共资源使用决策时,往往只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并不考虑自己行为对他人甚至对自己长远利益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

较为典型的是水域鱼类资源减少。设想在沿海地区,多数家庭都有自己的鱼船,他们以打鱼为生。渔民都在附近的海里捕鱼,海洋归国家所有,每一家能捕多少鱼就可以捕多少鱼。随着时光的流逝,人口在增加,捕鱼的人在增加,对海洋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导致对鱼类的捕捞越来越超出海洋的承受能力,海洋资源开始减少且日益枯竭,变得无鱼可捞。最终许多家庭将失去生活来源。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假定鱼类产品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对于渔民而言,鱼的价格可以看作是外生给定的。随着捕捞数量的增加,海洋具有了竞争性,从而捕鱼也就有了外部性,边际的私人成本与边际的社会成本发生了分离。此时捕鱼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成本加上它所造成的海洋鱼类资源减少给其他渔民捕鱼带来的损失。按照社会资源使用的最优原则,每一家的有效捕鱼量应该由捕鱼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来决定。但是,在海洋共有这样一种产权安排下,每一个家庭做决策时,并不考虑他个人捕捞所带来的外部成本,只考虑自己的私人成本,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确定捕捞量,每家选择的捕鱼量将是大于社会要求的最优捕捞量。正是由于海洋资源具有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最终导致了海洋资源的枯竭。

其它一些重要的公共资源:

共有草原 草原如果是共有的,那么它是非排他的,家家都可以在草场上放牧,但草原是竞争性的,当一个家庭的羊群在共有草地上吃草时,它降低了其他家庭可以得到的草地的质量,人们在决定自己放牧多少羊时并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结果羊的数量过多,最终毁坏了共有的草场。原因在于,避免草场的破坏须依靠牧羊人的集体行动,但是对于公共资源的使用,没有一个行为者有减少自己规模的激励,这里社会激励与私人激励是不同的。

清洁的空气和水 市场没有充分保护环境,可以把这种市场失灵作为共有资源的一个例子。清新的空气和清洁的水与开放的草地一样是共有资源,过度的污染也与过度放牧一样,环境恶化是现代的共有地悲剧。

矿藏资源 地下矿藏资源是共有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钻井并开采,但当一个生产者开采时,留给其他人的矿藏就少了。虽然钻井对社会是不合益的,但对私人是有利的,结果,私人将决定其能够开采的尽可能大的数量。

拥挤的道路 道路可以是公共物品也可以是公共资源。如果道路不拥挤,一个人使用道路就不会影响其他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道路没有竞争性,道路是公共物品。但是如果道路是拥挤的,当一个人在路上开车时,道路变得更加拥挤,其他人必然开得更慢,使用道路有了竞争性,道路成为公共资源。

由此提出了有效保护公共资源的重要性。解决这一问题有许多可供选择的办法:针对草场过度放牧问题,可以通过征税把外部影响内部化;或者拍卖有限数量的许可证;也可以强制实施一定期限的休耕或休牧,还可以实行产权改革的办法,即将草场使用权分给每个家庭,每个家庭用栅栏把自己的草地圈起来,以防止过度放牧等。对于已经明确产权的共有江河湖泊、近海水域的捕捞问题,也同样可以采取征税、拍卖有限数量许可证、强制休鱼等办法解决,但公海捕捞是较难解决的问题。针对矿藏开采问题,在所有者产权明确的情况下,所有者之间可以就如何开采和如何分配利润达成协议,但有许多所有者时,私人解决是较为困难的,此时政府管制可以保证有效地开采。为解决道路拥挤问题,实行的办法是收取道路通行费(也可以是交通高峰定时收费)和汽油税,不过这些办法也不能完全解决道路拥挤问题。

四、公共物品的社会最优数量

从形式上看,公共物品的生产并没有什么特殊性,修筑公路和建造房屋没有什么不同,而路灯的装置与家用照明的装置也是相同的产品和技术,正因为如此,在政府供应公共物品的情况下,这些产品仍可以由私人生产。例如,在私有制市场经济里,政府向私营企业签约订购相关产品。但这里存在的问题在于,公共物品生产多少是有效的?

1. 公共物品与供求均衡分析。 我们用局部均衡的方法来分析。为简便起见,假定社会上只有两个消费者AB,各自的需求曲线分别为DADB,商品市场的供给曲线为S ,如图12—5所示,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该物品为私人物品,那么,通常市场的总需求量是在同一价格下所有消费者的需求量的总和,即由单个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构成该私人物品的市场总需求曲线D。市场需求曲线D与市场供给曲线S的交点决定了该私人物品的均衡供求量Q0和均衡价格P0。这个均衡数量显然是私人物品的最优数量,因为在这个数量上,每个消费者的边际利益恰好等于商品的边际成本。我们知道,供给曲线代表了每个产量(供给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而需求曲线代表了每个产量(需求量)水平上的边际利益,所以当二者均衡时,每个消费者的边际利益均等于边际成本。

再看公共物品最优数量的决定。由于公共物品在消费上的特殊性导致了其市场需求函数的特殊性。在公共物品的情况下,因非竞争特点使得每个消费者消费的是同一商品数量,尽管他们从这同一数量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得到的边际效用各不相同,即他们为公共物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一样。既然所有消费者享用同一公共物品,那么,对一定量的公用品,消费者集体所愿支付的价格应该是所有消费者所愿支付的价格总和。于是,公共物品的总需求曲线由所有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纵向相加形成。如图(b)中,消费者共同消费的公共物品数量为R,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按各自的需求曲线分别为LN。因此,在公共物品消费量R时,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为L+N=T。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公共物品的均衡供求量和均衡价格。理论分析看,这个均衡量R也代表着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很容易解释这一点。当公共物品为R时,根据供给曲线,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T,而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消费者AB的边际收益分别为LN,从而总的社会的边际收益为L+N=T。于是边际的社会利益等于边际成本,公共物品数量达到最优。这里须指出的是,公共物品的最优标准与私人物品的最优标准不同,在私人物品场合,最优标准是每个消费者的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相等;而在公共物品场合,则是每个消费者的边际利益之和与边际成本相等。

上述分析的公共物品最优量的决定,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或者说,现实中是找不到公共物品最优量的均衡点的。因为,如果消费者认为他们的支出取决于他们所显示的偏好,他们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就会隐瞒自己的真实偏好,以图“搭便车”,这样,上述的需求曲线D不会自动显示出来,也就是说,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虚假的。那么,政府如何来确定某公共物品是否值得生产以及应该生产多少呢?

2. 公共物品与成本——收益分析。西方经济学家经常提到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是用来评估经济项目或非经济项目的。运用此方法时,首先估计一个项目所需花费的成本以及它所可能带来的收益,然后把二者加以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决定该项目是否值得。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来评估公共物品的生产,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评估结果是该公共物品的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其成本,则它就值得生产,否则便不应生产。这里进行成本估计时,不仅要考虑私人成本,而且要考虑社会成本、外部成本;同样收益估计中,不仅要考虑私人利益,也要考虑社会利益、外部利益。例如,原来人们过河需要买船票乘渡船,现在政府决定建一座桥,需要每人如实报告这座桥对各人的价值,包括所有通过桥梁的车辆、人员使用渡船的费用,也包括其它如桥梁昼夜发挥作用、通过能力比渡船大,而且更加安全、迅速等。当然对建桥的成本分析,不仅考虑建桥成本,也要考虑如在河中建造桥墩可能影响河道航运等其它外部性情况。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评估一件公共物品的经济价值和成本要受到人们不同偏好的重要影响,因而是十分困难的。如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将根据人们表示的利益评价程度按比例分摊一部分或全部,则这一分析方案的结局是不难预料的:为了避免多付钱,大家都会有意低估建桥对自己的价值,最终无法修建这座桥了。如果平均分摊建桥成本,结果还是无法得到对建桥的真实需求。

3.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 公共物品的特性使人想到一般的公共决策如政策、法律、宪法等。这些公共决策一旦被制定,它们对所有受管辖的公民产生同样的效力,正如一条街上的居民享用同一盏路灯照明一样。对公共物品的研究自然引起了经济学对公共选择的兴趣。公共选择可以看作在一系列可行的社会状态之间的选择,公共选择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投票表决。投票方式是指社会成员用投票方式来决定公共物品的生产,这种决策机制是非市场集体决策,即公众通过投票把各人关于公共物品的需求偏好反映出来,并取得协调,然后政府官员根据投票结果进行决策,作为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选择加以贯彻执行。公共物品的生产只是公共选择的一个特例,当然也可以通过投票表决机制来解决。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就是用经济学来分析、研究政府对公共物品的决策与选择。投票的过程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显示社会偏好的过程。上边提到的建桥一例正是表明了这一点,想要建桥的人夸大桥梁的价值,他实际是投了赞成票,反对建桥的人竭力贬低桥梁的作用,他实际是投了反对票。

借助投票方式决定公共物品的生产,一般要遵循一定的投票规则,依据非市场集体决策机制的特点,投票规则主要分为:

第一,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要在全体投票人都认可的情况下才能实施。这里的“认可”意味着明确赞成或者至少不反对,或者说,在一致同意规则下,每一个参加投票者都对将要达成的集体决策拥有否决权,如果有一个反对,则相关议案即被否决。显然,凡是按这个原则通过的方案,必定是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的,因为这一方案不仅可以避免发生“免费乘车”的行为,而且充分保证了每一个参加者的利益,满足了全体投票人的偏好,所以按照这一原则通过的方案不会使任何人的福利受到损失。但是这样做的缺陷是决策成本太高,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根本无法达成协议。

第二,多数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须得到所有参加者中的多数认可才能实施,分为简单多数与比例多数规则。简单多数规则规定,赞成票超过总数的一半,方案就算通过。比例多数规则要求赞成票要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才算有效。与一致同意规则相比,多数规则虽然协商成本较低,也容易达成协议,且能增进多数人的福利,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例如在收益者补偿受损者的条件下,多数规则也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总的看,多数规则往往使少数人的福利受损失。多数规则不一定满足全体成员的偏好,存在某些人偏好强加给另一些人的情况。多数规则下作出的决策是投赞成票的多数给投反对票的少数加上的一种负担。即使所有投票人都能从一项方案中获得利益,并为此方案的实施付出代价——纳税,但是,赞成者获得的利益超出付出的代价,净福利增加,而反对者获得的利益小于付出的代价,净福利减少。在多数规则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收买选票”的现象。

第三,加权规则。指按照重要性的不同,给参加者的意愿“加权”,即分配选举的票数。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对不同的参加者会有不同的重要性,相对重要的,拥有的票数就较多,相对不重要的,拥有的票数就较少。所谓加权原则,就是按实际得到的赞成票数而不是人数的多少来决定集体行动方案。

第四,否决规则。指每个参加对集体行动方案投票的成员首先提出自己认可的方案,汇总之后,再让每个成员从中否决掉自己所反对的那些方案。这样,最后剩下的没有被否决掉的方案就是所有成员都可以接受的选择结果了。如果有多个方案留了下来,就再借助于其它投票规则进一步进行选择。经过这样的筛选之后保留下来的行动方案将是帕累托最优的。

上述各种选择规则各有利弊,那么,按照什么样的规则来进行集体选择,才能更好地保证所得到的结果是最有效率的?西方公共选择理论家还提出了成本模型和概率模型两个主要理论模型。

按照成本模型的分析,任何一个集体选择规则都存在着性质不同的两类成本,一类叫做决策成本,指在该规则下通过某项集体行动方案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另一类是外在成本,指在该规则下通过某项集体行动方案与某些参加者的意愿不一致而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决策成本与外在成本之和叫做相互依赖成本。最优集体选择规则的成本模型的结论是,理性的经济人将按最低的相互依赖成本来决定集体选择的规则。

与成本模型不同,概率模型并不是追求社会相互依赖成本的最小化,而是力图使集体决策的结果偏离个人意愿的可能性达到最小。根据这一模型,最好的集体选择规则就是能使上述偏离可能性达到最小的规则。西方一些公共选择理论家证明,按照这一标准,集体选择中的多数规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规则。

我们知道,由于表达个人对公共物品偏好的机制本身不是帕累托最优的,所以表决并不能根本解决公共物品最优生产效率配置的问题,它只是一种以民主方式解决公共决策的权宜之计。

第四节 非对称信息与市场失灵

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

如果假定所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对于影响其选择或决策的信息有完全的了解,即具有完全信息,例如,消费者知道产品的质量、价格,知道哪里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便宜等所有信息;生产者知道自己的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情况等等全部信息,那么,经济行为者所面临的因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就被抽象掉了,他们也就总能得到一个最优解。

但是,现实的经济运行常常并非如此,在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甚至是很不完全的。这里,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信息在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知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还指信息在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因为信息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并且分布通常是分散的,获取信息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有时甚至是根本不可能获取到某信息,或者说获取该信息的成本无穷大。因此,理性的信息消费者通常总是按照边际原则来搜寻信息,这意味着人们在许多情况下并不具备完全信息。同时信息又不同于一般商品,人们在购买普通商品时,先要了解它的价值,看看是否值得去购买。但是,购买信息商品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人们之所以愿意出钱购买信息。是因为还不知道它,一旦知道了它,就没有人愿意再为此进行支付。由此出现了一个困难的问题:卖者让不让买者在购买之前就充分了解所出售的信息的价值呢?如果不让他了解信息的价值,购买者就可能因为不知道究竟值不值得而不去购买;如果让他了解信息的价值,购买者又可能因为已经知道了该信息而不去购买它。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交易,只能靠买卖双方并不十分可靠的信赖,市场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对于不同的交易参与者,获取信息的成本是不同的,例如,一个经过训练的汽车修理工比一位经济学教授更容易知道一辆二手车的质量;一个企业的经理几乎无需花费任何成本就知道自己的努力水平,而企业所有者即使花费巨大成本却难知其祥。这表明个人拥有的信息水平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你所知道的我不知道,或者相反,我所知道的你不知道,即不同经济主体拥有的信息量不相等或不平衡,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的场合,至少有一个当事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但是信息不完全并不是信息不对称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所有的当事人尽管拥有的信息都不完全,但拥有的信息水平可能相同。

信息对人们的预期和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市场的价格机制不能解决或至少不能有效地解决不完全信息的问题,因而在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体系就不会有效率地运作,由此产生一种与信息相关的市场失灵。例如,消费者可能购买了保证疗效的药物,结果发现毫无作用,那么这种药品的生产和消费数量就会大于帕累托最优数量;再如,保险供应商缺乏关于人们的风险信息时,保险的供应就会低于最优水平,有的人可能买不到保险。从下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能够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安排。

非对称信息与市场失灵

1. 非对称信息导致市场的“逆向选择”

在市场运行中,我们经常看到存在一些与通常规律不相一致的现象。如我们所了解的在市场经济中对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是,如果某种商品价格降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即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对一般商品的供给规律是,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即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当消费者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完全时,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地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生产者掌握的信息不完全时,对商品的供给量也相反地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出现了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的存在,意味着市场的低效率,意味着市场的失灵。

次品市场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不对称的例子。假如你最近刚刚买了一辆新轿车,但由于一个突发事件你急需用钱,于是你决定把这辆车卖掉。结果你会发现,尽管你的车还非常新,但却不得不以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出售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买卖双方存在着产品质量信息上的不对称性。通常,卖者对旧车质量的信息多于买者。一辆轿车的质量高低往往是在购买者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才会显示出来,车主很清楚自己的车的质量,也知道它们的缺陷,但买主却不具有这一信息。对于一辆质量很好的车,买者也可能怀疑其质量有问题,而对于一辆有某些问题的车而言,卖者也可能为了把这种“次品”推销出去而不愿意告诉买者,从而质量高的和质量低的车出现在同一个市场上,可能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买者只会按一个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这样一来,高质量的旧车就不愿意出售,低质量的旧车充斥在市场上,导致买者进一步压低价格。最终实际成交的高质量车所占比重更少,直至低质量的车全部售完。这种低质量产品将高质量产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经济学中称之为“逆向选择”

假定在旧车市场上,有两种类型的车——高质量车和低质量车,如果买方和卖方都清楚车的质量,就会形成不同的高质量车和低质量车两个市场,分别形成各自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为了简便起见,假定买者对高质量和低质量车的需求曲线重合。可以得到下面图形。

SH表示高质量车的供给曲线,SL表示低质量车的供给曲线,如果买者能确切地知道这两类轿车的质量,则可以认为此时存在两个二手车的子市场,它们分别承担高质量和低质量轿车的交易。但是当信息不对称时,情况就不同了,假定车主对车的质量信息比买主知道的多,并假定买主是风险中性者,开始他预期高质量车和低质量车概率分布的可能性各占50%,从而愿意以平均价格购买旧车。结果,市场均衡价格低于高质量车应有的价格,但又高于低质量车的价格,于是,将有较少的高质量车和较多的低质量车成交。当消费者发现这一情况,就将改变预期,即预期轿车的平均质量进一步下降,因而愿意接受的价格更低,使得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实际交易的高质量车所占比重更少。这一过程会持续下去,直到低质量车全部售完为止。一个极端的情况是市场上完全没有高质量车。

尽管上述结果是在只有两种质量产品的条件下得到的,而高质量的产品被完全驱逐出市场的情形也是一种极端,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达到均衡时,消费者购买到的高质量轿车所占比重要比事先确切知道它们的质量时要少,次品市场上的不对称信息对市场有效运行产生影响。低质量产品把高质量产品逐出市场本身就意味着市场运行失效。

旧车市场只是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失灵的一个标准化例子,事实上这种情况在许多市场上都会出现。在消费者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降低商品价格不一定能刺激对该商品的需求;同样,在生产者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提高该商品的价格也不一定能够刺激该商品的供给。保险市场的例子可以进一步说明另一种情况下的逆向选择。在保险市场中,买方具有更多的信息,保险购买者非常清楚自己的情况,但卖方即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情况难以全面了解。例如,我们知道在保险市场中,年龄超过某一临界水平的人,通常难以买到医疗保险。这是因为他们患疾病尤其是严重疾病的可能性太高吗?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提高保险价格来解决。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尽管保险公司可以坚持通过医疗检查来了解保险购买者的健康情况,但保险购买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仍然比保险公司更清楚的多。那些比较健康的人,由于知道自己的风险低,通常购买保险的心情不如健康差的投保人那么迫切,也不愿意为保险支付较高的价格;而那些不健康的人,更有可能选择购买保险,也愿意接受较高的费用。这就产生一个重要结果:迫使保险公司提高保险价格,但是价格的提高减少人们对保险商品的需求,而在减少的保险需求中,主要的却是那些相对“好”的投保人对保险的需求,他们不愿意为保险支付过高的价格,在留下来的投保人中,主要的则是那些相对“坏”的投保人,由于他们具有的风险较大,宁愿为得到保险支付更高的价格。这样,随着保险价格的上升,投保人的结构就发生了变化:健康差的投保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健康好的投保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小,由此保险公司对每一投保人的平均赔偿也将增加,这也表明保险公司的平均损失将随着保险价格的提高而提高,若保险公司为弥补损失而继续提高价格,会进一步将那些比较健康的人逐出市场,投保人结构会急剧恶化。由此又产生了在旧车市场所看到的逆向选择问题,可能出现的一个极端是,所有想购买保险的人都是不健康的人,这样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出售保险已无利可图,保险市场也就不会产生了。

2. 对非对称信息下市场失灵 的校正

* 政府介入。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或者至少不能有效解决非对称信息导致的市场失灵,这为政府在市场发挥作用提供了依据,如在保险市场,政府为一定年龄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保险,就有助于消除逆向选择的问题。政府也通过相关的规定与措施尽可能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和正确的市场信息,即增加市场的“透明度”。

* 其它机制。政府介入并不是消除非对称信息问题的惟一途径,声誉、标准化、市场信号机制等也有助于解决这类问题。高质量产品的销售者往往在销售过程中建立声誉来向购买者传达有关其产品的信息,并以适当激励让购买者相信他们的产品是高质量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消费者常常根据企业的声誉来作出决策。但是,当一项生意很难建立或根本没有机会作出声誉时,“标准化”——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以连锁经营方式或其他方式提供给顾客,将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例如麦当劳、肯德基等,不管在什么地方,它提供的产品都是一样的,无论在哪购买,无须为它的质量和价格担忧。价格信号是能够缓解逆向选择问题的另一个机制,是指产品卖方通过信号向买方传达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如在劳动市场,待雇者(卖方)把受教育程度作为一个高生产率信号,向厂商传递关于自己生产率的信息,以利于获得与自己生产率相匹配的工资。在产品市场,那些想卖出较高价格的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厂商,可以通过签订内容广泛的保证书来向消费者传递质量信号,因为签订这样的保证书给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厂商带来的成本较低,而对于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厂商,签订这样的合同成本很高,它们不愿意签订这样的合同。因此,保证书就成为一个显示质量的信号。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不仅在交易合同签订之前,会出现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的逆向选择问题,在交易合同签订之后,还会存在另一类信息不对称,交易的一方具有另一方难以监督的行为或难以获得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私人行为或私人信息的一方,在签订合同后,有可能采取有悖于合同规定的行为,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同时损害另一交易方的利益,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典型领域就是保险市场,对于投保人来说,随着预防不测事件费用的增加,不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降低;同时随着保险赔偿额的增加,投保人用于预防不测事件的费用反而会下降。或者说,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如果保险费用既定,投保人倾向于减少用于防止不测事件发生的费用支出。

需求和供给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