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

发布时间:2018-11-19 18:15:01

论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

【内容摘要】花草意象是李清照词作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几乎占了她作品意象数量的多半。本文把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分别与《楚辞》、朱淑真的词作以及美国著名女作家狄金森的诗歌这三者中的“花草”意象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李清照词中“花草”意象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李清照;花草意象;楚辞;朱淑真;狄金森

【英文摘要】

[Abstract] The image of flowers is an important image of Li Qingzhao's poems, accounting for almost all of her works. This article compares Li Qingzhao's poems with " The songs of the south ", and her contemporaneous Zhu Shuzhen's poems as well as the famous American writer Dickinson's poems, from the imagery, historical background, life experience, cultural tradition several aspects of these works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description of flowers and plants, and thus compare the poems of Li Qingzha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d.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性词人。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境富裕,父母都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她的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且对于文学创作,也有一套自己独到的见解。母亲是名门闺秀,端庄优雅,懂得诗书礼仪。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浓厚的文学氛围的影响下,李清照在年少时就表现出了异于同辈的文学才华,这为她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出嫁后,她与丈夫赵明诚意趣相投,琴瑟和谐,共同度过了一段幸福的婚姻生活。在这期间,有时她可能会因丈夫奔赴外地就任而感到些许哀愁和孤寂,但总体上的生活还是平静而美好的。这也正是李清照前期创作的生活基础和后期作品中不时追忆到的内容。金兵入据中原后,外族的疯狂入侵和掠夺,宋王朝的节节败退,最后南渡,使她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逃亡途中丈夫的病故,使她的心灵遭到不可名言的痛楚,此时的作品中大多充满了一种孤独、凄楚的感情。

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年代,这让她的人生经历了无数的波折和磨难,但历史并没有让这个文学才女就此陨落,从小积累的文学修养反而使她在这个特殊的年代留下了灿烂一笔。在诗词创作方面,她不仅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充满英雄气概的诗篇,而且在熟练地掌握中国传统抒情艺术手法的基础上,把自己对生活最深刻的感受融进身边之景物,缔造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易安体。不仅如此,她还是一个词学批评家,对于词的理论研究也有一番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写出了《词论》这一论文著作。在《词论》中,她写到:“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理论。接着,她在文中又批评了柳永、苏轼、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等人的词,要求词的创作要“高雅、浑成、协乐、典重、铺叙、故实”。本文以李清照的词为参照,重点讨论她词中的花草意象。下面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

一、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与《楚辞》中香草意象之比较

《楚辞》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的结晶,它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充分

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变革的斗争。在《楚辞》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由众多香草意象所组成的世界。“《离骚》中出现的香草有十八种,《九歌》中有十六种,两者相同的共十一例,占绝大多数。由于楚国巫鬼祭祀之风盛行,而香草是用来祭祀和娱乐神灵的圣物,所以香草的原型意象主要象征着巫术仪式中的人神交通。屈原长期生活在这样有着原始巫史文化特征的氛围下,“香草”自然而然就构成了他创作中的主要象征意象。王逸在《离骚经序》中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屈原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使用香草这种意象,不仅仅是表现与神灵的相通,而且将香草与恶草作对比,讽刺那些谄媚的奸佞小人,表达自己仕途坎坷、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如《离骚》中:“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另外,他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香草来装饰自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给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主人公形象,头戴高耸的切云冠、身佩长长的香草佩饰,让其带上神秘的色彩,同时借香草来表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与美好德行。除此之外,他还用香草寄托深情,追求美人,形成了香草美人的独特意象,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借此表现他对君王的忠诚和依恋以及他所期盼的美政理想。“香草”意象频繁而集中地出现在屈原的作品中,成了他作品中必不可少的情感纽带,也被人们认为是屈原品德、人格的外在表现,备受历代文人的推崇。

对比屈原的创作,我们可以发现,李清照所处的两宋时期的现实处境与《楚辞》创作时期的楚国形势有许多相似之处。靖康之变,徽、钦二宗被俘,北宋的灭亡和动荡不安的时代变迁给文人造成的心灵创痛是显而易见的。此时,屈原作品中的忧思意识和楚骚精神与宋代文人的心态高度契合,对屈原和楚辞的接受,在他们的创作中得到了具体的应用。李清照虽为女子,但作为宋代著名的女性词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同样表现出了对国家的忧思之情。在她的词作中,也诚如屈原那样,借助了大量的花草意象来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如《玉楼春》中,“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诗人抓住寒梅的主要特征,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刻画渲染梅花不同凡俗的外形和内质,十分传神地显示了梅花秀美、清丽的神韵,将梅花那种悄然报春不争春的神态表现了出来。接着一句“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又将梅花那种不以飘浮于外的香气来博人喝彩的高洁品质凸显了出来,借花卉神韵说人之风韵,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趣。其次,她也借身边的花草来表达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国破家亡的飘零之感,将自己关心国家时局的心情寄于花草,如《武陵春》中:“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是词人在宋高宗绍兴五年避难金华时所作。一阵疾风过后,落花遍地,尘土中也有了落花的香味。首句只用七个字,就把暮春的凄凉惨淡描绘了出来,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和象征性,象征了金兵北退之后国土的一片残破和凄凉。除此之外,她的大多数词作,都借花草表现了自己快乐无忧的少女时代和婚后与丈夫的生活以及丈夫去世后的孤寂与凄凉之情。李清照通过对生活细致地观察和体验,把生活中最深刻的感受和情感融进身边的花草意象,营造出了一种近乎真实的意境,以此表现自己细腻的情感。如《如梦令》中,诗人在这首词中追忆少女时代游览溪亭的情景,将自己沉醉其中的情态和误入藕花丛中惊起鸥鹭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表现了她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自己游览溪亭时的愉悦心情。再如《醉花阴》中的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作者创造性地运用黄花来比人的瘦,婉转传神地表达了在重阳佳节时,词人对丈夫的相思之苦。

由此观之,《楚辞》中的香草意象和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都被赋予了以花喻人的特殊寓意,借此来表达作者的高洁志向与美好德行。但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侧重于借其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境况和人生经历,抒发闺中女子的感情。而《楚辞》中的香草意象则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和宗教色彩,其中的政治意味较之李清照的词更加浓厚一些,表现了屈原作为一位有志之士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法实现人生抱负的不满,借香草意象侧重抒发的是家国情怀。

2、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与朱淑真词中花草意象之比较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浙江钱塘人,她是和李清照同时代稍晚的著名女词人。陈廷焯在《词坛丛话》中说到,“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对李清照和朱淑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的词集,“据《直斋书录解题》载为一卷,但已佚。后经明人毛晋搜辑,得明初洪武间抄本《断肠词》一卷,凡十六调,词二十七首。朱淑真平生爱竹、爱梅,所以在她的诗词作品中的花草意象多为梅花、竹子。在李清照的词作中,她也同样借助了大量的花草意象来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全宋词载录李清照词共47首,而笔涉花卉的词作,高达其所存全部词作的五分之四。”其中出现较多的花草意象,主要有梅花、菊花、荷花、桂花等。李清照和朱淑真同处在一个封建社会背景下,两人有着诸多的共同点。首先,她们都出生于仕宦之家,有着家庭父辈的熏陶,这对她们艺术才能的培养起了颇为重要的作用。另外,她们都因婚姻问题而遭诋被诬。李清照因再嫁张汝舟,后讼而离异,而遭谤为“失节”。朱淑真由于“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被残酷的礼教逼迫着与一个官吏结婚,使她痛苦不堪。她们的才情,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中受到排斥,无法施展;她们的婚姻,也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她们渴望自由的爱情、平等的婚姻,但在夫权专制的社会中,这一切是不可能实现的。内心的情感无处诉说,无人理解,便将无处发泄的情感倾注于身边的景物,借助自然之物,在诗词中尽情地倾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论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