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情观察

发布时间:2020-09-09 08:32:09

左心衰竭  症状 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所致的临床综合症.[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体力下降乏力和虚弱、泌尿系统症状(夜尿增多)] 体征 肺部湿性罗音

右心衰竭 症状  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为主的临床综合症[消化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右室扩大限制左室充盈、肺淤血所致)] 体征 [颈外静脉体征(颈外静脉充盈是右心衰最早征象)、肝大和压痛、水肿(典型体征)、胸水和腹水]

1、体温 因为大多数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体温的监测与记录尤为重要,对发热的病人要增加体温测量次数,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感染控制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而体温回升则是感染好转的表现。感染往往是诱发CHF常见诱因,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感染后加重肺淤血,是心衰诱发或加重。护理中按时测量患者的体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 5℃时,及时给以物理降温,物理降温30min后复测体温,若物理降温无效,或体温超过39℃时,按医嘱进行药物退热

2、呼吸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注意其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浅度,以及伴随的症状。若患者呼吸急促,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是急性左心衰的表现,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 发生在重体力活动时,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不同程度运动量引发的呼困,于是心衰程度不同。②夜间阵发性呼困 患者夜间突然憋醒,感到窒息和恐怖迅速做起,需30分钟或更长时间缓解。机制:与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小支气管痉挛及膈肌抬高、肺活量较少等有关③端坐呼吸 平卧几分钟后出现呼吸困难,需要坐位,仍然气喘.机制: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是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进一步增高,引起间质性肺水肿,增加气道阻力,降低肺顺应性,加重呼困。

3、血压 观察血压变化,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血压过高会加重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甚至会导致急性心衰的发生;血压过低会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因此,要定时监测患者的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血压过高时,按医嘱及时给以降压处理;血压过低时按病情给予输血、补液和(或)多巴胺等升压药治疗。

4、心电监护 心衰病人一般有脉搏不规则,快、弱、细的特点。处于72小时心电监护下,心率加快是急性心衰最早代偿表现, 30%的心衰病人有房颤。在心电监护中要注意观察有无ST-T的改变、异常Q波、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和房扑等的出现,在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要立即通知医生,备好抢救药品,尽快完成心脏起搏前的准备。因为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与病人的心功能状况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详细完整的心电监护记录是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龄CHF发生心律失常,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注意患者心率和心律的变化,有异常变化及时告知医师并及时处理。 快速房颤时心排量 ,心动过速增加心肌耗氧,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加重心衰。严重心动过缓降低心排量,也可诱发心衰。 心律失常时,按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出现室速、室颤时,及时配合医师进行除颤。

5、出入量(尿量)  短时间内尿少及体重增加:心脏病人一旦尿量减少及体重增加,是心衰早期征象。 短时间内体重增加是液体潴留的可靠指标。心衰患者出现尿少、入量过多、体重增加,提示心衰加重。治疗后尿量增加。体重下降,水肿减轻.提示心衰改善.这是由于心衰时心排血量减少,肾血流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引起水与钠储留.使血容量增加.毛细血管静脉压增高,因而出现水肿。

准确记录患者的进食水量、输入液量、尿量、大便量、出汗液量等,班班小结, 24 h总结,保证患者每日的出入液量基本平衡.入多出少时, ,按医嘱及时利尿,以防发生急性心衰。若经利尿后,患者仍然少尿或无尿,在排除尿潴留的情况下,警惕肾衰竭的发生。入少出多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及有无脱水症状,必要时给予补充液体,以防发生失液性休克,加重各器官的进一步损伤.

6、吸氧 在心衰治疗过程中.正确吸氧是重要环节,不同的病因,给不同的流量.患者可持续低流量吸氧(1、2/),不但不易发生氧中毒。且对临床症状、活动的耐力均有显著的改善.应经常检查, 防止吸氧管脱落、阻塞、保持其通畅,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说明吸氧的治疗意义,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以保证氧疗的正常进行。观察患者指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判断氧疗的效果,以保证患者能得到有效的氧疗,指脉血氧饱和度>9%. 

7、用药反应的观察 药物的效果可以从生命体征的改变中得到具体的体现。用药前应熟悉患者一般情况,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和副作用,每半小时巡视患者1次,注意症状、意识、心率、心律、血压等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静脉滴注速度,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熟悉掌握不同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及时将有效的信息反馈给医生,以做好必要的调整用药.

强心剂 易出现毒性反应,因此给药要严格遵照医嘱准确掌握剂量,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恶心、呕吐、嗜睡、黄绿视或心律失常,应考虑到洋地黄中毒,必要时检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及时处理。

利尿剂: 因利尿剂多在限盐的情况下与洋地黄同时应用,易出现电解质紊乱,主要是低血钾和低血钠.低血钾不但增加洋地黄的毒性作用,而且使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增高,增加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危险性。发现病人精神萎靡、心律紊乱、腹胀或四肢无力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8、合理安排输液  严格控制输液量,滴速.1520滴/分.输液中,加强巡视,注意输液速度,速度过快会诱发急性左心衰,速度过慢药物不能按时输入,因此,必要时测量中心静脉压,根据中心静脉压的高低调整输液速度。持续输液的患者,每天更换输液器。输液后,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高龄CHF患者,因治疗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如利尿剂、强心剂、扩血管药、抗菌药物、化痰药、平喘药、保肝药、营养液等。输液前,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物的性质、半衰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此外,药物配置后保存时间不可过长,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需现配现用.

9、皮肤观察 心力衰竭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组织水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床单平整。定时更换体位避免水肿部位长时间受压,防止皮肤破损和褥疮形成。在疾病晚期,皮肤强度差,尤其是腿和骶骨处的皮肤有破溃的危险

10、防止便秘  1、精神因素使规律性排便活动受抑制,排便习惯改变2、胃肠道瘀血、进食减少,卧床过久影响肠蠕动,易致便秘。3、增加液体摄入并不总是可能的,且患者虚弱鼓励运动是不现实的,4、食欲差增加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也困难。(病人限饮水、限活动、食欲差)不要让患者用力大便,因用力可使腹压、胸压、颅压内增高加重心衰或出现意外。为了预防便秘,应建议每天进行肠功能训练,需训练床上排便习惯,病情许可时扶患者坐起使用便器,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反应,以防发生意外。若发生便秘时可给轻泻剂,如开塞露或低盐水灌肠; 如便秘时间较长,已用缓泻剂无效时,应进行人工排便

11.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由于长期卧床,使用利尿剂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应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下肢和做下肢肌肉收缩,协助患者做下肢肌肉按摩.用温水浸泡下肢以加速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栓形成。当患者远端出现局部肿胀时,提示已发生静脉血栓,应及时与医师联系,进行处理.

心衰病情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