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几种思维错误

发布时间:2013-04-15 10:38:59

探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几种思维错误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且与生活联系很紧密。这需要学生有广阔的发散思维和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总是感觉比较吃力,成绩总是不让人满意,在初中物理学习调查中,发现约占35%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有的较好的学生同其他学科相比成绩偏低甚至偏低幅度较大,呈现学科间的显著不平衡;有的学生本物理学科的多次检测或是成绩欠佳,或是有一定下降。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下面是调查处理后的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

一、形象思维较差,建立不好形象模型

形象思维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特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和现实过程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例如:学生头脑中因为没有物质原子结构的初级模型的正确形象和电子运动的动态过程的正确图景,则对于摩擦起电的理解、对于电的中和的理解、对于带正电与带负电的理解都产生了困难;又因为学生头脑中没有建立起光线的鲜明正确形象,没有建立起光的直线传播的物理图景,就难以理解和分析影子形成、小孔成像等许多具体的物理问题。

二、因果思维不顺,逻辑性不强

事物的因果联系总是受着条件制约的。对条件的认识是一种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一些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于进行这类思维;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学生也无法对一些条件进行分析和选用,从而使得在有条件关系的习题面前一些学生显得无能为力。如关于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但解答具体问题时,很多学生又往往不自觉地把“在力的方向上”这一限制条件抛在脑后,从而出现错误。

三、逆向思维不强,

逆向思维是从对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逆向思维解题的显著特点就是以未知为起点,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定理找出有关物理量方面的联系,层层推理,确定解题路线的分析途径。由于受平时大量的从已知到未知解题方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加之有的教师没有注意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不善于甚至不知道运用逆向推理、逆向论证、逆向分析。如一半以上的学生总认为抛出去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抛力共两个力的作用,其原因除受“抛”字的干扰外,更主要的是不善于进行逆向分析或逆向论证,假如抛力存在,这个抛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呢?反过来想一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比较思维不会理性比较

比较思维是初中物理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按理说初中学生应能较好的掌握比较思维的方法进行比较推理、比较分析、比较论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学生在比较思维中不善于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的完全不理解两种事物的可比性,有的不理解比较的一般作用在解题中的特殊作用,不善比较两种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不善于舍同求异或舍异求同。如回答直流发电机与交流发电机在主要结构上有何不同时,很多学生先直接回答直流发电机的特点以后,再回答交流发电机的特点,而不去比较两者在结构上的差异。同样,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物理概念、物理量等。

五、思维定势影响正确判断

思维定势在习惯上也被称作思维上的“惯性”。在物理学习中,思维定势还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作用。有这样一道调查测试题:一人站立在乎面镜前,然后慢慢后退,则:人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像离平面镜越来越远;B.他的像越来越大,像离平面镜越来越近;C.像的大小不变,但像离人却越来越远;D.像的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也不变。错选A的比例竟占40%。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么多的学生之所以错选,是因为在解该题时凭借视觉的通常经验,而没有根据问题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思维活动,忽略了“像的大斜与中看到你的大斜是两回事。由此可见,思维定势在人们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时,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时的影响是消极的,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过程中的一个不利因素。

上述的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没有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和概念所反映的物理事物、现象的本质;二是不能准确区分相近的物理量;三是忽视或误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四是没有搞清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而乱写乱套公式;五是片面分析问题,只见局部不顾整体;六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缺乏从论证推理得出结论的习惯;七是死记硬背物理公式和某些结论,对具体问题不会具体分析;八是不能全面、准确地分析题目描述的全物理过程;九是不能对题意的分析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景。究其根源,一是物理知识本身抽象程度高,与实际联系紧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多变;二是教材的编写比较原则,缺少形象化的说明;三是缺少训练学生思路的典型范例;四是学生还没有把握住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不善于从多方面去理解物理概念,不善于作比较分类工作,没有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不能从分析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确定遵循的规律——找出已知和未知的联系——建立方程——探讨答案的物理过程。一部分学生在学了物理之后,观察物理现象还仅仅停留在日常生活经验的水平上,心理层次来得到发展,错误未得到纠正,新观念未曾建立。因此,对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确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克服心理定势的消极影响,是当今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浅淡初中物理教学的导入技巧

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有效的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常规教学中的四大环节之一便是激情导课。可见,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这一环节不可或缺。

对于物理来说,每节课的导入方法都可以有好几种,以下挑选一些常用的引入方法来讨论。

一、用故事引入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充满着很多物理学家的有趣故事,而且涉及物理知识的故事也有很多。初中学生还是有点小孩子天性,喜欢听故事,故事引入法对课堂教学有很多好处,第一可以舒缓学生紧张的学习氛围,第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故事引入法要有一定的技巧,首先所引用的故事要与所讲的内容紧密相扣,至少要从这个故事中引出一些物理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故事的引入要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可以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在讲《密度》这节时,可以介绍阿基米德鉴别皇冠的故事,在学习《磁场》时,可讲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的故事,学生对这些有趣的故事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提高了,而且他们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十几匹马都拉不开那个球呢?阿基米德是怎么知道那个皇冠是假的呢?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然后他们会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而且当他们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释引入时的疑问,他们会觉得很有成就感。故事引入法,既生动活泼,又引人入胜,又有助于启发学生科学思维。

这种引入法在使用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就是跟生活经验引入法类似的问题,如何控制好学生的情绪和课堂纪律,其二就是在讲故事时如何控制语速、语调、语感、教态,你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讲这个故事,是教师授课式、朋友聊天式,还是电视节目式,或是主持人演讲式……这些方式的选择关键取决于教师自我的定位以及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一个好的故事,配上不好的讲故事方式,那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二、开门见山

这种导入方法是一种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拖泥带水,而且为有限的课堂节约时间。对于学习内容很简单,或者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就没必要拐弯抹角。

例如在讲《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这节,因为内容比较简单,而且同学们已经在生物课上学习过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所以可以直接引入:“今天,我们学习《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生物课上大家已经知道人感知声音的过程,哪个同学可以总结一下?”简单明了,直入主题,有效节约时间,且达到教学效果。

但是这种引入方法容易使学生觉得课堂很沉闷,课本知识无现实意义,从而形成一种为了考试而学习的错误想法,也会因此失去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热情较低,注意力较难集中的学生,可能会因此而放弃整节课的学习。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不建议采用的一种引入方法,除非教师自信自我人格魅力可以让学生从你的声音和气质中提高学习兴趣。

问答导入

这种方法是很多老师经常采取的方法,提问引入法是指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请学生回答或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新课。这种引入方法可以唤起学生的自觉思维,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增强学生思维的乐趣。

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可以这样引入: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者电风扇转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或者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种引入法在实施时常与复习引入法联系起来, 应用这种引入法的前提就是学生必须对旧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当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时,学生能及时做出回答,而不造成冷场或教师自问自答。这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他们掌握旧知识的程度,从而在上课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当提出的问题学生无法回答时,可点名让某一位程度较好的学生回答,尽量避免自问自答。

四、实验教学引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一些物理现象,学生之前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因此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一种意识,就不能用生活经验引入了,这类内容的引入就可以用借助实验。运用实验引入新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入新课中,实验的选择很重要,应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新奇和使学生感到意外的实验,创造一个愉快的物理学习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浮力》这节课时,可以通过实验引出,向学生演示:新鲜的鸡蛋在水中下沉,当我陆续的加一些物质下去时,它居然浮起来了。这里要注意,加的那种物质先不跟学生说明是什么,学生就会有疑问了:“加的那种东西是什么?鸡蛋为什么又会浮起来了?”让学生去猜想,疑惑,然后学生就带着疑问来学习这节课,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把一小吸盘用力按在黑板上,它不仅没落下,反而能挂住重物,这个是为什么呢?物理引入法把抽象的东西通过简单的实验引出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实际应用这种方法引入时,相信最令教师头痛的就是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意外。在课堂进行演示实验,学生把目光从课本移到实物上,学习兴趣大增,但在实验过程却可能会这样或那样的小意外,影响小的可能就耽误课堂时间,也给学生制造说话机会;影响大的可能整个实验失败或是出现安全问题,这样会影响教师上课情绪,使后面的课上得不流畅,而且也会破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在准备用实验引入法引入时,最好课下多进行几次实验,而且要在同样的环境下(如同个课室),而且还要对估计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并预先想好解决办法,避免课上出现意外时手足无措。

另外还有一个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容易被教师忽视的问题,就是这个实验能否让全班学生都观察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很大的,一般情况下与他的成绩是没有关系的,坐在课室后面的学生一样对实验感兴趣,但是演示实验的规模一般较小,如何能让后面的同学也观察到,从而避免前面的学生认真关心实验,而后面学生认真聊天的现象,这也是教师在进行实验的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复习引入法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新课的内容往往与学过的知识密切相关,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逻辑展开,把新内容自然的引出来,这种方法使新旧知识连贯,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深化。

如在《功率》时,先复习功的计算后,通过事例引出做功的时间因素,提出做功的快慢问题,从而引出新课,知识的连续性,会让学生感觉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引申和发展而来的,有助于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又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中,我们可以先复习前两节,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如果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种介质时,例如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在两者的交界面上,我们知道有一部分从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继续传播,这是光的反射现象(这就是第二节的内容)。在这里讲一部分光发生反射,那另一部分光呢?如果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会被吸收,但如果射到透明的介质,比如水或玻璃,它会进入水中或玻璃里继续传播,这个现象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光的折射》。

这种引入法使用时难度较小,学生也便于接受,但是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要进行合理的过渡。而且这种引入使用不要太多频繁,以免学生觉得知识过于枯燥。

六、生活经验导入法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接触过很多物理现象或可以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的例子,这些都是很好的无形教学资源。恰当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现象,极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为良好的物理教学创设环境。在引入过程中,一方面易使学生感到似曾相识,所以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而自豪;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生活现象,勤于思考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这也符合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学物理而不是在科学世界中学物理”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新课标对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如在讲授《光的色散》这节课时,可以从雨过天晴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引出新课;如讲《力》时,可以从马拉车,人提桶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事例要恰当和典型,所举的例子要是学生确已熟知的,否则学生会感觉不可捉摸。

虽然这种引入法的好处很多,但也不是没有坏处的,在引入过程中如何控制学生的情绪及课堂纪律,这是很多教师容易忽视的问题。并且在学生对这部分生活经验表示兴趣时,也要尽量避免学生发挥其充分的想象力,走神或想起一些与这节课无关的内容。提出生活现象或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固然简单,但是怎么让学生的思绪从生活移入课本,并专心钻研现象的本质,这才是最难的地方,也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的。

七、综合引入法

所谓综合引入法,就是指将上面六种引入方法中的二个或多个结合来引入新课,这个方法可以避免单一的引入方法带来的缺点,取长补短,有时教学效果更好。

如在《电流的磁场》时,可以先复习一下电现象,磁现象,然后提问:“电与磁之前有没有什么关系呢?然后讲解电现象与磁现象的发展史及演示奥斯特研究电与磁关系的实验。这个引入综合了复习引入,问题引入,故事引入和实验引入,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这种引入也是最常见的方法,模式不单一,形式多样化,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反应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操作性强。当使用前需要教学读透教材的内涵,熟悉教材的整体性,并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底蕴和较广的知识面。

总之,人们常说:“教无定法。”新课引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方法应该灵活多变。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不同的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新课引入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引入方法,都应当在知识学习、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等方面取得最佳效果。只要在新课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探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几种思维错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