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 重难点突破强化练 第7练 理解原理,掌握操作,解决有机分子实验题 北师大版

发布时间:2019-10-27 21:38:34

理解原理,掌握操作,解决有机分子实验题

1(2017·肇庆一模)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量取2 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 mL量筒而不用10 mL量筒

B.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呈蓝色,加热后先变绿,再变成砖红色

C.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D.实验结束时剩余的斐林试剂应该处理掉,不可长期保存备用

2.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向2 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 g/mLNaOH溶液2 mL,振荡均匀后,再加34

0.01 g/mLCuSO4溶液

B.向2 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340.01 g/mL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0.1 g/mLNaOH溶液2 mL

C.向2 mL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0.1 g/mLNaOH溶液2 mL0.01 g/mLCuSO4混合液

D.在NaOHCuSO4混合液中加入2 mL蛋白稀释液

3.青苹果汁遇碘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  )

A.青苹果中含淀粉不含糖类

B.苹果成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C.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D.苹果成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4.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运用的原理是(  )

A.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分布,从而推知RNA的分布

B.单独利用焦宁对细胞染色,可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DNA的分布

C.利用甲基绿焦宁染液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在细胞核、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到DNARNA,由此说明DNARNA的分布

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中NaOH溶液摇匀后,再加CuSO4溶液

B.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要先将试剂A和试剂B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品试管中

C.脂肪的鉴定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花生切片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D.斐林试剂与蔗糖溶液水浴煮沸23分钟将出现砖红色沉淀

6(2017·蚌埠二中等四校联考)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  )

A.可用斐林试剂、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B.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染液来鉴定

C.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7.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 mL,放入适宜温度的热水中,保温5 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 g/mLNaOH溶液2 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 g/mLCuSO4溶液3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  )

A.砖红色 B.无色 C.蓝色 D.紫色

8.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大分子

B.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C.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

D.脂肪的鉴定中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生理盐水洗去多余染液

9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焦宁染液

B.将载玻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即用染色剂染色

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深的区域

D.冲洗载玻片时,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

10.取成熟到第2天和第4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c试管中各加5 mL2天的提取液,在bd试管中各加5 mL4天的提取液,如图所示。在ab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在c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观察比较颜色变化,结果是(  )

 

Aab试管呈蓝色,且ab颜色浅;cd试管呈砖红色,且cd颜色浅

Bab试管呈蓝色,且ab颜色深;cd试管呈砖红色,且cd颜色浅

Cab试管呈蓝色,且ab颜色浅;cd试管呈砖红色,且cd颜色深

Dab试管呈蓝色,且ab颜色深;cd试管呈砖红色,且cd颜色深

11.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__色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__________的存在。

(2)一般选用苹果、梨等作为还原糖检测的生物材料,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红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__,用其染色时,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而不是蒸馏水洗去浮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双缩脲试剂B液的量只有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某兴趣小组猜测土豆中可能不含酶,所以淀粉不能被分解成甜度比较高的还原糖。为验证这一说法,他们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帮助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斐林试剂反应能生成砖红色沉淀。

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双缩脲试剂B,斐林试剂中NaOH溶液,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苏丹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

第一步

第二步

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水浴加热至60 ℃,保温5 min

第三步

将等量(或等体积)的斐林试剂中NaOH溶液和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注入C试管混合均匀后,向AB试管中各加入1 mL,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A试管内__________________B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13.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后,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现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 g/mL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步骤

步骤

具体操作

A试管

B试管

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5滴蒸馏水

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配制一定量的斐林试剂

步骤B试管中需滴加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2 mL________摇匀,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3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A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B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b.若A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B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答案精析

1B [量取2 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 mL量筒而不用10 mL量筒,用10 mL量筒误差较大,A正确;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浅蓝色,加热后先变成棕色,再变成砖红色,B错误;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确保试管中液体都能受热,C正确;斐林试剂要现用现配,不能长期保存备用,D正确。]

2A [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分别加入两种试剂,而且应先加入0.1 g/mLNaOH溶液2 mL,制造碱性环境,再加入0.01 g/mLCuSO4溶液34滴,这也是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在使用时的不同。]

3B [淀粉属于多糖,青苹果遇碘液显蓝色,说明青苹果中含有多糖——淀粉,A错误;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青苹果中主要含淀粉,成熟苹果中主要含还原糖,B正确;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熟苹果中含有还原糖,但不能肯定不含淀粉,C错误;苹果转熟时部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D错误。]

4C [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了甲基绿和焦宁染色剂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焦宁使RNA呈现红色,使用甲基绿焦宁染液对细胞染色,显示DNARNA的分布。]

5C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要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使用,A错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试剂A,后加试剂BB错误;脂肪鉴定实验中,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C正确;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因而用斐林试剂在水浴煮沸条件下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D错误。]

6D [用斐林试剂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可鉴定葡萄糖,用双缩脲试剂可鉴定尿液中的蛋白质,A正确;苏丹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而花生油的颜色正好是橘黄色,如果使用苏丹染液,就会出现颜色重复的现象,不容易分清,所以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染液来鉴定,B正确;脂肪鉴定应选脂肪含量较多的材料,可选花生种子,C正确;甘蔗茎富含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性糖,D错误。]

7D [在试管中加入淀粉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下,淀粉被分解,淀粉酶仍然存在,其本质是蛋白质,质量浓度为0.1 g/mL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CuSO4溶液因有先后滴加顺序则是双缩脲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

8C

9D [染色时,甲基绿和焦宁需混合使用,A错误;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还需用蒸馏水冲洗才能用染色剂染色,B错误;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C错误;冲洗载玻片时,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D正确。]

10B

11(1)斐林试剂 砖红 葡萄糖

(2)可溶性还原糖含量高 组织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

(3)苏丹 苏丹能溶于酒精中

(4)先加试剂A 2 mL,摇匀,再加试剂B 34滴,摇匀 双缩脲试剂B过多,则会引起Cu2过多生成蓝色氢氧化铜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12.实验原理:还原糖

实验步骤:第二步:3%的淀粉

第三步:5065 ℃恒温水浴2 min

实验结果预测:液体为蓝色

解析 该实验中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由还原糖的鉴定步骤可得该实验步骤:

第二步:向AB试管加入3%的淀粉提取液,在60 ℃条件下保温;

第三步:加斐林试剂,其作用条件为5065 ℃水浴保温2 min

实验结果预测:有还原性糖的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即A试管内液体为蓝色,B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13(1)5滴无水乙醇 斐林试剂

(2)a.出现砖红色沉淀 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b.出现砖红色沉淀 出现砖红色沉淀

解析 (1)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由实验目的和实验材料推知实验的原理是: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若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则淀粉酶失活,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若乙醇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则淀粉酶具有活性,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所以实验的自变量为乙醇的有无,因变量为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因素均为无关变量,依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应控制相同且适宜,因此步骤B试管中需滴加5滴无水乙醇;步骤是对因变量进行检测,正确的操作应该是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2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3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2)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其结论是未知的,应依据可能的情况对预期的实验结果分别加以讨论:a.若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则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若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则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也出现砖红色沉淀。

2018年高考生物 重难点突破强化练 第7练 理解原理,掌握操作,解决有机分子实验题 北师大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