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智慧小故事1:谁是终极胜者

发布时间:2020-05-02 06:20:40

启迪智慧小故事1:谁是终极胜者



  启迪智慧小故事1:谁是终极胜者  1948年《美国数学月刊》登出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阿尔、本、查理3名男子参加一个以气球为目标的掷镖游戏。每个人要用飞镖攻击另外两个人的气球,气球被戳破的要出局,最后幸存的是胜者。

  三名选手水平不一,在固定标靶的测试中,阿尔10投8中,命中率达80%,堪称老大。本和查理命中率分别为60%和40%,称老二和老三,现在三人一齐角逐,谁最可能获胜?

  答案看似简单呀,投得准的能尽快把别人灭了。但实际比赛会这样吗?一开场,每人都希望先把另两个对手中的强者先灭掉,自己才最安全,下面的比赛也最轻松。于是,老大专攻老二,老二老三都去攻老大,结果,三人获胜机会分别为30%、33%、37%,——水平最高的老大最易出局,水平最差的老三最安全!

  老大自然不那么蠢,他就会游说老二:“我们先合伙把老三那小子灭了,这样三个人获胜比率分别44%、46.5%、9.1%,你我胜率都高了嘛!”

  有道理。但老二就想了:老大你想得美!你表面上说我们先合作灭老三,而这样的话,你的胜率就比我低了2.5个点,你会甘心吗?会不会中途偷袭我、先把我灭掉?而若我们灭了老三后再对打,我还不是仍处在劣势?

  于是,老大和老二的合作就有裂痕了。

  耶鲁大学数学研究所的经济学教授马丁·苏比克还讨论过另一种策略。老大会对老二仅保持一种威慑:“我不会攻你,但你也别攻我,否则我将不顾一切地专门回击你!”这样就会造成新的局面。而老二何尝善罢甘休?他会以同样方式威胁老三,那么三人的胜率又是……

  哎呀!若两人比赛,问题再清楚不过;若多出一人,问题复杂多倍哩!

  摈弃复杂的数学和社会学问题,还原为一些简单的生活道理:

  面对一个强者,弱者只能准备接受失败;面对一群强者,弱者反而有更多周旋的空间。

  人际互动不仅要技术,更需要战术和战略。

  启迪智慧小故事2:小提琴家  有一位小提琴家,在演奏会上拉提琴。

  他拉着拉着,g弦忽然断了,怎么办呢他没有停下来,他立刻换了一个曲子,这个曲子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

  他演奏得非常成功,听众给他热烈的掌声。

  启迪智慧小故事3:粽子人生  我常常遗憾粽子古怪的形状!淡青色的箬叶折成了尖锐的四个角,森森然的,极不顺人眼。一年的端午时节,母亲早早准备了用具,将箬叶用开水泡软,又把糯米洗净,浸透,沥干水分。我说我也来帮忙,可惜我做的粽子形状萎缩,自觉丧气,所以越发奇想,何不给粽子作一下改良呢。

  “母亲,这粽子怎么都要有角,不能做个圆粽子吗?”

  父亲听了,在边上大笑起来。母亲却说:“圆粽子倒是不曾听说,不过你可以做一个。”

  我欢呼起来。取过箬叶,比划设计了一番,终于做成了一个圆粽子,规则倒是不甚规则,但总算是少了棱角。

  待我从外头回来,母亲早就把粽子烧好了。我挑出了我自做的大圆粽,扯去线。酱黄色的圆粽,一股香味冲入鼻端,引得肚子直“嘀咕”。然而我又不知该如何下口,一咬势必粘得满嘴都是。如是以前,先吃一角,再吃另一角,尽可慢慢吃下去。

  及至我步入社会,在社会中饱尝生活的无奈,才明了做人或许就犹如这粽子。

  有的人圆滑如鱼,一触即走,自身固然圆满无伤,但于人无益。有的人有棱有角,模样不怎么样,也常常触碰他人,但却常常能与人方便。

  看了启迪智慧小故事的人

启迪智慧小故事1:谁是终极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