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发布时间:2016-12-07 14:30:00

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初中数学教研组 吴加国

课题级别:上饶县花厅中学校级

学科分类:初中数学

课题负责人:吴加国

主要成员:陈振银 徐健 姚正平 蔡全 黄同飞 杨思伟 徐丽娜 傅云

摘要:每位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从一时难以应对,到不断改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中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与体会,认为认真研究在新课程标准下转化传统的教师角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新形势下数学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受王光明教授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一一数学教学效率论科研课题的影响,我们初中数学组的每位教师从课堂教学出发,把研究教师的角色转换与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研课题,在一年多的研究中我们进行了一次交流和小结,写了相关的总结论文13篇,上了校课题研究课3次,在教研组内每位老师都上了一节教学研讨课,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合作者” 。同时明确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要为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面对新教材的新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己经显得力不从心,题海式的训练己经成为阻碍素质教育的病疾,高耗低效的熟练度训练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背道而驰,因此,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把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放在重要地位。所以转化传统的教师角色,在教学的过程中脚踏实地研究数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效率不取决于老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我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数学教学效率论的总课题负责人王光明教授认为:“数学教学效率应从两个维度来认识:在学生的时间投入方面,指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全身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在数学教学结果方面,指多方面的学习效果一一认知成绩、理性精神、效率意识、良好认知结构和数学学习能力. “学校教育质量的任何意义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学效率不高,设计再好的教材也只能束之高阁. 早在1632年,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序言中就写到:著作《大教学论》的目的就是改进学校教育;要让老师因此而少教;让学生因此而多学,让学校充满欢乐,而不是厌烦和高压.到了20世纪,教育家巴班斯基则系统研究了教学优化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局长特德斯科先生则认为:“提高教育质量仍是21世纪教育的目标."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报告中“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无论怎样强调均不过分’,这一句话竟重复了3次,足可见这一国际性组织对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是多么的关注。 “在节约教育方面再没有比不浪费学生的时间更有成效的了.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中学数学创新教法》,《数学教学效率论》,教育学,心理学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和方法

主要目标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探讨新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主要内容:

(一) 把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作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已经很明确,“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合作者”的含义包括建立师生之间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彻底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让学生能在一个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傅云老师重视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他的课堂上学生能畅所欲言,发表他们不成熟的想法,并经常会得到老师的赞扬,傅云老师说:课堂上出现冲突怎么办?批评不如表扬,表扬不如关爱,关爱不如理解,理解不如尊重,没有什么比理解和尊重更能让人感动了。当然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帮助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把握好方向。在与学生合作时老师应该即是合作者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成为让学生能创新的引导者。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第三,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周晋豫老师袁木林老师在课题实验中注重把握教师角色转换中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 袁木林老师说:“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周晋豫老师在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时从教学策略上思考研究,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为学生张扬个性提供必要的空间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指导学生课题学习时,教师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合作者,尤其在分组活动中,学生更多的感受了自身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实际应用、实际价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小组从不同的出发点,对同一个课题给出了各有特点的观点或设计,充分地体现了合作的效益,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发展。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与学生合作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出现偏差或有疑问时,教师应及时给出明确的方向并尽量提供知识的保证。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最终都能有机的结合在学生身上,使得知识在学生身上得以扎根。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实现了学生的近期学习目标,也潜在的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的法宝。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导入新课是教学的起始点,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会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把学生的兴趣开始就牢牢抓住,使学生在整堂课中能精神饱满的投入学习中。杨思伟老师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注重新课的导入,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第一章第四节 《从不同的方向看》这一节的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魔术游戏,作为新课的导入,樊老师手中拿着几只被切开的只有半边重叠的乒乓球,学生从正面看,是一只乒乓球,然而,老师却从手中拿出了一个一个“乒乓球”(其实只有半只),学生们惊呆了,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老师此时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课堂也显得生动活泼,学生学的兴趣昂然,为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事物留下了久久难以忘怀的印象。成功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为他们今后怎样观察周围的事物,防止挂一漏万,受骗上当,增强是非的辨别能力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达到了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统一

2、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徐丽娜老师在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中,同时注重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她立足课堂,不断研究探索,取得了一些效果。她实验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步骤为(1在课堂上,23分钟的时间,通过导入新课的各种方式,出示显性教学目标,为学生学习定向。(2)引导学生主动学:用5——8分钟,通过课前可印题签或制作课件等方法设“自学引路提纲”,并提出自主探究的范围、内容、时间、方式、要求以及届时如何检测等。(3)用20分钟左右,教师组织答疑自主探究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师生互教合作学习即是培优,又是补差,不同学生都有提高。人人是学习者,人人也是小先生,角色互为转换,起到了互补、互助、互利作用,学生课程资源得到挖掘。教师在这个环节中精讲:讲疑点难点,讲易错易混点;精教:教规律、教思维方法,将百法归一、万法归宗,实现教与学的科学有效性(4)用七78分钟,通过完成课堂作业(即检测题),检测每位学生在本节课学习效果,巩固运用知识。徐丽娜老师说:“我们教师最关心的就是在40分钟内学生是否认真倾听了?究竟学会了多少?能沉淀下来什么?学习中还存在着哪些问题?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我尝试进行了课堂检测,到目前已经初具成效。

3、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提高教学效率。新教材在编排上已经给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引领,比如每节课的“议一议”、“做一做”、“猜一猜”、“想一想”等。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教材的思维主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我们课题组的姚正平和彭海萍老师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究。姚正平老师的在课堂实践中主要分以下五个步骤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步骤

方法

老师

创设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联系生活激发兴趣,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的实际例子来引入数学知识

(2) 以旧引新引发兴趣,

(3) 故事引入提高兴趣

精心准备,恰当选用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做一个好的组织者

动手实验,验证结论。

(1) 使用常规工具直尺、量角器进行测量

(2) 通过折叠,利用重合来说明量相等或图形全等的关系

(3) 通过折叠、计算、翻转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进行猜想验证,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相对简单。

(4) 用多媒体试验探究,大胆猜想

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的探索,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合理猜想,形成假设。

(1) 猜想问题的成因

(2) 猜想研究的结果的可能性

激励和指导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创新,做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

分析论证,归纳概括。

(1) 构建数学模型,用数学知识验证猜想

(2) 小组合作集思广益

(3) 教师点拨,寻求最佳方案,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高屋建瓴,为学生终生学习提供思想方法的指导

反思与评价

1、自我反思,

(1) 反思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

(2) 反思自己探究中运用的方法是否得当,

(3) 反思本课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 反思自己本命题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相互提问

使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认知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范畴与基础,数学认知过程优化的目标体现在构建数学认知结构上,而数学认知过程优化的过程体现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上。自我反思和互相交流是数学学习的良好品质。

彭海萍老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从挖掘教材出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丰富的图形世界》,《有趣的七巧板》,《图案设计》,《黄金分割》等章节的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出各种精美的作品,丰富了学生图形世界,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4、 对教材重新进行整合开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教材虽然有很好的教学理念,但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适合每个班级教学,在整和开发教材的研究中,杨思伟老师有自己独到的做法,例如,在“去括号法则”教学设计中,发话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把去括号法则与小学的乘法分配律有机的结合起来,减少了学生认知上的混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 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提高教学效率的影响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情,我们的课题老师还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提高教学效率的影响,家庭因素对提高教学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郑少磊和廖添才两位老师通过对研究得出,非智力因素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他们采取一些针对措施:(1)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2)营造合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愉快。(3)尊重学生: 使学生信任老师。(4)关心学生,使学生感受温暖。(5)激励学生,让学生精神饱满。通过对学生情感的投入使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关爱会影响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将来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有很好的帮助。鲁帆老师致力于研究家庭因素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她说: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上课状态和学习效率。她发现的问题有:(1家长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2家长的溺爱,使孩子产生“学习好坏无所谓”的错误心态;(3)家长只顾忙自己的事,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4单亲家庭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解决问题的措施是:(1)家长支持孩子学习,“支持”这两个字,是指父母能够相信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能鼓励孩子拥有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尊重孩子的选择等;(2)能让孩子有一个轻松的心情,让孩子不必被其他琐碎的事情而困扰,(3)正向信息的传递,当学生遇到了学习上的瓶颈时,要坦然面对,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

研究方法:

1、 教学实验法:通过教学中的试验比较,得出短期内的相应结果

2、 理论分析法: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有关课程改革后的一些教学研究法面的论著,以及一些大教育家的理论等,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用理论指导教学。

3、 课例分析法:通过研究课中大家从教师角色转变后的教学效果等各个方面探讨分析,为课题研究找出例证。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观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去探索,它不仅仅是教师课堂教学上的事,也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等息息相关,各位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角色的转化和课堂效率的提高,使教学成绩有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我校举办的两届数学活动周中,学生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动手实践中,制作出一些有质量的数学小制做作品。在数学擂台赛,数学小故事等活动中学生都能一展自己的数学风采,展示他们数学方面良好的素养。在福田区的《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展评中,我校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作品丰富,质量高受到一致好评。总之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探索新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提高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2) 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成效:数学教学效率论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已经在几个省市开展了子课题的研究,并且有了一些经验,我们课题组只是为了提高每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科研的水平而参与的,目前还没有充分的数据来证明我们的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但我们相信,在研究中我们的教学理念发上了根本的改变,也因此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富有生气,更像学生自己的课堂,学生数学能力已有所提高。

(3) 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创新之处和突破性进展:我们的课题研究的主要特色是每位教师都是教学一线上的数学教师,他们在教学中边探索边实践,随时对研究的内容加以补充和调整,它们既是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也是研究结果的受益者。他们谨慎实践,不断总结,并能把好的经验及时推广开来,使课题研究的效益立见成效。

(4) 讨论部分:在研究中我们每位老师都积极投入,但我们毕竟是一线的教师,缺少理论上的指导,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使得教师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理论书籍,所以一些在研究中已近成熟且可行的方法我们仍然不知道,使得我们的教研成绩缓慢且成效不够显著。其实对于初中数学教师,如果有一些好的课题研究成果能帮助我们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或者有一些好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去研究课题的话,我想课题研究效果会更加明显,会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率,是时代的呼唤,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最有效方法。夸美纽斯曾说:“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欢乐”,我想这就是真正的提高课堂效率了。

提高课堂效率应该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今后会扩大研究的范围,探索每个教学环节中提高效率的方法,使课题研究更有时效性。

五、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陈振银老师的论文:《数学课堂的生活化——从角的教学想到的》,

《有趣的七巧板》课堂实录及反思,

找准位置,定好角色——浅谈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

徐健老师的教改小故事:《充分挖掘教材,故事就在身边》,

充分挖掘教材,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姚正平老师的论文:《对新教材的认识与探索》,

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与课堂效率

蔡全的论文:新课程推动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黄同飞老师的论文:让数学与生活紧紧的拧在一起——新教材教学体会点滴

杨思伟老师的论文:《教师角色转换与课堂效率的探讨

傅云老师论文:《教师的角色转换与数学课堂教学》

徐丽娜老师的论文: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学习

六、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创新教法》 主编:毛永聪 学苑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重视数学教学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教育学报,20058月第14卷第3

4、《数学高效率教学简介》 马宏云 华山中学网

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