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阿拉善沙漠和黄土之间物源分析

发布时间:2014-12-31 10:37:06

中国阿拉善沙漠和黄土之间物源分析

王立强1李明治1

1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E-mailwanglq04@lzu.cn

摘要:中国北方沙漠、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是亚洲粉尘释放的关键区域,元素示踪研究表明中国西部沙漠和北部沙漠是亚洲粉尘和黄土高原黄土的主要源区。通过收集总结大量的大气观测、地球化学、地形数据以及粒度数据,对比当前研究已得到粉尘的成果和释放模式,初步认为中国黄土物质来源于阿拉善高原的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这两个沙漠(包括阿拉善高原的戈壁)的源区是发育于祁连山北麓的弱水和石羊河山前冲洪积平原,近地面风是粉尘传输到阿拉善沙漠和中国黄土的主要动力。物质从发育于祁连山北麓的弱水、石羊河山前冲洪积平原到阿拉善高原沙漠最后到黄土的搬运方式可能是以一种接力棒的型式进行的。

关键词:中国黄土、阿拉善高原沙漠、源区分布、示踪体系

中图分类号:P512 . 2 

1 引言

前人研究[1-8]表明沙漠和黄土是同一风力作用下的孪生沉积,但因所在生物气候带、地形和风力大小等条件的差异,两者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沉积分异,对于两者物质的源区学术界众说纷纭。我国北方的沙漠和黄土高原作为两个独立的环境地质单元,在晚新生代它们应有各自的演化历史,但从更大的时空尺度考虑,二者亦有密切的关联:主要都是由冬季风和西风从西部和北部沙漠搬运而来。在第四纪干旱、寒冷的冰期,随着沙漠的东扩,黄土高原所接受的粉尘堆积通量和粉尘颗粒大小亦相应增加;而在温暖、湿润的间冰期,粉尘通量和颗粒随沙漠向西收缩而减小。从这个意义上应将我国的沙漠、黄土视为一耦合的环境体系。

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着沙漠、戈壁以及沙化土地,这些地区主要受高空的西风环流和近地面的东亚季风所控制,其中北方向和西北方向的东亚冬季风是粉尘产生和输送的主要驱动力。从广义上讲,靠近黄土高原北部的戈壁和沙漠以及西北的内陆盆地都可能是黄土高原的源区[19]。那么黄土高原的风尘物质究竟来自何处呢?Bowler等认为柴达木盆地是黄土高原的重要粉尘源区,Derbyshire 等的工作表明祁连山北部巨大的山麓冲积扇是黄土高原西部黄土的主要源区,而方小敏等认为青藏高原是其东部邻近地区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重要粉尘源区。中国北方粉尘释放区是全球粉尘释放源区的重要部分,国际上笼统地将中国干旱、半干旱区视为亚洲粉尘的主要源区,部分报道特别指出中国黄土高原为主要源区[38-39]。卢演侍等[l4]比较早地提出了黄土源于中国沙漠的论点,张德二[40]根据历史时期降尘的天气学分析,也指出中国历史时期的降尘源于沙漠而不是黄土。张小曳等[4]通过对“近源”中国沙漠与“远源”高空西风粉尘的元素示踪分析,证明晚第四纪以来输入黄土高原的粉尘其源地主要是中国沙漠。所以,黄土的源区在目前来讲仍存在很大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

2 相关证据

2.1 大气监测证据

中国北方的沙尘暴源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南疆盆地南缘以及内蒙古中部三地区[9]。张小曳[26]通过统计近40(19601999) 35 月份中国中等、强沙尘暴(持续时间在两天以上,且粉尘被中、长距离搬运的沙尘暴)的发生、发展规律,结合对中国戈壁、沙漠地区的野外调查,讨论了粉尘的源区与输送过程。结果表明:中国有两个沙尘暴中心,其一为蒙古国南部及与之相邻的包括中国巴旦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在内的戈壁、沙漠地区;其二为南疆的塔里木盆地。周自江[10]利用19541998年中国681个气象站的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近45年来我国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肯藏高原地区是扬沙和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其中西北地区是多发区,并有两个明显的高频中心。中国北方春季的沙尘天气与冷空气活动产生的大风是相伴出现的,而冷空气影响中国的路径主要有三条:东路从蒙古国东中部南下,影响中国东北、内蒙古东部、中部和山西、河北及以南地区;中路从蒙古国中西部东南下,影响中国内蒙古中西部、西北东部、华北中南部及以南地区;西路从蒙古国西部和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东南移,影响新疆在内的西北、华北及以南地区[11]。因此,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南疆盆地南缘以及内蒙古中部三地区才有可能是中国黄土的物质源区,这就为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能够作为中国黄土的物质来源提供了足够的大气观测证据。

1亚洲粉尘观测站点,源区,沉降分布(周自江,近45年中国扬沙和沙尘暴天气,2001

Fig 1 Asian dust observation sites, the source area, the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2.2 地球化学证据

早期的研究笼统地认为中国的干旱半干旱区是中国粉尘释放源区,对于各沙漠及其邻近区、主要粉尘沉降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区是否是有效的粉尘释放源以及各自对大气中粉尘气溶胶的贡献究竟有多大无明确认识。近年来,一些学者从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角度探讨了沙漠与黄土的内在联系。例如Liu 等在对比了塔里木盆地、北天山和黄土高原中各类沉积物全样 SrNd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塔里木盆地是黄土高原的一个源区,而北天山不是[15]Yokoo 等的 Sr-Nd 同位素工作暗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是黄土高原的主要源区 [35];陈骏[13]认为经过合理的前处理,Sr仍可作为良好的示踪指标。他全面调查了中国北方的可能粉尘释放源区,选取<70µm受后期风化作用影响较弱的硅酸盐组分进行Sr-Nd同位素分析,最终认为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柴达木地区的沙漠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物源区。由于这些工作是基于黄土高原沙漠来源的观点展开的,所以未形成一致认识。

稀土元素(REE)作为一种重要的物源示踪指标也被成功的应用于黄土物源研究中。文启忠等[15]通过研究黄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发现沙漠物质与黄土具有相似的REE配分模式,从而证明了黄土源于沙漠的观点;Sun[16]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堆积中一些微量元素的比值和同位素特征及矿物组成,发现四个地区黄土的上述特征值都有自己特定的分布区域,表明了它们的不同物质来源区(图1)。

2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黄土高原沉积物微量元素特征对比图(据Sun et al2002

Fig 2 Qaidam Basin, Tarim Basin, Junggar Basin and the Loess Plateau, sediment trace element comparison chart

同时,张小曳等[5]利用AlFeMgSc作为示踪元素,通过以上元素的组配特征首次提出西北部沙漠(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中心)、北部沙漠高粉尘区(以巴丹吉林沙漠为主,包括腾格里沙漠及乌兰布和沙漠)和北部沙漠低粉尘区这三个区域为有效粉尘释放源区,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柴达木盆地(即青藏高原粉尘区)被排除在外。

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就Sr-Nd同位素特征而言,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地区与柴达木盆地和黄土高原最为吻合,说明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柴达木地区的沙漠是黄土高原的可能物源区,但同位素特征的相似只能说明它们作为物源区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柴达木盆地作为一个封闭的地形,无论从地貌还是环流条件都不太可能对黄土高原的堆积起重要的贡献[14]。以上所有证据说明中国黄土的物质源区最大可能就是中国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

2.3 地形证据:

第四纪冰期的来临使更多高海拔的年轻造山带遭受剥蚀而成为黄土的来源物质[3;8]。曾经黄土高原的物质来源被认为来自包括西北三大内陆盆地(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在内的广阔的沙漠、戈壁地区,但最新的研究揭示出,源自准噶尔和柴达木盆地的粉尘主要由低空气流搬运,受下风方向的山脉阻挡就近堆积成山麓黄土。源自塔里木盆地的粉尘如果被近地面风搬运,则不可能移出盆地,而是堆积在昆仑山北麓;但如果被飙升到高空,则被西风急流携带,移出盆地而降落在北太平洋地区。无论哪种情况,该盆地的粉尘都不可能对黄土高原有重要贡献。因此,西北三大内陆盆地并非黄土高原的重要物源。如前所述,张小曳[26]认为:来自南疆的塔里木盆地的粉尘对黄土高原的贡献极小。由于该盆地北、西、南 3 个方向均被平均海拔在4 0005 000m左右的高山所阻挡,仅在东部有一通道,在盛行的东北风下,海拔在5 000m以下的粉尘既不可能从东部的出口移出,也不可能穿越山脉移出盆地,所以源自塔里木盆地被近地面风搬运的粉尘不可能是黄土高原的物源。同样,柴达木盆地作为一个封闭的地形,无论从地貌还是环流条件都不太可能对黄土高原的堆积起重要贡献[14]

2.4粒度证据

粉尘记录有不同的沉积指标 , 如粒度、 数量浓度、 质量浓度、沉积速率、沉积通量等[16-17]。总的来说 , 粉尘的通量代表的是源区的干旱程度 , 而粉尘颗粒的大小则被认为是风力的反映。黄土一般采用粒度指标 , 反映的是搬运粉尘的风力(主要是低空冬季风)的强度.。系统的粒度测量和沉积动力学研究发现,中国黄土由粗粒与细粒组分叠加组成,粗粒组分主要是低空季风环流产生的粉尘沉积;细粒组分代表主要由高空西风环流控制的背景粉尘。粉尘搬运与沉积的气候动力学研究表明,构成黄土主要碎屑组分的粉砂级粉尘[19]。而且具有高粉尘通量的中国西部沙漠源和北部沙漠源以及远源西风粉尘的元素示踪特征在统计上显著不相关,而且证明了黄土区现代粉尘、黄土一古土壤的主要物源是中国沙漠,并且主要供给区应该是中国北部,西北部以及东部沙漠中的一个。[5]

在过去的研究中,黄土的粒度变化一般被解释为受控于风力强度的改变 ,即它是冬季风变化的替代性指标。但是从目前已有的研究看,以前的结论可能有些简单化 ,因为黄土高原西北部黄土沉积中出现大量的砂粒是不可能用风力强度增加所能解释的 ,而必须首先考虑沙漠范围变化这个因素.而古沙漠的研究已经表明 ,冰期 - 间冰期波动过程中 ,我国沙地范围变化非常之大.在冰期气候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沙漠分布同现代大致相同; 而在间冰期如全新世温暖期 ,东部沙区基本为草原所覆盖 ,西部沙区的沙漠范围也大大缩小。沙漠范围在全球或区域气候背景控制下的大幅度波动 ,势必要促使粉尘源区范围的改变 ,从而导致在同一地点沉积下来的黄土粒度的变化。从沙漠-黄土过渡带的榆林到黄土高原的南缘渭南 , 在这南北向的断面中 ,9个黄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粒度分析. 通过观察晚更新世不同时期黄土沉积中砂粒( > 63μm)百分含量的空间变化后发现 , 沙漠的进退变化是控制黄土沉积中颗粒变化 , 尤其是砂粒含量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20 多年来粉尘释放的模拟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表现在通过室内和野外实验证实了粉尘释放的主要机制为跃移颗粒的冲击,并分别从粉尘的结合能与跃移颗粒动能及跃移颗粒产生的弹坑体积角度来描述这个微观机制。目前研究认为粉尘释放的主要动力是冲击过程中跃移颗粒的动能,而粉尘的粒度分布和粉尘颗粒结合能是影响粉尘释放的内在因素[21.31]

根据粉尘动力学研究[44],不同粒径的粉尘颗粒需要不同动力条件才能作较长距离的搬运。这就在空间上以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中心出发沿西往东粒度(中值粒径)逐渐减小。

3阿拉善高原沙漠样品粒径分布和概率累计曲线(未发表)

Fig 3 samples in Alashan desert plateau of size distribution and cumulative probability curve

4典型黄土剖面粒度分布曲线(来源于孙东怀,中国黄土粒度的双峰分布及其古气候意义,2000)。

Fig 4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curve of a typical loess section

从我们所使用中国黄土和阿拉善高原沙漠粒度数据发现,两者的粒度差异很大,前者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中值粒径主要在230μm,且双峰不明显,而中国黄土却是典型双峰,中值粒径小于100μm。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黄土在很多剖面也会出现大量沙粒,笔者而在阿拉善高原两沙漠局部地区包括沙漠中心也可见大量粘粒成分为主的剖面。唯一的解释是黄土和沙漠的界限是经常变动的,而且黄土沉积有其特殊性 , 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黄土靠近沙漠戈壁等粉尘源区 , 而且其自身也可以作为一个粉尘源区。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细粒物质大多数被搬运至中国黄土,所以说两者的物质才具有化学上的同源性。

3 结论

综合大气观测、地球化学(元素和同位素示踪)和地形(高山阻隔和大气环流)以及粒度的证据,我们可以认为:中国黄土物质基本上来自于阿拉善高原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在野外可以观察到: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起以及其后的风化剥蚀和冰川作用,在祁连山北侧形成了连续大面积的冲积扇沉积以及丰富的河湖相沉积。石羊河在河西走廊发育有面积巨大的冲积扇,加之发育于祁连山的黑河(弱水),能为两大沙漠提供大量的风尘物质。笔者通过在河西走廊实地考察和利用Google Earth工具观察到在沙漠扩大化(粉尘源区扩大化)过程中,大量被弱水和石羊河搬运到河西走廊(干旱河成湖泊和河流两侧的河漫滩)的物质被带到巴丹吉林及腾格里沙漠。近地面风风速的增强以及物质源区的扩大缩小摆动形成了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目前的沙漠和戈壁,然后通过沙尘暴将沙漠中粉尘进一步搬运形成中国华北巨大的黄土沉积。因此,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物质来源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抬升和夷平形成的,且黄土高原黄土的最终物源区可能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也是完全可信的。这样才会有中国黄土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物质和柴达木盆地沙漠在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相似的结论(物质都供给于青藏高原)。祁连山高山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被弱水和石羊河搬运到阿拉善高原形成大量的冲积扇,然后在近地面风的作用下被带至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经过进一步的沙尘暴作用被带至中国广袤的黄土高原沉积,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很可能起到了一个粉尘储存的容器作用。

众多学者运用不同的研究手段对黄土高原、阿拉善高原沙漠粉尘堆积的物源进行了研究。综合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阿拉善高原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来自于青藏高原的祁连山北麓。其搬运过程是:祁连山北麓的物质被石羊河和弱水带至阿拉善高原形成冲洪积平原,在中国西北干旱的大坏境下,近地面风再将物质带至沙漠,并逐步慢慢搬运迁移至中国华北的黄土高原沉积。

参考文献

[1] 曹军骥. 最近6522Ma黄土高原粉尘通量变化及其指示的东亚冬季风演化和亚洲干旱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23(3): 97-101.

[2] 张兴赢,庄国顺,陈建民. 沙尘暴颗粒物表面的元素存在形态和组成[J]. 科学通报. 2008, 49(24): 2545-2550.

[3] 邬光剑,姚檀栋. 末次间冰期以来源自中亚的粉尘记录的对比[J]. 冰川冻土. 2005, 27(1): 80-87.

[4] 张小曳. 亚洲粉尘的源区分布、释放、输送、沉降与黄土堆积[J]. 第四纪研究. 2005, 21(1): 29-39.

[5] 董光荣,靳鹤龄,陈惠忠. 末次间冰期以来沙漠_黄土边界带移动与气候变化[J]. 第四纪研究. 1997(2): 158-167.

[6] 程燕,张小曳. 最近140ka以来黄土元素地球化学演化及其古气候意义[J]. 科学通报. 2001, 46(第三期).

[7] 杨杰东,陈骏,饶文波. 中国沙漠的同位素分区特征[J]. 地球科学. 2007, 36(5): 516-524.

[8] 万世明,李安春. 海洋风尘沉积的古气候学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19(6): 955-961.

[9] 钱正安,宋敏红,李万元. 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沙漠. 2008, 22(2): 106-111.

[10] 周自江. 45年中国扬沙和沙尘暴天气[J]. 第四纪研究. 2001, 1(1): 9-17.

[11] 刘志丽,马建文,张小曳. 沙尘暴过程地面测量与卫星同步观测实验及数据分析以2002年沙尘暴事件为例[J]. 地理科学. 2005, 23(5): 571-578.

[12] 赵锦慧,王丹. 延安地区黄土堆积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最近13万年东亚夏季风气候的波动[J]. 地球化学. 2004, 33(5): 495-500.

[13] 靳鹤龄. 220kaBP来萨拉乌苏河流域地质剖面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 冰川冻土. 2005, 27(6): 861-868.

[14] 张小曳. 中国源区粉尘的元素示踪[J]. 中国科学. 1996, 26(5): 421-430.

[15] 孙继敏. 8Ma以来黄土高原风尘堆积的物源变化与上地壳演化的关系[J]. 第四纪研究. 2007, 27(第二期).

[16] 郭淑贞,郭正堂. 风尘堆积中SiO_2_Al_2O_3值与粒度的关系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指示意义[J]. 中国科学. 2001, 31(增刊): 209-214.

[17] 管清玉,潘保田,c高红山. 高分辨率黄土剖面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东亚季风的不稳定性特征[J]. 中国科学. 2008, 37(1): 86-93.

[18] 孙继敏. 8Ma以来黄土高原风尘堆积的物源变化与上地壳演化的关系[J]. 第四纪研究. 2007, 27(2): 187-192.

[19] 孙东怀安芷生. 最近2_6Ma中国北方季风环流与西风环流演变的风尘沉积记录[J]. 中国科学. 2003, 33(6): 497-504.

[20] 安芷生孙东怀. 最近130ka洛川黄土堆积序列与格陵兰冰芯记录[J]. 科学通报. 1994, 39(24): 2254-2256.

[21] 梅凡民,张小曳,鹿化煜. 若干风蚀粉尘释放模型述评[J]. 中国沙漠. 2004, 24(6): 792-796.

[22] 靳鹤龄,董光荣. 全新世沙漠_黄土边界带空间格局的重建[J]. 科学通报. 2001, 46(7): 538-543.

[23] 董光荣,靳鹤龄. 中国北方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沙漠化的成因[J]. 第四纪研究. 1998(2): 136-144.

[24] 董光荣,靳鹤龄. 中国沙漠形成演化与气候变化研究[J]. 1999.

[25] 丁仲礼,孙继敏,刘东生. 联系沙漠_黄土演变过程中耦合关系的沉积学指标[J]. 中国科学. 1999, 29(1): 82-87.

[26] 梁美艳,郭正堂. 中新世风尘堆积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上新世和第四纪风尘堆积的比较[J]. 第四纪研究. 2006, 26(4): 657-664.

[27] 孙继敏. 中国黄土的物质来源及其粉尘的产生机制与搬运过程[J]. 第四纪研究. 2004, 24(2): 175-183.

[28] 李孝泽,董光荣. 中国西北干旱环境的形成时代与成因探讨[J]. 第四纪研究. 2009, 26(6): 895-904.

[29] 董光荣. 150ka以来中国北方沙漠_沙地演化和气候变化[J]. 中国科学. 2009, 25(12): 1303-1311.

[30] 李孝泽,董光荣. 浑善达克沙地的形成时代与成因初步研究[J].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2009, 18(1): 16-21.

[31] 丁仲礼,孙继敏,刘东生. 联系沙漠黄土演变过程中耦合关系的沉积学指标[J]. 中国科学. 1999, 29(1): 82-87.

[32] 饶文波,杨杰东,陈骏.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风尘物质的Sr_Nd同位素地球化学_对黄土来源和季风演变的指示[J]. 科学通报. 2006, 51(4): 378-386.

[33] Jones,C.E.,A.N., Halliday, D.K.Rea, and R.M. owen, Neodymium isotopic variations in North pacific modern silicate sediment and the insignificance of detrital REE contributions to seawater , Earth Planet. Sciletts., 1994:127, 55-66

[34] Rea, D.K, and S.A. Hovan,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and depositional processes of the mineral component of abyssal sediments lessons from the North Pacific, Paleoceanography, 1995:10, 251-258

[35] Weber, E.T., II, R.M. Owen, G,R. Dickens, A.N. Halliday, C.E. Jones, and D.K. Rea, Quantitative resolution of eolian continental crustal material and volcanic detritus in North Pacific surface sediment, Paleoceanography, 1996:11, 115-127

[36] Biscaye P E, Grousset F E, Revel M, et al. Asian provenance of glacial dust (stage 2) in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Project 2 Ice Core, Summit, Greenland.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97,102(C12):26765-26781

[37] Svensson A, Biscaye P E, Grousset F E. Characterization of late glacial continental dust in the Greenland Ice Core Project ice cor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0, 105(D4):4637-4656

[38 刘东生.中国的黄土堆积.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39] 卢演涛.中国黄土物质来源的初步探讨-石粉英砂颗粒表面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地球化学. 1974. (1)47~53

[40] 文启忠等著.中国黄土地球化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9

[41 Nakai, S., A.N. Halliday, and D.K. Rea, provenance of dust in the pacific Ocean Earth Planet. Sic.Lett., 1993:119, 143~157

[42] Rao W., Yang J., Chen J. and Li G. (2006) Sr–Nd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eolian dust of the arid-semiarid areas 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loess provenance and monsoon evolution. Chin. Sci. Bull. 51, 1404–1412.

[43] Chen, J., G. J. Li, J. D. Yang, W. B. Rao, H. Y. Lu, W. Balsam, Y. B. Sun, and J. F. Ji (2007), Nd and Sr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deserts: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venances of Asian dust, Geochim. Cosmochim. Acta, 71, 3904– 3914.

[44] Rao W., Yang J., Chen J. and Li G. (2006) Sr–Nd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eolian dust of the arid-semiarid areas 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loess provenance and monsoon evolution. Chin. Sci. Bull. 51, 1404–1412.

[45] Chen, J., G. J. Li, J. D. Yang, W. B. Rao, H. Y. Lu, W. Balsam, Y. B. Sun, and J. F. Ji (2007), Nd and Sr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deserts: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venances of Asian dust, Geochim. Cosmochim. Acta, 71, 3904– 3914.

Source Analysis on Alashan Desert and Loess in Northwest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China

Wang liqiang1,li mingzhi1

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SystemsMOE),Lanzhou University

Abstract

Deserts in northern China, Loess Plateau and Tibetan Plateau are the key dust release regions in Asian, Element trace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eserts of western China and northern China are the main source area of Asian dust and Loess Plateau loess. Comparing with the obtained results and release mode of dust, the matter of Chinese loess is considered comes from Badain Jaran Desert and Tengger Desert of Alashan Plateau by collecting and summing up large amounts of atmospheric observation data, Geochemical and terrain data. The source zone of these two deserts (Including the Gobi Desert of Alashan Plateau) developed from the Ejin River of the northern foot of Qilian Mountain and the piedmont alluvial plain of Shiyang River, near-surface wind is the major driving force which propel dust to transfer to Alashan desert and Chinese loess. It is possible that it is a baton style way that the matter developed from the Ejin River of the northern foot of Qilian Mountain and the piedmont alluvial plain of Shiyang River transfer to Desert of Alashan Plateau and then to loess.

KeywordChinese loess plateau Alashan desert, the source area distribution, tracer system

中国阿拉善沙漠和黄土之间物源分析

相关推荐